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合理的落实流程是有着重要意义的。那么,我们现在所处的组织的落实流程是否合理呢?重新审视组织的落实流程,有益于领导者对症下药去解决落实流程存在的问题,提升工作的效率。
重新审视组织的落实流程,关键是要分析判断落实流程存在着哪些问题。一般说来,组织的落实流程通常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
第一,瓶颈。所谓瓶颈,是指落实流程中工作任务出现的堆积点。由于这些堆积点的存在,影响了工作落实的速度,甚至使得工作难以落实。
识别判断瓶颈的方法并不难,就是看在落实流程中哪个环节会出现工作堆积现象,落实工作任务时到这一环节处是否需要等待。如果是的话,该处就是落实流程中的瓶颈。再造流程,就要想方设法消除这个瓶颈。
第二,短板。一只由长短不一的木板组成的木桶,其盛水量的多少,并不取决于那块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要使现有木桶多装水,就必须设法增加那块短木板的长度。这就是木桶理论。
落实流程也是如此。落实流程中如果出现了“短板”,即落实流程中最差的环节,就会影响整个工作的落实。可以说,“短板”是影响工作落实效果的最大瓶颈。
俗话说:“链条的最大强度取决于最薄弱的环节。”就落实流程的整体效率来讲,落实流程中工作效率最差的环节,决定着整个落实流程的效率。
第三,衔接。如果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要在不同工作人员之间经过一次以上交接时,就会出现衔接问题。如果衔接不顺畅的话,就会浪费许多时间,这也是导致不能高效落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次,我接到北京某区党校的授课邀请。临讲课的前一周,该校教务处的一位老师电话我,说讲课当天会有司机八点在党校家属区门口接您。到了讲课的那天早晨,我早早地等在党校家属区门口。但一直等到8:20也不见接我的汽车的影子。我赶紧给邀我课的老师打电话,询问原因。电话接通了。她问我:“刘教授,您到了吗?”我说:“没到。还在党校家属区门口呢。”“您怎么还在党校家属区门口啊?”“这就是我电话您的原因,车没来。”“怎么会这样啊,我一周前就把接您的派车单送出去了。您别急,我问问怎么回事。”过了一会儿,她给我回复了电话:“不好意思,刘教授,车没派出去,您打车过来吧。”(www.xing528.com)
我折腾了半天,终于打上了出租车。本来计划9点上课,结果,我将近十点才到。原来,这位教务处的老师在一周前给我电话时就给校办公室递交了派车单,但校办公室没有把这个派车单派给车队。
就这件事情来看,其流程是,教务部提交派车单的需求—校办公室批准使用并把派车单交给车队—车队派车接老师。
在这个落实流程中,尽管教务部提交派车单的效率很高,但由于校办公室的效率以及衔接问题,导致了没派出车的结果。
重新审视组织的落实流程,有助于帮助领导者决断是对落实的流程进行一般性的调整、改良,还是进行大刀阔斧的再造。
实践证明,对落实的流程进行一般性的调整、改良,虽然较为稳妥,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IBM公司,曾一度企图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省去彻底改造的“麻烦”,但改造后的落实流程不仅效果不佳,而且加深了后来改造的难度。事实上,这样的情形在很多企业都普遍存在。
一般说来,进行大刀阔斧的再造,其效果优于一般性的调整、改良。
所谓落实流程再造,说得简单点,就是推倒重来,也就是对落实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对此,研究流程再造的专家哈默还有个形象的比喻,他说,流程再造就像把监狱砸掉,把犯人都放跑。
“把监狱砸掉,把犯人都放跑。”其风险可想而知。但事实说明,落实流程的再造虽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把握得好,能使落实的工作产生戏剧性的变化。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就多次表示,是流程再造拯救了海尔。
就上述我谈到的邀请我讲课而忘了派车的区党校来说,这个派车的流程就需要再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