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三严”为标准,打牢执政底线

以“三严”为标准,打牢执政底线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境界和情操,共产党人必须要以锻造出崇高的道德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自己修身的目标,以此为目标,才能使自己超越于修身的底线要求。再次是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坚持“严以修身”,首先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必须坚守的底线。“严以修身”在守住“修身”底线的前提下,需要努力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

以“三严”为标准,打牢执政底线

(一)严以修身,坚定信念,筑牢思想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说,“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可见,严以修身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是一个党员的根本特征,一个共产党员丧失了党性和信仰,就不再是党员,至少不是合格的党员,这是共产党人必须守住的底线。其次是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境界和情操,共产党人必须要以锻造出崇高的道德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自己修身的目标,以此为目标,才能使自己超越于修身的底线要求。再次是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必须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把远离低级趣味和抵制歪风邪气作为自觉的行动。

坚持“严以修身”,首先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区别于普通群众和其他政党组织的本质特征之所在。一旦丢失党性,丢失理想信念,共产党人将不成为共产党人,可以说,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之所以为共产党人的底线条件。只有具备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修养,具备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这也就意味着,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是一个共产党人必须守住的底线,否则他就不是共产党人。我们党一贯重视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共产党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像一盘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坚定的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强大的政治优势,是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每个党员干部的终身必修课。

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靠着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的支撑,一代代共产党人爬雪山、卧草地,抛头颅、洒热血,在九死一生的艰难处境中坚持不懈干革命,最终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在革命斗争年月,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关乎党的存亡绝续;在和平建设时期,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同样是生死攸关的大事。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中国的经验时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更是高度重视,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必须坚守的底线。只有坚定了理想信念,才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够在诱惑面前不为所动,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

“严以修身”在守住“修身”底线的前提下,需要努力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道德问题始终是党员干部做人为官的首要问题。“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尚德传统的民族,历来讲究“道德当身,不以物惑”。在传统文化当中,为官从政是需要很高的道德水准的,“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经典话语都表明了这一点。我们党在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高度重视道德修养对于领导干部的重要作用,例如毛泽东同志就号召全党向雷锋张思德等优秀的共产党员学习,号召全党同志做“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优良的道德风尚和工作作风。“打铁还须自身硬”,只有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搞上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人民群众见贤思齐,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他们腐败堕落,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大多是从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开始的。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道德滑坡、官德缺失甚至完全沦丧,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主观方面看,少数领导干部道德迷失、官德沦丧的主要原因是,理想信念动摇,“总开关”方面出了问题,从而放纵自己对权力、金钱、美色的欲望,最终突破道德底线,失守道德防线。从客观方面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我国社会的深刻转型,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东西方的新旧观念相互交融和激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给人们的道德观念带来深刻冲击。客观原因是外因,主观原因是内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少数领导干部之所以会蜕化变质,是由于这些领导干部自身出现了问题。因此,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上好道德修养这一课。

为了加强道德修养,领导干部首先要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营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必须“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党员干部做好道德修养这一人生必修课指明了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营养和道德力量,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道德精华,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很有益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从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自身道德修养提供丰厚的滋养,以此来陶冶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境界,养成浩然正气。其次,为了加强道德修养,领导干部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道德规范的创造者和道德楷模的孕育者。中华民族博大的道德规范是人民群众在世世代代的生产和交往活动中创造出来的。这些优秀的道德精神和道德规范,既反映了人民群众崇美尚善的意志和愿望,又得到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认同。中华民族有无数的道德楷模,他们有强大的人格感召力,折射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道德能量和道德力量。人民群众的道德生活和道德实践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生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滋养当今时代党员干部个人品德和从政道德的营养之源。

(二)严以用权,勤政为民,严守制度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用权,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用权为民。古人云:“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历史反复证明,领导干部如果秉公用权,为人民群众的利益使用权力,就能够造福一方;如果以权谋私,为个人利益蝇营狗苟,就会祸害一方。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对领导干部来说,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不谋一己之私,这是运用权力最起码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使用手中的权力时,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赐予自身权力的人民,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

严以用权,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必须严守制度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从严治党的最大特色就在于,他非常注重加强党的底线建设,以此打造党的作风和形象,扭转不正之风和歪风邪气,致力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为了扭转恶性腐败案件对党的形象的贬损,习近平总书记注重运用刚性的制度底线从严治党,杜绝权力滥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可谓当今社会的一句政治名言。例如,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就曾在一次讲话中提出:“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进笼子里的梦想。”他在当时的讲话中还调侃说,“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今天,习总书记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口号,可谓高屋建瓴,指出了中国向着现代政治文明迈进的方向,即用刚性的法律制度来约束和控制国家权力,最终用制度的铁笼驯服权力这只怪兽,实现权力依制依规运行的目的。(www.xing528.com)

纵观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思想源远流长,已成为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共识。早在17世纪,洛克就在《政府论》一书中提出,统治者会滥用权力,并指出,“在一切情况和条件下,对于滥用职权的强力的真正纠正办法,就是用强力对付强力”。18世纪,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也提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会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会休止”。因此,他提出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主张:“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19世纪,英国政治哲学家阿克顿勋爵在《自由与权力》中提出了一句经典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阿克顿勋爵所说的“绝对权力”就是不受任何约束的权力,他所说的“绝对腐败”就是权力恣意妄为带来对人民权利的戕害。为此,他积极探寻限制权力的途径,即一定要“把掌权者关进笼子里”。

近现代以来的思想家之所以孜孜以求制约权力的方法,归根结底,是由西方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人性论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的一段话比较鲜明地表达了西方社会对人性的普遍看法,他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说:“人是什么?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11]也就是说,人是一种兽性和神性相结合的统一体;它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有仁爱之心,能理性地规划生活,同样也自私自利,受非理性制约。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就提出:“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由于人就其本性而言不仅有善的内容,而且有恶的内容,如果人性中的恶在不受任何约束的情况下与国家权力结合在一起,掌权者就会蜕变成苍蝇或猛虎。西方思想家钳制权力的思想主张,就建立在控制人性中的恶无限膨胀的思想之上。受这些思想家的影响,西方国家约束权力的基本方式是法治,即通过制定法律分配权力从而实现权力之间的制衡。这种思想已成为当代西方社会主流的权力约束机制,成为社会公认的定理。

与西方社会通过法制制约权力的套路不同,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文明塑造了一个“熟人社会”,这种社会格局极其强调君主和臣民的德性。德治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基本的治理方式,仁义道德成为臣民对君主的最大期许。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士大夫阶层普遍主张以训导的方式使统治者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积极施行仁政,以王道而非霸道对待臣民。中国共产党领导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强调德治的作用。当然,我们党也借鉴了西方政治文明的成果,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更加强调德治的重要性,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突出作用。新中国的建设历程证明,片面强调德治,仅仅靠个人觉悟来约束权力是靠不住的。

在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总结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提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也就是说,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与制约的制度系统,用制度的牢笼来约束权力的恣意妄为。自此以后,中国共产党对于党政领导干部的约束开始更多地强调制度的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领导干部监管不力等原因,官员腐败发生率居高不下。这与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缺位或乏力不到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他还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习近平总书记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刚性的法律制度来约束党政干部手中的国家权力,这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60多年执政经验的总结,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共识。

(三)严以律己,心存敬畏,常念失德之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会有边界意识,知道哪些界限是不能跨过的;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会有原则意识,知道哪些东西是需要恪守的;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会有底线意识,知道哪些东西是不能突破的。对于广大领导干部来说,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能真正实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具体来说,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做到三个“敬畏”: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

第一,领导干部要对人民心存敬畏。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由人民赋予,就应当用来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水”,领导干部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首先要求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有敬畏之心。只有如此,才能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谋人民之所需,为人民的利益鼓与呼,竭尽全力为人民多办好事和实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敬畏人民,就是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为了群众,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为党的事业舍生忘死,无私奉献。

敬畏人民,就是要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始终依赖群众,诚心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敬畏人民,就是要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尽力为人民办实事,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利益。敬畏人民,就是要不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箴言,自觉保持平民本色,受得了苦、吃得了亏、忍得了委屈,做人民的好公仆。

第二,领导干部要对党组织心存敬畏。正确对待组织,是党员干部立身行事的前提。党员干部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组织的关怀和培养。组织为党员干部们点亮了理想信念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提供了学习锻炼和发挥能量的机会。离开了组织,一个人本事再大也无用武之地;忽视了组织,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是寸步难行;背离了组织,一个人荣誉再多也会化为乌有。对于组织,领导干部应当心存敬畏。敬畏组织,就要信赖组织、对组织忠诚,立志为组织的事业奋斗终身。敬畏组织,就要遵守党的章程,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党的安排,始终与组织保持一致。敬畏组织,就要识大体、顾大局,自觉维护团结的局面,不搞“小圈子”、远离“小兄弟”,抵制歪风邪气。敬畏组织,还要处理好组织与个人的关系,正确对待组织,接受组织监督。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时刻牢记使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三,领导干部要对法纪心存敬畏。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中的每位成员都应当建立起敬畏法纪的观念和意识。其中的广大领导干部,更是要带头敬畏法纪,始终在法纪的约束下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守身如玉、不踩“红线”。当下的社会中充满了各种诱惑,手握大权的领导干部一不留神就会滑向堕落的深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果领导干部轻视法纪、心存侥幸,最终都会受到法纪的惩罚。敬畏法纪,就要树立正确的法纪观,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头脑清醒,莫碰法纪的“高压线”,不存任何逃避法纪惩罚的侥幸心理,做到“思”不出其位、“行”不伤其廉。敬畏法纪,就是在为人处世从政的各个环节,都把依法纪办事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不谋求凌驾法纪之上的位置,不觊觎逍遥法纪之外的特权,将自己的全部活动都纳入到法纪允许的范围内,时时以法纪来约束自己,事事以法纪规范自己。敬畏法纪,就要带头弘扬法治精神,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理念,增强自身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把对法纪的敬畏内化为自身的信仰和自觉行动,做人民群众的榜样和表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