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课程,它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成长的需要、按照心理辅导的原理和技巧组织的、形式多样的、生动活泼的活动课程。为了达到心理辅导课的目标,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必须遵循一定的组织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心理状况,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要求必须高于学生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要使学生向心理上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结合教学活动的实际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为了使教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至少应该确定儿童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同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提出的要求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主体性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自己是心理发展的主体,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其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因,也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心理的自我矛盾,才能起到作用。
学生自身心理的特点也要求教师注意主体性的原则。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独立性和成人感非常强烈,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来解决问题。
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组织课程的内容和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正确需要,要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来选择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教育是一个“他助—互助—自助”的过程,教师、同学的他助、互助只是一个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助才是目的。因此,在设计课程和活动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活动中仅扮演引导者、协助者的角色。
3.活动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感悟与发展的,是以活动为中介的课程形式。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人通过活动反映客观世界,又通过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从而使反映进一步得到检验和发展。可以说,活动构成了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人的心理品质也是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课程设计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在活动中接受训练和启示,在活动中得到领悟和发展。
贯彻活动性原则要注意:活动的组织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活动的安排要体现新颖性、时代性和趣味性。
4.全体性原则
发展性心理辅导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是以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与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目的的。因此,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必须贯彻全体性原则;在制订课程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在确定教育内容时,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共同需要及共性问题;在安排活动时,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尽量做到全员融入。
5.整体性原则
在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教育工作,注意学生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追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整体素质。从社会价值取向看,它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从学生自我完善的需求看,它注重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人,而人的心理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绝不能抱着就事论事的态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从个体心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个体身心因素与外部环境的制约性、协调性等综合因素出发,全面把握和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并采用相应的教育与辅导对策。
贯彻整体性原则,要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教育活动时刻要关注学生人格结构的完整和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要从整体、全局、多方面的角度进行,把内外因、主客观、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诸因素综合起来;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与辅导要采用综合模式,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种方法或技术。
6.差异性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拥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消除这些特点与差异,而是要使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最适当、最完美地展示出来,也可以说,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所在。强调差异性,也就是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样,讲究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得以提高,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贯彻差异性原则,首先,是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学习差异、思想差异和心理差异,等等;其次,是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等,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最后,是认真做好个案研究,积累资料,总结提炼,增强个别教育的实效性。
7.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由中小学生群体和个体心理的差异性、心理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复杂性共同决定的。因此,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育的内容应当是具体的、丰富多彩的,且是富有启发性和感染性的;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应当是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其心理发展的差异性,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个体的心理需要,更好地提高其心理发展水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体现出方法的多样性,除一些必要的游戏、活动外,还可增加阅读材料、心理问答、谈心、交流等内容。通过使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心理问卷调查的方法,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及时组织谈心、交流。当然,无论问卷调查还是材料分析、谈心等,都只有在中小学生具备一定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1.活动式教学模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充分的心理体验,从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在这种模式中,教师给学生上课时,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并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体会,教师并不给学生一定的理论指导。活动式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情绪调节,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并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
活动式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给学生情感上带来充分的心理体验;同时,这也遵循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活动性原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在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突出以活动为主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则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2.对话式教学模式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或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某一讨论主题,并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均可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小组意见;然后小组与小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国外研究者一般建议4~6人为一组。根据我国大班教学的实际情况,可将6~10名同学分为一组。分组时,可以把有相同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组成一组,或把参加活动积极的学生与不积极的学生组成一组。小组内有一定的分工,每位同学都要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主持人、检察员、记录员、总结人或激励者、协调者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对话时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关系。对话的方式有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小组与学生的对话、小组与小组的对话,还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以及小组与教师的对话。以情绪调节为例,分组后小组内成员可以探讨自己在遇到烦心事时是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的,或者大家帮助其中一个现在心情不好的同学,让他高兴起来;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以共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当然教师在这期间也要参与到每个组的讨论活动当中,以朋友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对话”。
对话式教学模式给学生和教师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在这个氛围中,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观点与方法,无论正确与否,还是健康与否,都不会简单地给予批评和指正。而是通过小组的讨论和辩论,使学生利用理性的思维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从而解决价值冲突。但是单纯的讨论避免不了形式过分的单一的问题,而且对话式教学模式受学生年龄和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很适合年龄较小的学生。
3.诱导式教学模式
教师创设具体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反应,在学生积极参与和教师根据心理学原理有目的的诱导下,学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进而发展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此种模式主要是通过“感受—感知—感悟”这一过程,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以情绪调节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首先讲述一个有关情绪的小故事,然后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再现出来,在学生表演完之后,让同学们针对刚才的情景进行讨论,从而找出一些调节情绪的合理方法。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教育”这一特点和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诱导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让学生个体进行“感受”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有角色扮演、心理游戏、心理训练、参观访问和行为强化等。诱导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创设情境、操作体验、问题感知和交流感悟。
在诱导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本着激励、启发和引导的原则,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鼓励其发表个人意见,重视班级内的交流与学生反应。当学生由于思想上有顾虑而不愿讲明缘由时,或由于思维不清而语无伦次时,或因心情紧张而使叙述受到影响时,教师都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如果拿不准对方的意思时,可以用反问的方法,比如“你的意思是……”“这就是说……”等语句进行引导。
诱导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最理想的模式,是按心理学的规律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诱导式教学模式特别强调心理体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行为训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引导,而不是严厉刻板地说教。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仅仅是诱导者,学生才是活动中真正的主体。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包括单元设计和主题系列设计。
1.单元设计
单元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备好一个单元的课。一个单元设计,要考虑和明确单元的教学目标、课时、教学场地、教学活动方式、教学前所需的准备工作以及教学活动的程序,等等。
每个单元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如“懂得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知道认识自己的方法”“认识自己的性格”,等等。一个单元一般所需要的课时是1~3节不等,根据单元的内容的多少来确定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通常以小团体活动的形式进行,而小团体的组织以10人左右为宜,如果人数太多,则情景不易控制。如果一个班的人数较多,应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教学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通常在学校的心理辅导室进行,有时可根据教学方式的不同在教室或户外进行。单元设计要规定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如采用认知法还是操作法,采用角色扮演还是集体讨论等。另外,单元设计要考虑好课前所需的准备工作,如教学所需的电教设备和材料、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和台词、教学游戏所需的玩具等。
一个单元的主要部分是该单元的教学活动程序或步骤,这个部分规定了教学活动过程的具体步骤,从活动开始到活动结束的每个步骤都有具体的说明。
2.主题系列单元设计
主题系列单元设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由多个(8~10个)相关的或同类的单元所组成。如果把单元设计比作菜谱,那么,一个主题系列单元设计就是把不同花色的菜组合成一个套餐。因此,如果已经有了大量设计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单元,那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主题单元设计。
例如,下面是训练中学生管理才能的主题系列单元设计,包括10个教学单元。该系列的活动对象是那些来自中学各个班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差,且具有攻击性;但智商较高,具有管理潜能,因而常常是学生帮派的头头。通过这个主题系列的训练,可以发展这些学生的长处,控制和削弱他们不适当的外向性行为。
第一单元“萍水相逢”,目的是在课程开始时促使问题行为学生参与团体活动并相互认识。
第二单元“喜怒哀乐”,目的在于提高问题行为学生的人际敏感性,增进彼此的进一步了解。
第三单元“旋转沟通”,是为了强化团体内聚力和相互熟悉程度。
第四单元“第三只眼睛”,用于问题行为学生相互认识较深时,以增进他们对自己的了解,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第五单元“七嘴八舌”,是为了培养问题行为学生学习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使其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
第六单元“我是国王还是兵”,是为了训练学生学会分配工作、承担责任和善用权力等领导才能。
第七单元“和事佬”,是为了问题行为学生掌握调节冲突的能力。
第八单元“武功秘籍”,是为了培养问题行为学生明确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即不仅要使这些学生具有组织工作的能力,而且需要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九单元“生活馅饼”,是让问题行为学生形成时间管理的观念和学会自己调配时间。
第十单元“相约未来”,即到了结束阶段,其目的是为了让问题行为学生回顾和评价所参加的主题系列活动,并展望未来自己应有的良好行为。
这是一个很好的课程单元设计,其主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措施多样且得当,单元的排列能做到循序渐进,不同教学活动阶段有不同的训练重点。因此,这个主题系列在训练外向性行为问题学生的领导才能方面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组织
课程的组织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组织两个方面,下面分别讲述这两个方面的有关问题。
1.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和建立关系,了解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就要尝试与学生建立一定的关系,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在课程开始之前,有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工作不仅仅包括单元设计中所规定的事项,如课堂所需的教具和有关材料等,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①掌握学生心理和心理教育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例如,熟悉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了解心理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团体动力和心理卫生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会使用某些心理咨询的技术,如处理抗拒、沉默和情感转移的技术,等等。
②了解教学对象即学生的背景材料,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智能状况、在校表现、老师评语、过去的记录,等等。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有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活动过程的掌握。
③先行接触。在课程开始之前,有必要对参加心理教育课程的学生进行个别的面对面的接触,尝试建立初步的良好关系,以利于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
④设置助理教师或在学生中找到助手,帮助教师活跃团体气氛,协助活动的开展,以及处理冲突事件。
2.课程组织(www.xing528.com)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的关键是课程的具体实施和开展。要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必须采用一些教学组织的方法处理好一堂课的开始、中间和结束等教学环节。
(1)课堂开始。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组织方法。
①预热方法:可通过游戏活动开始一堂课,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座位的安排上,可考虑圆形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面对面地平等交往,这将会大大有利于课程展开。
②澄清方法:教师以生动有趣、简洁有力的话作一个开场白,说明课程的目标和教学活动的大致安排,从而解除学生的困惑,增强学生对活动的意识性和目的性。
③介绍方法:为了充分利用团体的力量,促进学生之间良性的相互作用,有必要采用多样化的自我介绍方法,这对于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传统的自我介绍的方法比较死板,往往会使学生因感到不自然而有所保留。因此,可采用以下几种介绍方式:先分组两两配对,互相说出各自的基本情况,并说出各自最喜欢的、最得意的、最讨厌的事物或人;然后,再回到团体介绍刚才配对的朋友;每人自问自咎10次,每次都以“我是谁”说出自己别人不知道的特点,这种方法可训练学生自我了解的能力;由大家轮流向一个同学提出不重复的问题,被问者不能拒绝回答,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坦诚程度,还可训练其机智。
(2)教学过程。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可运用以下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①引导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前后,给予一些启发性的话,如“你是说”“你觉得……”和“你相信……”,等等,启发学生思考,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以促进团体的分享和沟通。引导方法可分为间接引导和直接引导。
②反馈方法:教师要能及时正确地把握学生表达的情感,并将其反馈给学生,表达同理心,使学生知道教师是理解他的,同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澄清自己的思想感情。反馈就像一面镜子,清楚、真实地把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反映出来,这面“镜子”给学生提供自觉改进自己的机会。
③面质方法:当学生想要回避某些问题,或给予自己不当的行为一些合理的借口时,教师要在肯定、接纳学生的同时,面质学生,以促使其理智地自我反思,勇敢地面对现实。在面质时,应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又要明确指出学生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
④明朗化:教师除了说出学生所说的话或表明的内容和感情外,还要善于把学生模糊、隐含、未能明确表达的情感和想法充分表达出来,这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融洽。
⑤连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零碎的资料通过连接、归纳、总结,以形成完整的资料,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经验。
(3)课程结束。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结束活动。
①回顾与反省: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进行过什么活动,有什么心得,有什么意见。
②计划与展望: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今后应该做些什么,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或工作有什么打算,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目标和具体计划。
③祝福与道别:教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用小卡片、小礼物彼此祝福、道别,以维持和发展相互间的友谊。
(4)课堂组织的注意事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维持课堂纪律、组织好教学,除了具备一般的上课技能和经验外,还要注意下列事项:
①客观地处理事件,对学生不能有偏心,或持不公平的态度。
②以温暖、尊重、同情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和班级是温暖和安全的,因而愿意敞开心扉,把自己内心的感情表达出来。
③不要采取权威的态度压制学生,而要尽量使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
④教学活动中,教师尽量表现得幽默,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轻松愉快地进行,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地参与。
⑤具有教学的机智,能随时处理突发事件。例如,在上课时有学生捣蛋、抱怨、不专心、吵着要上厕所、擅自离开课堂,等等,教师要能迅速了解其原因,做出及时适当的反应。
⑥在团体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适当。因为教师指导太少,学生无从下手;指导太多,又可能养成学生的依赖性。
(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内在动机为中心,注重启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知识的领悟与应用,以下是几类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
1.认知法
认识法主要是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活动。
(1)阅读和听故事。教师可以通过编印读书卡片、开辟心理教育专栏等方式,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和有针对性的读物,以供学生阅读。在课堂上还可以安排读书讨论,交换读书心得,不仅可收到益智、怡情的效果,还有助于学生态度的改变和人格的发展。利用儿童喜欢听故事的心理讲述一些故事,以解决儿童的某些心理问题,如讲述战争故事,升华儿童的攻击性;讲寓言故事,帮助儿童建立善恶是非的观念;讲伟人故事,使儿童效法伟人,树立高远的理想;等等。
(2)多媒体体教学。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富于教育意义的幻灯片、录像和电影等,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3)艺术欣赏。通过对音乐、美术和舞蹈等艺术美的欣赏,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达到心理教育的作用。
(4)联想活动。通过学生的观念联想活动,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经验,例如,把一些不连贯的片段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通过故事接力,每人说一段话,但要串联成一个故事。
(5)认知改变。教师通过暗示、说服和质疑等方法,来改变学生非理性的信念,从而恢复和建立其合理的思考方式,进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例如,有的学生因考试成绩不佳就认为自己很笨、智力有问题、有的学生认为学习不好一切都完了,等等,这些都是非理性的看法,需要通过认知改变的方法来加以打破。
2.操作法
操作法主要通过学生的言语和动作的操作活动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游戏。游戏是儿童、青少年普遍喜欢的活动,有益的游戏能给他们以快乐并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游戏有多种类型,它可分为竞赛性游戏和非竞赛性游戏,也可分为破坏性游戏和建设性游戏等。不同种类的游戏可起到不同的心理效果,如竞赛性的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非竞赛性的游戏可以减轻学生的紧张或焦虑,使他们获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
(2)工作。借助各种工作,如集体打扫环境卫生、种树和布置墙报等,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爱劳动的品质。
(3)测验。让学生做智力、性格、态度和兴趣等各种心理测验,帮助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分析,了解自己特点、长处和不足,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4)讲演。讲演可以训练学生的口才,增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例如,教师或同学自己先准备一些题目,如“我的母亲”“当我小时候”“我的理想”“老师好像……”“假如我是校长”等,然后将题目和班上同学的姓名分别放在两个箱子里,每次抽出一个姓名和一个题目,被抽到的同学准备两分钟,即席讲演两分钟。
(5)绘画。通过绘画的操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画可以让每个学生自由发挥,或全班同学集体创作。
(6)唱歌。通过唱歌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
3.集体讨论法
集体讨论可以集思广益,沟通学生的思想和感情,有助于促使问题的解决。这类方法有多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中主要使用以下几种讨论法。
(1)专题讨论。在某一段时间,针对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例如,在新学期开始时,让学生讨论如何转入正常的学习轨道;在考试前,专题讨论有关考试焦虑的问题;在学期结束时,可以讨论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等。
(2)辩论。就争论性的问题进行分组辩论,提出正反两方面的不同意见,并说明理由。
(3)脑力激荡。这种方法是由美国著名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它利用了集体思考和讨论的方式,使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发生连锁反应,以引导出更多的意见和想法。主持讨论的老师要鼓励大家发表意见,容许学生异想天开,想法越多越好,而且不容许批评别人的意见,但可以将别人的意见加以组合或改进。
(4)配对讨论法。就一个题目,两个人先讨论,得出结果;然后与另两个人讨论的意见协商,形成4个人的共同意见;再与另外4个人一如协调,获得8个人的结论。这种讨论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学生的参与感也比较高,因而讨论的效果会比较好。
(5)六六讨论法。这种方法要求分组讨论,每组为6人,在小组讨论中,每人发言一分钟。在发言之前,最好共同对讨论题目静思几分钟,这是一种人人参与而且省时的好方法。
(6)意见箱。要求学生平时将意见或问题投入意见箱中(可不署名),在上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向全班宣读,然后由大家共同讨论。
4.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表演自己的心理或行为问题,进而起到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心理素质的作用。例如,一个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畏惧学习。辅导教师可以让他扮演进入考场的学生,从而了解自己内心感受和问题的所在;再通过角色的转换,扮演考试成功者,使他尝试新的行为和获得新的体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常用的角色扮演方法有以下几种。
(1)哑剧表演。辅导教师提出一个主题或一个情景,要求学生不用言语而用表情和动作表演出来。例如,让学生表演与新同学见面的情景,表演赞美别人、喜欢别人或者讨厌别人等,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非言语沟通的能力。
(2)椅子表演。这种方法只需一个人表演,适合于社交方面有困难的学生。例如,某个学生在异性同学面前很害羞,难以与人进行正常的交往,教师可以用空椅子表演的方法帮助他。具体做法是将两张椅子面对面放着,让该生坐在一张椅子上,假设另一张椅子坐的是异性同学,让该生先表演彼此间曾经有过的对话;然后坐到对面去,以对方的立场说话。如此重复多次,往往可以使学生了解对方,从而有助于改善双方的交往。
(3)角色互换。这种方法与椅子表演法类似,只是参与的人有两个或者更多。例如,辅导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扮演失败者,一个学生扮演帮助者,两人对话一段时间后,互换椅子和角色。
(4)改变自我。在角色扮演中,辅导教师让某个学生扮演自己改变后的情况。例如,某学生上课时行为多动,辅导教师让他扮演改变后不再多动的自己。
(5)双重扮演。双重扮演要求两个学生一起表演,一个是有问题的学生,一个是助理演员,有问题的学生表演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扮演什么,这样可以重现事实,帮助问题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
(6)魔术商店。辅导老师扮演店主,店里贩卖各种东西,如理想、健康、幸富、财富、成功等,由学生扮演买主,说出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及其原因;然后,辅导教师问他愿意用什么来交换,用这种方法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由于角色扮演生动有趣,不但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还可以促进班级内思想感情的交流,提高学生社会交往的能力,等等。
5.行为改变法
行为改变法的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关于强化的学习理论。根据这种理论,通过奖惩等强化手段可以建立某种新的良好行为,或者消除某种不良行为。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正强化(精神或物质奖励)来促进学生举手发言,或者可以通过负强化(批评或惩罚)来减少学生课堂上的多动行为等。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明确具体地指出所要强化的行为以及所要达到的标准(例如,把某学生上课时离开座位的次数由原来的每节5次,降为每节不超出2次);选择适当的强化物(强化物可分为原级强化物,如糖果、玩具、书籍等;次级强化物,如分数、奖章等;社会强化物,如微笑、赞许、摸头、陪同游戏等。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选择不同的强化物,以适应他们不同的需要);强化的时间要及时,延误时间越长,强化对行为的作用就越小。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可以使用的行为改变法有以下几种。
(1)行为训练法。辅导老师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指定学生完成一些行为训练的任务,如在每节课上主动举手发言至少10次、每天主动向别人打招呼15次等,并加以督促和鼓励,以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行为训练对于自卑和缺乏行动勇气的学生是很有帮助的。
(2)示范。示范是一种借助模仿来习得或掌握新行为的方法,要求辅导老师在示范过程中,做学生的楷模,学生通过效仿教师而获得良好行为。例如,教师表现出礼貌、热情、勇敢、公正和守信等行为品质,让学生模仿。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不仅教师可以起到示范作用,某些优秀学生也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3)奖赏。利用糖果、玩具、分数、表扬、奖章等强化物,增强学生的某些良好行为,使之能够重复出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教师常常以言语形式鼓励、奖赏学生,例如“很好,你做得很对”“不错,你表现很好”,等等。
(4)惩罚。利用批评、警告、记过、隔离、限制自由、令人讨厌或畏惧的刺激物等惩罚手段限制、改变学生的某种不良行为。
(5)契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商定一份明确、公平而可信的契约。在契约中,明确规定何种良好行为的表现可以得到某种奖励;何种不良行为的表现会扣除某种奖励。
以上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分类不是绝对的,不同种类的方法之间有一定的交叉或包含关系。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法中包含有行为活动的成分,而在操作法中包含有认知活动的成分,只不过两类方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中,要根据教育的特殊目的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特点,选择出最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在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认知活动的成分与行为活动的成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