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是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让许多教师头疼的问题。因为学生不爱学习,不仅自己学不到知识,还会将这种消极情绪传染给他人,无形中降低整体教学质量。教师要想办法阻止厌学这种“传染性疾病”的蔓延,给所有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经典案例
天津南开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小翔,他对学习毫无兴趣。上课时,经常注意力不集中,不是闷着头抠指甲、叠纸飞机,就是坐在那里看着窗外发呆,有时还趴在课桌上睡觉。而像不带书本作业,不按时完成作业的事情更是经常发生。
有一天,上课时,小翔又两眼无神地坐在那里发愣。
靳老师走过去,碰碰他的胳膊,示意他认真听课,但是小翔只是看似认真地听了四五分钟,就又把头扭向了窗外。
因为当时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靳老师就继续讲课了。
快下课时,靳老师让学生做课堂训练。只见小翔慢腾腾地从铅笔盒里拿出笔来,然后又在书包里左翻右翻。
“小翔,我不是说要在课前准备好课堂训练本子吗?你怎么现在才找啊?”
“我——我忘记了。”小翔结结巴巴地说。
“那赶紧拿出来做题吧!”
原以为本子找到了,小翔就会迅速地做题。谁知道,他光看题目就用了好半天,等靳老师的目光看向他时,他才装模作样地写起来。
靳老师慢慢走过去,想看看小翔写了点什么,结果小翔却紧张地用手盖住了本子。
靳老师叹了口气没说什么,同时他看到小翔的本子上画有只小乌龟。
“没见过厌学心理这么严重的学生。”靳老师心里好像压着一块大石头。为帮助小翔克服“厌学”心理,靳老师开始了对他的密切关注。
靳老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小翔建立良好的关系,设法让小翔接受自己。经过观察,他注意到小翔对所有课程都没有兴趣,却比较喜欢涂鸦。
他们的第一次接触就是从涂鸦开始的。
靳老师问他:“小翔,你的漫画画得很有意思,这是和谁学的啊?”
小翔听老师这么一夸他,顿时不像以前那样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答问题了,而是兴奋地说:“我平时很喜欢看漫画书,尤其是张乐平爷爷的漫画,而且还学着画他的画!”
靳老师赞赏地边点头边说:“哇!原来你这么聪明啊!”
“呵呵!漫画老师也这么说我。”
“那你自己认为呢?”
“嗯!有时聪明有时笨吧!因为画画时,我很快就能画出漫画老师要求的内容来,可是读书的时候却特别笨。”
“怎么说读书时就笨了呢?”
“不知道。反正我一碰到书,尤其是数学就反应迟钝,老师讲好几遍,还是不懂。”
“哦,这样啊。但是,小翔,我还是认为你很聪明!”
“真的吗?”小翔有点不相信地问。
在得到靳老师的再次肯定后,小翔改变了以往的颓废,滔滔不绝地跟靳老师聊了起来……
通过对小翔的观察与分析,靳老师认为,小翔之所以有厌学心理,完全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一是学习动机不纯。小翔的父母总是教训小翔,说一些“如果你不给我好好学习,我就打你”或者“如果这次考试,你给我考90分以上的话,我就给你买……”之类的话。长此以往,在小翔心里,就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情,只是为了完成父母教给的任务,或者得到父母的某项奖赏的手段而已。
二是学习基础差。小翔四年级那年因为发烧休息了半个月,落下了许多功课。于是,小翔就在语文课上补数学作业,数学课上补英语作业,结果使得哪门功课都没赶上去。以后的功课越来越难,小翔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也越拉越大。这件事情弄得他特别没自信,认为自己可能永远没机会赶上去了。
三是某些老师的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手法陈旧,总是在课堂上搞“满堂灌”“一言堂”,不太注重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过程,更无暇去顾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间的个别差异,甚至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大搞题海战术。结果本来课堂上学得就懵懵懂懂,课下还要晕晕乎乎地做大量的习题。这种教学方法压得小翔没有喘气的机会,更严重影响了他对学习的兴趣,加重了他的厌学情绪。
找到小翔厌学心理的根源后,靳老师开始对症下药地采取行动了。
首先,他告诉小翔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父母交给自己的任务。因为学习好了,将来就可以凭借好的成绩学得一门专业技术,就能让自己不再依赖父母,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其次,针对小翔基础差的原因,靳老师专门组织几个学习成绩好而又乐于帮助同学的学生与小翔结成了互助小组,而且他自己还拿出课余时间帮小翔补课,给小翔买课外学习资料。
靳老师告诉小翔,对于课堂上听不懂的内容,不仅要听,更要认真听,同时还要把自己的疑惑记下来,或者课下自己研究,或者向其他同学请教,而不要认为自己笨,或者觉得别人不愿意告诉自己。
最后,针对某些老师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靳老师自己出钱买资料,帮助他们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提请这些老师在课堂上多关注小翔的学习状态。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如果有必要,可以单独给小翔布置适合他学习阶段的作业,允许他“吃小灶”,和其他同学做不一样的题目。
此外,靳老师还结合小翔的特长制仃了一套行为价值与奖励计划,即小翔课堂表现良好,并且学习有一定进步时,就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名次进步5名时,就奖励一本漫画书,或者奖励一本画册,或者买画笔给他;如果表现不好,则无法得到奖励。
针对小翔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特点,靳老师采取了自我暗示的方法进行行为矫正。他与小翔共同制作了十多张写有“专心听讲”“不要走神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句子的卡片,并让小翔把这些卡片放在文具盒、书桌上、课本里等一些容易看到的地方,时常提醒自己,从而抑制自己的“走神”行为。
果然,小翔很快就改变了学习态度,上课不但能认真听讲而且还举手发言了,作业也能认真地按时完成了,就连最头疼的数学成绩也不再亮“红灯”了,甚至还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
终于,小翔告别了厌学。
案例解析
目前有些学生因对学习不感兴趣而产生了厌学心理。有厌学心理的学生不仅在学习行为、态度上厌恶学习,更在对学习的认识上毫无兴趣。通常,这些表现会在他们的学习成绩的变化中表现出来。
比如小翔,他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认为学习是父母的事情,是自己获取父母奖赏的手段,而与自己未来的发展、理想的实现并无必然联系。
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像小翔这种学生,就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不愿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愿意写作业,不认真听讲,或者只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
小翔有着厌学学生的基本表现,对教师讲课视若无睹,却对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格外上心;做作业拖拖拉拉,甚至不按时完成,即便完成了,也是字迹潦草、错误一大堆。(www.xing528.com)
对于他厌学心理的表现,靳老师曾经多次暗示其改正,但是无奈小翔的厌学心理已经“深入骨髓”了,甚至已经发展到讨厌老师的地步。
对此,靳老师感到很悲哀,同时也感到责任的重大——必须尽快把小翔从厌学的深渊中拉回来。于是,为了解开小翔厌学的心结,靳老师多次找小翔谈话。几次迂回之后,终于找到了症结。
“治疗学生厌学症的方法,就是针对不同的原因,对症下药。”于是,靳老师根据小翔厌学的三个原因,相应地采取了三步走方法。
“学习动机不纯是许多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没有学习动力,学生自然不能自主学习,而被动学习又很难取得成效。所以,面对小翔这种学习是为了父母与奖赏的心态,必须从根子上帮助他打消这种消极的学习心理,让他在心里时刻想着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当这种思维时常萦绕在小翔脑海中时,他学习的劲头就会提高。这样,我实施的其他方法就会事半功倍。”靳老师这样说。
本来作为教师,做好自己的教学就好了,就算尽到责任了。但是靳老师却不这么认为,在发现其他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落后也是造成小翔厌学的原因之后,就把其他教师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积极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学生厌学本来就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面对为厌学心理所困扰的学生,教师一定要积极寻找治疗方法,把他们从厌学的泥沼中解救出来。
教育延伸
厌学是中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学生一旦厌学,就会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有一种说不出的苦闷感,甚至抵触学习;同时,对“逼迫”自己学习的教师和家长就相应地产生了逆反心理,抵触他们与学习有关的言行。
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认为:“厌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预测的危害。”那么学生的厌学心理具体有哪些危害呢?
1.厌学是一种普遍心理
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持消极态度,他们厌恶学习或者不愿意主动学习,并且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中小学校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而这种厌学心理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更为严重。可见,存在厌学心理的学生不是个别的,而是一种普遍的情况。
2.厌学心理可以传染
中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普遍较差,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消极现象与心理的影响。当厌学学生达到一定数量,其中“冒尖”的学生就会起到一种不良的示范作用。而一旦他们形成气候,就会引发“滚雪球”的效应,导致班风学风变质,学生道德水平下降,丧失羞耻心,加大教育管理的难度,形成“法不责众”的局面。
3.学生厌学将危及今后的发展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是学生打好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他们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来,就难以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此一来,他们的成长与发展都不容乐观。
要让学生摆脱厌学心理,教师就必须找到学生厌学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心理上、行为上去疏导,才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能力得到培养。那么引起学生厌学心理的因素有哪些呢?
1.过重的学习负担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过多地把目光盯在孩子的分数上,只看成绩名次而不顾孩子的实际智力水平和心理特点,不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学习精力和爱好,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做大量课外题,搞得孩子身心疲惫,渐渐地难以承受学习的重压。这样久而久之,他们就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心理,把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这是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
2.考试焦虑、学习压力
有些学校频繁地考试、排名次,每天使学生超负荷运转,结果学生就产生了严重的考试焦虑症,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出现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
3.课堂效益差
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呆板,课堂效率低下,满堂灌,课后为了补救,占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一味拖堂、加课,实行题海战术,使学生无暇做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
4.学习动机不纯
由这种原因引起厌学心理的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对学习感到乏味,只是被动、应付地对待学习。他们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简直是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又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在动机上表现为只求能毕业,或考个技校、职高,早日上班工作,缺乏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的长远动机。
5.学习方法差
学习是讲究方法的,如果方法不对,就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记忆力非常强,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确实能够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就有必要更新学习方法以适应日益繁重的功课负担。可是,有的学生因没有及时采用新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导致成绩下降,他们就开始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并且逐渐产生了厌学心理。
正是在这些单独或者共同因素的作用下,学生对于学习的情感才发生变化,才由乐于学习变为厌恶学习。
调整策略
学生厌学对日夜操劳的教师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对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矫正,需要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现象,采取对症下药的有效的教育对策,促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彻底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心理。
1.对学习负担过重的学生——减负
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其家庭为其安排的课外辅导等差异,教师应该有所选择地适时给学生增减负担。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有能力在课余时间进行能力拓展,教师就可以适当地减少学生的家庭作业,而对于课本知识还没掌握好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与家长商量,尽量少给学生安排“特长”学习。
2.对考试焦虑、学习压力过大的学生——减压
有的学生是因为惧怕考试、学习压力过大而厌学,对于这种学生教师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性格、家庭背景、学习基础等因素,认真分析他们的焦虑、压力来源,帮助他们搬走压在心头的巨石。
3.对课堂效果差的学生——改进教法,激发兴趣
对于因教师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法不当引起的学生厌学,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看看是否能让学生乐于学习,是否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
如果自感在这些方面稍有欠缺,教师就有必要进行再学习,研习一些名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内容,采取丰富多样的方法,设置各种巧妙的情境,不断呈现事物各种特性,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
当课堂能给学生带来新奇与乐趣时,学生就会自动收起厌学情绪转而认真听课、努力学习。
4.对学习动机不纯的学生——激发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学生是在各种各样的动机驱使下产生学习行为的。零动机或者负动机是不可能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的。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可以开展智力竞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看到知识的价值;可以组织学科兴趣小组,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论文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自动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从心里爱上学习。
5.对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不当,会造成学习成绩下降,而学习成绩下降,会降低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而衍生出厌学、自卑等心理。
为此,教师可以一边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一边向他们传授新型的学习方法。比如,联想记忆法、“重点”记忆法、查漏补缺学习法、错题集学习法,等等。
学生的厌学心理,不是一种因素造成的,而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疏导与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找到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根由,然后对症下药,一一把它们解决掉。这样学生才能重新激发学习兴趣,斗志昂扬地行走在学习道路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