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焦虑心理及焦虑弥漫的原因

焦虑心理及焦虑弥漫的原因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焦虑心理,包括对社会环境变动的焦虑,对个人收入的焦虑,对社会安全和生活保障的焦虑。但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得不到缓解,则成为焦虑障碍,会影响生活质量,导致工作、学习问题,引发继发疾病,合并抑郁时会出现自杀倾向,尽早接受心理治疗可以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目前家庭原因造成的焦虑非常普遍而突出,尤其对女性来说,这种焦虑来源于不安全感。

焦虑心理及焦虑弥漫的原因

焦虑心理,包括对社会环境变动的焦虑,对个人收入的焦虑,对社会安全和生活保障的焦虑。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种现象:生活富裕了,口袋里的钱多了,大家一边思富思安思稳思和,一边却为很多事犯愁。很多人因工作、生活、前程、财富表现出一种焦虑不安、紧张浮躁、心态失衡的现象。企业家担心政策变化;工薪族想多挣钱,怕丢饭碗;农民担心“菜贱伤农”、“谷贱伤农”;学生担心考不上学、找不到好工作;老百姓怕物价涨;老年人担心医疗养老;甚至官员们也为说不准哪句话讲不好就丢了官帽揪心……这种人们普遍感觉紧张不安的现象,就叫作“社会焦虑”。

“在家待了不到一个月我就坐不住了,害怕听到父母说‘某某到哪里工作了’这样的话。”22岁的大学毕业生晓峰没考上研究生,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同学找到工作,他非常着急,到处打听有没有合适的单位招聘,晚上要么失眠要么做噩梦,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总不能让父母养一辈子。“现在我的心情只能用‘焦虑’来形容。”

对于普通人来说,越来越多的人有焦虑心态,甚至不少人把“我抑郁了”当成口头禅。而在2012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伦敦站男子110米栏比赛中,刘翔虽然因伤选择退赛,却引起人们对于奥运选手夺金压力过大引发焦虑的广泛讨论,一时间“奥运选手焦虑情绪”成为网络搜索热词。焦虑似乎成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灰色心境。

2010年山东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省18岁以上人口中,有焦虑障碍的约占5.5%,其中男性比例约为4%、女性比例约为7%;在地区分布方面,4.9%的农村人口和7.2%的城市人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障碍。总体上呈现女性多于男性、城市多于农村的特点。

很多原因都会诱发焦虑情绪,大致上可以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情境性焦虑。广泛性焦虑指的是一种焦虑状态,没有明显对象和原因;情境性焦虑则为特定情境下的焦虑,比如社交恐惧、创伤后焦虑、恐高症、家庭不安全感等等。

专家认为,偶尔的焦虑是人生常态,不可避免,适当的自我调节就能缓解,不用太担心。但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得不到缓解,则成为焦虑障碍,会影响生活质量,导致工作、学习问题,引发继发疾病,合并抑郁时会出现自杀倾向,尽早接受心理治疗可以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

转型时期人们的焦虑情绪往往表现为对未来乃至当下生存发展的隐忧,这种隐忧实际上是因为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过多,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过大所致。

焦虑弥漫的原因大致有四个:一是竞争激烈、贫富差距拉大,对许多社会成员形成了大面积的压力。二是社会风险加大,不确定、不明白的事多了。三是不恰当地攀比,急功近利,虽然自己比过去好多了,但和别人一比,又不知足。四是人们信仰缺失,心灵缺失一种坚守和定力,面对大量诱惑和欲望,容易陷入焦虑。(www.xing528.com)

目前家庭原因造成的焦虑非常普遍而突出,尤其对女性来说,这种焦虑来源于不安全感。最典型的是一位女性咨询者,结婚7年了,丈夫工作比较忙,经常出差,应酬也比较多,她总是担心丈夫有外遇,只要丈夫出门,她就电话“查岗”,开始时每天打一次或者几次,后来发展到每小时打一次,丈夫烦了就不接电话,越不接她越焦虑,不停地打电话,最多的一天竟然打了上百个电话……这样的焦虑已经严重影响了她和家人的工作和生活。类似的咨询者有很多,尤其是结婚时间较长的家庭和闪婚家庭,女性对家庭和伴侣的不安全感导致了焦虑。

“对男性来说,较多的焦虑来自于工作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尤其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升职加薪的压力、末位淘汰的压力,都会造成前所未有的职场焦虑。而对于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来说,非常看重人际关系,说话做事前都要思量斟酌半天,不允许自己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一句话说的不得体就要懊恼很久,焦虑情绪明显。

对于年轻人来说,焦虑大多来自升学就业的压力。尤其是高考前,很多学生担心“考不好怎么办”,大学毕业生担心“找不到工作怎么办”,这种预期性焦虑非常明显,尽管程度不同却是广泛存在。轻的考试后就消失了,严重的甚至发展为抑郁而自杀。除了性格原因以外,值得关注的是,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年轻人交往的一大障碍,很多人从小就没有建立良好的交流习惯,进入学校、踏入社会后不懂如何与人相处,稍有不顺心就情绪激动或低落,校园暴力、学生自杀等现象也随之出现。

日子越好,越焦虑。外表看似光鲜的白领,为何集体陷入焦虑?美国社会评论家格雷格·伊斯特布鲁克在其所著《进步的悖论:生活变好,感觉变糟》一书中指出,过于强调个人奋斗的“孤独感正在驱赶幸福”。

伊斯特布鲁克指出,虽然人们挣的钱越来越多,但挣钱的过程却往往很孤独——要么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脱离了我们的根本,失去了朋友和家人;要么是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只身一个人打拼。现代生活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一个美丽的酒店房间,人们不快乐的原因是“没有人能够和你结伴而行”。有调查显示:5年以前,3%的美国人认为自己很孤独,如今这个比例上升到了13%。“与自己竞争是一件孤独的事”。

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鲁特·维恩霍文通过对欧盟国家的一系列调查后发现:人们的感觉之所以会越来越糟,是因为经济增长导致人们的欲望不断膨胀,于是奢华的生活越来越显得平常无奇,因此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心理满足。

伊斯特布鲁克还引用了“崩溃焦虑症”(即担心好日子必将结束)和“目录诱导焦虑症”(即担心一个人无法承受社会的全部好东西)等理论为“日子越好越焦虑”这一奇怪现状进行解释。在他看来,让这些收入颇高的白领心生焦虑的一大原因是,每个人都想跟上潮流,而最根本的关键是人们渴望得到更多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