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心态习惯性地从单一角度、某一方面看问题,常常表现为“全盘否定论”和“怀疑主义论”。比如,一说到民企老板,一些人就觉得“为富不仁”;一看到别人做好事,就觉得是在“作秀”,特别是在“爱国”层面上,最爱走极端。凡此种种,大都是偏激固执的极端主义表现。
上述这些社会心态心理失衡问题容易使人们对社会产生失望、怀疑和抵触情绪,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消极因素。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政局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但社会问题依然突出,如物质问题、住房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医疗保险问题、腐败问题、垄断问题、社会风气问题等。我们头脑要清醒,要有忧患意识,要看到矛盾,看到问题,看到老百姓的意见。
上述问题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现在改革发展难题很多,矛盾很多,这本身并不可怕,为什么?有发展就会有矛盾,不发展矛盾会更多。我们要全面、正确、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和矛盾。一位哲学家讲过,人们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产生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改革开放后,绝大多数的人收入都有提高,生活都有改善,按常理人们应该是高兴满意的,但出人意料的是带来不少心理不平衡,不少“无名之火”,不少意见,方方面面都有看法,都有问题。
为什么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还有意见,还有诸多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个原因:我国改革开放已经高度多样化、多元化。
改革开放最大特点就是我们把人类几乎所有实践模式的积极要素都引进中国,使社会充满了活力,促进了社会发展。但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各种实践模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当代中国无论是所有制体系、生产体系、分配体系还是管理体系都是高度多元化的。多元化是进步也是挑战,但多元化必须是在可以掌控的范围内,否则就会出现很多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有的甚至非常广泛和深刻。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10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
第二个原因:三大浪潮已经产生巨大影响。
第一个浪潮是全球化浪潮,全球化使中国前所未有地融入到世界现代化进程,不得不最大程度地向世界开放;第二个浪潮是市场化浪潮,市场经济带来了思想的解放和人的解放,造成了全新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第三个浪潮是信息化浪潮,信息化改变着世界上的一切,使所有的人面临信息爆炸和有效信息匮乏的双重矛盾,造成了新的盲目性。这三大浪潮现在不可阻挡地汇聚到中国,深刻改变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坚定理想信念中去深刻认识和着力把握的。
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三大浪潮,既有伟大的一面,也有渺小的一面;既有令人欣喜若狂的一面,也有阴暗丑陋的一面。三大潮流奇迹般地给我们带来财富,但带来的问题是前所未闻的,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个原因:社会矛盾已经进入多发、高发时期。
当前,社会矛盾多发、高发,甚至比较尖锐,因为老百姓利益要求空前多元化。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是一致的,但具体的利益有着太多的不一致。
比如,在征地拆迁时,农民希望补偿多一点,但开发商不愿意多给,你多了我就少了。在农产品价格上,有人算过一笔账,我国一年能产一万多亿斤粮食,如果一斤粮食的收购价涨一毛钱,这对农民绝对不是小数,但农产品涨价对城镇低收入居民意味着什么?
这些例子都说明,矛盾几乎都是由于利益要求不同引发的。所以温家宝同志用做蛋糕、分蛋糕打比方,他认为做大蛋糕是政府的责任,分好蛋糕是政府的良知。今天很多矛盾其实就是在分蛋糕过程中分出来的。我们的蛋糕已经做得不小了,老百姓日子过得比改革开放30多年前好多了,但大家得到的不一样多。所以科学发展观解决的主要是发展问题,而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的主要是分配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但对于执政党来讲,又是非常重要的。蛋糕做得再大,如果分得不好,照样会出大问题。(www.xing528.com)
在经济发展全民财富增长之后,如何把做大了的蛋糕合理分配,抑制贫富差距拉大,让全民受益?
美国不像北欧一些国家采取高税收高福利政策。它采取的是上不封顶下有保底政策。北欧税率一般在50%,甚至60%~70%;而美国最高税率才38%。英国经济学家哥尔柏认为:税率这种技术,就是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所以,世界豪富大半在美国。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巴菲勒等他们是靠创新合法致富,而且把创造财产的90%作为慈善基金捐献给社会,不仅带动全美富豪行善,而且带头向国会要求对富人加税。
至于保底,第一道防线是制定最低时薪。全美法定时薪为每小时不低于7美元,但旧金山市最低时薪已升至10美元,是全美最高。第二道防线是由农业部发行粮食券,对于月薪低于1174美元,年薪不超过1.4万美元收入的居民,发放食物券,目前全美有4600万人依靠食物券购买食物。第三道防线是制定贫困线,按目前标准:凡个人年收入低于11139美元,或四口之家年收入低于22314美元,政府要补足每个人以维持生活的基本费用,同时在住房、上学、医疗等方面享受优惠福利待遇。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自古希腊著名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公平正义的思想以来,人们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因为,只有在一个讲求公正的社会,发展成果才会真正为广大人民所共享,个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才会更加真实。
改革开放30多年成就巨大,目前仍面临着深层次矛盾问题,困难挑战前所未有,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现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广受关注,老百姓对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物价上涨意见很大,而且仇富、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偏激的社会形态。
为什么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还有这么多意见,还有这么多社会矛盾?从最近国际社会变化看,埃及、突尼斯、利比亚政权都倒了台,沙特、巴林、也门、阿尔及利亚都出现大规模抗议。通过中东变化,我们需要思考,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和谐或不和谐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有位领导人问,为什么老百姓会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生活改善了,越改善越对政府不满,生活水平越提高,老百姓越有意见。大家看看,现在世界上是发展中国家抗议游行多,还是发达国家多?肯定是发达国家多。中东事件给我们的启示,社会矛盾,老百姓意见,不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而是由和谐社会的基础——公平正义决定的。一个没有正义的社会,一个不公平的社会,无论生产力水平多高,人均GDP多高,老百姓对政府都是不满意的。为什么?因为分配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公平与平均是两个不同概念。因此,中央最近特别强调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
面对现实矛盾,努力实现公平正义,老百姓才能过得更舒心、更愉快。经济发展是实现幸福的基础,但仅仅有物质财富的增加未必能够使人感到幸福。可以想象,假若就业靠“拼爹”、上学走关系、权益少保障、贫富差距拉大,就会使人伤心、寒心,撕裂社会公平,造成对立。公平感的获得,权益受到尊重,在很多时候比财富的增加更重要。我们看到,“异地高考”的合理诉求渐行渐近,收入分配改革更加注重公平,公民“四权”得到保障,惩治贪腐绝不容情……实现社会公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我们作出了努力,仍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实现公平正义正愈益成为老百姓的共识,不断强化人们对美好未来的预期和憧憬,增强着人们的信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令人备受鼓舞。公平正义只有与现代化建设相向而行,才能使百姓更温暖、更幸福。
社会心态危机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在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利益猛烈分化的时代,出现了社会地位高低、贫富收入反差,人们的心灵世界承受前所未有的冲击,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和心态也随之产生。
培养理性社会心态,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这种变革中的“阵痛”、转型中的落差,主动调节自我,用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社会、看待问题、看待矛盾。
大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只有以正确的价值观看待、理解和分析自身处境、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才可能以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应对这些处境和问题。
大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靠心理服务解压力。不良心理具有传染性,容易由个体蔓延到群体,形成不良社会心态。要积极普及心理常识,经常组织心理疏导,适时进行心理干预,让群众心理压力有处宣泄、心理积淀有处释放、心理矛盾有处化解。加强对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学生、城市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众心理问题的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和调适工作,特别是对倾向性的不良心理,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防止形成气候,难以纠治。
大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心态问题大都是由现实问题引起的,解决现实问题是培育良好心态的重要途径。当前,要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人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从权益上关怀,充分保障个人知情权和监督权,畅通利益表达渠道,让人们有问题敢反映,有诉求能解决;从情感上关怀,以真心暖人心,以真情换真情;从发展上关怀,既要用人更要育人,既要教育人更要帮助人、理解人,切实使引发心态问题的各种客观诱因消于未萌、止于未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