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文化运动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个明显证据

新文化运动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个明显证据

时间:2023-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以开放言论自由和保障人身自由为中心的第二次宪政运动,是延续了五四以来的民主运动的新趋势,反映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政治的深层影响。新文化运动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个明显证据是平民主义所发生的巨大作用。这是因为,新文化运动的起因就是基于要唤醒民众的需要。它标志着经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新青年,都产生了要与民众,特别是工农大众相结合的觉悟。国民党改组后对工农民众运动的重视就是明证。

新文化运动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个明显证据


“要求政府立即给予人民以较多之自由。并谓,现时情形,人民不但无言论自由,结社自由,抑且无旅行自由甚或吃饭自由云云”②。参政会闭幕后,10月2日,在协商宪政实施筹备机构的组织和人选时,张君劢等再次表示,特别注重言论自由的开放。宪政实施协进会成立后,以开放言论自由和保障人身自由为中心,以中间党派的民主人士为主干,展开许多活动。例如创办《宪政月刊》,大力从事宣传,张君劢、黄炎培、陶孟和等都曾发表文章和讲演,呼吁开放言论自由和保障人身自由。同时提出提案,要求改善新闻检查及书籍检查办法,整肃滥用职权捕押久禁情事的办法,及要求尽快实行提审法等等。可以说,以开放言论自由和保障人身自由为中心的第二次宪政运动,是延续了五四以来的民主运动的新趋势,反映出文化运动对中国政治的深层影响。

  

  ①参见《王世杰日记》1943年9月17日。 ②参见《王世杰日记》1943年9月25日。

  

  

  新文化运动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个明显证据是平民主义所发生的巨大作用。

  我们知道,平民主义的思想观念在清末已经出现。但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思潮则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是因为,新文化运动的起因就是基于要唤醒民众的需要。当时倡导新文化的领袖分子们都是怀着迫切的心情,寻求有效的途径,采取有效的方法,把一些最基本的近代思想观念输入一般民众的头脑中去。黄远庸所谓要使“现代思潮……与一般之人生出交涉”[28],胡适所谓“普及于大多数之国人”[29],陈独秀所期盼的“多数之国民”之“最后之觉悟”[14]107,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平民的身上。白话文的倡行、平民教育的开展、平民社团的组织等等①,则是将他们平民主义的思想付诸实践的表现。参与这种实践活动的不仅有广大的青年学生,而且许多大学教授们也身体力行,由此推动平民主义思潮日形高涨。这时期的平民主义,已不限于政治方面,而且包括经济的平民主义,教育的平民主义,乃至文学艺术的平民主义等等。

  新文化运动所推动起来的平民主义思潮,与清末以来的平民主义观念大不相同之处在于,它不停留于笼统地诉诸一般的民众,而是直接向最大多数的工农大众说话。还在五四运动发生不久,唐山一个工业专门学校的学生就组织起来,深入到附近的农村做宣传群众的工作[30]。其后,青年知识分子深入农村、工厂,与工农相接触,在他们中间做宣传,或开展平民教育,或做社会调查,乃逐渐形成风气。1920年,天津觉悟社周恩来等与北京的一些青年团体的代表,在李大钊的参与下,作出了以“到民间去”为宗旨的《宣言》和《约章》。它标志着经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新青年,都产生了要与民众,特别是工农大众相结合的觉悟。这是有巨大的历史意义的事情。知识分子与工农民众相结合,在像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里,它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是极其伟大的。因为,通过这种结合,知识分子和工农大众都将改造成为新的社会力量。原来脱离民众,不谙世故,没有实行能力的书生,变成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原来因无知识而沉埋于愚昧、迷信之中,不关心世事的芸芸众生,变成了有一定知识,有一定觉悟,愿意参加政治活动的群众。这种结合,必将产生足以撼动社会的力量。事情正是如此。五四以后,由于一部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到工人中间去做大量的宣传与组织工作,遂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显然是造成中国以后的一系列巨大变化的基本原因。1920年代之初,国民党的改组也同平民主义思潮的推动有明显的关系。国民党改组后对工农民众运动的重视就是明证。可以说,没有平民主义思潮的高涨,就不会有后来的国民革命时期的波浪壮阔的工农群众运动,也就不会有国民革命的迅猛发展。

  平民主义思潮的高涨和工农运动的兴起,一则是因为在五四爱国运动中,广大的工农群众表现出自己的觉悟和力量;二则是知识分子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认为中国要走俄国人的路,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李大钊介绍十月革命的文章叫做《庶民的胜利》,罗家伦作《今日之世界思潮》也宣称,将来的革命都应该是俄国式的革命,真正平民的革命。这很明显地反映出,当时站在新文化前沿的知识分子,已经相当清楚地领悟到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是得力于工农大众的觉悟与奋起。所以平民主义因新文化运动而升华,使以后中国的政治运动和革命运动都带上突出的群众运动的色彩。

  在随后的数十年间,群众运动成为中国政治运作的一个极重要的手段。这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显然起了相当大的积极作用。但也无庸讳言,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过分迷信群众运动,也确曾发生不小的消极作用。但这与平民主义思想并无本质上的必然联系。

  

  ①当时明确以平民主义为旗帜的社团组织很多,如平民教育讲演团、平民教育社、平民周刊社、平民协社、民众社等等。以宣传平民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刊物也非常之多,如《新生活通俗周刊》、《平民教育》、《新妇女》、《湖南通俗报》、《平民》、《平民导报》等等。尤其是还出现了一大批直接向工农大众说话的刊物,如《劳动界》、《劳动周刊》、《工人周刊》、《劳动周报》、《醒农》等等。

  

  

  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我们这里仅就两者的互相促进的关系略作讨论。历史事实说明,政治觉醒或政治变革可以带动文化的变动;反过来,文化觉醒或文化运动也可以给政治带来某些重大的影响。但由于近代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人所面对的历史抉择,使政治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和超越其他问题的紧迫性。它对各阶级、各阶层、各群体都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政治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得不到妥适的解决。就在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前后,有识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章士钊在答复黄远庸时说:“提倡新文学,自是根本救济之法,然必其国政治差良,其度不在水平线下,而后有社会之事可言。文艺其一端也。欧洲文事之兴,无不与政事并进。”[31]陈独秀初办《青年》杂志时,本已宣布,“批评时政,非其旨也”。然而,一年多以后,他就认识到,“盖一群之进化,其根本固在教育、实业,而不在政治,然亦必政治进化在水平线以上,然后教育、实业始有发展之余地”。后来,梁漱溟更明白地说,政治若无办法,则文化亦无办法。可谓透底之论。在政治已上稳定运行之轨道的时候,无论是奴隶制时代,还是封建制时代,还是资本主义时代,文化都会获得一度辉煌的发展时期。反之,政治上不了轨道,则文化终难得到健全发展的机会。这是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了的不易之规。

  近代中国政治上所面临的基本课题是要实现独立和民主。要实现独立就必须反对帝国主义,要实现民主就必须反对专制主义。由于近代中国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主权已不完整,故国内的专制主义者与帝国主义者往往是互相勾结在一起。所以反帝反专制两项课题是密切相关联的。近代中国文化所面临的课题,如我们前面所说,是从近乎封闭式的,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联系的,以孔子与儒学定于一尊,严重压抑个性的古代文化,转变为开放式的,适应于近代民主制度的,否定一尊的权威,鼓励个性发展的近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并非完全没有可以滋生近代文化的因子,但久处于与专制主义政治紧密结合的主流文化的压抑之下,若没有外部的刺激因素来激活它们,难以成长起来,更谈不上取代旧的主流文化而成为新的主流文化。不言而喻,能够激活它们的外部刺激因素,恰是来自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的西方世界。这就极大地增加了文化转型的困难。因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民族,在内部变化的积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骤然面对一种给自己带来诸多损害与屈辱的西方列强所拥有的文化,实在是很难平心地、从容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政治上实现独立和民主,是实现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也就是政治上有办法,文化上才会有办法。这也就决定了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政治具有无可否认的主导作用。这既有积极意义,也有负面的影响,其负面的影响就是,在学术及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泛政治化的倾向。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

  [2]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14.

  [3]方汉奇,等.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0: 2583-2856.

  [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 1989.

  [5]孙中山.在沪欢迎从军华侨大会上的演说[C]∥孙中山全集(3),北京:中华书局, 1984: 374.

  [6]孙中山.致中华会馆董事函[C]∥王耿雄编.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373.

  [7]孙中山.孙中山全集(6) [C].(www.xing528.com)

  [8]耿云志.从革命党与立宪派的论争看他们的民主思想准备[J].近代史研究, 2001, (6).

  [9]欧阳哲主编.胡适文集(2) [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10]柳亚子选集: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 1030.

  [11]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1592-1593.

  [1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C].北京:中华书局, 1989: 54.

  [13]黄远庸.新旧思想之冲突[C]∥远生遗著(卷一), 159-160.

  [14]陈独秀文章选编:上[C].北京:三联书店, 1984: 74.

  [15]胡适.先秦名学史[M].欧阳哲主编.胡适文集(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9-10.

  [16]耿云志.中国新文化的源流及其趋向[J].历史研究, 1994, (2).

  [17]耿云志.世界化与个性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重要趋势[C]∥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18]鲁迅全集(1) [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56.

  [19]鲁迅全集(10) [C]. 163.

  [20]胡适.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C]∥欧阳哲主编.胡适文集(3). 193, 195.

  [21]蔡元培全集(4) [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351-353.

  [22]钱玄同.致孙国璋[J].新青年, 4: 4,通信.

  [23] T.. M Cheng.致新青年记者[J].新青年, 2: 3,通信.

  [24]钱玄同致陈独秀[J].新青年, 3: 4,通信.

  [25]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C]∥孙中山全集(1). 297.

  [26]罗隆基.论人权[J].新月, 2: 5.

  [27]罗隆基.告压迫言论自由者[J].新月, 2: 6, 7 (合刊).

  [28]黄远庸致《甲寅》编者的信[J].甲寅杂志, 1: 10.

  [29]胡适.胡适留学日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7: 956.

  [30]李中襄、许元熙致胡适的信[Z]∥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8),合肥:黄山书社, 1994: 134.

  [31]章士钊致黄远庸[J].甲寅, 1: 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