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组织成员有效执行应有的素质要求

组织成员有效执行应有的素质要求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换句话说,就是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组织成员有效执行所应具有的素质的统一标准。但一般说来,组织成员有效执行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除了本书在“培养组织成员执行高于一切的意识”一节所谈到的“忠诚精神,责任担当和诚实守信”的素质之外,还需要具有以下的素质要求:第一,意志坚韧。组织成员要想有效地执行,光有想干事情的激情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执行,真正地落实。

组织成员有效执行应有的素质要求

“素质”一词,最早见于生理学,指的是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后来,素质又被人们用来泛指事物本来具有的内在特征。

在现实中,素质的内容和范围逐渐扩大,如人的性格、毅力、兴趣、风度、知识、能力等都可以用素质一词来加以概括。这样,素质一般指人在一定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后天实践修养而形成的内在要素。

组织成员有效执行到底需要具有哪些素质?回答这个问题虽然不是像哥德巴赫猜想那样困难,但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问一问我们的读者,在你们的心目中,组织成员有效执行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换句话说,就是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组织成员有效执行所应具有的素质的统一标准。

但一般说来,组织成员有效执行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除了本书在“培养组织成员执行高于一切的意识”一节所谈到的“忠诚精神,责任担当和诚实守信”的素质之外,还需要具有以下的素质要求:

第一,意志坚韧。“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是荀子劝学》中的一段话。荀子的意思是说,拿刀子来雕刻东西,如果中途停止了,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金石也是能雕刻的。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劲的筋骨,但它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大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容身,这是因为它心浮气躁的缘故。

荀子虽然是在劝学,但对“落实”,也同样有着启迪的作用。

落实,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把工作落实到位,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办不到的。因为一个人在落实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矛盾,必然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面对矛盾和问题,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就会半途而废;只有锲而不舍,迎着矛盾和困难上,才能化解矛盾,才能克服困难。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晁错论》中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力量并不是体力的代名词,真正的执行力是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产生的。对此,波斯著名文学家萨迪在《蔷薇园》中更有个形象的说法。他说:“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在执行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才干、天资等所代替不了的。唯有坚忍不拔,坚定信心,才能无往而不胜。

古今中外的成功者的经验证明,正确的目标确定之后,谁不言放弃,意志坚韧,持之以恒,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欧立希发明治疗昏睡病和梅毒病的“606”(砷矾纳明),前后失败了605次。但他不灰心,不畏缩,继续试验,终于在606次获得了成功。

谁都希望事事成功,而且能够一蹴而就。但实际上,人不可能永远事事成功,也不能一蹴而就,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组织成员能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欧立希如果缺乏这种意志,“606”就不会被发明创造出来。

第二,阳光思维。所谓阳光思维,就是遇事要朝好的方面去想。(www.xing528.com)

爱迪生曾经尝试用1200种不同的材料做白炽灯泡的灯丝,都没有成功。有人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1200次了。”可是爱迪生不这么认为,他充满自信地说:“我的成功就在于发现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这就是阳光思维。正是由于这种阳光思维,他继续努力试验,最终找到最适宜做灯泡的灯丝,获得了成功。

从“杯子是半满”到“杯子是半空”,表面上没有什么区别,却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

阳光思维是坚定胜利成功信心的前提。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自序》中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心之为用大矣哉!夫心也者,万事之本源也。”在孙中山先生看来,如果你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够成功,那么,即使是移山填海这样难做的事情,终究会有成功的时日;如果你相信它成功不了,即使是反一下手掌、折断树枝这样容易的事情,也没有收效的日期,信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信心是万事成功之本源。

第三,业务娴熟。组织成员要想有效地执行,光有想干事情的激情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执行,真正地落实。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某木器厂的采购员到商店去买了几把斧头。可是,当他拿着发票会计那儿报账时,会计却吃惊地问他:“你怎么把你爹的头买来了?”

采购员以为会计戏弄他,正要发火,但接过发票一看,自己也愣了。原来,营业员将“斧头”写成了“爹头”。

采购员气冲冲地跑到商店,质问营业员,又让她给重开了一张发票。谁知,采购员拿起发票再一瞅,连发火的劲都没了,只剩下苦笑了。你猜怎么着了,那“爹头”居然又换成了“爷头”。

作为营业员,起码自己销售的物品的名称应该会书写,这是她的基本业务能力。但她却连“斧头”的“斧”都不会写,这样的营业员怎么能有效地执行、真正地落实工作任务呢?

【注释】

[1].西武:《做事做到位》,中国民航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130页。

[2]. 周永亮:《组织执行力》,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20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