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演讲运用“乡音”: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演讲运用“乡音”: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演讲者来说,掌握一至两门方言,在演讲中灵活地使用普通话和方言交叉演讲,便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如果你是一位南方人去东北某地演讲,你不妨改变原有的讲话风格说出几句东北方言、俚语,马上就会由陌生变为亲近,缩短与听众的距离。在告别湖南老家的宴会上,他一再用乡音向父老乡亲表达自己对故土的热爱和留恋之情。因此,用乡音作为演讲的调剂品,即使不太标准,也会增强演讲者自身的语言魅力。

演讲运用“乡音”: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对演讲者来说,掌握一至两门方言,在演讲中灵活地使用普通话和方言交叉演讲,便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俚语是一个地方乡土文化的结晶,当地人对此有着特殊的情结。如果你是一位南方人去东北某地演讲,你不妨改变原有的讲话风格说出几句东北方言、俚语,马上就会由陌生变为亲近,缩短与听众的距离。

台湾来大陆访问的宋楚瑜每站必以当地方言做开场白,用浓浓的乡音、乡情、乡味,表达对故乡、故土、故人的深深情意,虽然是初来乍到,却大有老友重逢的感受。宋楚瑜的夫人陈万水是陕西人,自称为“陕西女婿”的宋楚瑜,飞抵西安咸阳后,面对陕西老乡列队欢迎的热烈场面,情不自禁地即兴模仿了几句陕西话:“我为啥皮肤是黄黄的,我不但是东方人,我也是中国人。各位乡亲,各位乡党,大家都是一家人。”宋楚瑜拜谒中山陵之后,在博爱广场上面对热情的南京观众,他充满激情特地讲了几句南京话,其间夹杂当地俚语:“我四岁到了南京,也是老南京人。乖乖隆的咚,南京的进步吓死人了。”“我离开南京时还是‘小三子’(南京话‘小孩’的意思),如今回来已经是六十多岁两鬓斑白的人了。今天见到各位乡亲,见到各位江苏和南京的兄弟姐妹,内心充满温暖。”博得一阵阵掌声和会心的笑声。5月8日,宋楚瑜回到了阔别56年的湖南老家,他在机场用地道的湖南话致辞,他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我在台湾最自豪的是,自己是吃辣椒的骄傲的湖南人,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也是爱台湾乡土的台湾人。他还称夫人为“堂客”,并幽默地说,希望台湾记者不要误解“堂客”成“坦克”。他说,我的“堂客”确实像坦克一样维护我、爱我。我们手牵手,就希望将来两岸一样手牵手、心连心,为未来华夏能重新在一起的中国人的21世纪光辉,大家齐心奋斗。在告别湖南老家的宴会上,他一再用乡音向父老乡亲表达自己对故土的热爱和留恋之情。他说,细伢子是吃湖南米、饮湘江水长大的地地道道的湖南人,我爱台湾的乡土,但我也始终坚持自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就是到了北京这个普通话标准发源地,他也尝试着用不地道的北京话向大家问候致谢:“你们‘特上心’地来帮我们安排这些节目,我们‘忒开心的’。”一下子拉近了与市民的距离。(www.xing528.com)

正是宋楚瑜善于讲方言,因此,他每到一地,老百姓与他都没有陌生的感觉。不少群众打出一条条自制的欢迎横幅:“湖湘游子,感动中国”、“楚瑜楚瑜,楚楚动人,亲民爱民,忠贞不渝”。对演讲者来说,学点方言、俚语,能增强你的亲和力,拉近你与听众的距离。

方言是我国本土多元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承载着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浓厚的乡情,它在日常生活及演讲中具有使用价值。尽管你不是当地的居民,或者祖籍并不在此,也不妨碍你适当运用乡音来加强感染力。对于当地人来说,你学习他们的语言,就是对他们的尊重,也会激起当地人的自豪感。因此,用乡音作为演讲的调剂品,即使不太标准,也会增强演讲者自身的语言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