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北魏初年都址的选择的介绍

论北魏初年都址的选择的介绍

时间:2023-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北魏初年都址的选择皇始元年 六 月 , 拓 跋硅从径北兵发三路进击 中原。经过一 年半的艰 苦 战斗 , 先后占据并 、 冀谙州 , 夺得信都、 中山 、 邺等重镇 , 将后燕分割成南北两隅。到 天 兴 六 年 正月 , 拓跋硅墓本控制 了今河北 、 山西及 河南 、 山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同月 , 拓跋 挂从中山下 真定 , 经高邑达邺城 。

论北魏初年都址的选择的介绍

北魏初年都址的选择

 

皇始元年 ( 公元 3 6 9 ) 六 月 , 拓 跋硅从径北兵发三路进击 中原。 经过一 年半的艰 苦 战斗 , 先后占据并 、 冀谙州 , 夺得信都、 中山 、 邺等重镇 , 将后燕分割成南北两隅。 到 天 兴 六 年 ( 3 9 8 )正月 , 拓跋硅墓本控制 了今河北 、 山西及 河南 、 山东北部的广大地区。 同月 , 拓跋 挂从中山下 真定 , 经高邑达邺城 。 据 《 魏书 · 太祖纪 》 记载 : “ 帝至邺 , 巡 登台榭 , 遍览宫 城 , 将有定都之意。然而 在数天之后 , 他突然改变计划 , 匆匆离开邺城返 回 隆北。 这年七 月 , 拓跋硅 宜布迁都平城 ” , 始营宫室 , 建宗庙 , 立社 视 ” ( 《 魏 书 · 太祖纪 } ) ) 。 从 . , 平城做为北魏的都城持续 了八十余年。 直到孝 文帝动议迁都洛 阳 , 这一 局 面 才 告 结束。 拓践佳本启基于径北 , 在占据中原地区之后何以要选择邺城为都了 既有定都之意 , 又何 以要很快放弃而转都平城? 其间隐藏 了何种奥秘? 北魏初年都址的 选择 , 给其前期社会带来 了何种影响 ? 对于上述向题 , 《 魏书 》 的记载甚 少且又扑 朔迷离 , 故 历来为治史者所忽视。 本文拟就个人读史所得 , 对此 略作勾稽索隐 , 以 期得到大家的指正 。

拓跋鲜卑原是一 个游牧的部落联盟 集团 , 在打垮后 燕之前尚处于由氏族社会向阶 级社会 , 过渡的阶段 。 它一 贯以迁徙 为业 ” , “ 水草 , 无城郭 ” , 从未有过稳定的都城观念 。 虽 然在长川 、 定襄 、 盛乐 、 平城 、 东木根山 、 大宁 、 牛川 等地设立过政治 中心 , 但那些 所谓的 都邑 , 不过 是联盟首领为适应 当牧 、 战 争之需而临时建里的栖居之地 。 进 据中原以后 , 拓跋联盟陷入汉族封建经 济 、 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 , 社会组织急剧 地向 国家发生转化。 于是 , 定都问题便跃然成 为各项建国大计 中的 当务之急。 这是因为 , 拓跋人 所 统治的 汉人聚 居的新征服 地 , 不 仅幅 员辽阔, 而 且有着发 达的农业 经 济。 在那 里 , 以固定 都 址为传统的统治 方式已有上千年的 历史 。 如果拓践佳 不改 变游牧部落居无常处的 习俗 , 根本 无法 驾驭这个新建王朝。 . 那么 , 都址选在哪里 比较合适呢?径北地 区虽然是拓跋人 的根据地 , 但是在这里择地而 都 ,确实困 难重重。 第一 , 游牧部落以弯帐为屋 , 马上 做家 , 对于构筑城郭宫室 的土 木技 术一 窍不通 。 在从 无建城历史的地 区要拔地而起一座新都 , 困难可想而知 , 第二 , 建都后 , 政府要养活皇室贵族 、 一大批中央政府的官僚和人数众多 的军队及各种 非农业人 口 。 因此保证首都的粮食和其他生活 用品的供给便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 但是 , 这 一难题在隆北地区不易得到顺利的解答。 . 首先 , 这一 地带人 口稀少 ,缺乏农 耕传统 。 隆北 , 或称云 代、 云 朔 , 是指汉 代 的雁门郡 及其毗邻地区 , 大致包括山西雁门关 以北 、 内蒙 古大青山 以南的地区。战国时 为燕 、 赵边 境一 秦胁燕赵 , 恒指此 以张军 声。 汉 亦为缘 边郡地 , 每遗将屯 军以攘 却北寇。 后汉末 , 中原

, 3 .

多事 , 弃为荒激 。 ” ( 《 读史方 舆纪 要 》 4 4 ) 西晋 永嘉 四年 , 并州刺 史刘棍又从 这里徙走大 量人 口 。 当时 , 拓 跋琦卢从砚 求径北 之地, 砚不能 制 , 且欲倚之为援 , 乃 徙楼烦 、 马 邑 、 阴馆 、 繁畸、 哼五 县之民于 径南 , 以其地 与猜卢。” ( 《 资治通 鉴 》 卷 8 7 ) 从事农业生 产的汉 人被尽 数徙走 , 而占据这里 的却是不善 农耕的游牧部 落。 虽 然后 来拓 跋硅在 此息众 课农” , 户 又 曾命人垦辟河 北 , 自五 原 至稠阳 寨外屯 田 。 ” ( 《 魏 书 · 食货志 ) 但是 刚刚 出现的微 弱 农业经 济 , 没 有能 力改 变拓 跋联 盟 以畜牧业 为主 要内容的生产方式 。 其次 , 隆北地 区 自然条件较 差。 这里的 气候寒冷 , 无霜 期 短 , “ 土气寒 疑 , 风 沙恒起 , 六 月雨雪 ” ( 《 南齐书 · 魏虏传 》 )。 河流 少 , 水源 不充足 , 降 雨量 院低 ; 土壤为 栗钙 土 , 腐殖土 层薄, 有机物含量 少 , 上 质相 对内地 贫疥。 _ 匕述 条件均 是发展 农业生 产的不 利 因素。 再 次 , 交 通不 便 , 粮运 困难 。 首都不一定 要设在 全 国最 富庶 的地 区 , 却一定要同富庶地 区保有最畅通的 交 通线。 当时 中原产粮 区往阻 北的道 路只有 一条 : 它要 远绕幽 州 , 走上谷、 广宁 , 最 后才能 辗转到达 。 走近路 , ’ 么须攀 山 越岭 , 凿石通路。 (: 3 9 6 , 慕容垂 发大 军攻 . 拓 跋魏 。 《 资治 通 鉴 · 10 8 》 载其瑜 青岭 , 经 天 门 , 凿 山通路。忿洲年 , 拓 狱趁 返陛 北发 卒万人治直道 , 白望都铁关凿 恒岭 至 代。皆可 为证。 ) 而 中原 的邺城则完全是另 一种情况 。 第一 , 邺 城的 周围土地肥沃 , 水源充足 , 是 中 原 著 名 的根 仓。 邺 地西邻太 行 , 南濒大 河 , “ 山川雄险 , 原嘱平旷” ( 《 读史方舆 纪 要 》 卷 4 9 ) , 漳水 、 垣 水穿流而过 , 农 田水利素 米发达 。 早在战国时期 , 魏国邺 令西门豹就开凿 十二 架 ,引漳水溉 田 。 史起 继承 他的事 业 , 继 续整修和 扩大水 利工程 , 使邺城附近成 成沃壤 , 百 姓歌 之” ( 《 水 经 注 》 卷 1 0 ) 。 此后 , 汉 武帝大力修治 十二 渠 旧迹 , 曹 操则竭漳 水 , 迥流东注 , 号 天井堰 。创习上 ) ) 十六 国时 期 , 这里 虽受 战乱 的影响 , 但仍不失 为重要 的产粮区。 后 衣旅容德 在魏兵重 围 之 下优能拒守 ~ 邺城一年有余 , 原因之一是这 里的粮储 素积 ” ( 《 晋 书 · 慕容 德载记 》 ) 。 第二 ,四通八达 , 槽运 便利 。 邺城 地处华北 平原 的 `: , , 自 占 一 为 南 来北往 的杠 纽 , 陆路 交通发 达。 建安十八年 , 曹操为通潜运 , 特意开 凿白沟 , 引 琳水北流 人河 水 , 7 l J , 沟通 厄水 和漳水 。 之后 , 又有平 虏渠开成 , 遂 生泌水 、 淖沱水 、 漳 水 、 i青河 、 运 水 、 淇 水连 成一 气 , 在太行 山以东 形成 了一条畅通无阻 的水道交通线 。 第三 , 邺城据河北之襟喉 , 为夭 下之 腰普 ” , 战略 地位 非常重要 。 清 代 著名 地 理学 家顾 祖 .呜指 出 , 这里唇 齿泽 潞 , 臂 指邢洛 , 联络河 阳 , 襟 带 i宣魏。 ” “ 盖驰 逐 中原 , 邺其维毅 之 口矣 。他 还认 为 , “ 自古 用兵 , 以邺而制洛也 常 易 , 以洛 而制邺 也常 难。 ” ( 《 读 史方舆 . 纪 要》 ) 另 外邺 城的 设 计, 从地 理环境的利 用到城 内外的 布 局, 始终 围绕如 f可加强 军事防 御和 对宫城 的保护 这一 目的进 行的 : 邺城傍漳水 南岸而起 , 1匕岸是 汉 代的武城 。 有操 把 武城 加 固 作 为外围据 点 , 又 在城 内最 高处先后建 置 铜雀 、 金虎 和次 井 三台 , 主军事土 内外互为照 应。 三台 之内构筑 了不 少窖 穴 , 储存粮 、 盐 阳麒料, 另外 武库与 马厩 也离此不 远。 此城城 外又掘 成立 武池 , 水军 大营。 邺城在军事 上的 意义 , 素为政治 家 所重 视。 十六 国时期 , 张宾 曾对 石勒建议说 : “ 邺有三 台之 固 , 而接平 阳 , 四 塞山河 , 有 喉 襟 之 势。 宜 , 4匕徙据之 , 伐 叛 怀 服 。 河朔既定 , 莫有处将军之右 者。 ( 《 晋 书 · 石 勒 载记 》 ) 以后 , 盛容垂争 于中原 , 也 称 , 邺是 控驭 燕赵的 形胜 之地。

第 四

. 邺城 经营 多年 , 破坏 较小 , 宫室豪 华 , 市坊整 齐 , 是 帝王 优游 享乐的一 座皇城 。

大规模地经营邺城始于曹魏。 曹操挟天 子令 诸侯 , 邺城名为魏 王的都城 , 实 际是当时北部中 国的政 治中心 。 曹工 代汉 , 把邺 与洛 阳等并称为五 都。 在考古发掘 、 实地测量 和 文献材 料综 合研究的基础上 , 人 们对 1库魏时 期的邺 城进 行复原 。 证明仔魏 时期的邺城不仅 面积 大 , 建 筑 峨 豪华 , 而且 在结构 布局上也 曾作 过审慎的规 划。 否末功 乱 , 邺 城受到 一些破斌 , 但在后 赵时 期迅速得到恢复。 石虎 以邺为 都, “ 盛兴 宫室于 邺 , 起 台观 四 十余 所 ” ( 《 晋 书 · 石 季 尤 载 记 》 ) 新修的 宫宇皆漆 瓦金档 、 银楹金柱 、 珠帘玉 壁 , 穷极伎 巧 , ” ( 《 晋 书 · 石 季 龙载记 》 ) “ 拟秦 之阿 房。据 《 邺 中记 》 记载 , 石 虎在邺城的 东西郊 各修 一座禁 苑 , 并将三台更加崇 饰 , 甚于魏初。经过全面的修缮和扩建 , “ 其城东西七 里 , 南北五 里, 饰表以砖 , 百步一 楼 。 凡 诸宫旅 门台隅 难 , 皆加观榭 , 层 苍反宇 , 飞 檐拂云 , 图 以丹 青 色以轻素。 当其全 盛 之时 , 去邺六 七 十里 , 远望 若 亭 , 巍若 仙居。 ” ( 《 水经 注 》 卷1 0 ) 后 赵之 后, 前燕 烧容擒迁 都于邺 , 继续缮修 宫殿 , 铜雀台 ” ( 《 晋 书 · 慕 容倍载 记 》 ) 邺城是 十六 国时期 北方 首屈一 指的 名城 , 它 的豪华一 度使素怀混六 合以 一家大志 的符坚乐而忘返 ” ( 《 晋 书 · ” 符坚载记 》 ) 。 从前 秦到 拓跋 魏 , 邺城 虽两 易其主 , 然而 其间 不过一二一卜儿 年, 符 工 和 慕 容

德又都是弃城而 走 , 拓跋硅拿下邺城的时 候 , 这里 的宫城台榭 应该大体完好。 基于上述比较 , 我们就不 难理解当时拓跋硅热衷都邺的心 情了。 但是 , 做为一 个落后民 族 的联盟酋长 , 拓跋硅 对都邺城 , 还是 都险北 的选择 , 只能 存在着一个本能的 认识。 他无 法 对 两地 的优劣进 行详尽 的比较 。 因为他既没 有这方面的 知识 , 也不 具备这个判断 力。 在选 邺 为都的 问题_ 匕 还 存在着 个为他出谋 划策的 人物。 这位 慈后人 , 就是 当时 北方著名的汉族士人学 者崔宏( 字玄伯 ) 。 据《 魏书 · 崔玄 伯传》记载 , 拓 跋硅到 邺后 曾与 崔宏 有过 一次长谈 : “ 太祖 幸邺 , 历 问故事 , 于 玄 伯 , 应 对若流 , 太祖善之。谈话 的具体内容 , 由于 《 魏 书》 失载 , 我们已 无法 知道 。 但是在此次 谈话之后 , 拓跋 硅立即开 始巡登 台榭, 遍览宫城 ” , 并公开 透露出准番建都邺 的信息 。 可 以证明 , 崔宏陈 述的 有关故 与 f 对拓 跋途确 立都邺 计划影 响很大 。 在此之前 , 崔宏 借议国 一号的机 会 , 也曾发表过 类似的意见: “ 时 司 马德宗遗使 来朝 , 太祖将报之 , 诏 有司博 议国 号。 玄 伯议 日 : ` 三皇 五帝之立号 也 , 或 因所生 之上 , 或 即封 国 之名。 · “ … 国家 虽统北 方 广漠 之 土 . 逮于 陛 下, 应 运 龙 飞 , 虽 日旧 邦 ,受 命惟新 , 是 以胜国 . 之初 , 改杖 曰魏 。 又 慕 容永亦奉进魏土。 夫 魏者大 名 , 神州之 上国 , 斯 乃 革命之 征验 , 利 见玄 符 也。 臣 愚以 为宜号 为 魏。太祖从之 。 于 是四 方之宾 王之贡 , 成称 大魏矣 。 ” ( 《 魏 书 · 崔亡 伯传 》 ) 陈寅洛 、 . 汤 用 彤先生 曾专文论及 崔宏 的 出身 , 指出清河 崔氏既 情于 濡家礼 法 , 又 是 个天师 l迁家 。 在 这篇上议 中, 崔宏以汉 儒天人 感应说杂 烩天师道 星 象符瑞角 . )J 祥 国号为魏 的理由 , 强调 拓跋硅 政 权虽然起家一于经北 , 却实受 命于 中原 的魏土。 在 当时 人的 眼 里, 魏与 邺关系密 切。 《 水经 注 》 卷 1 0 :本齐桓 公所置也。 故 管子 : 筑五 鹿 、 中牟 、 邺以 _ . [ ] 诸 夏 也 。 后 属 晋 。 魏文侯七 年始封 此地 , 故 日 魏也 。 汉高 帝十二年 , 置 魏郡治 邺城 。 王莽更 名魏城 , 后 分魏郡 置东西部都尉。 故 日三魏。 魏武又 以郡 , 国之 。既 然 , 魏 、 邺本 为一体, 邺为 魏都 自然顺 理 成章 , 名实相 符 了。 , 崔宏 努力诱导 拓跋佳建 都邺城 , 大 概有这样 儿 个方面的 原 因: 笑 一 , 在拓跋佳 攻 占的 中原城 池 中 , 地位重 要 的共有三 座 : 中山 、 信 都和邺 。 中山是后 燕的 都城 , 鲜卑慕容人 的 力量 较强 , 不 易控制。 信都是 座小 城 , 无 论战略 位置 , 还是经 济实

, 都远不能与邺城相比 。 邺城确是当时拓跋硅 占领 区中最理想的都址。 第 二 , 崔宏有维护 个人和家族利益的 目的。 清河崔氏虽被后人 目为北方的一等士族, 然 其发迹的主要 时间是 在北魏建国以后的几世 , 并不是在此 之前 。 崔宏 的六世祖崔林 固然担任 过曹魏的司空 , 族人 中也有过品位较高的官 , 且此后大多宦位不显。 西晋评定士族高下的标护 准不特别注意壕中枯骨” , 而是 看当 代 杆 冕 ” ( 参阅唐长孺 : 《士族的形成与升降) } , 载 《 魏晋南北 朝史论拾遗 》 )。 因此在晋世 , 清河崔氏 的门第并不十分显贵。 它的势力和影响 主要集 中在地方而不在中央 , 这就是在许 多高门士族离 乡背井南下追 随晋王朝的 中 央 政 权 时 , 崔宏的祖上却不肯脱离故 里的原因。 崔宏的祖父 崔悦 , 父亲崔潜先后出仕后赵 、 前燕 , 为 官皆未 出清河郡所在的冀州。 崔宏少年时期号为冀州神童” , 前秦时期先后担任过符融的 冀州从事和符王的冀州征 东功曹 。 慕容垂建立后 燕, 又 任吏部郎 、 尚书左承、 高 阳 太 守 等

。 崔 宏尽量 格守为 官不远离家 乡的 宗 旨。 符坚一度闻而奇之 , 征为太子舍人 。 ( 崔宏 ) 辞以母疾不就。 ” ( 《 魏书 · 崔 玄伯传 》 ) 后来屈于符坚高压被 迫 西 行 , 但 一 侯 前 秦 有 . ,便立 即东归。 崔宏 力 主都邺 , 用 心仍在于 此 。 邺城与清河相距二 百余里 , 同属一个经 济 区域。 西晋 以前两 地皆 归冀州管辖。 西晋虽然将邺划属司州 ,但是人 为的行政分割 , 并不 能 割断这 种密切 的关 系。 崔 宏不愿 离开家族衣冠所系之地 , 担心 因此会成为无源之 水、 无本之 木 , 这正是他深谋远虑的地方 。 第三 , 崔宏企图影响和改造北魏政权 。 十六 国时期 , 留 居 北方的 汉族 士人备受 战乱之 苦 , 也愿望社会安定 , 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能代表和 维护他 们的利益 。 对于武力强悍 , 朝气蓬勃的北魏政权 , 他们既为其粗鲁野蛮感到恐惧 , 又 对其直朴可 塑寄存希望。 崔宏最初 无意同拓拔人 合作 , 是被拓拔洼遣骑迫 求 , 执送 军门” ( 《 魏 书 · 崔 玄 伯 传 》 ) 的。 后 来 , 他发现这 位蛮荒酋帅竟然颇具政治眼光 , 不但仰慕汉族传统文化 , 而且把任 用汉族士人 , 作为第一位的国策诸士大夫诣军门者 , 无少长 , ( 拓拔硅 ) 皆引入赐见 , 存问周悉 , 人 得 自尽 , 苟有 微能 , 咸蒙 叙用。 ” ( 《 魏 书 · 太 祖记 》 ) 崔宏本人也被任命为黄门侍郎, 与 另一士人张衰对总 机要 , 草创制度 。 ” ( ( ( 魏书 · 崔 玄 伯传 } } ) 崔宏 的族人崔逞更 被拜为尚 书 , 任以政事 , 录三 十六曹 , 别给吏属 , 居门下省 。 ” ( 《 魏书 , 崔逞传 》 ) 这些情况促使 崔宏很 快转变态度 , 积极参与规划制作北魏 王朝 的建国大计 。 在汉族士人的谋划之下 , 拓拔 硅开始建台省 , 置百官 , 封拜公侯 、 将军、 刺史 、 太守 , 尚书郎已下 悉用文人 。 ” ( 《 魏书 , 太祖记 》 ) 于是 , 一个按照魏晋政权结构建立起来的君 主专制 国家政体初步形成 了。 由于 这一政 体完全是汉族 传统 政权 的模拟物 , 所以 在其幼苗时期只有植根于 它的母体一 中原大 , 地才能生存。 崔宏和其他参与政权的 汉族士人都清 楚, 为 了影响和改造 北魏政权 , 使之适应 汉族士人的需要, 北魏的政治中心 , 必须设在士族力量强大的 中原地 区 ,而不能设在拓拔人 的老 巢径北。 这就是为什么一旦都邺计划 落空 , 汉族士人卢溥会拒绝徙代 , 并进一步挺 而走 险起兵反 魏 , 崔 逞会终虑不免 , 乃使其妻张氏与 四子留冀州 , 令归 慕容德 ” ( ( ( 魏 书 · 崔逞传 》 ) 的 真正原因。 不过在选都的初期 , 拓跋佳受到汉 族士人的包 围 , 都邺的倾向性比 较明显 。 他 甚至对要 求北归的部属讲 : “ 四海之 内 , 皆可 以为国 , 在吾所以抚之耳 , 何恤乎 无 民I ” ( 《 魏书 · 太 祖记 》 ) 这样公开表示要在 中原立国 , 不能不说是受到崔宏等人影响 呀 的结果 。

拓跋硅是南北朝时期杰 出的少数民族政治 家。 在进入 中原后 短短的一 年半时间里 , 他努 如力 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当时 的形 势, 完成 了一系 列的政策转变 , 并在 大多数情况下 获 得 了 成 功 。 但是 , 任何人都不可能随 心所欲地 创造历 史 , 都不 可能 在他们 自己选定的条 件下创造历 史 , 而只 能在直接碰 到的 , 既定的 , 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 ( 《 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 》 卷 1 60 3 页。 ) 拓跋佳 的都邺计划, 同样无法摆脱既成的客观 条 件对它的限制 。 在 要么 陷人危机 , 要么 变更计划 的决择面前 , 拓跋硅迅速选择了后者 。 妨碍拓跋硅实现都邺计划的因素, 分别来 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 属于外部的 威胁 , 概括起来说 , 主要是三种力且 : 1 . 有着亡国灭种之仇的 幕 容 鲜 卑 人 。 2 . 称霸 中原的编壁 势力。 3 . 凯觑整个 中原的后秦以及 颇具戒心的 东晋。 * 属于内部的 威胁 , 主要是联盟内部的持反对意见者和各种动乱的制造者。 以下顺序进行叙述。 后燕分布在首都及各战略要地的军队主要在五处 : 中山、 邺城 、 龙城、 前城和晋 阳。 参 合破之役 、 墓容垂征魏失利以及晋阳、 中山的先后失守使后燕军队损失过半。 但是幽 州的前 城兵和平州的龙城兵实力依旧 , 其中龙城兵案来军容精整” , 战斗力最强 , 每战惟龙城 兵勇锐争先 。魏军 围 中山 , 幕容宝兄 弟内江 , 慕容宝放弃都城北走 , 目的 在于防止龙城兵 、 蓟城兵为墓容麟夺占。 后来慕容宝准备南下攻魏 , 犹能在龙城调集步骑 三 万” , 制 造 出连 营百里的场面 。 后燕在南方的残余兵力由慕容德统领 。 墓容德曾任都督冀充青徐荆豫 六州诸军事 、 南蛮校 尉诸职 , 实力虽不能与慕容宝 相比 , 但 由于专总 南夏 ” , 兵力也不会 、 太弱 , 弃 邺南徒时是兵户四万、 战 车二万七千乘。 这两支慕容氏的军事力量 , 并 不 甘 心 失 败 。 除墓容宝一直在大简士马 , 将复取 中原” ( 资治通鉴 》 卷 1 0 9 ) , 墓容 德 也据 滑台而聚兵积谷 , 伺机而动 。 ” ( 《 晋 书 · 慕容德载记 》 ) 除后燕的两个残 余政权之外 , 中原地区还有很 多慕容鲜卑部的平民。 登国十年 ( 3 9 5 ) 十 月 , 拓跋硅在参合破大败燕军, 将投降的四五万燕军尽数坑杀 。 这 一暴行, 引起慕容鲜卑 人对魏军的 极端仇恨 。 拓 跋硅进击 中原时 , 一度兵力所向 , 势若席卷 。 但他却在慕容人据守 的几座孤城之下遇到 了顽强的抵抗。 魏军围 中山数 月, 仍然举 城思奋” , 士气不衰 。 慕 容宝 谋去中山 , “ ( 慕容 ) 农部将谷会归 说农 日 : ` 城 中之人 , 皆涉挂参合所杀者父兄 子弟 , 血踊跃 , 欲与魏战。 · ” … 今闻主上 当北迁 , 皆 日 : 得慕容氏一人奉而 立之 , 以与魏战 , 死而 无恨。 大王幸而留此 , 以 副众望 , 击退魏军 , 抚宁徽甸 , 奉迎大驾 , 亦 不 失为忠臣也 。 ’ ” ( 《 资治通鉴 》 卷 1 0 9 ) 《 魏书 · 王建传 》 载 : 慕容宝走后 , “ 徒河人 共立慕容普麟为主 , 遂 闭门固守 。 太祖乃悉众攻之 , 连 日不拔 。 使人登 巢车临城 , 招其众 日 : ` 慕容宝捐城奔走 , 汝曹百姓将为谁守? 何不 识天命 , 取死亡也? ’ : `群小无知 , 但复恐如参合之 众, 故 求 全月 日之命耳。 ’ ” 直到后来中山城无定主 , 民恐魏兵乘之 , 男女结盟 , 人 自为 战 。散 居 在各地的慕容人也按照 后燕政府原来的 命令 , “聚千家为一堡 , 深沟 高垒 , 清 野待之 。 ” . ( 《 晋 书 · 慕容 宝载记 》 ) 并州的 慕容人甚至 已起兵造反。 《 魏书 · 太祖 纪 》 : 皇 始 二 年 ( 3 9 7) 二 月 , “ 井州守将封真率其种与徒何为逆 。这 些与拓跋人有着深仇大恨的 慕 容 人 , 绝不会让拓跋挂在邺城里过安宁 日子的。

· 创习时期 , 无 乌俱 雄牟最 初是 留居 中原 的汉 族 人 民抗御 少数族政权 侵扰 杀戮 的 白卫 组织 。 随 荞五 搜政权 的 频繁更 迭 , J岛壁的 民族 成分 日渐 复杂 , 一 部分处干被 统治 地位 的 少数族 也参 加进 来。 墙壁的一首领大 多由当地的豪族 大姓担 任 。 他们 依 山 修 端 , 阻 水 筑 垒 , “ 且 耕 且 守。这种墉壁多者不过 四五 千家 , 少者千家 、 五 百家 ” ( 罗振 主 : 《 呜沙 石 室 佚 书 · 酬 纪 》 ) , 既是 个战 斗组织 , 又是 个生 产单位 。 坞 壁的 数 目很 多 , 分 布极 广 , 几乎遍及整个北部 中国。 后赵时 期 , 石勒 一次攻 陷冀州 郡 县堡壁 百余 !饰振时期 , 张平 控制壁牟 三 百余。 大河南北 , 瑞 壁犹 为密集 。 拓 践珠 取得的 中原是个 墙壁 武装 星 罗旗布的世界 。 各少数族政 权对待墙壁 的态 度 , 最初总 是 企图凭 惜武 力歼灭他们 。 结 果 , 既 消耗 大量 的 人力 、 物力 而又 收效 甚微 。 后 来转 变为 招纳 的方 式 , 对 坞 主壁帅皆就拜守宰 , , 给 予官 爵 称 一号, 并默许他 们对土 地和 人 口的分 割。 坞壁 则要对 胡人政 权承担 出兵 、 输粮的 义务 。 这 种 情况逐渐被固定为一种 传统的 政策 。 凡人 主 中原的少数族政 权如前燕 、 前秦和后 燕等 , 全都 用 承认编主壁 帅们在政治 、 经济方面的某些 特权 , 来换取对方 有条件的合 作。 墙 壁势力成 为 中原 地区举 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 是影 响北方 政局 变化的 重要 筹码。 甚 至一 个政权 的起 落升降 都 与它们的 向背 有一定的关系 。 后燕 的复国与衰 乱为此 提供很 好的 例证。 视水战 后 , 慕容垂 与 符玉在大河以 北抓持 。 由于鲜卑 、 鸟桓及郡县民据坞堡 者不从燕 者 尚 众 ” ( 《 资 治 通 鉴 》 卷 1 0 5 ) , 慕容 垂屯 兵 于 邺下 , 一 筹莫展。 后来 , 他派 人抚巡 民夷 , ” 得 鲜卑、 乌桓 及墉 民降者数 十万 户妙 ( 同上 ) 。 又 在中山附 近抚旧 招新” , 结果郡县堡 垒 争 送 军 麦 , 仓 库充 溢” ( 《 资治通鉴 》 卷 1 0 6 ) 。 从而改 变 了秦燕双 方军 力的对 比 , 导致符巫的 败 逃 。 后燕的衰 乱 , 也 因与墉壁势力的 斗战耗 费 了大 量的 人力、 物 力。 晋 孝帝太元十 三年 ( 3 8 8 ) , 附属于 翟辽的端 主王祖 、 张 申骚 扰清 河 、 平 原一带 。 慕容垂调发 三路 大军以击张 申 , 王祖 帅诸 垒救之 ” ( 《 资治通鉴 》 卷 1 0 7 ) , 双方 反 复交战 , 经过 软硬兼施 , 燕 军 才 将 诸 垒 不

服 。 捻壁 的反叛 还加 速 了后 燕的 崩渍。 幕容宝 即位后 在全 国校 阅户 口 ” , 企图解决人 口 问 题 , 结果触 犯 了坞壁大 族的 利益 , 引起 “ _ 乞下 离德 , 百姓思 乱者 十室九 焉” ( 《 晋 书 · 慕容 宝载记 》) 部将慕容农 又在并州强 征军粮 , “ 并 州素乏储份 ,是 岁早霜 , 民不 能 供 其 食。 又 遣诸部护 军分监诸胡 , 由是民夷 俱怨 , 潜 召魏军。” ( 《 资治通鉴 》 卷 1 0 8 ) 并州的胡 人 稿 壁 素来活践 , 这次更对 燕乱起到推 波助澜 的作 用。 以后魏军 攻进 , 几乎如 入 无人之 境 , “ 自 常山以东 , 守宰或报 城奔窜 , 或稽颧军 门。 ” ( 《 魏 书·太祖 纪 》 ) 守宰 中不 少人就出 自后 燕 收纳 的墉主壁 帅。 拓跋鲜卑是第一次人 主 中原的落后 民族 , 没 有优容 被征服 人 口 的习惯 。 如 果 拓跋挂 留 居 中原 , 绝 不允 许坞壁 大族在他 的眼皮底 下 , 公然 分割人 口 和 保 持 武 装。 双方的冲突不 可避 免 , 北魏 国无 宁 日。 拓跋 挂还经 北后 , 分别 在 中山、 邺 城两处设 置行 台 , 同时又 从这里徙走 大 量 人 口 。 这 一作法包含 有用武 力镇 压 和釜底 抽薪 两种方 式削 弱墙壁 大族 _ , 力 的 目的。 姚 兴的后秦原 与拓跋 魏的 关系并不紧张 。 但是随 着拓拔硅 势力 的壮大 , 平天 下之 志的姚 兴开始不安。 他派叔父姚绪东渡 黄河 , 攻占原属 西燕的 河东地 区。 不久 , 姚兴又 命人 夺取 中原古 都洛 阳 , 并把 拓跋人 的宿敌 铁 弗部 酋 长刘 卫辰的 儿 子勃勃 收留 , “ 深加礼敬 , 拜 晓骑将 军, 加奉 车都尉 , 常参 军国 大议 , 庞 遇蹄 于勋 旧。以勃 勃为 安 远将军 、 封 阳 川 侯 , 使助没 奕干镇 高平 , 以三 城 、 朔方 杂 夷 及 卫辰部众三万配之 , 使为伐 魏 侦候 ” ( 《 晋

· 游 参连勃勃找记 》) 。 这咋迹 象表 明 , 在拓践 计 占据 中原后 , 姚兴 已把 他看成重 要的对手 了。 对 于 拓跋硅 在 中原 的功 向 , 南方 的东否 政权 也颇 具戒心。 据 《 魏书 · 张 济传 》 记载 , 东 衡雍 州 一列史 场伦期 联熟 习抗 后秦 , 张 济 帐命 出 泛。 1匕归后 , 他 对拓 跋挂谈到 与杨 俊期 之间的 今 对 话 , “ 侧于伶 期 ) : ` 魏帝为 欲 久都平 城 , 将复 迁乎? ’ 臣答 日 : `非 所 知 也。伦 期 闻朝廷 不 都山东 , 貌 有一喜色。当时 , 东晋 内乱 频仍 , 国 力衰微, 无 力北进 与 魏抗争 。 它不 愿北瑰政治 中心 仄南 , 是担 心会构 成威胁 。 另外 , 拓跋违 定都 中原 , 还不能 不顾 忌联 盟 内部的反对意 见和不 稳定 因素。 `色们 较之上 述三种 外部 力量 , 给予 拓跋硅 的压 力犹大。 拓 践挂 所领 导的拓 队部落 联盟是 一个 以抄掠 为目的好战集团。 同其他先入 中原的 少数族 相比 ,汉化 程度最 派。 叹乎 剐祈在《家庭 、 私 有制 和国家的 起源》 中指 出 , 处 于 氏族社 会解体 阶段 的民族 极官 ! 去略性 , “ 在这 咋民旅川{’!` , 获 取财 富已成为 最重要 的生 活 目的之一 。 他 们 是野蛮 人 ,进 行惊 午 . ! 他 们肴 长是 比进 f示创造的 劳动更 容易甚 不更 荣怜的事 情 。他 们注 意 , 的是 交 ,妇仿洲洲御 川 , 而不是 刘方 的土地 。 就连 拓跋硅 本人最 初进 击 中原 , 也主要是 为了打垮慕 容宝 , 而不 是 为 了在 中原建都立国。 后燕 的许多战略 设想都依 据拓跋人这 一特征 而安排的。 睦 邃曾对燕容宝建 议说 : “ 魏军多骑 , 师行到锐 , 马 上裔粮 , 不过 旬 口。 宜令郡 县聚 千家 为一堡 , 涅沟 高书清 田待之 , 至无 所掠 , 资食无出 , 不过六 旬 , 自然 穷退。他 的 建 议被采纳 , “ 一护是修城积粟 , 为持久 之备 。 ” ( 《 晋 书 · 慕容 宝载记 》 ) 墓容麟劝 说慕容 德弃邺保 汾 台 , 也讲 : “ 使虽 拔 中山 , 势不久 留, 不过 驱掠而返 。 ” ( ( { 晋 书 · 慕容 德载记 》 ) 因此 , 拓践鲜 卑贵 族对 于拓跋 硅忽然 提出的都邺 主张完全没 有思 想堆 备 , 绝对不 可能 接受 。 虽然 我们找 不到拓 岁 `贵 披 反对 都邺的直 接材料 , 但是 他们要 求撤还阻非的 呼声 一直不 断。 前 。 弓l ( ( 魏 书 · 太 袱纪 》 中关 于拓 践球 向部属公开 表示要 在 中原立 国 , 出 自这 样一种背景 : “ 帝 自公 口进 下 常 山 .之 忆门。 时 大疫 , 人 马牛多死。 帝问疫 于 诸将 , 对 日 : ` 在者才十 四五。 是时 中I 一自犹 j反守 , 而饥 疫 井臻 , 群 下成思 北还。一长期生活 在气温较低地 区的拓跋 人 , 对于 中原的气候环境短时 间很难适 应。 不 服水 土确是咸 思北还的 一个重要 原因 , 以后 孝文帝 迁 都洛阳 仍然存 在类 似的 问题 。 但根 本L 的原 因并不 在此 , 而 是拓 跋贯族 不愿离开 他们起家 的 限据 地 , 不愿 攻弃 固 介的生 活方式 , 不愿把 他 们大 批的一时 无法带进 中原的畜 产和 奴姊白 白丢 二阵, 更 不 愿把 自己的 弱点暴露 在被征服 者 的 面 前。 拓践 嗣时期 , 崔 浩真心为拓 跋人设 想 , 反对 由平 城 迁都于 邺 , 认 为 : “ 非长久 之策也。 东州之 人 , 常谓国家居广漫之地 , 民畜 . 无算 , 号 水 ’ } : 毛 之全。 今留守 旧都 , 分家南 徙 , 恐不满 诸 州之地。 参居郡 县 , 处棒林之间 , 不别 水上 , 疾 疫死 伤 , 情见事露 , 则百 姓意沮 。 四方 闻之 , 有轻 侮之意。 ” ( 《 魏 书· 崔 浩 传 》 ) 在拓跋 人 初迸 中原时期 , 崔浩所讲的情况更 加突 出。 J七次 , 拓 跋联 盟是 一个成 ’ , i 1复杂 的不 平 等的 部落联合体。 从开 始建立起 , 它的 内部斗争 从未 停止 过。 随拓 叹生南 下的军 队 中有许 多被征服 的部族 , 他 们被 迫为拓 跋贵族作战 , 一 有 石 t ;:火制造版乱 , 进行 反抗。 而被压迫 部族 人民 的反抗 又往往 为本部的上 层分 子所 利用, 使 斗争的形式表 现得 极共 复杂。 现将拓 跋硅 进 击 中原 过程 中发生 的这类 叛乱略 整理 如下: ` ( 1 ) 皇 始 元 年 ( 3 9 6 ) 十二 月 , “ 魏 别部大人没 根有胆 勇 , 魏王硅 恶之 。 没根 俱诛 , 乙 且 , 将亲兵数 十人降 燕。 燕 王宝以 镇东大将军 , 封雁 门公 。 没 根 求还袭魏 , 宝难与 重兵 , 给 百余骑。 没 恨效 其号令 , 夜人魏营 , 至中仗 , 珠乃觉 之 , 狼 狈惊走 。 没 根 以所从人 少 ,

能坏其大众 , 多获首虏 而还。 ” ( 《 资治通鉴 》 卷 1 0 8 ) ( 2 ) 皇 始元 年 ( 3 9 6 ) 十二 月, “ 魏辽西公贺赖卢帅二万会东平王仪攻邺 。次 年正 月, 贺赖卢不受 东平王仪节度 , 由是与仪有隙 。 仪司 马丁建 阴与 ( 后燕守将慕容) 德通 , 从而构 间之 。 射书人城中言其状 。 甲辰 , 风孩昼晦 , 赖 卢营有火 , 建言于仪日 : ` 赖卢烧营 甲 为变矣 。仪以为 然 , 引兵退 。 赖卢闻之, 亦退 。 建帅其众诣德降 , 言仪 师者可击。 德遣桂 阳王镇 、 南安 王青帅骑七千追 击魏军 , 大破之。 ” ( 《 资治通 鉴 》 卷 1 0 9 ) ( 3 ) 皇始二年 ( 3 9 7 ) 二月 , “ 没 根 兄 子 丑 提 为并州监军 , 闻其 叔 父 降 燕 , 惧 诛, 帅其所部兵还国作乱 。 硅欲北还 , 遣其 国 相 涉 延 求和于燕 , 且请以其弟为 质。 ” (

)

( 4 ) 同月 , “ 柏肆之役 , 远近流言 , 贺兰部帅附力眷 , 绝突邻部帅匿物尼 、 绝奚部帅 叱奴根聚党反于阴馆。 ” ( 《 魏 书 · 大祖 纪 》 ) ( 5 ) 天兴元年 ( 3 9 8 ) 正月 , “ 右军将军 尹 国先督租于冀州 , 闻帝将还 , 谋反 , 欲 、 袭信都 。 ” ( 《 魏书 · 太祖纪 》 ) 此 外 , 联盟的核心同 样矛盾重重 , 存在 着 很强的离心 力且 。 皇始二年 ( 3 9 7) 二 月联 络慕容鲜卑人 起兵 攻打并州的封真是较早参加联盟核心的是贪部酋长。 拓跋硅攻后燕 , 授命 封真远袭幽 州 , 担任东路军的主帅。 围邺城的魏军 一度被慕容德打败 , 除有拓跋仪属下的小 部落酋帅丁 建离间、 降叛的 因素外 , 主要还是因为贺翰部与拓跋部的矛盾所致 。 贺赖部为联 盟核心的重要成员 , 属所谓勋 臣八姓 , 有拥戴拓跋 建的功劳 。 对于拓跋硅不断扩大拓跋本部 与个人 的权力 , 贺赖部酋长早就心怀弃图 ” , 多次进 行 分 裂 活动。 贺赖卢在邺下 内江不 久 , 公开投降慕容德。 其实在拓跋本部中凯靓联盟首领席位者也不 乏其人 。 如柏肆之役, 拓跋 挂受挫 , 留守在经北的 拓跋 洼族弟拓跋顺闻之 , 欲 自立 , 纳莫题谏 , 乃止 。 ” ( 《 魏 书 , . , 毗 陵王 顺传 》 ) 形 势非常严峻 , 如果拓跋硅执意不顾内部反对意见和各种隐患 , 得鱼忘荃 , 立都中原 , 很可能 导致以 下危险后果 : 1 . 联盟分裂。 大部分成 员返回经北 , 与拓跋 硅摆脱被领属的关

2 . 发生兵变。 宿怀不满的部众与垂涎联盟首领权力的 某些酋帅 , 乘机起兵夺取最高权

。(www.xing528.com)

3

。 隆北地区出现新的独立政权 。 无 论出现上列何种结局 , 都要迫使拓跋硅付 出巨大的代价 , 而他得到的 只是一个 不 易立 脚的 多事之都。 我 们肯定拓跋硅的才 干 , 不仅是因为他能够发现 自己所处的困境 , 还在于他 能够果 断地摆脱它 。 ~

从夭兴元年正月庚子 日拓跋挂 自中山去邺城 , 到 辛酉 日返 回隆北 , 首尾计算不过二十 四 天 , 其间经历 了一代定都大计的辛苦筹划与毅然放弃 , 在北魏建国史上 , 这 是很 曲折的一页 。

拓跋挂返回径北之初 , 仍然坚持重用汉族士人 , 实行汉化的 政策 。 在选定距中原较近的平城为都后 , 他所进行 的建宗庙 、 立社视” , 以及正 封散 , 制 郊甸 , 端径术 , 标道里, 平五权 , 较五量 , 定五度” ( 《 魏 书 · 太祖纪 》 ) 等活 动 , 无一不 ` 是按照魏晋旧章在依 样画 瓢。 至 于礼 乐 律 令 的制定 , 拓跋 挂更放手交 由汉 族士人 去完成 。 《 魏书 ·太祖纪 》 ; 天兴元年十一 月 , “ 诏尚书吏部郎中邓渊典官制 , 立爵品, 定律 吕,

音 乐 , 仪曹郎 中萤谧撰郊庙、 社樱、 朝觑、 共宴之仪 ; 三 公郎中王德定律令 , 申科禁 , 太史令 晃崇造浑仪 , 考天象 ,吏部尚书崔玄伯总而裁之 。到这年十二 月 , 他又 仿照汉族王朝的惯 例 , 即位称帝 , 大赦改元 。魏之旧俗 , 孟 夏祀天 及东庙, 季夏帅众却霜于阴 山 , 孟秋祀天 于西郊 。 至是 , 始依做古制 。 ” “ 又 用崔宏 议 , 自谓黄帝之后 , 以 土德王。 ” ( 《 资治通鉴 》 卷 1 0 9 ) 并命令 “ ( )玄伯通 署三十六曹 , 如 令 仆统事 。 ” ( 《 魏 书 · 崔 玄 伯 传》 , 时 间依 据 《 官氏志 》 确定。 ) 所有这 一切 , 似乎都在说明 建都平城对汉族士人 改造 北魏政 权 , 并无影响 。 但是数 月之后 , 即天兴二年七月, 形势骤变。 大批汉族士人 横道废灿 , 张衷 、 封麟等人 先后被解除职 务 , 崔逞等人被处死。 在此之前 , 拓跋建已下令分尚书三十六曹及 谙外署 , 凡 署三百六十曹 , 令大夫主之。 ” ( 《 魏书 ·官氏志 》 ) 随 着尚书省的解散 , 政 府各机构的权 力为 鲜卑贵族 ( 大夫 ) 所夺 占, 崔宏不但被免去尚书的职务 , 而且连坐 卧行止 都受 到监 视。 中书省 、 门下省也 因中书令屈遵病死 , 给事黄门侍 郎张衰受黝而 司存事废 。 汉 族士人苦心构 筑的魏晋政体 , 顷刻间灰飞烟灭 。

( ( 魏书 》 披礴这一事件发生 的直接原因有: 1 . 卢博占据渔 阳 , 袭杀幽 州刺史 , 投 降后 燕的墓容盛 (时墓容宝被杀 , 其子 盛用位 ) 2 . 崔逞、 封璐等人对拓跋洼侮慢无礼” , 且崔逞之妻及 四子已 由冀州奔墓容德。 3 . 张衰所举崔逞 、 卢溥有罪 , 且本人又与崔逞 违拓 跋洼旨意 , 复书晋人未贬称其主 。 北魏初年 , 民族隔阂、 民族矛盾的问题 比较突 出 , 致使拓跋硅本人的性格 带有一定的双 重性 、 矛盾性 : 作为一个落后族 , 他有浓厚的 自卑感 , 作为一个征服者 , 他又 有 强 烈 的 自 尊感。 因此 , 他虽然仰慕汉人 传统文化 , 重 视汉 族士人 的作 用 , 但是又对 汉人 疑 虑重重 , 深 存戒心 。 尤其是在华夷之辨和对待南方汉人 政权等问题上 , 更为敏 感。 而崔逞 等人 的行为恰 是在这 些方面触犯 了他的禁忌 , 刺激 了他的民族变毒心理 , 才酿成 大祸 。 但是 , 重 大的政治事件从来不是 统治者个人 情绪的偶然 产物 , 始终是受 内部的 隐蔽 的规律支配的 ” (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卷 4 2 4 3 ) 。 天 兴 二 年)夏 季 的政治变故 , 是 定都平城后北魏政 局发展的必然 产物 。 胫北不 同 中原 , 汉族士人企 图在氏族部落组织 刚 刚解

保守 习俗强烈的拓跋人 根据地实行全盘汉化 , 有如聚沙成塔 、 缘木求鱼 , 不 但行之 不通 , 还必然会招致普遮的反感 和报复 。 由于《 魏书 》失载 , 我 们无法 了解这一事件 的 详 情 。 不 过 , 从汉人官制被排斥后 , 处理军 国庶政、 出纳诏 命的权力全部转移到拓跋 贵族这一 方面的 情况 来看 , 拓跋贵族在搞垮汉 族士人的 事件 中确实扮 演了重 要的角色 。 北魏初年都址 的选择是北魏 建国史上 的 一件大事 。 拓跋贵族和汉族士人 为此 曾展开 过激 烈的较量 。 定都平城 , 表明拓跋贵族在较量中已取得了关 键性的胜利 。 天 兴 二年的事件则是 他们完全战胜对方的标志。 拓跋贵族的这 些胜利, 给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 的北魏前期社会带 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 , 这种影响体现在政治上 。 它通过 对魏晋政 治体制的否定 , 确立 了一套以鲜卑旧制 为主体杂揉汉制体制 , 用南朝人 的话来说 , 就是所 谓胡风 国俗 , 杂相揉 乱 ” ( ( ( 南齐书 · 魏虏传 》 ) 。 这一政体确保拓跋贵族能够掌握北魏政府的实权 。 《 魏书 》 的《 李 栗 传 》 和 《 良吏传 》概括 当时的政治形 势云 : “ 时 王业草创 , 心腹爪牙 , 多任亲信 ” , “拥 节分 符 , 多出丰沛。 据万斯同的《 北琳将相大臣年春》排列的材料来看, 拓跋硅 、 拓跋嗣两 朝在中

. 1

央担任重要官职的兰千四人 中, 有二十九人是拓拔贵族 。 以 后北魏政府又规定非功无以受 爵 , 非能无以受禄 ” ( ( ( 魏 书 . 官氏 志 孙) , 显然 有利于掌握军队的拓 跋贵族 。 在地方官制 中 , 天赐二年 ( 4 0 5 ) 拓跋硅又制诸 州置三刺史 ,刺 史用品第六者 , 宗室 一 人 , 异姓二 人 , 比古之上 中下三大夫也 。 郡置三太守 , 用七 品者 。 县置三令长 , 八品者。 ” ( ( ( 魏 书· 官 氏 制 》 ) 原则上是守宰缺任 , 不听土人监督 ” ( ( ( 魏书. 韩麟麒传 》 ) , 并特别强调汉人不 宜委以 师旅之 任 (《 魏书 . 王慧龙传 》 ) 。 拓跋贵族在政洽上的主导地位还表现为鲜卑语是当时的官方用语 。 《 隋书 · 经籍志 》 : “ 后魏初定中原 , 军容号令 , 皆以夷语 。汉官尽量掌握鲜卑语 , 否则只有通过译 员 , 才能参 与政治活动 。 《 魏守 · 官氏志 》 : 天 兴四年 ( 4 0 1 ) 十二月 , 拓跋硅命令政府各曹置代人 令 史一人 , 译令 史一人 , 书令 史一人 。《 南齐书 · 魏虏传 》也讲 ,北魏诸曹府有仓 库 , 悉 置比官 , 皆使通虏 、 汉语 , 以为传译 。从环境 气氛到 语言障碍 , 都为汉人 入仕造成压 力。 相对拓跋 贵族而言 , 汉族士人在北魏政府中处于从属地位 。 天兴政变后 , 被剥夺实权的 汉族士人成为朝廷 中的点缀和陪衬 。 《 魏书 · 崔玄伯传 》 讲 , 崔宏被解除尚书职务后 , “ 太 祖常引问古今旧事 , 王者制度 , 治世之则 。 玄伯陈古人制作之礼 , 及明君 贤臣 , 往代兴废之 由 , 甚合上意 , 未誊愕件旨。《 魏 书 · 邓 渊 传 》 : “ 太祖诏 渊撰国记 , 渊造十余卷 , 惟次 年月起居 行事而已 , 未有体制 。 渊谨于朝事 , 未尝件旨。他 们 战 战惊 惊 , 努 力 保 护 自 己 。 即使后世汉族士人在朝中的地位有所上升 , 也远不能与 南朝士大夫固非天 子所命相 提并论 。 地位之高如崔浩 , 官居司徒 , 身任辅政 , 平 日政事筹策 , 似言听计从 , 但是一朝件 旨 , 举族受诛 。 太平真君十一 年 ( 4 5 0 )六月 , 崔浩修国史 , 尽述国事 , 备而 不典 ” , 于是清河崔氏无远近 , 范阳卢氏、 太原郭氏、 河东柳氏 , 皆 浩 之 姻 亲 , 尽夷 其 族 。

( ( ( 魏 书。 崔浩传 》 ) 北宋刘 敛曾讲 : “ 拓跋乘后燕 之衰 , 吞 食并冀 , 暴师喋血三 十余 年 , 而 中国略定 。 其始也 , 公卿 方镇 皆故部落酋大 , 虽参用赵 魏 旧族 , 往往以猜 忌夷灭 。 ” ( ( ( 魏 书录序 》 ) 这是对北魏前期政权结构特征的一 个比较贴切的 概括 。 其次 , 这种影响还表现在经济及社会 习俗上 , 从而延缓 了拓跋 鲜卑人的 封建化进程 。 拓跋鲜卑人 当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与四 十年前慕容鲜卑人初据中原时大致相 同。 自从 前燕定都邺城之后 , 许多慕容鲜卑贵族受到 中原地区封建制的影响 , 迅速转化为封建地主。 他们除占据大量土地外 , 王公 贵戚还占民 为荫户。 慕容昨命令尚书左什射悦缩清查荫户 , 一 次 竟出户二 十余万” ( ( ( 晋 书一 慕容昨载记 ) ) ) 。 以后的后燕 、 南燕 , 封建制的私人依附 关系特别发展 , 以致达到 了或百室 合户 , 或千丁共籍 ” ( ( ( 十六 国春秋辑补 · 南燕录 》 ) 的地步 。 但是 , 我们在北魏前期几 乎找不到拓拔贵族占有大量私人 依附人 口 的材料 , 有的只是他 们占有或使用 奴隶的记载 ` 拓 跋贵族 的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争 。 北魏前期一系列开疆拓地的战 争 , 常常虏获大量人口 。 拓跋硅以及他继承者都把他们作为生 口 ” , 班赐给臣下 。 据《 魏 书 · 官氏志 》记载 , 赐奴是魏初的一种正常制度 : “ 天赐元年 ( 4 0 4) 十二月 , 诏 始赐 王、 公 、 侯 、 子国臣吏 , 大郡王二百人 , 次郡王、 上郡公百人 , 次郡公五十人 , 侯 二十五人 , 子 十二人 , 皆立典师 , 职比家承 , 总统群隶。《 魏书 》 的传记部分保留着不少拓跋贵族接受 赐奴的材料 。 如《 王建传 》 : “ 以功赐奴脾数十口 , 杂畜数 千。一赐憧隶五千户 。《 安 同传 》 : “ 赐 以妻妾及隶 户三十、 马二 匹、 羊二 十 口 。《 宿石传 》 : “ 以功赐 奴 蟀 七十

.

42 ,

户。《 奚斤传 》 : “ 以战 功赐憧 隶七十户 。等等。 就连 某些有战功的汉人 也 靠 役 奴 致 富 。 《 魏守 . 杨椿传 》载杨椿语 日 : “ 我家人魏 之 始 , 即为上客. 给 田宅 、 赐奴脾马牛羊 , 遂 成富室。杨椿的祖父杨珍归降北魏是在拓跋硅时期 。 直到拓跋熹晚 年 , 皇太 子的私人经济 还靠奴隶进行生 产: “ 姊使千余人 , 织缓锦 , 贩卖 , 酷 酒 , 养猪羊 , 牧牛马, 种菜逐利。 ” (《 南齐书 · 魏虏传 》 ) 这些 材料表明 , 在北魏 前期, 大 部分 拓 跋贵` 族 并 未 转 化 成 封 建 主, 他们 带有的 是更多的奴隶主色 彩 。 以平城为都 , 又 使拓跋族 中大量的氏族 遗制被保存 下来 。 北魏政府把本部族 的 人 称 作国人。 国人 是统治民族成 员 , 具有特殊身分。 政府把他们集中起来居 住在平城 四周的京歌 地区 , 用 以拱卫京师 。 国人虽然 已开始从事农业生 产 , 但是他们的主要任务是 当 兵 。 当 兵不但不废仕宦 , 至 乃偏得复除 ” ( ( ( 魏书 · 广阳王 深传) ) ) , 他们不仅不对国家承担租 税 赋役 的义务 , 有军功的还可 以得到 官职。 对于国人来说 , 进行 战争仍是比进行创造的劳动 更容易甚至 更荣誉的事情。 国人 同北魏政府之 间 , 很 难证 明存在着封建剥削关系。 何兹全 师在《 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 》一 文中论证 : “ 在拓跋硅 、 拓跋嗣、 拓跋寿祖孙三 代及随后的 一 个时期 , 拓跋氏 的部落组织 仍然存在着。 北魏的兵 , 仍然是以拓跋氏部落联盟 为 主 的 部 落兵 。 ” (《 读史集 》第3 1 8 ) 拓跋人 的氏族 习俗存在于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 , 孝 文 帝 改 革时 曾承认 : “ 皇运初基 , 中原未混 , 拨乱经纶 , 日不暇给 ; 古风 遗朴 , 叔之逗 鳌改 , 后遂因 循 , 迄兹莫变 。 ” ( ( ( 魏 书 · 高祖记 ) } ) 在拓跋人 中盛行的 同姓婚 , 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 风 。 李 亚 农先生曾讲 : “ ( 拓 跋族 ) 还在抗拒汉族同化作用的时候 , 他们是要努力保持其旧 有的生 活 习惯的。 这就是为 什么转形 期的混 乱同姓 婚得以长期地保 存 到 孝 文时代的原 因。 ” (《 李亚 农史论 集 》第 3打 页 ) 难怪孝 文帝感叹说 : “ (平城) 用 武之地 , 非可文治 。 移 风易俗 , 信为甚难。 ” ( ( ( 魏书 · 任城王 澄 传 ) } ) · , 再次 , 一 这种影响还表现在军事一上。 它长期地保持了拓跋鲜卑军队的战 斗力 。 北魏前期的军事活动 非常频繁。 它先后 重创后秦 , 夺取刘宋的青充二 州 , 消灭大夏 、 北

北谅诸国 , 完成 北方的统一。 魏军还多次北 上远征柔 然 , 南 下饮 马长江 , 平定统治 区内 的 各类性质的 动乱 。 在这些战争中 , 凶猛漂悍 的鲜卑兵向来胜多败少。 造成 北魏军队 战 斗力强盛不 衰的 原因 , 大致有三个方面 : 第一 , 魏军的主 力是拓跋人 的部落兵 。 氏族的纽带有利于联结军队 内部将领和士兵 、 士 兵和士兵之间的感情 , 他们不仅存在 着统属关 系 , 还存在着亲属关 系 、 血缘关系。 在古代社 会 , 后者的作用 远远超过军令 、 军纪 的力量 。 第二 , 北魂前期的 军队主要为骑兵。 限于当时生 产力的水平 , 骑兵属于战 斗力 最强 的兵 种 , 是速度与力量的紧密结合。 以骑 兵为主的魏军不但扫荡 了黄河中下游地 区 , 而且多次南 下到 达长 江 , 使南朝人发 出魏军白恃四脚 , 屡犯国疆 ” (《 宋书 · 减质传 ) ) ) 的哀叹。 骑 兵 , 又增强了北魏抗御北方劲敌柔然 的能 力。 崔浩 曾讲, 对付倏来忽至 的柔然人 , 魏军游刃 有余 , “ 夫以 南人追之 , 则患其轻疾, 于国兵则 不然。 何者 ? 彼能远走 , 我 亦能 远逐 , 与之 进退 , 非难制也 。 ” (《 魏书 · 崔 浩传 》 ) 马匹 是装备骑兵 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以 平 城 为 都 , 保证 魏军 马源的充足。 阻 北原本就是辽 阔的马场 , 以后北魏又在毗邻的漠南 、 河西开辟 了牧苑 , “ 畜产滋息 , 马至 二百余匹 ” , (《 魏 书 . 食货志 》 ) 更使魏军没有无马无虞 。 孝 文帝迁都洛阳 , 臣下穆熊反对的理由之一是洛阳无马 , “ 证伐之举, 要须戎马 , 如其无 马 ,

, 感各 。

事不可克 。 ” ( ( ( 魏 书 · 东 阳王 玉 传 》 ) 第三 , 平城是个用武之地 。 北魏前期的军事任务有两个方面 : 一是统一和控驭北方 ; 一 是对付柔然 。 平城地处恒山之北 , 九州之外” ( 《 魏 书 · 东 阳王 圣 传》 ) , 诸夏各地对经 北的情况 不易了解 , 而北魏观察 、 攻击对方却不困 难。 魏军主 力集中在那里 , 拓跋人 的 力量 没有被分散 , 更巩 固了 它的军事优势 。 崔浩讲 : “ 今居 北方 , 假令山东有变 , 轻骑南出 , 耀 威桑梓之中, 谁知多少? 百姓见 之 , 望尘 震服 。 此是国家威制诸夏之长策也。 ” ( 《 魏 书 · 崔浩传 》 ) 由于平城离北部前线很近 , 朝廷指挥便利 , 有利于抗击柔然人的 骚扰 。 综上所述 , 选都平城对北魏前期的社会关系甚大。 它阻塞了汉族士人控制政局的渠道 , 维护了拓跋贵族的特权地位 , 同时使北魏军队的战斗 力得以巩固和加强 , 从而为北魏 统一 北 方的事业创造了条件。 但是 , 它也延缓了拓跋人封建化的进程 ,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此外 , 平城的粮谷匾乏始终是个巨大的难题。 北魏政府虽然先后从各地迁徙善于农耕的人 口到平城 周围计 口授田” , 努力改善粮食供应情况。 对于 中原 , 他们采取定额极高的租调制 , 扩大 征收粮食 。 但仍然是京徽之内 , 路有行懂 ” , 只好听任饥民出山东就食” , 以 至后来政府 专门建置为出关饥民办理给过所的机构 。 拓跋闹时期, 粮食危机特甚 , 都有了帝以饥 将迁都于魏的打算。 随着北方的统一 , 拓 跋人封建化的逐渐完成 , 平城越来越无法充任北 魏的政治 中心 , 以平城为都的一 页历史终于被孝文帝元宏 翻过去了 。

(上接 故页 ) 代刺史制度到东汉 末年最终演变成为分裂中央集权祸患的真实写照 。 缭上所述可以看出 , 汉代刺史制度作为一种地方监察制度 , 是专制皇权的产 物 。 一 方 面 , 专制皇权需要它来维护 , 需要通过它实现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和监督。 另 一方面 , 它的存 在和监察作用的发挥又 需要专制皇权的扶持和保证 。 因此 , 专制皇权的强弱影响着刺史制度 的创立和演变过程 , 影响着刺史作用的发挥。 刺史制度创立的前期 , 也就是武昭 宜时期 , 专 制皇权强大 , 中央对 地方政权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 中央能够通过一系列规定 , 把刺史置于 自 己的控制之 下, 保证其监察官的性质 , 有效地发挥监察地方的 职能 , 因而成为加强专制皇权 的工具 , 对于 国家的统一和专制集权的巩 固起着积极的作用。 西汉后期 , 随着专制皇权的削 弱 , 中央对地方政权的控制能 力也相应减弱 , 为 了实现 对地方 政权的控制 , 必须强化刺史的 权力 。 这样就使刺史的职权和地 位不断提高, 并开始冲破 专制皇权的一些束缚 。 到 新 莽 时 期 , 社会矛盾 日益激化 , 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 专制皇权的统治受到严重威 胁, 在依靠原有地 方政权无力镇压人 民反 抗时 , 中央不得不赋 予刺史监察以外的权力 , 刺史开始统领军队 , 参 与镇压农民起义。 这时刺史的 性质发生变化 , 由监察官开始演变为地方行政长官。 进入东汉 后 , 随 着 刺 史 统兵领郡等地方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大 , 刺史 已被固定为地方长官 , 其监察地 方的职能逐 渐丧失 。 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后 , 专制皇权的统治已经分崩离析 , 名 存 实 亡 , 一方面 日益失去对州牧刺史的控制能力 , 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加重刺史州牧的权力 , 依靠 他们去镇压农民起义 。 在这种情况下 , 刺史制度的存在和监察作用 的发挥已 无法得到专皇权 的保证 。 刺史州牧已完全失去了监察职能。 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大权和镇压农民 起 义 的 机 会, 疯狂地 扩充势力 , 最终演变成为拥 兵 自重的地方割据势力。 刺史制度也 由加强专制皇权 的工具变成了分裂 中央集权的祸患 。 从刺史制度的 创立及其演变 , 可以窥见两汉政治 由盛而 衰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