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4年12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通稿播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会议指出,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这3项改革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关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要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关系密切,可以作统一部署和要求,但试点工作中要分类实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线、是试点的大前提,决不能逾越。对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条件和范围要严格把关,不能侵犯农民利益,同时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进城落户的条件,这是关系社会安定的重要举措。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加强指导监督,严格把握试点条件。
守住“底线” 新华社发 翟桂溪 作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四个不能”既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更与农村的各项基本制度息息相关。“四个不能”明确指出农村改革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为“三农”工作找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新华社发 翟桂溪 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中央会议再次提出农村土地改革要坚持“三条底线”,明确回答了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关切的土地性质、用途和自己今后生活如何保障等问题,真正让农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爱护。
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我党从土地革命时期起,就发动群众推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新中国成立后,又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国家公有制。这些改革早就给每一块土地打下了社会主义的深深烙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法再继续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只有再次深化农村土地改革。那就是进一步创新和激活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无论如何改革,我们还必须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因为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根本,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性质,就是坚持农村基本制度的“魂”,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魂”。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坚守13亿人口的“饭碗”。古语说:仓廪实、天下安。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首先就要守住耕地红线,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保住了耕地红线,才能保住我们的饭碗,才能把我国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耕地总面积虽然位居世界第四,但人均耕地不足1.2亩,不及世界人均的30%。因此,我们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的认识,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积极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特别是要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把土地利用计划控制关,坚决杜绝建设项目用地未批先用的违法行为,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土地的合理利用。只有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土地供应闸门,才能坚守住耕地“红线”,才能保住13亿人的“饭碗”。
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就是要让农民尽享土地改革带来的红利。农村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最大的财产。农村土地改革只有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损,让农民得到实惠,这个改革才算是成功的。因此,我们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必须把保证让农民享受到改革红利放在首位,还农民土地的真正权利,保证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权利。特别是乡镇政府,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最大程度地分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成果,从而实现我国土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www.xing528.com)
通过以上两章的内容,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底线思维,对于我国“改革开放”这一伟大事业的启动和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全面深化改革依旧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道路上,“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坚持实践导向、鼓励基层探索、在没有道路的地方杀出一条血路的思维方法是中国能够取得突出成就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摸石头”的过程,也是寻找底线、摸索支撑点的过程。比如,不同阶段、不同领域改革的共性和差异性,不同利益群体对改革的承受力,机构改革的力度、速度与维系正常行政运作的平衡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小心求证,从而在实践中既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又稳妥把握、务求必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接近我们,但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清醒认识我们所处的环境,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诸多民生难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资源、环境、生态压力迫在眉睫。直面挑战,需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也需要管控风险、防守底线。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从制定宏观政策、措施到出台解决具体问题的工作方案,都需要准确地找出短板,据此划定底线。比如,上项目搞开发,就必须考虑环境生态容量,考虑土地、拆迁等涉及民众现实利益的合理安排。加快发展,底线思维是安全阀,是稳压器,也是保险杠。
【注释】
[1]顾海良.习近平改革思想蕴含的底线思维:在根本性问题上不犯颠覆性错误 [J].人民论坛,2013,(36):24—26.
[2]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2.
[3]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5]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6]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OL].新华网,2015—11—03.http://news.xinhuanet.com/ttgg/2015-11/03/c_1117029621_2.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