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与“克强经济学”的底线思维

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与“克强经济学”的底线思维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克强总理在会上强调,中国必须要把经济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李克强总理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合理区间,合理区间说的是中国经济的运行既没有突破“上限”,也没有跌破“下限”。[6]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经济发展思路蕴含着明确的底线思维。李克强总理的经济政策被全球媒体誉为“克强经济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这充分体现在他运用底线思维规划中国经济的发展蓝图上。

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与“克强经济学”的底线思维

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从增长转入萧条。受此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势头也有所放缓。据《新京报》2013年7月23日发表的评论文章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举行座谈会。李克强总理在会上强调,中国必须要把经济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李克强总理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合理区间,合理区间说的是中国经济的运行既没有突破“上限”,也没有跌破“下限”。中国经济的上限是防通胀,即把CPI控制在3.5%左右;下限是稳增长、保就业。对于中央政府来说,只要保证GDP的中高速增长就能维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之内。2015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就“十三五规划”所做的说明中也指出,要保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主要考虑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看,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9元和5919元。到2020年翻一番,按照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至少也要达到6.5%。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有利于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加切实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化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难度不小。考虑到正向引导市场预期和留有一定余地,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建议稿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6]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经济发展思路蕴含着明确的底线思维。

李克强总理上任以来在经济领域雷厉风行推进改革,试图帮助中国经济走出投资依赖症,摆脱产能过剩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李克强总理的经济政策被全球媒体誉为“克强经济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这充分体现在他运用底线思维规划中国经济的发展蓝图上。李克强总理的经济发展思路走出了“唯GDP论”,但又充分重视GDP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GDP是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在1934年提出的,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财富的价值总量。罗伯特·肯尼迪1968年竞选总统时曾激烈批判以GDP来衡量经济的发展,他说:“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教育质量和他们游戏的快乐。它也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稳定。”与肯尼迪针锋相对,美国经济学家曼昆提出,“GDP没有衡量我们孩子的健康,但GDP高的国家负担得起孩子更好的医疗保健。GDP没有衡量孩子们的教育质量,但GDP高的国家负担得起更好的教育制度。GDP没有衡量我们的诗歌之美,但GDP高的国家可以教育更多公民阅读和欣赏诗歌”。GDP表达的是经济增长量,增长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增长却是万万不能的。就中国当下的形势而言,要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今后几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至少要达到6.5%以上,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底线。破了这个底,202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就无法完成比2010年翻一番的任务。但是经济增速又不能过高,否则CPI将会飙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成本将大幅提升,经济增长同样无法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可见,把经济增长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保增长底线,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惠民生的最高目的。

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是保就业的底线条件。2010年,我们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高达10.4%。但2011年,4万亿元人民币投2016年9月30日,河间市职教中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汽修实践操作。近年来,河北省河间市职教中心通过加强与当地企业对接,采取“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等方式,进行“订单式培训”“委托式培训”及“储备式培训”,有针对性地培养订单式职业人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目前,该校每年培养职业教育人才900 多名,订单招生学员就业率达 100%。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资刺激的后遗症开始显现,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陡增,2011年增长率只有7.8%。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被修正为7.5%,时至今年,中国经济继续下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李克强总理早就预料到了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困难,早就预料到了国内国际对中国经济的质疑声音。他2012年在《求是》发表文章,解答大家的疑问,他说:“我为什么上来要跟大家讲GDP呢?同志们可能会问,说我们不能片面强调GDP。这个话说得不错,但我们毕竟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还是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更重要的是,我们关注GDP,其实关注的是就业。过去,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经过这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随着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目前大概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万人甚至150万人就业。我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有关方面反复测算,都认为要保证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左右,需要7.2%的经济增长。我们之所以要稳增长,说到底就是为了保就业。”(www.xing528.com)

中高速的经济增长也要考虑环境承载力的上限。在1992年到2012年的20年间,中国经济持续维持在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在GDP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触目惊心,无数条河流污垢横流,无数亩良田寸草不生,无数的城市被浓雾笼罩,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疾病开始在重污染区域横行,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中国超高速的经济增长道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中国经济停滞下来带来的问题无疑更多,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率都意味着数百万的工作岗位,每跌一个百分点同样意味着蒸发掉几百万个就业岗位。别的且不说,仅仅是几百万个无业游民所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都会成为任何一个国家头疼的问题。中国既要发展,又不能再延续病毒似的经济扩张道路。当下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形势严峻,保增长被置于突出的位置。当经济形势好转的时候,如果经济增长出现过热,我们也要学会给经济降温。维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是考虑到环境承载力之后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关链接

2014年,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这一概念。他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同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在工作中“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