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管理学家克劳士比提出来的。这一概念是他著名的“零缺陷”管理理论的精髓。
所谓“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简单说来,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得符合要求。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做错工作所带来的成本损失,还可以有效地避免浪费时间,提高落实工作任务的效率。
如果第一次没有把事情做对,就会导致原材料、金钱、时间、精力的损失和浪费。请看下面的案例:
1984年,34岁的张瑞敏走马上任,担任青岛市海尔电冰箱厂的厂长。
张瑞敏刚一上任,就颁布13条规定,从禁止随地大小便开始,揭开了海尔现代管理之路。
1985年的一天,一位客户来到海尔,说是要买一台冰箱。结果这位客户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才勉强拉走了一台。
客户走后,张瑞敏让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结果,他们发现这些冰箱中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
张瑞敏把职工们叫到车间,问大家怎么办?多数人提出,也不影响使用,便宜点儿处理给职工算了。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800多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
张瑞敏对职工们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
于是,他当场宣布: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说着,就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很多职工砸冰箱时流下了眼泪。
随后,张瑞敏发动和主持了一个又一个讨论“如何从我做起,提高产品质量”的会议,并制定了许多质量管理制度。三年以后,海尔人捧回了我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www.xing528.com)
这个故事是管理领域重视质量管理的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但我们还可以作另一方面的思考:如果在生产这些冰箱时,就让它们完全符合质量要求,也就不会有这一砸冰箱事件了。
尽管这是一件变坏事为好事的事情,可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砸冰箱造成了原材料、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因为原材料、时间和精力是不可逆转的。恐怕这也是海尔“很多职工砸冰箱时流下了眼泪”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如果第一次没有把事情做对,就会导致工作任务落实效率的降低。克劳士比经常喜闻乐道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次工程施工中,师傅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工作。这时,有一位师傅的手头需要一把扳手。他便对身边的小徒弟说:“去,拿一把扳手来。”
小徒弟飞快地跑去。师傅等了好长时间,才见小徒弟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说:“扳手拿来了,真难找!”
师傅一看,却发现这并不是他需要的扳手。于是,他生气地说:“谁让你拿这么大的扳手呀?”
小徒弟没有说话,但是显得很委屈。这时,师傅才发现,自己叫徒弟拿扳手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徒弟自己需要多大的扳手,也没有告诉徒弟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扳手。自己以为徒弟应该知道这些,可实际上徒弟并不知道。师傅明白了:发生问题的根源在自己,因为他并没有明确告诉徒弟做这项事情的具体要求和途径。
第二次,师傅明确地告诉徒弟,到某一库房的某个位置,拿一个多大尺码的扳手。
这次,没过多久,小徒弟就把他想要的那个扳手拿回来了。
在这个故事中,小徒弟因为第一次没有把事情做对,浪费了时间。
当然,克劳士比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并非是只想说明这一点。他还用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想让组织成员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领导者或管理者则必须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