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学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班级管理中的若干心理学原则
班级管理中适用的心理学原则有很多。这里仅概述其中的五个原则:激励性原则、心向一致原则、心理投入原则、心理平衡原则和心理疏导原则。这些原则都遵循人的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和班级管理的内在规律,也是这些规律的客观要求。它们在班级管理中的良好表现,能使班级管理得以顺利进行,预定目标得以实现,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1)激励性原则。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激励是一种能使人们将外来刺激内化为自觉行为的刺激,促使完成任务的行为处于高度激活状态的某些心理需求的外在因素,即把激励看作各种外在因素对心理的唤醒,使人处于觉醒和准备状态。激励性原则就是利用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一条现代教育管理原则。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也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必然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心理学告诉我们,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模式是: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这说明,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人的行为都是在某种动机的驱动下为达到某个目标的活动。需要是人类共有的心理现象,它通过引起“紧张激奋心理”而产生动机、导致行动,即需要具有激励性作用,这是一条客观规律。正因为如此,只有准确地把握人的需要,才能有效地发挥需要的激励功能。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主观的需要常常同客观上满足需要的条件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做好需要的引导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调整学生的需要,把需要引向其他方向。对于学生合理的需要,教师应当给以激励;而对于那些无理的需求,则要进行批评指正;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合理需要,则应作解释,以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提高学生对需要的自我调节能力,通过缓和矛盾、调整需要,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促进良好班风的早日形成。
(2)心向一致性原则。所谓心向一致,就是自觉地加强目标管理,使班集体的组织目标转化为师生共同的志向,共同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心理状态。
班集体组织目标是班级内所有师生的行动之预期效果意识之上的超前反映。由于班集体内学生的个体需要和动机是形形色色,并且是各有不同的,只有有了共同目标才能使学生团结一致。而班集体的师生心向一致就是班主任要善于通过卓有成效的目标管理,使集体目标协调一致,以促进班集体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故而,班主任只有善于加强学生为实现集体目标公而忘私、严于律己、自觉奉献的行为,才能树立起众望所归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奋斗的积极行为。为此,一方面,班主任应设计多层次的管理目标,使学生在集体目标的指引下,由低级向高级目标努力;另一方面,班主任必须正确识别学生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从众行为和独特行为、利他行为和利己行为,对其异常的利己行为加以教育管理,使其尽快得到矫正,最终使师生心向一致。
(3)心理投入原则。所谓心理投入,就是指教师通过民主管理,在班集体的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以主人翁的态度对组织的决策加以认同,自觉地为实现班集体目标献计献策,从而达到尽心尽力的心理状态。
班级管理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学生勤奋求知的积极性。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的任务,决定了班级必须实行民主管理,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不断地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民主和纪律的关系。中学生由于成人感的不断增强,追求独立的意识增强,但经验不足,在意识上易带表面性,在情绪上易偏激,在行动上易盲从。因此,中学生喜欢讲民主自由,而不喜欢讲组织纪律。班主任必须使学生正确认识民主自由和组织纪律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出现的矛盾。
在班级管理的心理投入原则中,要认识到只有学生对班集体所作的心理投入和获得的奖励成正比时,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否则,就会降低学生心理投入的热情。反之,如果学生的心理投入少,而获得的班集体奖励多,就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进而减少自己的心理投入量。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投入必须作全面的、客观的评价,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
(4)心理平衡原则。所谓心理平衡,是指在管理过程中所在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与他人受到同样的尊重与信任,并因此在认识、情感方面所形成的一种舒畅和欢快的心理状态。
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由于客观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也是充满着矛盾的,班级中的每个学生所确立的目标一旦受挫,使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心理失去平衡。所以,在班集体中学生的心理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总是从心理不平衡到心理平衡。每个学生心理不平衡时,就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使其心理尽快得到平衡,心理平衡有助于减少和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5)心理疏导原则。所谓心理疏导,是指教育者要以理服人,疏通交往渠道、消除社会偏见,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班集体的管理效能。
中学生正处于由少年向成年过渡的关键时期,心理发展过程中充满着各种矛盾,诸如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思想上要求进步、追求真理和认识片面、辨别真理能力差的矛盾,知与行的矛盾,教师、家长的要求和自身需要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时刻影响着他们,迫使他们作出抉择。如果对这些矛盾处理失当,就会导致偏见的形成、沟通渠道的不畅、人际关系的紧张。因此,班主任要在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通过说服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帮助他们实事求是地认识矛盾,正确地处理矛盾,从而产生健康的心理动力。
心理疏导过程是一个明辨真伪、善恶、美丑,增强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的过程。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就能巩固班集体的凝聚力,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二)心理学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1)积极看待学生的问题。
我们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谋取人类的幸福”,积极心理学强调教育并不是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是要对问题进行积极地解读,并从问题中获得积极的意义。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常会遭遇学生的一些问题行为:小到上学迟到、作业拖拉,大到逃学旷课、网络成瘾,等等。当班主任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首先,要以积极的视角找到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其次,要肯定学生在事件中的积极因素;最后,要引导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成长。例如,在高一年级常会遭遇到某些成绩中等、平时在校表现良好的学生突然不爱学习了,甚至“不能学习”了。这类孩子往往家境贫困,初中阶段成绩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但到了高中,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激烈的学习竞争,他们无法像以往那样出类拔萃,强烈的成就动机在现实生活中屡受挫折,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要通过休学加以调整才能继续学习。班主任需要肯定的是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使学生学会积极有效的应对压力的策略。还要帮助学生通过改善学习方法,调节认知活动,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等办法,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
(2)充分挖掘和塑造学生的积极力量。
①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Lyubormirky认为人不是被动地体验事件和环境,相反,所有的生活事件都是认知过程,是个体的分析与建构、预期与回忆、评价与解释的过程,多样化的认知操作与动机过程对人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在面对学习挫折、交往压力时常常习惯性地运用一些消极的自我暗示:我不行,没有人比我还要差,我怎么都学不会……这些消极的认知活动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班主任要教育和训练学生学会积极地认识和评价压力事件,要善于引导学生化消极为积极,从消极的事件中吸取积极的意义,以乐观的心态来应对压力,以积极的方式来建构生活情境。
②增进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班主任既要引导学生从过去的经历中寻找幸福的时光,挖掘成功的体验,从积极的体验中收获力量;也要帮助他们制定生涯规划,让生活的每个阶段都有着目标和导向,即使遭遇困难和挫折,也能够体验与之斗争的乐趣,积极乐观地憧憬未来。同时,更要让学生能够快乐地生活和学习,幸福地感受当下,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的胜任感、创造性,以获得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等来增进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
③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个性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社会坏境、积极的社区环境以及积极的组织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努力营造积极的班级环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并且感受到最大的幸福。首先需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外部环境,只有当学生身处开明与爱的环境中,才能建立起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班主任既要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更要善于利用情感、情境去陶冶学生,以激发其积极的情感体验。
2.理性情绪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应用
理性情绪教育,来源于艾理斯的理性情绪疗法,是在学校情境中的一种应用。它强调个体自我接纳的哲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性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接受自己、不苛责他人的生活态度,成为一个自我充分发展的人。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于从未成熟阶段迈向成熟阶段的过渡期。他们的情绪表现直接、强烈而不稳定,且以感性反应为主,理性反应则较少。他们有发展的潜力,但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在自我追寻的过程中,常面临一些应激、冲突、失败和挫折,故容易产生苦闷与困扰。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当,则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合理认知。
①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如在学习上,一些学生对自己要求过高或过严,从而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以致出现注意力障碍或考试焦虑;在人际交往上追求绝对的公平,无论是对他人的评价或是对自己的评价都容易走极端。这类学生容易产生挫折感,稍不如意,就会丧失自信,陷入自卑的误区。
②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这类思维模式往往使人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现实,他们看到的常常是片面的、用其心理过滤的并不真实的现实,这类不合理认知在人际关系中表现的较多,如人际交往中的“晕轮效应”,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不合理,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或只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导致自卑或者自负。
③情绪化的思维模式。这类思维模式将感性当理性,主观臆断,跟着感觉走。如有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轻率地作出有人正在消极地与他作对的结论,但又无心去证实,从而对人处处设防,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④人格化的思维模式。持这类思维模式的人常常视自己为产生某一消极事故的原因,而实际上他并没有必要对这件事负主要责任。这类人遇事也爱怨天尤人,常诅咒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⑤糟糕至极的思维模式。持这类思维模式的人一旦遭遇挫折,就会将其无限夸大,从而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中难以自拔,如考试失利后痛不欲生,对自己某一次失败的无限夸大等。
(2)培养学生健康的认知模式。
①全面地看问题。事物具有两面性,健康的认知总是全面地看待事物、客观地看问题,既看到好的一面,又看到不好的一面,既能悦纳自己的优点,又能看清自己的缺点。如对待考试的失败,既可以将其看作一次打击,又可以将其看作人生的一次教训,从而会不断反省自己、完善自己,进而走出失败的阴影。这样就可以避免绝对化认知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给自己带来的困扰。
②积极地看问题。心理健康的人总是积极、乐观地看问题,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消极、悲观地看问题,有时会盯住一点细节就大做文章,浮想联翩,陷入情绪化、人格化的思维模式。积极地看问题或看到问题积极的一面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生活的质量。
③独立地看问题。健康的认知具有独立性,能超越外在无关因素,相反,不健康的认知常常受无关因素的干扰,产生“心理眩惑”现象,如瞎猜测、跟着感觉走,有时优柔寡断,力不从心,从众意识强烈,依赖性强,严重的甚至会丧失自我。独立而不依赖可以增强自信,完善人格。
3.暗示心理,潜意识技术的实践应用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人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其影响,并做出相应行动的一种心理现象。
(1)环境暗示,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与环境接触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好的学习环境使人身心舒畅、积极向上,能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反之,则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富有能力的班主任,则能根据本班实际,精心设计班级环境,使之达到管理的作用。
(2)语言暗示,则要求班主任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意在言外的暗示方式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因为这样更容易使学生接受,更容易沟通师生间的感情,更为有效地教育学生和管理班级。其实班主任都知道,许多学生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教师的重视,虽然许多学生表面上看来无所谓。因此,当学生有进步时,说一声“你进步了,我太高兴了”;当学生退步了,说一声“只要努力,会赶上来的”;当学生畏难时,说一声“你能行”……恰当的语言暗示,不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绩或不足,还使学生倍感老师的用心良苦,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从而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是,不恰当的语言暗示,诸如“蠢猪”之类,不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会使学生渐渐地产生逆反心理,增加班主任管理的难度。
(3)行为暗示,是指教师在恰当的环境下,给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目光、一个动作而使学生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能起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效果。当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偶尔在自修课上偷看课外书,班主任故意咳嗽一声,然后有意地对他微笑,他定会放下书专心做作业,因为微笑是师生感情的“黏合剂”,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渴求教师援助时,教师以无限信赖的目光鼓励他,将会给他增添无穷的勇气和信心,因为目光是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www.xing528.com)
(4)自我暗示就是学生对自己的不断暗示,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班主任要教会学生自我暗示的方法和技巧,以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这话说得不错,但由于中小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很多学生只是“明”自己的不足,而不能如实地看到自己的优点,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业进步。所以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多多发掘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要让学生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要让学生时常提醒自己“我能行”。只要让学生如此坚持下去,定会增强其必胜的信心,从而对自己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4.NLP(身心语言程式学)积极信条辅导
(1)找出消极信条。人的信念系统中含有大量的消极信条,这也正是积极信条辅导的意义所在。对自我的消极认知、对自己经验的消极解释、以消极的态度认识未来,其背后一定都有消极信条在作祟。消极信条主要是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及事物绝对化要求和歪曲的看法。
(2)消极信条的改译。当学生被一种莫名愁绪所困扰,陷入一种不断抱怨的消极状态时,老师可以提醒学生并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究竟出现了什么消极信条,然后再与学生一起讨论改译消极信条的方法,譬如,意义转化法——不改变事实,只是改换成有利的解释;归至谬误法——不合理认知、歪曲性认知和消极情绪的表达,肯定是与现实不相符的、甚至是相悖的,只要追问一下就会发现,它们的逻辑很荒谬,其实是一种退行的、不成熟的表现;换位思考法——比如学生抱怨他人的不好,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试着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想问题,使学生慢慢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并逐渐消除消极的心理。
(3)坚持实践自己的积极信条。人的信念系统中,积极信条和消极信条是并存的。而且人常常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而坚持自己的积极信条也常常会遇到消极信条的挑战。
坚持实践积极信条要明确自己的价值目标,一个有明确价值目标的人能够更好地坚持自己的积极信条。对于很多中小学生来说,他们还不足以形成明确的价值观,但是他们会有生活的追求,成人的价值追求正是在青少年时期的生活追求中积累的。在一种有序、向上的生活环境中更有利于学生坚持实践积极信条。
坚持实践积极信条关键是在逆境中不为困难所动,能够坚守自己的价值方向。要学会积极心理辅导技巧,知道如何改译自己可能出现的消极信条和如何积极赋义。
在班级生活中坚持实践积极信条还要营造一种积极的团体成长环境,通过团体动力机制使得积极信条形成集体信念。在一个团体中总可以发现积极向上的榜样,他们是带动团队积极信条的核心。
5.学习动机理论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应用
(1)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成就目标理论的代表人物德维克等人提出,人们对于能力持有不同的内隐观念:一种是能力实体观,一种是能力的增长观。持有能力实体观的学生倾向建立表现目标,从而避免被人看不起。持有能力增长观的学生,则是更多地设置掌握目标,并寻求那些能真正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技能的任务。持有目标的学生,学习是为了其个人的成长,又被称为任务卷入的学习者;而具有表现目标的学生更关心的是能否向其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被称为自我卷入的学习者。
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持有目标的学生。而对于持有表现目标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运用赞扬和鼓励来对待这些学生,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先使他们建立自信心,再一步一步让其走向成功。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即使是教师施以援手,也应该以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为主,教师处于辅助的位置。学生只要学会了方法,就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这对他们的个人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2)正确运用奖与罚。行为主义方法强调积极和消极的外部强化的重要性。积极的强化能提高做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消极的强化则能够排除一些不良行为。强化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学生矫正其学习行为,促使学生对学习情境进行相应的控制。教师的表扬或批评、微笑或皱眉、给高分或低分等,都是强化的例证。一般来说,表扬与奖励比批评和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实施奖励时,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一般情况下,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评价起的作用更大一些;而对于少年期的学生,通过集体舆论进行评价的效果更好;对于自信心差的学生,应给予更多表扬和鼓励;对过于自信的学生,则应更多地提出严格要求;对女学生宜个别谈话,切忌当众严厉指责;等等。只有这样,奖惩才能起到激励学习动机的作用。
6.人本主义理论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1)一切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一切工作以学生健康成长以及成才为前提,对待全部学生要一视同仁,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重视对学生自爱、自尊以及自信的教育和培养,使其逐步形成与自身智能特色相符的兴趣爱好;对学生应有足够的理解以及尊重,关心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师生平等要求教师与学生不仅要人格平等,而且要在课堂教学中保持地位平等。平等的师生观要以相互之间的信任、尊重、宽容以及理解为前提。学生管理是为了使学生的态度、知识、情感以及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从管理者变为引导者,要从居高临下变为平等相处。师生之间只有确立了这种平等关系,才能创造出民主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的精神。
(2)尊重和爱护所有学生。所有的教育活动均由教育理念所支配。因此,要使教育活动正常有效进行,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①个体之间具有先天性差异,不过所有学生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潜能。学校面临的教育对象各有特色,然而他们又有共同的教育基础和潜力。应该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个体之间的各自特点以及特殊性,运用科学的教育观,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②对学习的性质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学习本应给学生带来快乐,而并非给他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苦。学生不能把学习仅仅看作提高成绩的一种手段,而要将其看作自身进取和追求远大目标的实际行动。学生要通过理想的追求,并感受学习的欢乐,逐渐步入自主学习、勤奋学习、不懈学习的轨道。
③确立科学的成功评价标准。对学生要进行科学评价,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可以非常优秀,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质。学生的成功,绝非仅仅依靠学习成绩,最为重要的还是看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基础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及学生自身的感受和体验。让每个学生知道他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3)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树立良好的教学观。
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一些课程是否有兴趣,既和学生的先天因素有关,也与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分不开。
②尊重每个学生的梦想。学生有梦想,才会有努力和前进的动力。教师适时和恰当的赞扬与鼓励尤其重要。无论哪个学生,只要作出成绩,有了一点儿进步,教师都要给予相应的鼓励。
③激发学生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但好奇心又与年龄成反比。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首先应将教学项目介绍给学生认识,使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明确的学习方向及目标;再结合项目的实际发展情况,揭示出学生已有知识点和未知知识点,引发学生的好奇,使其大脑皮层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进而使他们在巨大求知欲的感召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7.在体验中感悟成长:团体活动技术的实践应用
掌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进一步理解其基本内涵。
(1)主体性原则。这是进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基本出发点。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要充分发挥人本主义的理念,看到每个学生积极向上和具有发展潜能的方面。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整体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和人格尊严,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信任。把学生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互动,由衷地做到真诚、平等、尊重和共情。
(2)发展性原则。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特别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成长性的特点,并牢牢把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一目的。活动内容和形式都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教师应针对学生当前的心理问题和发展中的心理问题灵活地设计活动内容。
(3)活动性原则。班级团体心理辅导重应用而不重知识,重感受而不重理解,重过程而不重结果。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有关内容设计成相应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把握好这一条原则,首先就要精心设计教案和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考虑计划进行的主题是不是和学生切身相关和受学生关注,设计的活动是不是适合学生并能使其乐于参与,活动的目的能不能达到学生对解决问题有所体验或认识等问题。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中,老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参与情境活动和得到感受。
8.品德心理发展理论的在学生中的应用
(1)道德认知的培养方法。
①语言说服。在讲解某种道德观念或准则时,按照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的观点,对于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来说,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更易于使他们信服,而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来说,只提供正面论据效果更好。由此看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只提供正面论据,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考虑同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但另外的研究结论得出,从说服的任务和效果看,正面的观点和材料能在短时间见效,有利于解决当务之急,而同时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和资料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长期稳定的态度。
②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有时教师需要以理服人,即用严密、有条理的论证来说明问题。有时教师则需要以情动人,从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带感情色彩的说服更容易立竿见影,但这种影响往往不能持久。另外,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容易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充分说明理由、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更为有效。
(2)道德情感的培养方法。
道德感情培养要充分利用移情的方法。移情是个体由真实或臆想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一种代替性的情绪、情感反应,是一种无意识的、有时又是十分强烈的对他人的情绪状态的体验。移情的作用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促进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是人们内心世界相互沟通的桥梁。当看到他人处于困难、痛苦的境地时,个体是否会做出帮助他人的行为,这依赖于个体是否能感觉并体验到对方的情绪、情感。如果对对方的痛苦情绪毫无知觉,他就可能置之不理。
发展移情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表情识别。即通过对方的表情来判断对方的态度、需求和情绪、情感体验,这可以通过照片、图片等来进行训练。
②情境理解。理解当事人的处境,从他的处境去感受他的情绪体验,考虑他需要的帮助。这可以采用故事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任务的处境和体验。
③情绪追忆。针对一定的情境,通过语言提示唤醒学生以往与此有关的感受,并对这种情绪体验产生的情境、原因、事件进行追忆,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情境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用自己切身的体验来理解他人的感受。
(3)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
①群体约定。经过群体成员讨论决定的公约、规则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由于各个成员均参与了规则的讨论和决定,每个人都对规则负有责任,这会增加规则的约束力。
②道德自律。品德培养应该使学生达到道德自律的水平,既能按照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来判断自己的行为,从而规范自己、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使自己避免做那些不应该做的事。学生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自我发现:自我约束,包括自我观察,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的觉察;自我评价,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个体根据自己的行为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看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标准;自我强化,在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自我评价后,在心理上对自己的行为给予奖励或惩罚,从而可以起到告诫自己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