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造悬念:演讲激发听众的兴趣

制造悬念:演讲激发听众的兴趣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好的悬念不仅能够使演讲者再度成为听众注目的中心,而且能够活跃现场气氛,激发听众聆听与参与的兴趣。设置悬念能激起听众的兴趣,引起听众的关切,争取听众的参与,这些是一般的演讲口语所做不到的。如果演讲者能在出现冷场的情况下,适时地制造一两个悬念,确实是重新吸引听众注意力的非常有效的办法。

制造悬念:演讲激发听众的兴趣

好的悬念不仅能够使演讲者再度成为听众注目的中心,而且能够活跃现场气氛,激发听众聆听与参与的兴趣。因此,在演讲中制造悬念,可以有效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演讲内含的信息和情感得以准确传达。

设置悬念能激起听众的兴趣,引起听众的关切,争取听众的参与,这些是一般的演讲口语所做不到的。设置悬念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是,使用时必须紧扣演讲的主题,精心选择能激发听众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悬念在演讲中的作用。否则,脱离主题,乱设悬念,反而会引起不良效应。

设置悬念的方法很多,如在演讲的开头设置悬念、运用设问设置悬念、运用间歇和停顿设置悬念、通过物件设置悬念,等等。

1.用动作手势,制造悬念

有位演讲者演讲到中途时,台下噪声四起,特别是女性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演讲者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立即停止演讲,高翘起左手大拇指说:“在场的男士们,就像大拇指—好样的!”男士们听了齐声叫“好”;他又伸出小拇指大声说:“在场的女士们,就像小拇指—”女士们沸腾了,高声抗议。演讲者接着说:“女士们像小拇指:小巧,伶俐,苗条,秀美,聪慧!”女士们听了,转怒为喜,报以热烈的掌声。他又举起大拇指说:“男士们像大拇指:健壮有力!坚定稳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男士们又欢呼雀跃了。

演讲者同时伸出大、小拇指说:“大拇指和小拇指,都是好样的!”又伸出五根指头说:“中间的指头,像老人和孩子居于中心位置,成为保护对象!正是这五根指头团结一致,协调配合,力量无穷,才创造了整个世界!”大家都热烈鼓掌了。他又高翘起大、小拇指问:“有哪位女士愿意做大拇指,哪位男士想当小拇指吗?”台下鸦雀无声。演讲者又开始滔滔不绝地演讲。

这位演讲者善于在听众注意力分散时随机应变,临场发挥,巧妙地运用手势和动作来制造悬念,故意激起听众的喜怒情绪来,然后又急转直下,分别做出有利于男女听众的解说,使大家都转怒为喜,皆大欢喜,又集中精力倾听他的演讲。他真是调动听众情绪的演讲高手,更是驾驭演讲场面的高手。

如果演讲者能在出现冷场的情况下,适时地制造一两个悬念,确实是重新吸引听众注意力的非常有效的办法。

2.利用设问,制造悬念

许多著名的演讲家,也常常用设问的方法来制造悬念。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也能让听众产生悬念。

李燕杰在《塑造美的心灵》的演讲中,就是用设问的手法来制造悬念的。他说,两年多前,在我们师范学院发生了这件事:国庆到来前夕,团支部让每个团员在一小时内完成一篇题为“国庆观感”的文章。几天之后,他们把文章交给我看。其中有一篇文章,别人认为不够好,我看了几遍,却觉得应该肯定,拿起笔来写了三方面的优点。“三个优点是什么?暂且先不说。”(www.xing528.com)

在这篇讲演里,李燕杰首先介绍了别人认为“不够好”的文章,而他却肯定了这篇文章,并指出文章有三个优点。至于是哪三个优点,他却按下不表。这种方法,犹如说书中“甩包袱”的手法,放到后面才“亮”出来。听众出于好奇心理,就会被这种悬念紧紧地吸引住,直到听出结果为止。

3.用“卖关子”的方式,制造悬念

在演讲中,通过先设置悬念“卖关子”,后揭开谜底“解扣子”的方法,也可以营造一种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的演讲气势,使演讲收到更好的效果。

任士奎的演讲《让爱永驻人间》中的一段演讲词:“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东西:它能使你在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中看见希望的绿洲;它能使你在千年不化的冰山雪岭中领略温暖的春意;它能使你在雾海苍茫的人生旅途中拨正偏离的航向;它能使你在荒凉凄冷的孤寂心里收获快乐的果实……它是无形的,却有着巨大而有形的力量;它是无声的,却鸣着神奇如春雷一般的回响!也许有人会问:是什么这么伟大?这么神奇?我要说,它就是—爱,是人类对美好生活,对自己同胞的真诚的爱心!”

在这里,演讲者就较好地运用了“卖关子”制造悬疑的技巧,为演讲的主题营造出一种生动诱人、充满神奇色彩的氛围,这就有助于引导听众进入演讲的艺术境界。

4.以越轨、反常行为构成悬念

正常的事人们不足为奇,超越常规,一反常理、常态的行为,人们就要感到好奇了。构思即兴说话的悬念,巧妙借助越轨、反常的事实材料,可收到出人意料、引人入胜的效果,使演讲产生高潮。

主持人宣布“下一位演讲者的题目‘1大于2,1大于多’”。古怪的题目有悖于常理,但悬念突出。只见演讲者镇定地走上讲台,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1>2,1>多》。演讲开始了:“朋友们,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1大于2,1大于3,1大于4,1大于多。”大家面面相觑,接下来演讲者以计划生育为题旨,阐述道:“‘多生有害国家,多生有害人民,多生有害自己。’‘夫妻同育一枝花,利国利民又利家。’从这点上说,难道不是1大于2,1大于多吗?”

演讲者运用实物、言语对本显古怪的题目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渲染,使观众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心理失去平衡,求得解释。

5.利用停顿,制造悬念

有的演讲家,在演讲过程中故意停顿下来,目的也是为了制造悬念。这是因为,间歇和停顿也会产生一种悬念的效应。美国总统林肯就常用停顿来设置悬念。每当他要讲出一个重要思想,并想把这一思想深深地印在听众的脑海中时,就将身子略微前倾,两眼直视听众的眼睛,好久不发一言。他这样做,就是要调动听众的情绪,加深听众的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