我们应该看到,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也正在冲击着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上各种负面影响导致学生产生了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发生偷窃行为的频率也日益增加。但这种偷盗现象与社会上的偷窃犯罪是有所区别的。
成人的偷窃是在意识到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有计划地非法占有别人财物的行为,而中小学生的偷拿别人物品是一种无计划地占有别人物品的行为,他们很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现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许多老师把学生偷东西简单地归于品行问题,其实学生偷东西更多的时候与心理问题有关。所以,教师要在保护其自尊心的前提下,从心理上给予积极引导,使之走上正途。
经典案例
郭美英是太原市三十六中的优秀教师,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郭老师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那么,郭老师是如何处理学生偷窃事件的呢?
有一天晚上,小琴急匆匆地跑到郭老师办公室,说自己新买的一条裙子丢了,而且她知道是谁偷的,因为她看见同寝室小英的床单下放着自己的裙子。郭老师听后让小琴先不要声张,晚自习后再处理这件事。
下了晚自习后,郭老师和小琴进了寝室,将寝室其他同学按床铺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顺序,一个个单独叫到寝室里,打开箱子、手提袋,翻开床单,看是否有小琴的裙子。寝室里除了小琴和小英外,还有六名同学。在抽查之前,郭老师就和小琴说好了,即使在小英的床单上查到了小琴的裙子,也要把剩余的同学全部查完,免得其他同学怀疑,让小英背上小偷的名声,一辈子都无法抬头做人。小英是第二个被叫进来的,进来后,她的神情看起来有点紧张,但还是打开箱子、手提袋,并翻开床单让郭老师和小琴检查,小琴在小英的床单下的几件衣服中找到了自己的裙子。小英见已被发现,脸瞬时涨得通红,羞愧难当地痛哭了起来。
但郭老师并没有严厉斥责小英,而是严肃地对她说:“裙子在你的床上,事情已经很清楚了,这件事,我和小琴都会为你保密,就说裙子没有找到。但你自己一定要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再做出这样的事,否则,连我也无法帮你。”小英含着眼泪点头答应了。
然后,郭老师又将其他几位同学一个个叫进来进行了仔细的检查,最后召集全寝室的同学开了一个会。会上,郭老师说:“小琴的裙子这次没有找到,但通过这次清查,我相信,寝室里不会再发生类似事情。因为一方面大家会提高警惕,东西不会乱丢和乱放;另一方面即使有人做这样的事,那么,以后也一定不会再做了。大家不要胡乱猜疑,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以后,大家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大家住在同一个寝室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同学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如果大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你们的学习就会进步,生活也会非常愉快。”
让人感动的是,郭老师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关心小英。事后,郭老师经常找小英聊天,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一次,一位同学替小英请假,说是她病了,郭老师赶紧到寝室看她,一摸她的额头,有点烫,郭老师立即带她到医院看病。在医院里,老师帮她挂号、取化验单、付款、取药,小英看了很受感动,握着老师的手说:“郭老师,您真好,您放心,我一定会改掉坏毛病,踏踏实实做人的。”
郭老师摸着她的头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只要你努力,一定会成为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好女孩。”
这以后,郭老师和小英之间的距离日渐接近,小英有什么事总会主动跟郭老师说,郭老师也尽自己的能力帮她解决问题,并告诉她一些做人的道理。同时,郭老师还让其他同学主动跟小英搞好关系,使她走出阴影。
在后来的学习中,小英的进步很快,寝室里也再没有出现过偷盗现象。
案例解析
现在的教师不再是以前的教书匠,不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不只是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帮助学生建立健全心理的前提是,要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关爱,从而建立起互相信任的机制,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引导。郭美英老师就是通过关爱学生,让学生逐渐消除不良行为的。
案例中,对于有不良偷窃行为的小英,郭老师在帮助她改正错误的同时注意保护她的自尊心,而且用一颗火热的心去温暖、感化小英那被灰尘污染的心灵。她不但没有斥责小英,轻视她,远离她,反而用更多的爱去关心她。试想哪个犯了错误的学生遇到这样的老师能不为之感动呢?又怎能不改正错误呢?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把学生的偷窃行为视作道德品质恶劣,常常采取“搜身”“审讯”等方式找出偷窃者,然后公之于众,并给予严厉的处分。这样做其实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偷窃问题,反而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极有可能做出更加恶劣的行为来。因此,教师在教育有偷窃行为的学生时,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一定要谨慎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伤害。一定要记住我们是老师,不是警察,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和教育学生,而不是抓小偷。在具体操作中没有百分之百的证据一定不要下结论,有时在短时间内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也绝不能允许出现类似翻学生书包或者搜身等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行为。
2.从心理上去引导学生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用关爱让学生从心理上克服这个毛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种行为是有害于己的。对一些平常缺少关爱的学生,老师要以加倍的关爱去感化,让他觉得犯这种错只是一时的糊涂,只是自己人生道路上一个小插曲,不影响他向善的目标。犯错并不是可耻的事情,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只要能及时改正仍然是好学生。
3.避免负面影响
制造正面的班级舆论是必要的,但是当一些学生的议论可能会伤害到当事学生时,教师就要作适当引导。同时对犯错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用自己的信任来感动学生,给犯错的学生一个改过的机会。
学生也是人,虽然犯了错误,但不能一棒子打死,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吸取教训,不再犯类似错误。教师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尊重,抓住契机,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辅导,以一儆百,让更多学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延伸
在一些学校里偶尔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的财物被其他学生偷偷拿走,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偷盗现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令老师很头疼,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学生产生偷窃行为呢?
1.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包括自动神经系统不平衡,内分泌的失调以及体形上的畸形或官能上的缺陷。这些生理因素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进而产生适应困难的现象,有些学生因此走上偷窃道路。
2.心理因素
(1)不在乎的心理
他们认为偷书或偷车都不是偷,而是觉得这不过是使自己用书用车时方便一些而已,自己又没有将它变卖为钱财,怎么能称之为偷呢?
(2)享乐的心理
有些学生并不是因为需要财物而去偷窃,他们只是因为觉得好玩才去偷,他们乐于享受那种偷窃得手时的快感,当别人因为丢失财物焦急得到处寻找时,他们也会感到无比快乐,因而偷窃成为他们捉弄同学和朋友、寻找快乐的手段。
(3)追求刺激的心理
青少年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希望自己在同辈间受到肯定,于是在同学的挑衅下,为了享受那种前所未有的刺激感,以及满足自尊而走上偷窃道路。
(4)逆反的心理(www.xing528.com)
学生自我表现意识较强,当他感到自己不被老师、同学重视,或经常受到批评或不恰当的责骂时,便容易产生这种心理: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明知偷窃是不对的,却依然我行我素,误以为这样可以满足自己的控制感及安全感。
(5)妒忌、炫耀的心理
有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在学习上高人一等,或者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拥有精美的物品,便希望自己也有让人羡慕的地方,或者常常将别人的优点看做是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十分嫉妒、愤怒,于是就走上偷窃的道路。
(6)补偿心理
有些学生家庭条件不是很好,自己想要的学习用品或其他好看好玩的物件经常得不到满足,于是当看到同学拥有这些东西时,就会产生偷窃心理,将同学的东西据为己有,补偿自己得不到这些东西的缺憾。也有些学生受外界诱惑,到网吧、KTV等高消费场所玩,因为缺钱而偷窃。更有人认为别人拿了自己的东西,那自己也拿别人的东西补偿损失。
3.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极大。有些家长自己本身就品行不正,孩子自然有样学样;也有许多家长过分溺爱子女,督导不力;有些则是粗暴教育,严重摧残孩子的心灵;有些家长对子女只养不教或重养轻教,不过问孩子的思想和心理情况,对子女的教育不负责任,放任自流。这些家庭的孩子很容易发生偷窃的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例如,学校道德教育偏重教条的灌输,忽视行为的实践;课程设计不当,学生在学业上缺乏成就感,以致课业适应困难;学校忽略法律常识教育;学校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器材,或没有足以吸引学生的活动,使学生精力无法宣泄;同辈朋友引诱,相互认同模仿等,这些都会让学生产生各种消极心理乃至采取消极行为。
5.社会因素
社会急功近利,社会风气不良,误导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大众传播媒体过于翔实地描写盗窃行为,无形中传授了偷窃技巧;正当休闲场所太少,而不正当场所的诱惑太多,令意志不坚的学生沉沦其中而走上偷盗道路;学生受到社会上不良青少年的熏染,养成强悍、粗鲁、狡猾、宿命的性格,反抗法律规章,靠偷窃来寻求刺激。
应该说,在这所有的因素当中,社会环境是最重要的因素,正是社会的不良影响,使更多的人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这也连带影响了身处校园的学生。虽然学生偷拿同学钱物与成人世界的偷窃行为有所区别,但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将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
首先,从学生自身来说,如果第一次拿到别人的钱物之后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就有可能产生一种不劳而获的喜悦和“成就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坏习惯,在成年后很可能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其次,这类事情对班级的影响非常大,个别学生可能会效仿,多数学生会缺乏安全感,班级凝聚力会受到很大挑战。
总之,我们一定要记住“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古训,一旦发现学生有偷窃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帮助其改正错误思想和行为。
调整策略
没有人与生俱来就喜欢偷别人的东西,任何一个偷窃者都是因为后天因素将其引上犯罪道路的。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偷窃的心理后,积极寻找对策,帮助学生纠正不良习惯。那么,具体怎样纠正呢?
1.感化教育学生
有些时候学生犯错的确是一时冲动,教师如果能抓住其人性中光辉的一点,挖掘学生心灵深处存在的美好,也许问题会不攻自破。比如班里可能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我们老师就可以当机立断,让同学们在班里坐好,讲一些类似“亡羊补牢”的故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老师的循循善诱,相信拿东西的学生事后经过内心思想的斗争,会悄悄把东西放回原处。
2.帮助学生树立羞耻心
有些学生偷拿别人物品时很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我们在教育的时候不妨从这方面着手,首先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严肃地向学生指出,不经过别人同意而拿别人物品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引导和鼓励学生亲自归还物品和向同学道歉。心理学研究证明,羞耻心是克服消极因素、自觉抵制不良言行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只要学生具备了羞耻之心,不良行为就会慢慢改掉。
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
学生出现偷窃行为,心理负担较重。担心被人发现,暴露后又担心教师责骂、同学讽刺。这时候,教师应该察言观色,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辅以必要的疏导,使其尽快解除心头之虑。我们可以晓之以理,与其重温《学生守则》有关内容,讲述诚实为人的道理,强调诚实的可贵,指出偷窃的危害;可以动之以情,用生动的故事打动其心扉,用老师殷切的言语启发其思想,甚至还可以轻描淡写地淡化问题的严重性,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问题迎刃而解。
4.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为人师表,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以高尚的师德,良好的个性品质教育学生,发挥“示范”作用,为学生树立“立身做人”的榜样,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促进学生提高觉悟,改正缺点,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5.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爬山、野外求生等,这些刺激、紧张的经历不但可以让学生找到生活的乐趣,从中证明自己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让他们能多为别人考虑,不再以自我为中心。
6.设立班主任信箱
可尝试在班级设立班主任信箱,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布置学生写周记时,可以不定期地让学生写“我的心里话”之类的内容,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而对于有偷窃行为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找出其偷窃习惯形成的原因,以多方面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定期与其交谈,及时了解其转化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7.加强与家长的密切沟通
当学生出现偷窃行为时,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家访,一是登门造访,把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实向家长反映,同时了解该生的家庭情况、家庭教育方法,针对其生长环境找出问题的症结,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二是召开小型家长会,召集有此类行为的个别学生家长,汇报学生表现,了解家教情况,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和途径,必要时可共同学习有关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识。此外还可以利用家长来校接送学生,电话联系等方法与家长密切沟通。这样做,一来能够双管齐下,共同教育,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一种压力,认识到这种行为为家庭所不容,为学校所不许,为社会所不齿。同时,也有利于提醒家长注意教子方法,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
8.加强社会教育
教师与学校应定时与公、检、法等部门联系,充分发掘各部门的力量,扎扎实实地在学生中开展普法教育,强化学生法律观念,把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也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基本的法律法规,可以聘请当地派出所的同志来作报告,讲述青少年犯罪情况和犯罪根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使儿童懂得因为自己是生活在人群之中的,所以自己的行为要有界限,要学会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应是儿童道德识字课本里的第一页的第一行。”由此我们可见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多观察学生,及时发现和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教育疏导和心理辅导,让学生朝着健康的、诚实的心灵之路不断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