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魏太武朝政治史二题的介绍

北魏太武朝政治史二题的介绍

时间:2023-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魏太武朝政治史二题一 、 太平真君 四年末政变 的真相《魏 书 · 世祖纪》 : 太 平真君 四 年十一 月 甲子 日 , 诏 曰 :脱 承祖 宗重 光 之绪 , 思 阐 洪 基 , 恢 隆万 世 。主 者 明 为 科 制 , 以 称肤 心 。南方传闻却将这次事 件视 为皇太 子拓 跋晃斗 争的 结果 。

北魏太武朝政治史二题的介绍

北魏太武朝政治史二题

 

一 、 太平真君 四年末政变 的真相

《魏 书 · 世祖纪》 : 太 平真君 四 年十一 月 甲子 , 诏 曰 :

脱 承祖 宗重 光 之绪 , 思 阐 洪 基 , 恢 隆万 世 。 自经 营天 下 … … 二 十 年 矣 。 夫 阴 阳 有往 复 , 四 时 有代 、 谢 , 授 子任 贤 , 所 以 休息 ,优 隆功 臣 , 式 图长 久 , 古今 不 易之令典 也 。 其令 皇 太子副 理 万机 , 总统百 搔 , 诸 肤 功 臣 , 勤 劳 日 久 , 皆 当 以 爵归 第 , 随 时 朝 请 , 飨宴肤前 , 论道 陈谈 而 已 , 不 宜 复烦 以 剧职 。 更举 贤俊 , 以 备 百 官 。 主 者 明 为 科 制 , 以 称肤 心 。

从这道冠 冕堂 皇的诏 书 中 , 难 以 看 出事件 发生 的真相 , 研究 者或将 此次事件纳人拓 跋 皇权成 长这 一长期 历史过程加 以 思考 , 认为 这标志避免鲜卑贵族 干扰 皇位 继 承的太子 监 国制度 的确立。 南方传闻却将这次事 件视 为皇太 子拓 跋晃斗 争的 结果 。 《南齐书 · 魏虏传》称 :

宋元 嘉中 , 伪 太 子 晃与 大 臣 崔 氏 、 寇 氏 不 睦 , 崔 、 寇讲之 。 玄 高道人有道 术 , 晃 使祈 福 七 日七 夜 , 佛 狸梦其 祖 父 并怒 , 手 刃 向之 曰 : “ 汝 何故 信 谗欲 害 太子 ! ” 佛 狸 惊 觉 , 下 伪 诏 曰 : “ 王 者 大 业 , 幕承 为 重 , 储 宫 嗣 绍 , 百 王 旧 例 。 自今 已 往 , 事无 巨 细 , 必 经 太子 ,然后 上 闻 。

同一说法在《高僧传》卷 1 1《释玄 高 传》 中有更 为详细 的 记叙 : “ 时魏虏 拓 跋 熹 偕据平 城 , 军 侵凉境 , 熹 舅 阳平王 杜超请高同还伪 都 。 既达 平城 , 大流 禅化 。 伪太 子 事 高 为师 , 晃 一 时 被 谗 , 为父所 疑 , 乃告 高 曰 : ` 空 罗枉 苦 , 何由得 脱? ’ 高令作 金 光 明斋 , 七 日恳 忏 。 煮 乃 梦 见 其 祖及 父 皆执剑烈威 , : ` 汝何故 信 谗 言 ,枉 疑 太子 ? ’ 煮惊觉 , 大 集群 臣 , 告 以 所 梦 。 诸 臣 咸 言 : 太子无 过 , 实 如皇灵 降洁 。 煮 于太 子无 复疑 焉 , 盖 高诚感 之力也… … 时崔 浩 、 寇 天 师先得 宠于煮 , 恐 晃纂 承之 日夺其威 柄 , 乃 潜 云 : ` 太子 前 事 , 实 有 谋心。 但 结 高公道 术 , 故 令 先帝 降梦 。 如此物论 , 事 迹 稍形 , 若不 诛 除 ,以为巨 害 。煮 遂 纳之 , 勃然 大怒 , 即 日收 高… … 时 有


·

凉州沙 门释慧 崇 , 是伪魏尚书韩 万德之 门师 。 既德 次于高 , 亦被 疑阻 。 至 伪太平 五 年 九 月 , 高与崇公俱被 幽萦 。 其月 十五 日就祸 , 卒于平城之东隅 , 春秋 四 十三 。 是岁宋元嘉二十 一年

细绎 史实 , 南方传闻实 不可 信 , 而事 情 真相 亦 远非 确 立太子 监 国制 度可 以 全部解释 的。 据《世祖纪》 ,命皇太子监 国的诏 书是在 拓跋煮 率军 北征 柔然 南返至 朔 方还 未 来得及 回 到平 城时 匆匆发 布的 , 这 应是 面 临严重 政治 危机时 的重大举 措 , 和拓跋 煮与拓跋 晃 的矛盾 并 无关系 , 而且 在这次 事件中拓 跋晃 与崔 浩实 为同盟 而非政敌。 据《魏书》卷 2 8 《刘 洁传》 、 卷 3 5《崔浩传》 、 卷 1 0 3《蠕 蠕传》 , 太平真君 四 年九 月 , 北魏朝 廷议举 国 出击柔然 , 尚 书令刘 洁 持 异 议 , 而 崔 浩及 太子 拓 跋 晃 赞成 , 遂 分兵 四 道 : “ 乐 安 王 范 、 建 宁王崇各 统 十五将出东 道 , 乐平王 巫督 十五将出西道 , 车驾 出 中道 , 中 山王辰 领十五 将 为 中军 后继 。拓跋 晃 、 司 徒 崔浩 随 中军行 动 , 各 路大 军 按计 划 于 柔 然 可 汗庭鹿 浑 海 会合 。 刘 洁之祖刘 生在什 翼键时代 即作为 什翼键妻慕 容 氏的家 臣人 代国 , 属勋 臣 八姓 之一 , 其族源 当属匈 奴 。 刘洁本 人在拓 跋熹 时朝夕在 枢密 , 深见 委任 , 性既 刚直 , 恃宠 自专 , 世祖 心稍 不 平。 出军之际 , 刘 洁恨其意见未 被 采纳 , “ 矫诏 更期 ” , 并 对其亲信说 : “ 若军 出无功 , 车驾 不 返 者 , 吾 当立乐 平 王 。又 让 尚 书 左 垂 张篙 求 图俄 , : “ 刘 氏应 王 , 继 国家 后 , 我 审 有 姓 名 否? ” 及 拓跋熹率 中军 至鹿浑 海 , 与柔然 部众 相遇 , 而其他 三路大 军并 未 按 约定时 间 到达 , 刘 洁又 阻止拓跋 熹孤军 突袭的计划 。停鹿 浑谷 六 日 , 诸将 犹不 进 , 贼 已 远遁 , 追 至 石 水 , 不及 而还 。 师次漠 中 , 粮尽 , 士卒多死 。 洁 阴使人惊军 , 劝世 祖 弃军轻 还 。 世祖不从 。 洁 以军行 无 功 , 奏 归罪于 崔浩 。 世祖 曰 : ` 诸将后 期 , 及贼 不击 , 罪在 诸将 , 岂在 于浩 。浩又言 洁矫诏 , 事遂 发 。 舆驾 至五 原 , 收 洁 幽 之 … … 洁 与 南 康 公 狄 邻 及 ( ) 篙 等 , 皆 夷 五 族 , 死 者百 余 人 。 ” ②《世祖 纪》太 平真君 五年 二月 : “ 中山王 辰 等八将 以 北 伐后 期 , 于都南 。其 中有督 偏将 出别 道的尚书奚眷, 见《魏书》卷 3 0 本传 。 西道 主帅 乐平 王拓 跋王 及东 道 主帅 拓跋 范 均 为拓跋 煮之弟 , 《魏 书》卷 1 7 二人本传称 : 坐刘 洁 事 , 以 忧 亮… … 溢 曰 决 王 ” ; 刘 洁 之谋 , 闻而不 告 , 事发 , 因疾暴亮。 二人显 然 均非 正 常死亡 。 拓跋 王 本传 还说 : “ 巫 之 亮 及 日者董道 秀之死 也 , 高允遂 著《盆论》曰 : ` 昔 明元 末起 白台 , 其高 二 十余丈 , 乐平 王 尝 梦登 其 上 , 四 望无所 见 。 王 以 闻 日者 董道 秀 , 盆 之 曰 大吉 。 王默 而有 喜色 。 后事 发 , 王遂 亮死 , 而 董 道 秀弃市… … ” , 这说明拓 跋王本亦有追 逐帝 位的 图谋 。 刘 洁与诸王合谋 推翻 拓跋 煮 , 直接 的 目 的当然 是夺取 皇位 , 兄弟相传及诸部拥戴 的传 统 还在 起作 用 , 所 以 拓跋 王及 拓跋 范会牵涉其中 , 刘洁 也才会 有 自己 当皇帝 的企 图 。 拓 跋晃 在 危 急 中以 太子 身 份监 国 , “ 入总 万 机 , 出统 戎 政 , 监国抚 军 , 六 柄 在 手 ” , 万 一拓 跋 煮 有 所 不 测 , “ 国有成 主 , 民有所 归 , 则 奸究息 望 , 旁无 凯觑 ” ③ , 拓 跋熹本 人 昔 日出任监 国的 这种 目 的 , 同样适用 于拓 跋晃 。 而 证明 拓 氏 父 子相 继 的 皇统 的合 法 性也 成 了 当时最 紧迫 的问题 。 《魏 书》卷 1 1 2 之下《灵 微志下》记 : 太平 真君 五 年二 月 , 张 掖郡 奏 称石 文记 国家祖 宗 讳 , 著 受命之符。 朝廷遣 人 图写 。其文 记 昭 成 皇帝 ` 讳 继世 四 六 , 天 法 平, 天 下 大 安 ’ , 凡 十 四 字 ; 次记太 祖道 武皇帝 ` 讳应 王 , 载 记千 岁 ’ , 凡 七 字 ; 次 记太 宗 明元 皇 帝 ` 讳长 子 二 百 二 十 年 ’ , 凡 八字 ; 次 记 ` 太平 天王 继世主治’ , 凡八字 ; 次 记皇 太子 ` 讳 昌封 太 山 ’ , 凡五 字 。 初 , 上 封太平王 , 天文 图篆又 授 ` 太 平真君之号 , 与 石 文 相应 。 太 宗 名 讳之后 , 有 一 人 像 , 携 一小

·

4 7

·

儿 。 见者 皆 日 : ` 上 爱皇孙 , 提携 卧起 ,不 离左 右 。 此 即 上 象灵 契 , 真 天授也 。 ” ’ 在 遥 远 的边 地刻 石 图形 , 指 名 以为符应 ,从时 间上看 , 正月或更早一 些的时侯便 已 在秘密进 行, 旨在 以 当 时人 心理上 认同的图凿形 式 , 证明拓 跋皇权 上符 天意 , “ 太平真君拓跋 煮 为天 命所授 , 不 容 膺夺 , 刚刚 总统百撰的拓跋晃亦是天 意所定将封禅泰 山的真主 ④ , 其作为皇 位继 承者 的地位 亦不容 怀疑。 刘 洁凭信的刘 氏应王俄语及董 道 秀对 拓跋 巫 白台之 梦 的解 析等 , 均 属 虚

图凿毕竟是一把 双刃 剑 , 最 高统 治者利 用它来宣扬 自己 的合 法地位 , 却不容许 别人利用 它 来对这种 合法性置疑 ; 佛 教僧 侣 以法术事 于 贵族官僚 门下 ,如 同 图凿 , 在 他 们 的密 谋中 可 能起 了推波助澜 或壮胆 的作用 , 亦 引起胜 利者 的替惕 。 太平 真君 五年正月 壬寅 , 在 拓跋 煮 回 至平城 , 完全控制局势 后 , 拓跋 晃始 总百撰 ” , 第七 天后 的戊 申 日 , 朝 廷 下诏 : “ 愚 民无识, 信 惑 妖邪 , 私养师 巫 , 挟藏徽 记 、 阴阳 、 图讳 、 方 伎之 书 ; 又 沙 门之徒 , 西戎 虚诞 , 生致 妖孽 。 非 所 以 壹齐政化 , 布淳德于天 下也 。 自王公 已 下至 于 庶人 , 有 私 养 沙 门 、 师巫 及 金银 工 巧之人 在 其家 者 , 皆遣诣官曹 , 不 得 容 匿 。 限今年 二 月 十五 日 , 过 期 不 出 , 师 巫 、 沙 门身 死 , 主人 门

。 明相宣 告, 咸使闻知 。《魏 书 · 释 老志》录有 此诏 自沙 门之徒以 下 部分 , 文 句稍 有 出 人 , 时 间却系于太平真君 七 年 。 研究 者 因而 发生 太 武帝废佛 究 竟是 一 次还 是 两 次 的 疑 问 。 关于太 武废佛 问题 , 后 文还 要讨论 , 但这道诏 书发 布 于太 平真君 五年 是 没有 问题的 , 是针 对 刘 洁 、 拓跋工 等利用师 巫及行事 与之相 类 的沙门 为 自己 政治 企图 张 目的行为 , 采取 的应对措 施 。 奔走 于 王公门下 的释玄 高及尚书韩 万德 之门师释 慧崇 于 当 年九 月 被 杀⑥ , 正是 禁 止私养沙 门的实证 。 但命令私 门中的 沙 门遣 诣 官曹 ” , 确 实还不 能 如有 的研究者 那 样 , 将 其视为一 次 灭佛 活 动 , 并将上 述政治事 件视 作灭 佛 的背景。 这 样不仅 与事 实不 合 , 而且会 掩盖太平 真君 四 五年 间北魏 上层政治剧 烈动荡 的真实原 因 。 太平 真君 四 年冬发 生 的针对拓跋 煮 的政 治 密谋 , 可 以 说是 贵 族功 臣们 的集 体行 动 ,皇位 的争夺并不能 解释 贵族功 臣们何 以 要群起反对拓 跋杰 。 而 胜利者拓 跋煮及 崔浩等 的反 击行 动亦没 有仅仅局 限于确保权力 这一 点上 。 《宋 书》卷 9 5 《索虏传》记拓跋 熹 命拓跋 晃 为 监 国 的诏 书 较前引《魏书》更为详细 , 兹 录其全 文 , 以 兹参证 。

肤承祖 宗重光 之绪 , 思 阐 洪基 , 恢 隆 万 世 。 自经 营 天下 , 平暴除 乱 , 扫 清 不 顺 , [武 功既 昭 而 文教未 阐 , 非所 以 崇 太平 之 治 也。 今 者域 内安 逸 , 百 姓 富 昌 , 军 国 异 容, 宜定 制度 , 为 万世之 法 ] 。 夫 阴 阳 有往 复 , 四 时有代 序 , 授子 任 贤 , 安 全相 附 , 所 以休 息疲 劳 , 式 固长久 , 成其禄福 , 古 今 不 易之典 也 。 诸肤 功 臣 , 勤 劳 日 久 , 皆 当 致 仕 归 第 , 雍容高 爵 , 颐 养神 寿 , 朝 请 随时 , 飨 宴肤前 , 论道 陈谋而 已 , 不 须 复 亲有 司 苦 剧之职 。 其令 皇 太子嗣 理 万 机 , 总 统 百 拚 , 更举 贤 良,以 被 列 职 , 【皆取后 进 明 能 , 广启 选 才之路 , 择人授任 而 触 涉之 。 故孔子 曰 : “ 后 生 可 畏 , 焉知 来 者之 不 如今 。 ” ] 主 者明 为科制 , 宣教施行 。

两相 比较 , 除 了文句 出人外 , 宋书》所 录诏 文 中有 两句重 要 的 内容不见 于《魏书》 , 武功 既 昭而文 教未 阐, 非所 以 崇太平 之治 也 。 今者 … … 宜定 制 度, 为万 世法 ” ; “ 皆取后 进 明能 ,

广启选才之路 ,择人授任而 默 险之。 也 就 是说拓 跋晃 任监国 以 后 的政治任务 是 扩大人 才 选 拔 途径 , 特别是后进 明 能” , 更 新制度 , 推行 文治 。 拓 跋晃 是在 激烈的政治 斗 争还 未最 后 结局 的时候就任监 国的 , 在这 种非 常 的情况下 为北 魏 日后 的政治 发展定 下推行文教 的基 调 , 只能 是拓跋 煮 、 崔浩等针对反 对 者 采取 的不 妥协 的强 硬 姿态 。 也 就是说 , “ 功 臣们 之所 以 群起附合拓 跋工 、 刘 洁等 政 治 上 的野心 家 , 主要 是 因为 在 此 以前 拓 跋 煮 、 崔 浩等人 进 行 的太 平 之治活动业 已危及 他 们 的政治利 益。 拓 跋煮 即位之始 , 崔浩 即通过 道教 给他披 上 了北 方泰平 真君的光环 , 赋予他先 武后 文” , “ 兴 复儒教 , 继 千年之 绝统的历 史重任。 拓 跋熹在 征服黄河流域 、 击败柔 然 昭示 武功 的同时 , 确也 在崔 浩的推 动下 , 进行 了 阐扬 文治 的活动 。 公元 4 3 9 , 北魏统一 北方 , 次 年 即 改 年号 为太平真 君” , 表 明拓 跋熹 在心理 上亦 自视为崔 浩所界 定 的北方泰平 真君。 太平 真君 四年 以 前所 进行 的各项 文 治或者说定制 度的活动 , 主要 表现有 按魏 晋制 度 建立 北 魏的政权机 构 、 礼聘 汉族 士人 、 加 强儒学教 育 、 整肃 吏 治等方面 。 北 魏建立 之初 , 曾按 魏晋宪章建 立 了 中央 机构 及 一 系列 礼 仪 制 度 , 但过 数年 即全 部 被 否定 , 部 落时代 的旧 习 全面恢复 , 其详细情形 将 另文 专述 。 拓跋 煮 即位 的始 光元年 , 复 置 右 民 尚书 , 成 为 中枢机 构重 新仿行 魏 晋制度 的先声 。 神鹿 二 年 ( 公 元 4 2 9 ) 二 月 , “ 置左 右 仆射 、 左右 垂 、 诸曹 尚书十余人 , 各别 居寺 ” ⑧ 。 正式恢 复魏晋 以 来作 为 中央决 策 与行 政指 挥 中心 且北 魏初 一度设立过 的 尚书机构 。 各部 尚书 因事立 名 , 拓 跋熹 时有殿 中、 太官 、 南部 、 北 部 、 西部 、 吏部 、 右 民 、 仪曹 、 乐部 、 驾部 、 库部 、 都官 等 尚书 , 与魏晋 制 度仍 有很大差 距 , 但毕 竟 从名 义上放 弃 了此前 诸部 大人 议 政 的制 度 。 严耕 望 先生《北 魏 尚 书制 度 考》说 : “ 尚 书制 度 之发 展与华化之步趋 不异 , 其在初 期 , 尤为华 化 之标 征 也… … 重 建 台省 , 而 部酋 之势 亦稍 浸 矣 。 ” ⑨允为 确论 。 拓跋 煮 时 , 还新 置 秘 书省 , 秘 书 省 文 士参议 政事 、 撰写 史 书 、 掌 管 图 书 秘 籍 , 与汉族 士人 最为集 中的 中书省一并 成为 为文治 服务 的重要机 构 。 神鹿 三年 , 北魏朝廷 下 诏健 全地方 行政机 构 : “ 昔太祖 拨 乱 , 制 度草 创 , 太 宗 因循 , 未 煌 改 作 , 军 国官属 ,至乃 姻然 。 今诸征 镇将军 、 王公仗节边远 者 , 听开 府 辟 召 , 其次 增 置 吏 员 。。 征 镇将军 与 出镇王 公辟 召吏 属 , 与 魏晋军 府属 官例 由中 央任 命不 同 , 却 为 汉族 士 人 进人幕 府 , 使 北 魏在 中原实 行 有序统 治创 造 了条 件 。 兴 复儒教 , 行 汉魏制 度 , 确 立 北魏作 为华 夏正统 的地位 , 还需 要 汉族世族士人 的 广泛 参 与及支 持 。 拓跋煮 改 变以 前 北魏 政权对 世家 大族强行 迁徙 的策 略为 以 礼相 聘 。 神鹿 四 年九 月下诏 表示 将堰 武修文 , 遵 太平 之化 ” , 指名征 召范 阳卢玄 、 博陵崔 绰 、 赵 郡李 灵等贤俊之 宵” , 并令如 玄之 比 , 隐迹衡门 、 不耀 名誉 者 , 尽救州 郡 以 礼 发 遣 ” ⑧ 。 同 年八月 崔浩 进位司 徒 , 次 月 即在访诸有 司的基 础 上下 诏 礼聘士人 , 显 然 是 采用 了魏 晋 司 徒 府 负责士人 征 聘 品第 的制 度 , 亦表 明主其事者正是 崔浩 。 由于一些 世族 人士仍 不愿 与北 魏政 权合作 , 地方 官 吏还 遵 旧 制加 以逼遣气 次年 即延 和元年 十 二月 , 复 下 诏 书说 : “ 联除伪 平 暴 , 征讨累 年 , 思得 英贤 , 缉熙 治道 , 故诏 州郡搜 扬 隐逸 , 进 举 贤俊…诸召人 皆 当以 礼谕 , 任其进 退 , 何逼 遣 之有也 ! 此刺史守 宰宣 扬失 旨 , 岂复光益 , 乃所 以 彰联不德 。 自今 以后 , 各 令乡间推举 , 守 宰但宣肤 虚心求 贤之意 。 既至 , 当待 以 不 次之举 , 随才 文 武 , 任 之 政事 。 其 明 宣救 , 咸 使 闻 知 。。 政策的调整 终于赢得 了绝大多数 汉族士人 对北 魏政权 的支持 。 指 名 征 召 的 4 2 人 中 ,

·

(www.xing528.com)

4 9

·

5 3 人受聘 , 占总数的 8 0 % 以 上 , “ 自余依例 州 郡所 遣 者不 可 称 记 , 尔乃 髦 士 盈 朝 , 而 济济 之美 兴焉 ” . 。 应征 士人 主要 集 中于 中书省 和秘书 , 故 当时有中、 秘 二省多 诸文 士的 说 法气 应 聘者之一 的高允后来 在《征士颂》中述其盛况 : 文士们或从容廊 庙 , 或 游集 私 门, 上 谈公务 , 下尽忻娱 , 以为千 载一 时 , 始 于此矣。 有关此 次礼聘士 人 的详尽 研究 , 可 参阅 张 金 龙 氏的论著气 汉族文士 进人北魏 中枢 , 广 泛参与政事 , 特别 是任 职于 与 皇帝行 使权 关系密 切 的 中 、 秘二省 , 必然会与 政治 的主体力量 、 武而无文 的鲜卑贵族 发生 冲突 , 或引起他们 的 强 烈 反感 。 我 们知 道 , 数十年 后 , 当孝文 帝过 多地 与汉族士 人 接触 时 , “ 国戚 旧 人 遂 谓 疏 己 , 快 快 有不 平之色。 。 拓跋 煮时这种情 形 当亦在 所难免 , 而 他们仇视 的 主要 对象 自然 是 热心 张 罗此事 的崔浩 。 拓 跋煮 时 , 北魏政权的政治重 心 虽仍在 阴 山南北 草原地 区 , 但 随着 统治 区 域 逐渐扩 大到 整 个黄 河流 域 , 北 魏政权 对农耕地 区 的财源 越来 越倚重 , 开 始全 面 整顿 赋税 。 据《魏书 · 世 祖纪上》 , 始光三 年 , 北 魏废除 了道 武 、 明元二 朝遍 置于 中原 的杂 营户 帅 ” , 将 他们 控辖 下 的 人 口 改 为郡 县 民 , 以 解决赋 役 不周 , 户 口 错乱的 弊病 。 延 和 三年 二 月下 诏 : “ 其令 州 郡 县 隐括贫 富 , 以 为 三级 , 其富者 租赋如常 , 中者 复二 年 , 下 穷 者复 三 年 。 刺史 守 宰 当务 尽平 当 , 不 得 阿容 以 周政治 。次年 , 复又令 调 发之 时 , “ 县 宰集 三 老 计资定 课 , 哀多 益 寡 , 九 品 混通 , 不得 纵 富督 贫 , 避弱侵强 ” , 几乎照搬曹魏 九 品相 通 之制 。 整顿 赋役与肃清吏 治密不 可分 。 时 官吏无 禄 , 地方官 吏更不 可 能如 中央官 吏那 样 , 因 随 拓跋 煮征 讨 , 可 以不 时得 到或 多或少 的赏 赐 , 贪 污受贿 在所 难免 。 始光 四 年 , 拓 跋 熹 南巡 至 中山 , “ 守 宰贪 污免者十数人。 次年 正 月 , 诏 以天 下守 令 多 行非 法 , 精 选 忠 良悉代 之。 太 延元 年 十二月 , 诏 书又称 : “ 操持 六 柄 , 王者 所 以 统摄 ; 平 政 理讼 , 公 卿之 所 司 存 ; 劝 农平 赋 , 宰 民 之所 专集 ; 尽力 三时 , 黔首 之所 克济 。 各 修其分 , 谓 之 有序 , 今 更 不然 ,何 以 为 治 ? 越 职 侵局 , 有紊纲纪 ; 上无定令 , 民何 以 从 ? ”并规 定 收 取赋 税 时 , 由县 令 主持 , “ 集 乡 邑三 老 计资 定课 ” , `洲郡县不得 妄遣 吏卒 ” ; 同时还 规定 : “ 太 守覆 检能否 , 核其殿最 , 列 言 属州 。 刺 史 明 考优 劣 , 抑 退奸吏 , 升 进贞 良 , 岁 尽举课上 台。 牧 守荷 治 民之任 , 当宣扬 恩化 , 奉顺 宪典 , 与 国 同忧 。 直道正 身 , 肃居官 次 , 不亦 善乎 ! ” 诏令 明确 限定 了 各级 地方机 构 的行政职 责 , 并 第一 次赋 予 尚书 台以 考课地方官吏 的权 力 。 朝 廷 虽 急 于定 制度 ” , 在 中原 实 施有 秩 序 的统 治 , 但痛 疾难返 , 群官牧 守并 没有按 要求直道 正身。 太延 三年 五 月诏 书说 : “ 内外 群 官及 牧 守 令长 , 不 能忧勤所 司 , 纠察非 法, 废 公滞私 , 更相 隐置 , 浊 货为官 , 政 存苟且 · · 一令天 下吏 民得 举告守 令不 如法 者 。所 有这 些诏令 均 见《魏书 · 世祖纪上》 。 同书《刑 罚 志》记太延 三年 令 颁布后 , “ 于是凡 庶之 凶 悖者 专求牧守 之失 , 迫胁在 位 , 取豪于 间 阎。 而 长吏 咸 降 心 以 待 之 , 苟免 而不耻 , 贪暴 犹 自若也 。太平 真 君 四 年 , 诏 书又 称 : “ 联 承天 子 民 , 忧 理万 国 , 欲令 百 姓 家给人 足 , 兴 于 礼义 。 而牧 守令 宰不能 助联 宣扬 恩 德 , 勤恤 民 隐 , 至乃 夺 其产 , 加 以 残虐 , 非 所以 为 治也 。 今复 民货 赋三 年 , 其 田 租 岁输如常 。 牧守 之徒 , 各 厉精 为治 , 劝课 农桑 , 不 听妄 有征发 。 有 司弹 纠 , 勿 有所纵 。见 于《魏 书 · 世祖纪 下》 。 当时北 魏地方长 官基本上 由鲜 卑贵族 独 占 , 令 民 告 官 , 至使凡 庶 ” “ 求 牧 宰 之失, 迫 胁 在位 ” , 强化尚书 台及有 司纠察考 核官 吏 的职能 , 无 疑 都会触 动鲜卑功 臣的既得利 益 。 总之, 以上所 述太平 真君 四 年前 在崔 浩倡导及 主持 下进行 的各项改革 活动 , 总 的方 向是

·

50

·

朝 汉化和文 治 的方向发 展 , 使北魏 政权对 中原及 整个北方的征 服 、 掠 夺行 为变为 一种有 秩 序 的统治 。 新的政策 和法 令在 各个方 面又都损害 了旧 的特权 阶层 即鲜卑贵族勋 臣 的 利益 , 这 是 太平 真君 四年冬 鲜卑贵族意欲置 拓跋煮及崔浩于死地 的那场 政治 密谋的背景 。 这也是胜 利 者特别强 调选后 进 明能 、 定 制度 、 行文 治的原因 。

二 、 激进 的改革与崔浩 国史之狱

研究北 魏政 治史 及探 寻拓跋 鲜卑 民族 的历 史发 展 过程 , 无论 如 何避 不 开太 平 真君 十 一 年 ( 公元 4 5 1 ) 六月 发生 于北 魏都 城平 城 的 那 场 大屠 杀 。 北 魏政 权 中汉 族人 士 的领 袖性 人 物 、 为北 魏政权 的稳 定 与发展作 出过 重大贡 献的 崔浩 , 在 为 北 魏政 权 服务 了三 四 十年 后 , 被押 上 囚车 , “ 送于城 南 , 使 卫士 数 十人 搜 于 其上 , 呼声 傲 傲 , 闻 于行 路 。 自宰 司之被戮辱 , 未 有 如浩者。 与此 同时 , 原在崔 浩下面 工 作 的秘 书省 中秘书 郎 以 下 1 2 8 人 亦被 处 死 , “ 清 河崔 氏无远 近 , 范 阳卢 氏、 太原郭氏 、 河东柳 氏 , 皆浩 之姻 亲 , 尽夷其族。 《魏书》的作 者在 事情 过 去半 个 多 世纪后 进行记 录。 , 对事情发 生 的原 委 已 不 甚 了 了 。 《魏书》卷3 5 《崔 浩传》末史 家评论说 : “ 崔 浩才艺通 博, 究 览 天 人 , 此 其所 以 自比于子 房 也 。 属 太宗 为政 之秋 , 值世祖经 营之 日 , 言听 计从, 宁廓 区 夏 。 遇 既 隆也 , 勤 亦茂 哉 。 谋虽 盖 世 , 威 未震 主 , 末途邂 逅 , 遂 不 自全 。 岂鸟尽 弓藏 , 民 恶其上 ? 将器盈必概 , 阴害贻祸 ? 何斯人 而 遭斯 酷, 悲夫 ? ” 在本 传及 全 书其他 相关地方 , 《魏书》作 者都提 供 了一 些 让后 人 判 断崔 浩 事 件 的片 断史 实 , 后世史 家亦往 往各 就一片 断立论 , 意见 分歧而难得确 解 。 笔者认 为 , 对 于崔浩 国史之狱 , 若据《魏 书》相 互 冲突的 片断史料立 论 , 很难探 明事实 的 真相 , 如 果将其置 于北魏历史 进程 中加 以考 察 , 这些相 互冲 突 的史实 都能 得 到贯通 的解释 。 在 太平 真君 四 年末几乎 兵戎 相见 的政治斗 争 中 , 因文 治改 革而受 到反 对的拓 跋蠢 、 崔浩成 为 胜利 者 , 崔浩决心 以 此 为转 机 , 彻 底 冲破鲜卑贵族 的阻 挠 , 在 汉化 和 文治 的 道路上迈 出更大 的 步伐 , 却 最终酿成更大 的政治悲剧 。 太平 真君 四年 十一 月 , 拓 跋煮 、 崔 浩击败 鲜卑贵族的政变密谋后 , 采 取断 然措施 , 令 皇太 子拓 跋晃 监 国 , 罢默功 臣 , 更选后 进明 能 以行文 治 。 《魏书 · 世祖纪 下》太平 真君 五 年 正月 壬寅 条 : “ 皇太 子始 总百撰 。 侍 中、 中书 监 、 宜 都王 穆 寿 , 司徒 、 东 郡 公 崔浩 , 侍中 、 广 平公张 黎 , 侍 中、 建兴公 古弼 , 辅太子 以决庶政 , 诸上 书者皆称 臣 , 上疏 仪 与表 同。监 国 四 辅中 , 力 主行文 治 的崔 浩居其一 , 其他三人也都 具有相 当程度 的 文化 修养 , 虽说 不上是后 进 ” , 却肯定 是 当时上层 人物 中的明能。 据《魏书》卷 2 7《穆崇 传穆寿附传》 , 穆 寿祖穆 崇为北 魏创建 时 期 的功 臣 , 其父 穆 观少 以 文 艺 知 名 , 选 充 内侍 , 太 祖 器之。 明元 时 ,给 中书 门下 , 出纳诏命 ” , 后为 拓 跋熹 监国六 辅 中三 右弼 之 一 , “ 出则统摄朝 政 , 人则 应 对左右 , 事 无 巨 细 , 皆关决焉。 穆观是北 魏初 年 鲜卑贵族 中 屈 指 可 数的 几个 文 化 人 之 一 , 穆寿明敏有父风 , 世祖爱 重之 , 摧为下 大夫 ,敷 奏 机辩 , 有 声 内外 , 迁 侍 中、 中书监 、 领 南 部 尚书” , 拓 跋煮 亲征沮渠北 凉时 , 曾命其辅太子 拓跋 晃 , “ 总 录机 要 , 内外 听焉。 这说明穆 寿 如其父 , 虽 无赫赫武 功 , 却 知书传 , 熟悉治道 , 且受拓 跋 熹信任 。 张黎为雁门人 , 当属汉 人 , 拓 跋挂时 因善书计而受信任 , 明元时 赐爵广平 公 , “ 管综机要 ” , 太 武时 曾 出镇 长安 , “ 清约

·

5 1

·

公 平 , 甚 著声称 , 代下 之 日 , 家无余财 ” , 既 有 文能 , 又能 遵 守 拓 跋 煮前 期 各项 政令 。 及 为监 国四 辅之一 , 忠于奉上 , 非公 事不 言。 亦见 于《魏书》卷 2 8 本 传 。 据 同卷《古弼传》 , 古 弼出鲜卑吐 奚 氏 , “ 少 忠谨 , 好读书 , 又善骑 射… … 虽 事务殷凑而 读书 不 辍 , 端谨慎 密 , 口 不 言禁 中之事。 当是时, “ 戎车屡驾 , 征伐为事 , 贵游子 弟未 逞学 术 , 古弼 身为贵族 , 却热 心 于读 书 , 可谓 凤毛 麟角 。 太子 四 辅中 , 汉 人 占了一半 , 且均有文 能, 最高权力 机构 中 的人事安 排 , 为实现太 子监 国推 行文 治作了一定 的保证 。 如后文所 述 , 以 后 崔浩对 朝 政 的意见 基本 上 都能得 到实行 , 论者所 谓崔 浩在 太平真君年 间 因北魏武 力 征服 的停止 , 不 再有用 , 最 终 被 拓 跋煮 抛 弃的 意见 . , 并不 合乎 历史 事实 。 从《魏书》中已 难探 明拓 跋晃 监国后 , 罢默 功 臣 、 进用 “ 后 进 明能的具体情形 。 该 书卷

4 8 《高允 传》说 : “ , 崔浩 荐冀 、 定 、 相 、 幽 、 并 五 州之士 数十人 , 各起家 为 郡守 。 恭 宗谓 浩 曰 : ` 先 召之人 , 亦州郡选 也 , 在 职 已 久 , 勤劳 未 答 , 今 可 先 补 前 召外任 郡 县 , 以 新 召 者 为 郎 吏 。 又守 令宰 民 , 宜使更事 者 。浩 固争 而 遣 之 。 允 闻 之 , 谓 东 宫博 士 管恬 曰 : ` 崔 公 其不 免乎 ! 苟逞 其非 , 而 校胜于上 , 何以 胜 济 。论 者将该史 料作 为 崔 浩 国 史 之狱起 于崔 浩 与其政敌 拓 跋晃 矛盾 激化的重 要证据。 ,或参据其他相 关史 料 , 认 为 崔浩 被 杀 因其生性 躁 进 , 小 才 而 大 用气 关于前一 意见 , 且待下 文分析 , 后 一意 见 似 是 而非 。 崔 浩 性 格 上 虽 有弱 点 , 但躁进却 非其一惯作风 。 《魏书》本传 称 : “ 浩既工 书 , 人 多 托写《急就 章》 , 从少 至 老 , 初不 惮劳 , 所 书 盖 以百数 , 必称 ` 冯 代强 ’ , 以 示 不 敢犯 国 , 其谨也 如 此 。在 政治上 行 事 谨慎 的崔 浩 之 所 以校 胜 于上” , 实是政治形 势 变化的结果 。 上述卢玄传所 记事件 , 《资治通 鉴 》作 为崔 浩 之狱 的 背景 系 于 崔 浩 被杀 之前 , 且增 加 了自恃才略及魏主所 宠任 , 专 制朝 权一 段话 。 该 事 件 发 生 的具体时 间虽 已 难 确 定 , 但必 在 太平 真君 五年拓跋 晃监 国 以 后 , 否则 崔浩 没 有必 要 与 拓跋 晃 争 执 , 如 果没 有取后进 明 能以代 替罢 归功 臣 的诏令 , 崔浩也不 可能固争 而遣 之。 拓跋 晃虽 反对 崔浩 将新 近 荐举 的五 州世族人 士遣 为郡 守 , 却并不 反对将先此应征 人平 城 的世族 人 士 派任 地 方守令 。 除崔 浩此 次新征 召的五州 士人外 , 神鹿 四年 征人平 城而康集 于中 、 秘 二省 的汉族 士人 因机 出任地方长 官者 亦不 在少数 。 《高允 传》即称高 允为 中书侍郎 二 十余年 , “ 部 下 吏百 数十人 亦 至刺 史 二 千石。 据统计 , 拓 跋蠢统治 时期, 汉 人为 刺史 的 比重从道武 、 明元 二 朝 占总 数的 7 . 3 % 上 升 到 4 0% 0 。 汉人 出任地方长 官 , 一 改前此拥 节分 符 , 多 出丰 沛 ” ⑧ 即地方长 官基本 上 由鲜 卑 人充任的情况 , 应是 整顿地方吏治在 新 的政治局 面下更 大规 模的行动 。 《魏书 · 世祖纪 下》记太平真 君 五年 正 月 庚戌 诏 书称 : “ 自顷 以 来 , 军 国多事 。 未 宣 文 教 , 非 所 以整齐风俗 , 示轨 则 于天下 也 。 今 制王公 已 下 至于 卿士 , 其子 息 皆诣 太 学 。这与 两 天前 发布 的禁 图凿及 私养 沙 门 以壹 齐政 化 、 布 淳德 于 天下的 诏 书 , 一 并体现 了拓 跋 晃 监 国后 , 厉行 文治 的企 图 , 禁 图徽 及 私养 沙 门同 书卷 1 0 8 之 一《礼 志一》称 : 太 平 真 君 五 年 六 月 , “ 司徒 崔浩奏 议 : ` 神祀 多不 经 , 案祀典 所宜祀 , 凡五 十七 所, 余 复重及 小 神请 皆罢 之 。奏 可。 据同 卷所 载 太和 十五 年 八月戊 午 诏 , 北 魏 前期祭 祀 的杂 神 有 1 2 0 0 余处 , 这 些得到 朝 廷 祭 祀 的神灵 , 绝不 包括北方 民间 自行祭 祀 的的对象 , 大多 数应是 拓跋 鲜卑部落联盟 时代各 个部落所 崇拜的神灵 , 其中一 些在《魏书 · 礼志》及《水经 注》中还 能找 到其踪影 。 崔浩据 以 罢除这些 神祀 的祀 典不 知是 当时 所定 , 还 是汉 魏 以来传 统政 权 不 断论证所 得 的 结论 ,

·

5 2

·

无疑都是 根据《周礼》中的儒教礼 制原 则 确定 的。 罢废 杂 神 、 崇 尚祀 典 , 既 与 北 魏 皇权 成 长 过 程 中排抑部 落势力 的历史进 程合拍 , 同时也 是在 强力 推 行文治 的政治背 景下 采 取的激 烈 的行 动 。 太平真君 五年后 , 另 一个 以宣文 教为 目的 的激 烈行 动则 是 废佛 。 烙守强 烈儒教 文化 理念 的崔 浩 , 对外来 的佛教 持 强烈 的排斥 态 度 。 《魏 书 · 崔 浩 传》说 : “ 浩 非 毁 佛 法 , 而 妻郭 氏敬好释 典 , 时时 诵读 。 浩 怒 , 取而 焚 之 , 捐灰于厕 中。又 称 : “ 浩 既不信佛 道 , ( ) 模 深 所 归 向。 每虽粪 土之 中 , 礼拜形 像 。 浩大笑之 , : ` 持此头 颅不 净处 跪是 胡神也 。 ” , 太平 真君 五年禁 私养沙 门诏 称沙 门假 西戎 虚 诞 , 妄生妖孽 , 非 所 以 一齐政化, 布 淳德 于 万 天 下 ” , 业 已 体现 出儒教 理念 与外来 佛 教间 的冲 突。 太平真君 七年 , 崔 浩终 于 为全面 废佛 找 到合适 的 借 口 。 《魏书》卷1 1 4 《释老志 》谓太 平真 君七 年拓 跋煮 率军于 关中平盖 吴 之乱 , 于 长 安 一佛 寺 发现 僧人 私藏武 器 、 酿酒 , 为州郡 牧守及 富人藏 匿财物 , 与 贵室妇 女 于暗 室 中淫 乱 , “ 帝 既 非 沙 门非法 , 浩时从行 因进 其说 。 诏 诛长安 沙 门 , 焚 破佛像 , 救 留 台下 四 方 , 令 一 依 长 安 行 事… … 时恭 宗为太 子监国 , 素敬佛道 。 频上 表 , 陈刑杀 沙 门之滥 , 又非 图像之罪 , 今罢 其道 , 杜 诸寺 门 , 世不 修奉 , 土木 丹青 , 自然毁 灭 。 如 是再三 , 不 许 · · 一 恭宗 言虽 不 用 , 然犹 缓 宣 诏 书 , 远近 皆预 闻知 , 得 各 为计 。 四 方沙 门多 亡 匿获 免 , 在京 邑者 亦蒙 全济… … 始谦之与 浩 同 从车驾 , 苦与浩 净 , 浩 不肯 。 谓浩 曰 : ` 卿 今促年 受 戮 , 灭 门户 矣 。后 四 年, 浩 诛 , 备五 刑 , 时 年七 十。 上述史 料表 明 , 此次废 佛行 动 的主谋为 崔浩 。 论 者 多将佛 、 道 二 教之 争视为 佛 教三 武 之厄中太 武灭佛 发生 的原 因。 因为 崔浩 曾力 劝 拓跋煮 接受道 教 , 尊 北 方道 教 人物寇 谦 之 为天师 ” , 且 于平城修筑 天师 道坛 , 至道 坛亲 受符 篆 ” ;崔 浩 本 人亦事 天 师 , 拜 礼甚 谨。 这实 际上 只是 问题的表面 现象 。 道教 只不过 是崔 浩 在北 方 兴 复周 孔 儒教 , 并使对儒家 政治 文化 理念 知之不 多却热心 于天文 术数的拓跋 煮易 于接受 的幌 子 。 崔 浩与寇 谦之最 初 的结合 是 因为两 人在讨论 自古 以来治 乱 之 际时思 想上 的契合 , 寇谦之不 仅 尊崔 浩 为当今 之 皋 舞 ” , 并且 改变 了道教行道 隐居的本质 而营世务 ” , 称 自己奉 神 中之诀 , 当兼修儒 教 , 辅 助北方太平 真君 , 继 千年之绝 统 ” , 甚至还要崔浩为他撰列 王者 治典 , 并论其大要 ” 2“ 。 可 以 说是 崔浩 与寇谦之合谋撰成的所 谓含有上 师李 君 之手 笔的《录图 真经》中 , “ 坛 位 、 礼 拜 、 衣冠仪式各 有差 品” , 大 自与世礼相准 ; 后 建造 天 师道 坛 , “ 重 坛五层 , 遵 其新经 之 治 ’ , 制 如 明堂 , “ 明堂乃汉魏 以 来儒者众说纷 纭却都又视 为帝 王 承 天行 太平 之 治 的 礼仪 建筑 。 崔 、 寇的结 合 , 不 仅仅使北方 民间 暗 中传播 的道教 获 得政权 的认可 , 更重 要 的 是使儒 教得 以 曲折地影 响 当时政权 的礼仪 活动并使统治 者 心理上 加 以 接受 。 因 此 , 崔 浩 与 寇谦之 的结合并不 全是论者所说 的因为家族地位 的相 近或 家族宗 教信仰的相 同 2 8 , 否则留心 于制 度, 科 律及经 术之言的崔浩 , 连《老子》 、 《庄 子》这 两部道 教 奉为至 上经 典的著作亦不 忍 卒 读 , 称 之为不 近人情矫诬之说 ” , 视之为乱先 王之教败法文书 , 不可 能拜 倒 在 道 教 的神灵 之下 。 而且我 们 知道 , “ 天 师寇谦之作为道 教 领 袖 , 对 激烈的废佛 活 动 持保 留 态 度 , “ 苦 与浩净 ” , 在 其创 新的 道 教神 灵 中 , 还 为 佛保 留 了相 当重 要 的位置 。 。 这 也 反 映 出 太 武废佛 的 主因并非佛道 之争 , 而是 因为佛 教义理与崔 浩心 目中的政治文 化理 念相悖 。 废佛 诏书 中所提 出的罢废佛 教 的理 由亦可证 明上述意 见 。 诏书 中说 : “ 昔后 汉 荒君 ,

· 5 3 ·

惑邪 伪 , 妄假睡梦 , 事胡妖鬼 , 以乱 天常 , 自古九州 之中无此 也 。 夸诞 大 言 , 不 本人 情 。 叔 季 之世 , 暗 君乱主 , 莫不 眩焉 。 由是政 教不行 , 礼义 大坏 , 鬼 道盛 炽 , 视王者 之法 ,蔑 如也 。 自此 以来 , 代经祸 乱 , 天 罚 巫行 , 生 民死尽 , 五服 之 内 , 鞠为丘墟 , 千 里 萧条 , 不见 人 际 , 皆由 于此 。 联… … 欲除伪定真 , 复羲农之 治 。 其一切 荡除胡神 , 灭其踪 迹 , 庶 无谢 于风 氏矣 …虽 言 胡 神… … 皆非 真实 。 至使王法废而不行 , 盖 大奸 之魁也 。 有非 常 之人 , 然后 能 行非 常之事 , 非 联孰 能去 此历代之 伪物 ! ” 诏 书称佛 为胡妖 鬼胡神伪物 ” , 原 因是自古九州之 中无 此也 ” ; 诏 书将东汉 以后 的社会动乱归咎于佛 教 , 指 出 只有太平 真 君拓 跋煮 才能 完成荡 除胡神非常之事 ” , 目的在 于行政教 , 兴礼仪, “ 除伪定 真 , 复羲农之治 ” 。 废佛 的 主 旨确 实 在于兴复儒教 , 推行 文治 , 而 不是 为道教 张 目。 不过 , 佛 教 在当时 鲜卑 贵族 及 汉族世族人 士 中都拥 有众多 的信众 。 据《魏书 · 释老 志》 , 曾被 拓 跋煮 信重 的 名 僧 惠始 , 死 后 葬于 平 城 城 内 , 太平真君 六 年 , “ 制 城内不 得 留座 , 乃 葬于 南郊 之外 … … 送 葬者 六 千 余人 , 莫不感 坳 。 中书监高允为其传 , 颂其德迹。 这感 坳的六 千余人 , 无疑 和监 国太 子拓 跋 晃 一 样 , 同是 崔 浩废佛 活动 的积极反对 者 。 对于鲜 卑族人 来说 , 崔浩既用 汉族文人 逐步取代他 们的官 职 , 在罢废 了他们传统 中崇拜的神灵 后, 又强行废佛 , 彻 底 剥 夺他 们 心 灵 中 的寄托, 他 们 对崔 浩 及 其属 下 的汉族文 人 的排 抑心 态随 时事的发 展 , 必 然会上 升为极 端 的仇视 。 为 了体现出文 治 的氛 围 , 太平真君 八年 ,崔 浩奏 请颁 行 自己 号 称经 3 9 年 潜心 思 考 而 编 成 的《五寅 元历》 。 尽管 同时代的人 对 其历 法 中 的谬误 提 出 过 批 评 , 后 世 天 文 学 家 亦 认 为考 察未及 周密 , 崔 浩却坚 信 自己得周 公 、 孔 子之要术 ” , “ 得 天道 之正。 并 称 : “ 今 遭 陛 下 太平 之世 , 除伪成真 , 宜 改误历 , 以从天道… … 非但 时人 , 天 地鬼神知 臣 得正 , 可 以 益 国家 万 世之名 , 过于三 皇五帝远 矣 。。 与 此 同时 , 崔 浩属 吏著作 郎 阂湛 、 郑 标 双上 书朝 廷 , 称颂崔 浩 所注《论语》等儒家经典 , “ 言马 、 郑 、 王 、 贾虽 注述《六经》 , 并 多疏谬 , 不 如浩之精微 。 乞收 境 内之 书 , 藏之秘 府 , 班 浩 所 注 , 命天 下 习业 … … 既 而 劝 浩刊所撰 国史 于石 , 用 垂 不 朽 ’ , 。 。 据《魏书 · 崔浩传》及《南 齐书 · 魏虏 传》 , 崔浩 对立 石 刊 刻其所 注《五 经》及 所 主编 的 《国 书》极 为 热心, 监 国太子拓 跋晃亦加 以支持 , 遂 从邺城取石虎 时代各 长丈余 的文 石屋基 ” 6 0 , 运 至平城城西三 里 、 西 郊祭天 坛东 三 里 的地 方 , “ 方百 三 十步 , 用功 三 百万 乃 讫。 无论 从哪个角度说 , 这都是工程浩 大 的文化建设 活动 , 如 能存 留至今 , 其文 化价值绝 不 亚 于 同一 地 区 的云 岗石窟 。 不过 , 西郊 祭天 坛 是拓 跋 部 落联盟 时代 旧 俗 最 集 中 的体现 , 《五 经》却是 汉 族文 明最权威的代表 , 两 相对峙 , 这成 为 当时平城最为奇 特 的文 化 景 观 : 一 方是 鲜 卑王 公 勇 士胡服奔逐 , 女巫执礼 ; 一方是汉族文人 摇头晃 脑 , 幻 想 礼制 与 自己 心 目中 的文 明 。 两 种 文 化代 表者政治势力上 的悬 殊 , 决定 了这种文化 对垒的最终结 局 。 崔 浩被杀的直接起 因为他主 编的北 魏 当代 史《国书》或 称《国记》备而 不典 , 而石 铭 显 在 衡路 ” , 激起鲜卑族人 的群 起攻击 。 见 于《魏书 · 崔 浩 传》 。 而 关注崔 浩 事件 的研究者都 没 有将其作为事 件 的真正原 因 , 或根 本上 加 以 否 定。 。 当事 人 之一 的高 允事 后 在 崔 浩等经 营 石铭 时 曾预言 : “ 阂湛所营 , 分 寸之间 , 恐为崔 门万事 之祸 。 吾 徒 无类 矣 。而事 发 之后 却 表 示 : “ 浩 以 蓬篙之才 , 荷栋梁 之任 , 在朝无睿愕之节, 退 私无 委蛇 之称 , 私欲 没其公廉 , 爱 憎 蔽其直理 , 此浩之责也 。 至 于 书朝 廷起居 之迹 , 言 国家得失 之事 , 此 亦为史 之 大体 , 未 为 多 违 。。 《崔浩传》称崔浩本 人伏受赊” , 亦 即承认有枉 法 受贿 行为 , 这或许是 高允所 称私 欲没其公廉的具体事 实之一 。 按 其时北 魏百 官无 禄 , 全 靠不定 期的赏赐 , 官员 清廉者生 活艰难。高允任中书侍郎 近三 十年 , 怎 么 说也 相 当于今 日一 个副 部长 级 官员 , 家中惟 草 屋 数 间 , 布被组袍, 厨 中盐菜而 已 … … 常使诸子樵采 自给。 与 高允相 比 , 崔浩官高位重 , 所得 赏 赐亦 多 , 可 以过得相 当豪华 , 如 他 自己 所 说 : “ 余备位 台 馆 , 与参 大谋, 赏 获 丰厚 , 牛 羊盖 泽 , 货 累拒万 。 衣则 重锦 , 食则 粱 肉。如 此 富足 , 还 收 受贿 赂 , 可 谓贪 得 无厌 。 不 过 , 言 崔浩 收 受贿 赂也 只不过 是 诛 崔浩 的一个 借 口 , 否 则 , 受贿 的个人 行 为不 可能 祸及 大量 部 属 乃 至姻 戚 。 但 我们不 能 否认《国史》 中有关 内容 的公布 对 当时 业 已 激化 的矛 盾 的 催化 作 用 。 《魏 书 · 崔浩 传》称往 来行 者咸 以 为言 , 事遂 闻发 ” ; 《北 史 · 崔 浩 传》称北 人咸 悉 愤 毒 , 相 与 构 浩 于帝。 拓跋 煮 为《国史》中的内容愤怒不 已 , 亦 见 于 ( ( 魏 书 · 高允传》 。 正 如周 一 良先 生所 说 : “ 崔 浩 国史 之 狱为一 大政治 事件 , 必有其深刻复杂 之原 因” , 国史备而不 典只是事 件发 生 的导 火线。 虽 然周先 生对 国史不 典提 出 的具体例 证尚可 商榷 . , 我 们确 实 还 可 以 找到 崔浩《国史》中受 到鲜卑 族人 群起攻 击并使 拓跋 煮怒 火 中烧的具体内容 。 《宋 书》卷 9 5 《索虏传》称 : “ 索 头虏姓 托跋 , 其先 汉将 李 陵之后 也 。 陵降匈 奴 , 有数百 千 种 , 各 立 名 号, 索 头 亦 其一 也 。《南 齐 书》卷 5 7 《魏 虏传》亦 称 : “ 魏 虏 , 匈 奴 种 也 , 姓 托 跋 氏… … , 匈 奴女 名拓跋 , 妻李 陵 , 胡 俗 以母名 为姓 , 故 虏 为李 陵 之后 。 虏 甚讳之 , 有言 其是 陵后 者 , 辄见 杀 。尽 管研究者 或 就此 展 开对 拓 跋 鲜卑 族源 的讨论 , 但这 种 说法早 已 受到 唐 代史 学家 刘知几 的尖锐批 评 。 《史通 · 外篇 · 杂说中》后 魏书条 : “ 又崔 浩诌事 狄 君 , 曲 为邪 说 , 称拓 跋之祖本李 陵之 宵。 当时众议 抵斥 , 事遂 不行 。 或 有 窃其 书以 渡 江 者 , 沈 约撰 《宋 书 · 索虏传》 , 仍传伯 渊所 述。 凡此诸妄 , 其流甚 多 , 倘 无 迹 可 寻, 则真伪 难 辨者矣 。崔 浩所 撰且被人秘 密携 至江南 的必 为其 主持 编撰 的 国史, “ 众议抵 斥往来行者 咸 以 为言北 人咸悉愤 毒情形 相 同 , 刘知几这一 说法按 他本 人 的标 准 , 应 当是 有可寻 的 , 《国史》称 拓跋 为李 陵后 , 应 该是其备 而不典的一个 铁证 。 问题是 崔浩 于《国史》之中称拓 跋之祖本李 陵 之 宵虽 属邪 说 ” , 却并非有 意 要 贬 抑 拓跋 氏 , 而 是为 了诌 事狄君 ” , 即讨好当 时的 北魏 皇 帝拓 跋 煮 。 崔 浩 为什 么 认为他杜 撰 的 这一邪说可 以 得拓 跋煮 之欢心 ? 其真 正 目的又是 什么 呢? 《魏书》卷 4 7 《卢 玄传》说: “ 司徒崔浩 , 玄之外兄… … 浩 大欲 齐整 人伦 , 分明姓 族 。 玄劝 之 曰 : ` 夫创 制立 事 , 各有 其时 , 乐 为此者 , 讴 几人也 ? 宜其三 思 。浩 当时虽 无异言 , 竟不纳 , 浩 败颇 亦 由此 。陈寅 J洛先生 认为 , 崔浩 与寇谦之致力 于通过齐 整人 伦 , 分明姓族 ” , 建 立 高 官与儒学 合一 的 贵族政治 , 而将有政 治 势力却无 学 术 文化的原 鲜卑部酋 排斥 于这种 新构 建 的贵族 政治之外 , 正是 崔 浩致败 的 真正 原 因。 。 从前引《卢玄 传》看 , 崔浩 曾认可 卢 玄 的意 见 , 但最终因变化而确实 采取 了分 明姓族的实 际行 动 , 而 这 还是应 当属 于太 平真君 四 年 以后 激进文 治活动 的一 个 内容 , 只是 我们不 能 将分 明姓 族作 为排斥 鲜卑 贵族 的手 段 , 崔浩不 可能在 政治上如此 幼稚 。 我认为 , “ 称拓跋之祖本 李陵之 宵馅事狄君 ” , 正是 我们 可 以指 实的崔浩分明姓 族的一个具体行 动。 要分明姓族 ” , 自然 要 以崔浩等汉 族世族人 士在 十六 国 以来 动荡 局势 中仍坚持 的汉 魏 学 术 文化传统 、 家族风尚与 门第通婚为基 础 , 而 在 当时 , 却不 得不考虑 如何将 政治上 处于绝对优势的鲜卑贵族纳人新定的或 准备中的姓 族 体系 , 而不 是 将 他们 排 斥 在外 。 将拓 跋 氏定 为汉 代名将李 陵的后代 ,而拓 跋部 落联盟 时代附 于拓 跋 部的 各部 酋 长祖先 为 随李 陵降于 匈 奴 的数百 千部属 , 拓跋氏 自然成 为 足 以 与 当时任何 汉 族世族媲 美 的名 门 , 同时 也使其地 位高于其他鲜 卑贵族 , 而所有 鲜卑人都是 原本 被 他们 压制 的汉 人 ’ , 。 的 同类 。 称拓跋 为李 陵后 , 既可 以进行分明姓族的活 动 , 又 能抹去 鲜卑人 与汉 人 之 间 的民族 隔 阂 , 可 谓一举两 得 。 崔浩 所 以 要将拓跋 氏与汉 族李 氏拉上 关系 , 与其最 初尊 拓 跋熹 为太平 真 君时所杜撰 的神话或 有关系 。 《魏 书 · 释老 志》记载 , 寇谦之称在北 魏 明元 帝泰常 八年 十 月 即拓跋 煮 即 位前一 月 , 受 神人所授《录 图真 经》, 该神人 为牧 土上 师李 谱文 ” , 自称老君 之玄孙 , 昔居 代 郡桑 干 , 以 汉 武世得道 , 为牧 土宫 主 , 领 治 三 十六 土 人鬼 之 政。 可 以 说崔 浩 与寇谦之当 时 杜撰这一 神话 , 意 在暗示 这位 汉武帝 时于 平城 桑干 得 道, 且 任 牧 土宫 主 的老 子后 裔李谱 文 , 正是 拓跋 氏先祖的化身 , 是他 希望其原来 以 游牧 为生 的后 代接受 儒 教 , 走上 文 明的道路 。 当 崔浩 为分明姓族服务 给拓跋 氏选定一位汉 人先祖 , 而 不 是笼 统地 称之为 华夏 始祖黄 帝 之 后 时 , 当初 制造的 神话可能会萦绕于 心 中 , 崔浩最 终 为拓跋 氏选 定 的祖先是 李陵 而不是 李谱 文 , 或 者 因为后 者 太过玄 虚 , 而前 者毕竟有 一定 的历史 依据 。 崔 浩这一举动 只是一 厢情愿 。 当时 的鲜卑人 是国人 ” ,鲜卑 贵族 是 北魏统治 的基 本政 治力 量 , 他们仍视汉人及北 魏境 内鲜卑 以 外 的其他 民族 为 不稳定 因素 , 拓跋 熹本人 虽接受 了太平 真君的名号 , 愿意 实行一定 程度 的有利 于 巩 固北 魏统治 及 自己 专制 权力 的文 治 ” , 但他仍 为 自己 是马背 中领 上生 活的鲜卑人 而 自豪 。 拓 跋 煮及 绝 大 部分鲜 卑人 均 不 可能 接受崔 浩 为他们 安 排的李 陵或其他汉人为 自己 的先祖 。 前引《南齐 书 · 魏虏 传》称虏甚 讳之 , 有言 其陵后者 ,辄见 杀” , 崔 浩作 为这一 说法 的始作 俑 者 , 自然 首 当其冲 。 在过 于 激进 的文治 活 动业 已 使鲜卑 人 深 怀 不满 的情 况 下 , 崔 浩 又 为安 排 一 位 汉 人 祖先 , “ 众 议 抵斥咸悉愤毒 ” , 是必然 的反 映, 他们相与 构 浩 于帝 ” , 即便拓 跋 煮不 想 杀 崔浩 , 政 治上 的 总体 考 虑也 会促 使他将崔浩等 推上 断头 台 , 以平 息 鲜 卑族人 的愤怒 。 有 趣 的是 , 崔浩 的邪 说在 北朝 后期 , 却 被一 些急于证 明 自己原本为 中原人的北族人 采用。 《魏书 · 世祖纪 下》说拓 跋煮果 于诛戮 , 后 多 悔之 ” , 并 称 : “ 司徒 崔 浩 既 死之 后 , 帝 北 伐 , 时 宣城公李 孝伯 疾笃 , 传 者 以 为卒也 。 帝闻而悼 之 , 谓左 右 曰 : ` 李 宣 城可 惜 。又 曰 : ` 肤 向失 言 , 崔 司徒 可 惜 , 李 宣城 可哀 。褒贬 雅意, 皆此类 也 。太平 真君十 一年 六月 崔浩 被杀 后 第 三天 , 拓 跋煮 即北 巡 阴山 ” , 次年七 月 、 十月 又两 度行 幸 阴 山 ” ,难 以 确定 拓 跋煮 是 在 哪 一 次北伐时说这番话 的 , 但 毕竟 还是可 以 从中体会到他 对 崔浩 被杀 的遗 憾心情 。 这 也 表 明 , 《宋书 · 柳元景传 柳光世 附传》所 记崔浩 因 心 向刘 宋 与 北 方 大族 密 谋叛 魏 而 被杀 , 如 果 不 是柳 光世南 奔刘宋时 自高身价 进行 的宣传 , 便是 鲜 卑贵族相 与构 浩 于帝时 的说 辞 , 绝 非 事实 。 关于监 国太子 拓跋晃在 崔浩事件中的表现 , 没有 更 多 的材 料 可以 说明 , 我们 知道 他反 对 崔 浩进行激烈的废佛 活动 , 也 曾在 派遣地 方 长官时 与崔 浩 发 生过 争执 。 就派 遣地 方长 官一 事说 , 拓跋 晃从守令宰 民 , 宜 使更 事 者这一 认识出 发 , 主 张将先前 召人 京师 为 郎吏 且亦 为州郡选即 出身世 家大族的人士 派 任地 方 , 不 是 从根本 上 反 对 崔浩任用 世族人士代替 鲜

·

卑贵族 的做法 。 不仅所 有文 治的法 令都是通过 他发布出 去 的 , 而且 他还热衷 于营立 田 园 而不是牧畜 , 还下 令于平城哉内督课农耕 , 他还积极支持崔 浩立 石刊刻《国书》的 活 动 , 并在 事发之后 小 心翼翼 地保护 了拓 跋煮认为罪过 于崔 浩 的高允 , 使之 成为 北魏后来文 治活动 的领 袖 。 所 有这些 都说明拓跋 晃并非是一个 极端守 旧 的 人 物 , 因此我 们难 以 将他视为崔 浩 的政敌 , 或更进一 步将他 作为反对文 治的鲜 卑贵族的代表 。

综上 两题 , 拓跋 煮统治前期 , 在崔浩 的积 极 鼓动下 , 拓 跋煮 接受 了太 平 真君的称号 , 以在 北方复 兴儒教 为 己任 , 北魏政权 进行 了一 系列 以文 治为 主要 目标 的改 革活 动 , 损 害 了鲜 卑贵族的 利益 , 在 太平 真君 四年末 激 起了鲜卑贵族 针 对拓跋 熹及 崔浩 的政治 密谋 ; 其 后 , 胜利者崔 浩 为形势所动 , 推行更为激 进的文 治 活 动 , 超 出 了鲜卑族人乃 至拓跋煮本 人 的 接 受程度 , 从而 招致 杀身之祸 。 北 魏政权的全面改 革及鲜 卑族 人 的全面汉 化还有 待时 日 , 特 别 是还 有待 一位 服膺中原文 明 的鲜卑族人 的政治领 袖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