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角色 适应新环境
【活动理念】
进入高中,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对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提出新的适应要求。同时,他们的心理也常常面临着过渡过程中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及时帮助他们调整自我,尽快适应环境。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认识初中与高中的不同之处,了解自身的心态,更好地完成角色转换。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总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在家庭父母面前,你是(儿子,女儿)角色;
在爷爷奶奶面前,你是(孙子、孙女)角色;
在学校老师面前,你是(学生)角色;
在商店购物时,你是(顾客)角色;
在公交车上,你是(乘客)角色;
在同伴面前,你是(普通同龄人)角色。
这些角色可不可以互换?比如在同伴面前,你扮演老师角色,为什么不可以交换角色?
小学阶段,你扮演儿童角色,用儿童思维生活;初中阶段,你扮演少年角色,用少年思维生活;高中阶段,你就要扮演青年角色,学会用青年思维生活。目前的你处于少年转向青年阶段,角色过渡得如何?换句话说,目前高中生这个新角色扮演得如何?适应吗?
二、我手写我心
入学这么多天,你感觉高中的一切人、一切事与预想的有什么不同?自己的感触和评价是什么呢?写下难以适应的几件事,思考怎么解决(注意利用全班的资源)。
学生写完之后,教师可以找几个学生在全班交流,交流之后,把全班学生分成小组(5~6人1组),针对刚才发言的几个学生的问题进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后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中与高中在许多方面是有较大的差别的,你的困惑,许多人同样存在,所以不必太介意。但关键是要认识到自我心理调适的重要性,肯定自己(不必自责,相信能够面对),以适时的宣泄(暂时避免消极情绪的危害)和倾诉(得到支持理解不感觉到孤立无助)来解决过渡中出现的问题。
三、怎样适应环境
请你思考:不适应时通常有三种选择:①改变环境。②改变他人。③改变你自己。你会怎么选?你能做什么?
1.了解环境,分享你所知道的学校资源。
2.尊重经验。在进入高中前,父母告诫:好好学啊,搞好与新同学的关系,不要把钱放在宿舍要存到卡上,不要掉以轻心啊!大家都是初中拔尖过来的,要定下计划和目标等等。学哥学姐会建议:高一学习时间相对较多,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否则高三时很麻烦。要开好高一的头,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样高中三年就容易顺利度过。亲戚说,朋友说,以前的初中老师说,现在的高中老师说,报纸杂志说,专家说……七嘴八舌,传经送宝,闹得自己很疲惫,当然知道这是大家为自己好。“历史总是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些经验总结是他们当年在这个阶段摔过跟头用辛苦换来的,他们不愿你在他们曾经摔倒过的地方再犯同样的错误。各位尽量抛开情绪,持“拿来主义”,为己所用。当然你准备亲自体验或不以为然,那也不勉强,因为这是你的选择。
3.增强适应能力。
4.初中与高中的区别。初中交友是老面孔,好朋友多较开放,高中是新面孔,朋友少封闭且防御多;初中是被动学习,高中是自主学习;高中学习科目增多,学习要求比初中高;初中时身边的同学有各种层次的,高中则相差不大;高中老师更多时候用对成人的要求来要求学生。
5.我该怎么办
(1)少沉湎于过去的回忆,主动交往,调整初中的交往习惯。
(2)注重听课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不要指望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争取通过一道题弄明白一类题。
(4)调整好心态,重新确立自己的位置。
(5)学习成人的思维方式,更加成熟地对待自己。
四、向过去告别
1.每个人写出中考成绩,初中获得的个人荣誉,进入高中后遇到的困惑等。
2.以小组为单位,一个一个走上讲台,分别丢进写有“过去”的信封,当众封好。
3.教师寄语:考上重点怎么啦!过去辉煌怎么啦!过去失败又怎么啦!如今这一切统统成为历史,埋入“坟墓”!暂时的成功不是成功,暂时的失败不是失败!过去向那东流水,一去不可留;明日似那黄粱梦,可望而不可即。能抓住的只有今天,只有现在。三年后见分晓!
认识你真好
【活动理念】
刚升高中,新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尽快适应新的班集体,认识新同学,积极交往是帮助新同学去除焦虑的好办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游戏使新生的交往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合作,共同解决难题,深入了解,彼此认识,分担问题和困惑后,新成员从感情上卷入其中,自我暴露加深,促使小组成员产生相互意识,增强共感理解的程度,以进一步增强适应能力。
【活动目标】
1.消除成员之间的陌生感和拘束感,迅速熟悉融洽起来。
2.使学生在团体中尝试积极体验,享受亲密感和归属感。
3.培养新生与他人相处和合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团体归属感,增强新班集体的凝聚力。
4.促进新生加深自我认识,增强自我在团体中尽快适应的信心。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大风吹
师: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对新学校、新的班集体、新同学都很陌生,为了消除大家的拘束和紧张,下面我们一同来做一些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大风吹”,现在老师站在圆圈的中间,是暂时的主持,我说“大风吹”,大家一起大声喊“吹什么”,我说“吹所有梳小辫的同学”。那么所有符合这个特征的同学就要离开自己原来的位置,去抢其他同学的座位,老师也一样,如果谁没有抢到椅子就要来到中间做主持,再开始下一次活动,大家记住:你要概括一类人的特征,比如说所有姓张的同学或所有的男生等,好,游戏开始!
活动设计说明:大风吹是热身活动,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反应,并且通过概括一部分学生的特点,可以督促学生仔细观察新同学的特征并归类,消除紧张和拘束,5~10分钟。
二、团体活动:无家可归
操作:开始时让全班成员手拉手围圈,充分体会大家在一起的感觉。然后,领导者说“变,4个人1组”,成员必须按照要求重新组成4人组,形成新的“家”,或者再说别的数字,成员按规定数字再组成新的“家”。
请那些没有找到家的人谈谈游离在团体之外的感受,大多会谈到“孤独、孤单、被抛弃、没依靠、失落”等,也可以请团体成员分享和大家在一起的感觉,大多会表达“温暖、有力量、安全、踏实”等,领导者可以多次变换人数,让成员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行为,积极融入团体,让成员体验有家的感觉,体验团体的支持,从而更加愿意与团体在一起。
1.活动
师:我们再进行下一个活动“无家可归”,每个同学都有家,都有班集体,家给我们温暖和庇护,我们班集体给大家力量。如果没有家,会是什么感受呢?
生:孤独,难受。
师:是啊,下面我们通过游戏来体验一下这种感受。我说“3个”时,那么4位同学把手拉起来,说明你们组合成了一个家,如果谁最后“无家可归”我会对他进行采访,并且最后无家可归最多的同学我会让他当我们下一个活动的主角!好,下面活动开始!
2.分享感受
师:下面我们对总是“无家可归”的同学进行采访,有没有自己想表达的同学,这位同学,你能告诉大家,当别人都有了自己的“家”,而你却孤单的一个人,你有什么感受?
生:(甲)很难受,很孤单,觉得自己被抛弃了。
师:是啊,觉得不舒服,当你在下次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家又是什么感受呢?
生:(甲)觉得一块石头落了地,心里踏实了。
师:是啊,当我们有家了,心里就会觉得有了底,这就是归属感带给你的,还有哪位同学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乙)我觉得有些紧张,还有些慌张,不知所措,但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还想下次赶紧找到伙伴。
师:好的,这位同学把自己的感受说得很详细,说明他很投入,有感悟。是的,如果我们没有“家”,我们会感到焦虑或者是紧张,这说明归属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需要。从这个活动中,大家有什么启发呢?
生:(甲)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集体,有“家”。
3.小结。作为一个个体我们总是归属于一个家,归属一个团体,都希望被集体所接纳、支持。
活动设计说明:无家可归使学生体验与集体分离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之后,才能更好地体验重回集体满足归属的需要而带来的安全感,能够更好地感受集体的温暖,时间约20分钟。
三、团体活动:心有千千结
1.活动。通过报数把学生分成9~10个人的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牵起手围成圈,记住自己的左右手拉的分别是谁的左右手,音乐或者拍子响起时,在附近自由移动,音乐或者拍子停下,原地站立,再牵起原先的手,比如你左手本来是A的那只手还是A的那只手,不管你旁边打乱后站的是谁,这样子大家的手就成了X形的,大家再齐心协力回到原来的位置去,过程中手不能松。游戏的高潮就是队员紧握着手,通过“钻”“绕”“转身”等动作,努力解开网状,重新形成一个圈。
(学生开始解,先解开的学生欢呼雀跃,最后剩下一组。学生再次活动,开始重复上述内容。)
2.分享感受
师:好的,我们对刚才最后解开的小组进行采访,小组的成员来谈谈你们在大家都解开的前提下,自己没有解开是一种什么感受?最终这个难解的结解开是依靠什么力量?
生:(甲)感到很焦虑,很着急,但是越急越不成,这时候必须沉住气,大家都要动脑筋想办法,最后其他组的同学们也帮助我们想办法,给了我们信心,最后大家齐心协力就能解开。
(乙)我觉得这个结就是彼此制约、彼此牵制的,少了谁都不成,所以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地行动起来,在集体的智慧中,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解决。
3.小结
师:大家都有很深刻的体会和感受,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只有依靠集体,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才能解开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个又一个结,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设计活动说明:此活动促进小组共同解决问题,承担责任,促进小组凝聚力形成。学生在体验共同解决问题之后,会增进小组成员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和谐,从而为后面的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作好铺垫。
总结升华
师:好的,同学们,我想在结束这堂课之前,大家对彼此有了新的感受和了解,我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进步,一起解开我们在成长中遇到无数的“千千结”,把我们的班集体变得更可爱。
【活动反思】
这节课基本上达到教学目标,新同学彼此之间很快熟悉,学生非常喜欢活动的形式,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和欢迎。
团体心理辅导强调活动,因为只有活动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改变学生的意识和情绪状态,使他们专注于辅导主题的展开,从而降低心理防御水平,更好地敞开自我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只有活动才能打破课堂环境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灌输为主”的固有模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辅导过程,并增强团体辅导的开放性与实践性。所以作为这样一门关于“自己”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对自我探索才会获得经验,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成长起来,在活动中由于时间的限定和传统教师角色转化的不足,一些活动中教师过于急躁,引导的不够,很容易以“讲”代“动”,有明显说教和灌输的痕迹,忽略了团体辅导这种助人自助形式,所以怎样精心设计好一个又一个基本的活动板块,在辅导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首要条件和基础。
管理好你的学习时间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时间的特质,时间与学习、与生命的关系。(www.xing528.com)
2.检测个人的时间管理状况。
3.学习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活动形式】
情景模拟、分析、讨论及测试等。
【活动准备】
准备朗诵的文章、警句,印发有关表格和检测题,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入
1.“假设你有一个账号,每天进账¥86400,每年进账¥31104000,每晚12点后进账消失,每年元旦后结算扣除,猜猜是什么?”(答案:时间,单位是秒)
2.著名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出的谜语,看哪个同学最快猜出答案。“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是最快又是最慢的,是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是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这是什么?(答案:时间)
二、活动体验
(一)认识时间
说一说:从这两则谜语中你领悟到了什么?你是否曾觉得“光阴似箭”?是否也曾觉得“时间过得真慢”?你什么时候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什么时候会感到“不知如何消磨时间”?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认识时间、把握时间、科学管理好时间非常重要。
(二)自测管理时间的现状
时间是重要资源,大部分同学都抱怨不够用,抱怨有做不完的功课,这就突显了同学们在“管理时间”方面存在欠缺。
自我检视——你的时间管理是否有不妥之处?
1.你是否想在一节课完成几个学科的作业,边听课边做别的学科作业,但似乎无法完成?
2.你是否因顾虑其他的杂事而无法集中精力来做目前该做的事?
3.如果你的学习计划被一些突发事件打断,你是否觉得可原谅而不必找时间补?
4.你是否经常一天下来觉得很累,却又好像没学到什么?
5.你是否觉得老是没有什么时间做运动?
6.你是否觉得总没时间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杂事,哪怕是摆弄一下喜欢的小玩意也没空?
以上问题只要有两个回答“是”,那你的时间管理就有欠缺之处。
分析:难道你的时间真的这么短缺?其实它是世界上最充分而又最稀缺的资源,每个人都拥有也只能拥有24小时的一天。
多年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我们的一小时中能被真正利用的可能只有几十分钟甚至是几分钟而已。那么,是谁偷走了我们本应拥有的时间呢?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里,便从凝然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分析:若仔细剖析自己过去的一天,将会发觉无谓的时间浪费远超过所想象的。有学者统计过,一般学生平均一天要浪费清醒时间(16小时)的四分之一,而时间管理不好的人浪费的清醒时间可达50%~90%!那么,是谁在身边轻轻地偷走我们的时间呢?
情景模拟一
可能你有过这样的经历:课余,在教室倚窗背诵,同时无意识地看着窗外景色。突然,窗外出现了奇妙景色或奇怪现象,你的目光渐渐被景象吸引,忘记了刚才的背诵,你的时间悄悄地被空间(景色)侵入,最后竟全面地取代了你整段的时间。原本沉浸在学习活动中的你不知不觉地将注意转到周围突发事件上了,时间就这样轻松地被偷走了。
讨论:找找你身边有哪些“偷走时间”的因素?诸如:忽然被老师或班干部分派工作、有亲戚来访、同学间的闲谈、电话聊天、在决定先做哪科作业时用了好几分钟……
情景模拟二
星期天,李同学起床前就订好了一天的计划:9点开始做数学和英语作业,之后写一篇议论文,然后用1小时上网浏览一下本周球坛情况,下午提早回学校出板报。9点钟他准时坐在书桌前,看到凌乱的桌面,心想不如先收拾整理,为今天的学习提供干净舒适的环境。半小时后书桌变整洁了,虽然未能按原定时间开始学习,但他丝毫不后悔,因为30分钟的清理工作很有成效,他满意地到客厅喝水稍作休息。无意间发现报纸上的彩图十分醒目诱人,便情不自禁拿起来看,看了一则又一则新闻,看了一张又一张,不知不觉已经10点多了。他为没履行计划而略感不自在,不过转念想想看报纸也是学习呀,心也就安了。
好不容易做作业了,可不一会儿,好同学来电话与他无边无际地聊了约30分钟。挂上电话,见弟弟在一旁玩游戏,便与弟弟一块儿玩起来,毕竟一个星期没与弟弟玩了……很快就团了12点,他心想写作文是颇费脑筋的,没有比较完整的时间是难以写好的,倒不如下午再好好做,于是安心吃饭了。
午饭后,他马上就回房间,满以为可以开始专心做作业了。但不一会儿,眼皮就开始打架,他想平常这时候也正是午睡时间,今天反正是星期天就好好休息吧,养好精神可提高学习效率。于是,放心睡了。
一觉醒来已是下午3点多,他果然感到精神充足,打开电脑上网。关机时已快5点,他想剩下的时间不可能完成所计划的事情了,就先做晚上要交的作业,作文下周一才交就明天再作打算了。
讨论:导致李同学不能按计划行事的原因有哪些?
分析:“习惯拖延”是最大的时间偷窃者,李同学的那个星期天就是典型的“时间拖延”个案。许多同学都因无法克服小李那样的拖延恶习,特别在考试前,每天摆出苦读架势,甚至中午不休晚上熬夜,而收效甚微。
(三)学会管理学习时间
展示名言: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都不能管理。——彼德·德鲁克
做一做:制作一张记事卡,定时刷新填写,常提醒自己在生命里还有多少时间?
假如我有80岁寿命(29200天),到今天为止我的生命已用去_______天,只剩下_______天。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是6~25岁,这20年大约有7300天,我还有_______天黄金时间。
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这仅是理论计算,事实上我们不能肯定自己未来到底有多少时间,不能肯定可以活多长,但我们能做的,就是管理好每一天的时间,和时间赛跑。
三、方法介绍
如何科学地管理学习时间
(一)和时间赛跑
听一听:朗诵《和时间赛跑》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过世了。那哀痛的日子,断断续续地持续了很久,爸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我问着。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会回来了。”爸爸说。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前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跃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就时常做那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快,有时一个暑假才能做完的作业,我10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
分析:“一直和时间比赛”就是实实在在的时间观念,就是当日事当日毕,绝不拖延,不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做,只能把明天的事提前到今天做。
(二)管理好课堂时间
学生的大部分宝贵时间都在课堂上度过,一般一年要上1200节课,共900小时,若课堂时间管理不好,听课效率不高,学习就事倍功半,效果大打折扣。据心理学家统计,15~18岁的高中生可使注意力稳定40分钟,但同学们在上课时分心、走神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
讨论交流:你在课堂上的注意力稳定一般有多少分钟?上什么课你的注意力稳定时间较长?上什么课你的注意力稳定时间较短?通常是什么因素导致你分心、走神?影响你听课效率不高的因素有哪些?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
(三)提高平时学习效率
有的同学也懂得珍惜时间的意义,但有拖拉习惯,应该1小时做完的作业却拖了2小时。我们应训练自己雷厉风行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以下的“个人学习效率手册”,供同学们参考。
(1)看、听、读交替进行,不同学科作业交替做。
(2)按生物节律安排学习内容:精神好时完成学习难度大的内容,轻微疲劳时完成学习难度小的内容。
(3)按遗忘规律间隔学习: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要不同学科内容间隔复习。
(4)过度学习:复习量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5)善于借用外力,及时向他人请教。
(四)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达尔文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
大段时间固然应该珍惜,零星时间也不能浪费。零碎时间最好做些简易作业,如背诵、记忆单词、默写公式等。
(五)不断检查时间的利用和管理情况
每天入睡前想一想:
(1)今天有哪些事情是在适当时间内完成的?
(2)今天有哪些事情是在不适当的时间内做的?
(3)今天效率最高的是哪一段时间?为什么在这段时间效率最高?
(4)今天效率最低的是哪一段时间?为什么在这段时间效率最低?
(5)今天的时间利用过程中最大的干扰是什么?
(6)今天做了哪些不必要做的事?
(7)今天花了多少时间做不重要的事?
(8)今天有没有由于安排不合理而浪费的时间?
(9)哪些方面明天要改进?
四、结束活动
集体朗诵《今日歌》《明日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