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当前使用频率最高、最受欢迎的词汇。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人的幸福。幸福已成为考察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唯一尺度。幸福历来备受大家关注。幸福是全人类共同的渴望。幸福具有永恒的价值,是人类存在的最高目标。
从“吃了吗”到“你幸福吗”,一句简短的口头问候的变迁,折射的是整个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人们对于幸福感的重视和追求。那么,如何获得幸福的真谛,如何创造幸福的生活,如何建构一个幸福的社会?
只要人类存在,幸福问题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希腊哲学家说过,幸福是人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现在这个观点也是适用的,只是不同时代有不同内容,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适用。
关于幸福,与其说是外界的给予,不如说是内心的感受;与其说是生活的状态,不如说是生活的态度。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泰勒说: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真正的快乐就是在自认为有意义的生活中享受点点滴滴。
幸福是因精神和物质都满足的心理状态,它来源于内在心理的满足,这满足的外因一是物质,二是精神,而标准是“满足”。幸福,是一种持久而稳定的满足感。幸福是人对自身、对环境的满意,包含瞬间的快乐感受,也包含长久的意义体验。
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情,一种比较。真正的幸福应该是人的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都得到满足。幸福的满足是相对的,因此,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从不会停息。这方面,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不无道理。马斯洛提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每个层次的“需求”均与“幸福”紧密关联。每实现一个层次,幸福感便会提升一个层级。
最近,看到一个针对教师的调查报告,问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认为当教师光荣的请举手,台下树起一片手的森林;第二个问题,认为当教师快乐的请举手,举起手的开始变得迟疑;第三个问题,认为当教师幸福的请站起来,台下一片寂静,没有人站起来。这让我们思考如何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过去我们讲教师素质强调更多的是自律、奉献、人格,很少讲教师的发展、提高,很少讲教师的需求。实际上,教师在奉献的同时也造就了自我,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教师也是有生命感、生活感、价值感的人,而不只是一个掌握知识、传播知识的机器。每当教师节我们都会读这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好像教师这个职业除了吐丝流泪、蜡炬成灰便无所作为了。
其实教师职业应是个幸福快乐的职业,只有幸福快乐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的学生。学生的幸福感是教师给的,教师的幸福感是学校给的。学生的幸福感是一种成功体验,教师的幸福感是一种高峰体验。我们要在继续加强教师人格、奉献、自律的同时,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提高人、温暖人、体贴人,这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最近有位著名教授讲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不愿做‘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蜡烛,我愿做一个灯泡,给我电我就能发亮,比蜡烛明亮,比蜡烛长寿,比蜡烛幸福。”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职介机构联合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职场心理健康调研报告》显示,职场个人幸福感排名中,政府机关排名倒数第一。然而,这一结果却引起了网络的普遍吐槽:“生在福中不知福”、“矫情诉苦”、“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群众情何以堪”,等等。为何反差会如此强烈?
诚然,幸福首先是一种个人感受,公务员的幸福感,公务员应当最有发言权。但是,当社会看法与公务员的个人感受反差很大时,那必定有公务员自身的幸福观问题。公务员提升幸福感,关键就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事实上,每年公务员考试“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火爆场景,表明这一职业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一般看来,公务员不只有职业和收入的稳定、环境和条件的优厚、社会的尊重等“靓丽外表”,还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推动社会进步的职责、促进全员幸福的使命等丰富内涵。如果只把待遇、名利等个人享受作为衡量个人幸福的“参数”,而把履行职责所吃的苦、推进工作所受的累、服务群众遭遇的委屈当作不幸福,那么就很容易形成一种畸形和狭隘的幸福观,落入个人主义的俗套、步入享乐主义的误区,既不长久,也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毋庸讳言,很多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干部,工作与生活常常充满了辛苦与不易。前段时间人民日报采写的基层干部系列报道,鲜活还原了基层干部的“生态环境”:有“白加黑”、“五加二”的操劳之苦,有责任无限大、权力特别小的憋屈之闷,有待遇收入低、养家糊口难的自责之酸,有被人当作“贪官”、视为“蛀虫”的委屈之痛。但在另一方面,这些苦、闷、酸、痛,亦非其工作生活的全部。
有一位基层干部,17年来一直在乡镇工作。他说到自己经受的苦累与委屈,但也说到自己的幸福与快乐。他经常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在成功调解邻里纠纷后,群众给予赞许眼光的瞬间;在主动为贫困生协调全免费用后,老乡“固执”地送鸡塞蛋的时刻。要说幸福,这的确是实实在在的。
有关幸福的定义有很多,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生活境遇不同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对于幸福含义的理解千差万别。据傅立叶说,仅在罗马尼禄时代就有278种关于幸福的互相矛盾的定义。所以康德认为:“幸福的概念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条理一贯。”
从哲学意义上讲,幸福是人与自然进行能量、信息交换,人与人进行物质、精神交往而形成的协调与和谐状态。这其中包含着主体价值目标的实现程度,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程度。
从哲学角度讲,人有三个最基本的规定性。第一,唯一性。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是唯一的。因此,我们要尊重生命、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个人太珍贵了。第二,不可重复性。每个人都是不可重复的,死了就死了,灰飞烟灭。所以我们要追求生活质量,每天要活得好一点,幸福一点,高兴一点,愉快一点,要对得起自己的一生。第三,偶然性。每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来是偶然的。美国一位哲学家讲过,裹尸袋上没有口袋。在世的时候,我们浑身都是口袋,贪婪的人装、偷、拿,恨不得把这个世界都装到自己的口袋里面,死了以后,什么也带不走,一个口袋也没有。所以要好好活着,做点儿有意义的事,该负责的负责,要与人为善。
从人的生物特性上讲,“想吃吃得好,想睡睡得香”,就是幸福;从人的社会特性上讲,“事情做得好,事业干得好”,就是幸福。老百姓的口头禅,平安是福,安居乐业,没病没灾就是幸福,这些都蕴含着朴实而深刻的道理。
从人的人际关系讲,幸福不是一个对象性概念,而是一个关系概念。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对关系的感觉,而不是对于对象的感觉。一旦把幸福对象化,诸如说幸福是一种权利、幸福是金钱、幸福是爱情、幸福是知识,那你就不幸了,因为这时候你变成对象的奴隶。
如果说幸福是权力,你一辈子急功近利地追逐权力,那么,权利再大,你也很孤独。如果说幸福是金钱,由此,你整天忙着赚钱,把生活趣味几近丢掉,这时的你还幸福吗?如果说幸福是知识,看看这些年,接连不断跳楼自杀的不少是高级知识分子。如果说幸福是爱情,有些经历的人都清楚,爱情往往也会给人带来痛苦。因此,幸福是一种持续、稳定的感觉状态,不是暂时的感觉,这种感觉状态只能在关系中。
英国心理学家研究说,有三种关系决定你的幸福度:
其一,家庭关系,决定幸福度的50%。所以你的爱人最重要,他(她)是你幸福的保证和源泉。心理学家认为,幸福家庭有三个元素:拥抱、微笑、赞美。用肢体语言让孩子的身体感受到父母的爱,用眼神和发自内心的真笑温暖夫妻和孩子的心。用赞许和肯定的语言欣赏丈夫或妻子。
其二,同事关系,占幸福度的25%。我们每天有8小时跟同事在一起,一定要珍视同事关系,互敬互爱,互帮互助,互体互谅。(www.xing528.com)
其三,朋友关系,占幸福度的25%。朋友是我们心灵的按摩师、舒缓剂。据最近加拿大心理学家临床50年观察研究,男士有两三个贴心男友可以延长寿命2~3年。女士有三五个闺中密友可以延长寿命3~5年。
人是社会的动物,必然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任何人都是多种社会角色的统一体。每个人的幸福感主要体现在能够正确处理上下左右、父子夫妻、同事朋友等各种社会关系,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西方一些政客,在公众场合故意摆出一副热爱生活,重视家庭,关爱亲人的姿态,以显示自己的人情味和亲和力。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其夫人生小孩期间,要求休父亲假,当时媒体大肆炒作,为布莱尔赢得不少人心。现在我们一些媒体在宣传优秀人才时,常常人为加以拔高,片面描绘成只顾大家,不顾小家,只要事业,不要生活,只能尽忠,不能尽孝的人。使得这些模范人物可爱而不可亲,可敬而不可学。其实,一个受人尊敬的优秀干部,应当是最有爱心,最懂亲情,最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人。
从人的生活满足讲,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对人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性的总体评价。幸福是同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人是一种生理的、心理的和伦理的存在。从这样一个角度看,幸福就是对人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伦理需要的满足。所以,一般而言,什么是幸福呢?幸福应当是富裕的物质生活对人的生理需要的满足,充实的精神生活对人的心理需要的满足,和谐的社会生活对人的伦理需要的满足。有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伦理生活三个方面的满足,我们才会有一种真实的幸福感。
幸福是一种感觉,但这种“感觉”是对我们生理的、心理的、伦理的需要的满足。这种满足不是相互割裂的,不是某个单一方面的满足,而是三者融为一体的满足。所以我想如果叫作幸福感的话,它应该是一种安心、顺心、放心的感觉,而不是一种担心、操心、烦心的感觉。
从人的生活说,幸福是对于人的这三个方面的满足,而这三个方面的满足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三个方面当中,可能是我们的人民在富裕起来之后更加迫切地需要去充实自己的精神家园,能够更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有位专家学者将幸福定义为持久的快乐加意义。有位诺贝尔奖得主认为幸福包括:(1)整体的幸福感;(2)积极的人格特质;(3)积极情绪;(4)愉快的感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人类存在的目标和终点。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是以一种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高水平的积极情绪和低水平的消极情绪为特征的积极心理状态。
何谓幸福?有人说,“幸福就是三句话,能笑,能吃,能睡”;有人说,“幸福有三个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有人爱”;有人说,“幸福就是快乐,快乐胜过黄金”;有人说,“幸福就是健康”;有人说,“幸福就是发现你最爱的人最爱你,发现他们值得你爱,你也值得他们爱”。也有人说,吃饱穿暖,不受奴役,是幸福;当家作主,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奉献,促使国强民富和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生活质量,体面尊严地活着,乃是更大幸福。
什么是幸福?有人说,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要什么有什么就是幸福。还有人说,高高兴兴每一天就是幸福,所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作“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还有人说,幸福就是能够活得很平淡,很和谐,很祥和,和大家相处得都很愉快,痛苦的时候,有人来分担,快乐的时候有人能够和我分享。
这许多有关幸福的诠释,有的直白,有的含蓄,有的幽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深入浅出地说出了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幸福就这么简单,它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体验。
什么叫幸福,需要回答幸福的4个W:
第一个W(What),究竟什么是幸福?幸福使人心情舒畅,生活称心如意。前者指良好状态,后者反映出对状态的满意度。
第二个W(Who),谁能得到幸福?肯定是人,有人知道我很幸福,有人知道我不太幸福。
第三个W(When),什么时候感觉到幸福?一般讲,当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就能感觉到幸福。
第四个W(Where),幸福来自何方?一是来自自身幸福,二是基于他人的幸福。前者是自我满足,后者是建立在他人基础上的幸福。
这些年,各种幸福指数相继发布,国家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指数、城市幸福指数……然而,幸福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衡量?
日前由北京大学携手中荷人寿保险公司发布的《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研究报告》把对幸福探究的目光对准了身边的普通人,绘出一份遍及全国20个城市居民的幸福地图。
辽宁省丹东市居民李秀萍在接受幸福感调查时,有三个选项:A.我比大多数人都幸福。B.我处于中间水平。C.大多数人都比我幸福。
李秀萍家庭和睦,工作顺利,孩子学习优秀,父母身体健康,她选了A。
“没有富豪,没有贫民,而是绝大多数默默生活工作的普通人,就是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那些人。”李秀萍是此次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专家何建新标准的调查对象,“具体来说,就是生活在城市、年龄在25岁到50岁之间、拥有自住房的饮食男女,八成以上都是本地居民。”
《报告》覆盖了全国一、二、三、四线共计20个城市,调研收集超过2000份样本量,最后结果显示:在各省市幸福感排名中,辽宁省居民生活最幸福,其次是天津市及山东省。“辽宁省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及社会保险能够带来的保障力度相较其他地区更有信心;而天津居民不论老少,均感觉生活幸福,是幸福感最无年龄差异的城市。”《报告》同时显示,北京居民在居住成本、物价水平、就业、社会发展预期和社会保障力度方面的评价很低,成为我国“幸福感洼地”。此外,上海市最“与众不同”,男性的幸福感普遍高于女性。
在城市排名中,如烟台、丹东等城市规模不是很大的中小城市排在幸福感前列;性别上,女性相比男性感觉更幸福;普通人的收入与幸福感成正比,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而年龄上,45岁以下的幸福感高于年长者,“中年人要承担更多赡养老人与抚育孩子的压力,这个结果同国际趋势是一致的。”研究最后得出结果,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