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厌学
所谓“厌学”,即厌恶学习或者不愿意主动学习,是一种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一切活动均应以学习为中心,主要兴趣也应专注于学习,只有这样,中学生才能够顺利地成长和健康地发展。这既是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必经历程,也是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家长的期望。然而,厌学的学生不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而是消极地对待学习,逃避学习的责任。
1.厌学的表现
(1)有厌学症的学生,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他们认为“读书无用”“学习无用”,认为学习的好坏与自己未来的发展和理想的实现并无多大关系。
(2)厌学症主要表现为学生以消极的态度、情感对待学习活动。学习本来应该是一种轻松愉快、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使得学生讨厌学习。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学生虽然在勉强地进行学习,但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如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和厌恶等。
(3)在行为上,厌学症患者主要表现出一种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他们好像感到只有离开学习,才能达到心理平衡。他们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中,不愿意做作业,不认真听讲,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有的干脆弃学出走或辍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因此,常和老师、家长发生冲突,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2.厌学的心理辅导
对厌学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也是助其自助,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学习观念,解决好自己的学习心理问题,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健康地成长的过程。
(1)培养厌学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让学生悦纳老师。如果学生讨厌某一位老师,他也会讨厌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注重教仪教态,学习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剖析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并给予满足,乐于疏导学生偏差的心理等,使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可亲、可信任,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其次,帮助学生获得寻求知识的新奇感。教师既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又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另外,教师还要与学生一同读书、评书,使学生读有所值,读有所乐,逐渐学会从知识中寻找到令他们感到新奇、快乐的内容,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结合实际,对学习材料补充其趣味性,给学生创设一种知识的饥饿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另一角度来看,就是使深奥的、逻辑性强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给学生创设取得成功的机会和阶梯,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使其在不断的满足中不断地提高。
(2)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主要是让学生适应自己的变化。一方面,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青春期,要教会学生了解自我身心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学会处理生理发育带来的常见心理烦恼,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克服自卑感。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制定目标,并不断激励他们,给他们注入学习动力,使其保持高昂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总而言之,是让学生悦纳自我。另一方面,教会学生积极地适应外界环境,比如,从有意义的角度看待学校、老师的批评教育和严格要求;能自我控制,减少不良行为带来的影响;在特殊情况下(如重大考试、竞赛、突发事件),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从而成功跨越障碍。
(3)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多渠道满足学生成长中的基本需要,进而提高其学习动力。需要是内驱力的源泉,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在需要,理解学生的行为,以灵活的方式满足他们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高其需要层次。第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做班级和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使其从中获得知识、兴趣和快乐。特别是在学生出现过失之后,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处理问题,让学生心服口服,乐意改正缺点。第二,课堂上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要注意善待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学生,避免他们产生被歧视的感觉。第三,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经典诵读和球、棋比赛等,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所有同学都有表现的机会,在表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总之,要以学生为本,在课内外、校内外,适当地满足学生的精神与心理需要,以激发学生产生新的需要,从而维持其学习的驱动力。
(4)教师要注意教学技巧。素质教育的首要标志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勇于克服情感障碍,真正做到厚爱厌学学生,注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努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发现他们在学习以外的闪光点。在教学上,教师要改变不当的教育方法,学会用“分层教学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二)注意力不集中
在学习中,有些同学往往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而分心于那些有吸引力的、易于分散注意力的事物上。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注意力分散主要是因为缺乏注意力方面的知识,如果能教给他们一些自我管理的技能,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能使用这些技能来提高学习成绩。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注意力呢?
1.增强信心
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行为,如果没有自信心,学生在学习中就很难把心理活动正确地指向和集中到学习对象上。学生要增强自己能够集中注意力的信心,才能全神贯注地学习,进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自我奖励法
人在进行学习或工作时,常常会想到完成任务后去做点儿什么,如“放学后去玩球”或者“星期天去公园”等,一想到这些有趣的事情,大脑就会兴奋,从而分散注意力;但若运用恰当,把这些想法当作自我奖励的内容,要求自己先聚精会神地学习、很好地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目标,然后再有计划地、尽情地去玩,这样就把尽情地玩当作专心学习的奖励,鼓励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如此做法有益于注意力的训练。
3.目标转移法
仔细观察你眼前的某件物品,然后闭上双眼过“电影”,回忆所观察到的物品,再睁眼观察所看物品,检查回忆得是否对。这时,你会发现,脑子里原有的想法或杂念都被“扫除”出去了,大脑也变得平静了。
4.放松训练法
在学习中,可以利用愉快放松想象来集中注意力。回忆以前专心致志学习而取得好成绩的成功经验,它可以唤起许多喜悦;想象自己伏案读书的情景,完成学习后可以痛快地玩玩。这样,在自己头脑中建立愉快的形象,达到轻松地、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角色的状态。
5.聆听法
当聚精会神地仔细倾听一种声音时,就会对周围的其他声音听而不闻。因为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在某时刻,只能注意有限的事物。根据这一原理,可以采用聆听的方法来提高注意力,比如,听时钟的嘀嗒声,第一天10次,第二天15次,第三天20次……如此逐渐增多,每次都训练自己只听钟的“嘀嗒”声,忽略掉周围其他的声音,半个月后专注力就能大大提高,就能排除外来干扰专心致志地学习。按照这种方法长时间训练便可以养成专注的习惯。
(三)考试焦虑
1.考试焦虑及其表现
考试焦虑是目前中小学生所面临的现实而重大的问题,日益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强烈关注。一般认为,考试焦虑是一种特殊的、由整个考试情景引起的神经紧张状态。当应试者面临新的考试时,曾经有过的考试失败的经历,与人竞争的场景,对考试后果的担忧,来自家庭、他人、社会的压力等,所有诸如此类的情景因素,一旦使应试者预感到无力加以避免或应付而感到严重的、无法摆脱的威胁时,便产生了恐惧和担忧,这些复合的恐惧担忧情绪就转化为焦虑。其表现为以下几种。
(1)情绪激动、慌张、不能自制,有的还伴有手足发冷、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甚至头昏。
(2)感知障碍,如视听困难,感受性降低,甚至把试题要求看错等。
(3)注意障碍,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4)记忆障碍,平时熟悉的东西回忆不上来,但一出考场又能想起来。
(5)思维迟钝、混乱,不能正常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本来会做的题也做不出来。
2.考试焦虑的预防及调适
(1)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减轻心理压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真正目的,无论从大的方面——祖国建设的需要,还是从小的方面——个人的前途和自我价值实现来认识,都应该是扎扎实实地将知识学到手,获得未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本领,而不应该过分地追求功利和虚荣。对待考试,学生应该把它当作对自己学识水平的检验,思想上既要重视,但又不能把它看得太重,从而成为一种包袱。学生要把精力集中在如何迎考上,至于考试结果,无须想得太多。要学会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调节焦虑。
(2)努力学习,增强自信心。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要想考试不怯场,就要牢固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仅要多做练习,适应各种各样的题型变化,还要注意加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按照各科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而具体复习时,应该注重有重点,包括学习要求的重点、本人的薄弱环节;熟悉各种题型;应该讲究方法,包括时间的安排、学科的搭配、科学记忆方法的运用及整理知识体系等。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了,就有理由充满信心地去参加考试。
(3)适度紧张,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对于即将参加的考试感到适度的紧张,这是正常的,这不仅不会妨碍考试,反而会提高考试效率,发挥出最佳水平。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焦虑状态可使人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率;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以及丝毫不紧张与过分紧张焦虑一样,会降低学习效率。
(4)考前做些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可通过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紧缩后再松弛,从而达到松弛大脑神经的目的。在放松训练时,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从脚部肌肉开始,直到头部肌肉,完成一次训练。在做放松训练的同时,可以在头脑中预想考试的过程,想象自己如何进入考场,如何拿到考卷,如何填写考号和姓名,如何答卷、检查、交卷等过程,想象得越具体越好,边想象边体验全身心放松的感觉。这种训练可以在考试前一两周开始,每天训练一两次,每次进行10~20分钟即可。
如果事先采取了以上预防考试紧张的措施,一般来说,学生在考试时便不会感到特别紧张。万一到了考场上还出现怯场的情况,那该怎么办呢?
①采取时间延搁。许多考生拿到考卷,一看题目,便觉得很难、不会做,顿时就感到焦虑和紧张。遇到这种情况,不要钻牛角尖,不要一直想把它解决了,可以先做其他题目,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来做它,就可能“柳暗花明”了。
②积极地自我暗示。如果因考题太难而紧张,可以暗示自己:考题对大家都是一样的,自己觉得难,别人可能觉得更难,因此,不必过分担忧。
③做几次深呼吸。闭上眼睛,做几次深呼吸,深呼吸要做得轻而缓,这样,可以有效地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
④转移注意力。当感到紧张时,可以向窗外看一看,或者上趟厕所,也可以提前带些喉片或仁丹含一含,以转移对紧张情绪的注意力,迅速稳定情绪。
(四)学习疲劳
所谓疲劳(对中小学生来说,疲劳主要是学习疲劳),是指由于活动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而导致活动效率下降的一种身心状态。在疲劳时,一些本来容易解决的工作或学习问题,也往往会让人感到力不从心。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是超限抑制,也称保护性抑制或防御性抑制,是指当一个刺激的作用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超过了神经细胞的兴奋限度,就会引起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兴奋性的降低,甚至使它自动停止工作,以保护神经细胞免受其害。紧张的学习活动会使神经细胞,特别是当皮层细胞处于紧张的兴奋状态时,能量就会消耗过度而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废物产生过多而不能及时消除,于是,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就会降低,从而失去正常的功能,因此就会产生学习疲劳。
1.疲劳的种类
按照疲劳的性质,可以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生理疲劳是由身体能量的过度消耗引起的。一个人学习的时间过长或超负荷运转,无论是肌肉,还是神经系统或大脑,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在这种状态下,能量的消耗比补充得快,废物的积累比排除得快,这样就会打破生理功能的平衡,造成生物节律紊乱,最终造成人体器官活动能力的失调和降低。生理疲劳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外部特征,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失调以及肌肉痉挛、麻木不仁等。轻度的生理疲劳可以通过意志的努力来克服;较为严重的,则需要借助适当的休息来缓解。
心理疲劳并不是由身体能量消耗引起的,而是由于所从事的活动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因而难以让他们形成积极的态度所致。对于自己不愿意做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的工作,那么就难免会引起厌倦。由于心理疲劳并非生理上的,因此,其外部表现不太明显,而具有内隐性。心理疲劳一般是指长时期地思考、焦虑、恐惧或者在和别人的激烈争吵之后,心理陷入“心力衰竭”的状态。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显然是不同的。生理疲劳是为学习所累,不能再学;而心理疲劳则是倦于学习,不想再学。但二者也是密切联系的,任何一种疲劳的产生总会有另一种疲劳相伴随。
2.学习疲劳的防治
(1)生理疲劳的防治。
①保证睡眠时间。睡眠是大脑皮层自然产生的一种弥漫性抑制。通过睡眠,不但可以解除生理疲劳,防止超限抑制的发生,而且可以给正常的新陈代谢提供补充营养的机会,从而保证人体机能的和谐与平衡。可以说,睡眠同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个体生命之需。可见,在一定条件下,睡眠比个体的物质需求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②加强营养。营养不良会降低人体机制的兴奋程度,使之难以承受较为强烈或持久的刺激,影响人的注意力、进取精神和探求行动,从而降低人的活动效率。可以说,营养不良是产生生理疲劳的主要根源。只有充分保证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营养,才能提高人体机制的兴奋程度,防止生理疲劳过早或过易地发生。因此,可适当让学生吃些蛋白丰富的食物。
③要讲究用脑艺术。一定的心理活动总是发生在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与此“无关”的其他区域总是处于相对的静息状态。当某种单一的活动强度过大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会引起该区域的疲劳,从而降低该项活动的效率。就学习而言,如果善于变换活动内容或使活动内容丰富化。克服单学科独进倾向,使各学科系统安排、交叉进行,就可以达到轮换休息的目的,虽然延长了学习时间,但大脑也不至于感到疲劳,因此,考生在准备复习时,一定要做到复习方式多样化,多学科交叉,手脑并用,读、写、听、说并行。
④注意休息与锻炼。出现生理疲劳后,必须进行适当的休息。而休息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为静止性休息,即指一般睡眠;另一种为活动性休息,即用另一种活动方式代替原来的活动方式。经常坐着的人站起来走动走动是一种休息;经常站着的人坐下来也是一种休息。但一般来讲,活动性休息的效果更好。对脑力劳动者来说,活动性休息的基本形式是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培养他们意志的坚强性和进取精神。有利于使学生适应更加紧张和复杂的复习考试活动,增强对紧张工作和工作时间的承受能力,从而推迟或减缓疲劳的产生。
(2)心理疲劳的防治。
①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达到某种目的的主观因素。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在人的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为动机更重要、更珍奇了。”具有强烈的内在动机是可以抵御心理疲劳的。不同性质、不同水平的动机,在抵御心理疲劳方面的作用是不同的,动机越强烈,就越能抵御疲劳。值得注意的是,行为目标作为对行为结果的一种预想,其意义和价值决定了动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目标明确、高尚,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的需要,并产生较大的激励力量和内在动机,推动人们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地去追求。
②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防止心理疲劳的最后防线和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有人曾根据学习方法的性质,将其分为疲劳学习法和快乐学习法两种类型。前者易于引起疲劳,因而学习效率较低;后者易于使学习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因而学习效率较高。疲劳学习法的典型特点是简单、单调,反复使用某种单一的活动方式,比如写就是不停地写,背就是不停地背,这样做最终将会引起大脑皮层某一部位的疲劳。巴甫洛夫就曾指出过这种学习方法的缺点,他说:“一切的人,尤其是不具有坚强的内在生活的人。在受到单调刺激的场合,不管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都会不可避免地会陷入瞌睡和睡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