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嵇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94位。据《元和姓纂》所载,夏王少康封其子季杼于会稽,此后有稽氏。嵇姓起源于哪个朝代呢?历史上有哪些嵇姓的名人?
嵇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94位。
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300名以外。据《元和姓纂》所载,夏王少康封其子季杼于会稽,此后有稽氏。至汉代初年,稽氏家族迁往谯郡的嵇山定居,遂改为“嵇”氏。又《文章叙录》载,嵇康原姓奚氏,由会稽迁往谯郡铚县,取稽字上半部为“嵇”氏。嵇姓起源于哪个朝代呢?历史上有哪些嵇姓的名人?
嵇(Jī)姓源流较纯正,嵇姓氏的起源说法有两种:
1、出自姒姓,稽姓所改。上古时候,会稽曾是大禹召集天下诸侯开会的地方,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重地,大禹死后埋葬在会稽山,他的后代在会稽山上建立了宗庙。夏朝君主少康即位,将王子季抒封于会稽,称会稽氏,遂以稽为姓。到古代汉朝初年,会稽氏的后裔迁到礁郡的嵇山,便又改为嵇姓。此后,会稽氏的后裔就以“嵇”作为姓氏了。
2、出自北方少数民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上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复姓统稽氏、纥奚氏,迁徙定居中原后,改为汉姓嵇,遂成嵇氏。
得姓始祖:季杼。嵇姓是禹的后代。根据《元和姓纂》所记载,大约在4100年以前,夏禹死后,葬在会稽山,夏帝少康继位后,又将庶子季杼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季杼的子孙称为会稽氏。到了西汉初年,会稽氏迁往谯郡的稽山,即现在的安徽省亳州,就以嵇山的“嵇”作为姓,称嵇氏。另一种说法,根据《文帝叙录》上的记载,稽康本姓奚,会稽人,由会稽迁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县西),取会稽的“稽”字上半部,去“日”加“山”为“嵇”,而称嵇氏。二则虽稍有出入,然嵇源于稽则一。故嵇氏后裔尊季杼为嵇姓的得姓始祖。
历史上的嵇姓名人有哪些呢?
嵇康:会稽人,后徙迁谯郡(今安徽省宿县西南)铚县,三国时期魏国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也是着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博学多闻,有奇才,崇尚老庄,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工诗文,善鼓琴,精乐理。他善于写四言诗,风格清峻,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戌、沛人刘伶友善,游于竹林,称“竹林七贤”。后遭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年40。着有《养生论》、《幽愤诗》、《琴赋》、《声无哀乐论》等。后人辑本,以鲁迅辑校的《嵇康集》为最详备。他还擅长鼓琴,以弹《广陵散》着名。嵇康在古琴曲上的成就也很高,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东汉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着名琴曲。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可见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嵇康的儿子嵇绍在“八王之乱”时,为了保护晋惠王而被杀,鲜血溅到了惠王的身上,典故“嵇侍中血”就是出自此事。
嵇绍:字延祖,晋朝礁郡铚县人。事母孝敬。山涛荐诸武帝,征为秘书郎。赵王伦篡位,署为侍中,惠帝复昨,遂居其职。永兴初河间王禺、成都王颖举兵,绍从帝战于荡阴,侍卫皆溃,惟绍以身扞卫,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衣。事定,左右欲洗衣,帝说:“此嵇侍中血,勿洗”。元帝时溢忠穆。
嵇颖:字公实,宋代应天府宋城人。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进士,时王曾、张知白相继任南京留守,见颖谨厚笃学,乃谓子弟曰:“若曹(你们)师表也。”官至翰林学士。
嵇璜:字尚佐,清代江宁人。乾隆年间(1736-1795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幼年读《禹贡》,曰:“禹治水皆自下而上。盖下游宣通,水自顺流而下。”长老皆惊异,后治河果多有功绩。
嵇文甫:名明,河南汲县人。民国7年(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提前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中国大学、民国学院等校讲授先秦思想史、明清思想史、宋代哲学及中国社会经济史等。民国20年后,任教于河南大学,曾任教授兼文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48年6月,与一部分师生投奔解放区,帮助创办中原大学,任副主任委员。1949年5月起,历任河南大学校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6年9月,任郑州大学校长。着有《先秦诸子政治社会思想述要》、《先秦诸子与古代社会》、《中国社会史》、《嵇文甫文集》等。
又据载,嵇姓人表现得比较沉寂,除了名登《汉书·货殖列传》的那位以博戏发财的大富翁嵇发之外,不见其他人的活动。嵇康之后,嵇氏又出了不少名人。再有就是三国时期的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嵇康的儿子嵇绍,也可算作一个代表。嵇绍,晋惠帝时为侍中。永兴初年,(304年)他跟从惠帝与成都王司马越交战于汤阴,两军交锋,晋军大改,惠帝的侍卫全部跑光了,只剩下嵇绍一个保护,结果就在皇帝的身侧被害,血溅衣。等到惠帝被救救出围,左右要把那件溅有血迹的龙袍拿出去洗时,惠帝却阻止说“此嵇侍中血,勿浣。”姓氏源流
文章简介: 嵇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94位。据《元和姓纂》所载,夏王少康封其子季杼于会稽,此后有稽氏。嵇姓起源于哪个朝代呢?历史上有哪些嵇姓的名人?(www.xing528.com)
嵇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94位。
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300名以外。据《元和姓纂》所载,夏王少康封其子季杼于会稽,此后有稽氏。至汉代初年,稽氏家族迁往谯郡的嵇山定居,遂改为“嵇”氏。又《文章叙录》载,嵇康原姓奚氏,由会稽迁往谯郡铚县,取稽字上半部为“嵇”氏。嵇姓起源于哪个朝代呢?历史上有哪些嵇姓的名人?
嵇(Jī)姓源流较纯正,嵇姓氏的起源说法有两种:
1、出自姒姓,稽姓所改。上古时候,会稽曾是大禹召集天下诸侯开会的地方,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重地,大禹死后埋葬在会稽山,他的后代在会稽山上建立了宗庙。夏朝君主少康即位,将王子季抒封于会稽,称会稽氏,遂以稽为姓。到古代汉朝初年,会稽氏的后裔迁到礁郡的嵇山,便又改为嵇姓。此后,会稽氏的后裔就以“嵇”作为姓氏了。
2、出自北方少数民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上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复姓统稽氏、纥奚氏,迁徙定居中原后,改为汉姓嵇,遂成嵇氏。
得姓始祖:季杼。嵇姓是禹的后代。根据《元和姓纂》所记载,大约在4100年以前,夏禹死后,葬在会稽山,夏帝少康继位后,又将庶子季杼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季杼的子孙称为会稽氏。到了西汉初年,会稽氏迁往谯郡的稽山,即现在的安徽省亳州,就以嵇山的“嵇”作为姓,称嵇氏。另一种说法,根据《文帝叙录》上的记载,稽康本姓奚,会稽人,由会稽迁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县西),取会稽的“稽”字上半部,去“日”加“山”为“嵇”,而称嵇氏。二则虽稍有出入,然嵇源于稽则一。故嵇氏后裔尊季杼为嵇姓的得姓始祖。
历史上的嵇姓名人有哪些呢?
嵇康:会稽人,后徙迁谯郡(今安徽省宿县西南)铚县,三国时期魏国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也是着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博学多闻,有奇才,崇尚老庄,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工诗文,善鼓琴,精乐理。他善于写四言诗,风格清峻,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戌、沛人刘伶友善,游于竹林,称“竹林七贤”。后遭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年40。着有《养生论》、《幽愤诗》、《琴赋》、《声无哀乐论》等。后人辑本,以鲁迅辑校的《嵇康集》为最详备。他还擅长鼓琴,以弹《广陵散》着名。嵇康在古琴曲上的成就也很高,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东汉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着名琴曲。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可见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嵇康的儿子嵇绍在“八王之乱”时,为了保护晋惠王而被杀,鲜血溅到了惠王的身上,典故“嵇侍中血”就是出自此事。
嵇绍:字延祖,晋朝礁郡铚县人。事母孝敬。山涛荐诸武帝,征为秘书郎。赵王伦篡位,署为侍中,惠帝复昨,遂居其职。永兴初河间王禺、成都王颖举兵,绍从帝战于荡阴,侍卫皆溃,惟绍以身扞卫,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衣。事定,左右欲洗衣,帝说:“此嵇侍中血,勿洗”。元帝时溢忠穆。
嵇颖:字公实,宋代应天府宋城人。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进士,时王曾、张知白相继任南京留守,见颖谨厚笃学,乃谓子弟曰:“若曹(你们)师表也。”官至翰林学士。
嵇璜:字尚佐,清代江宁人。乾隆年间(1736-1795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幼年读《禹贡》,曰:“禹治水皆自下而上。盖下游宣通,水自顺流而下。”长老皆惊异,后治河果多有功绩。
嵇文甫:名明,河南汲县人。民国7年(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提前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中国大学、民国学院等校讲授先秦思想史、明清思想史、宋代哲学及中国社会经济史等。民国20年后,任教于河南大学,曾任教授兼文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48年6月,与一部分师生投奔解放区,帮助创办中原大学,任副主任委员。1949年5月起,历任河南大学校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6年9月,任郑州大学校长。着有《先秦诸子政治社会思想述要》、《先秦诸子与古代社会》、《中国社会史》、《嵇文甫文集》等。
又据载,嵇姓人表现得比较沉寂,除了名登《汉书·货殖列传》的那位以博戏发财的大富翁嵇发之外,不见其他人的活动。嵇康之后,嵇氏又出了不少名人。再有就是三国时期的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嵇康的儿子嵇绍,也可算作一个代表。嵇绍,晋惠帝时为侍中。永兴初年,(304年)他跟从惠帝与成都王司马越交战于汤阴,两军交锋,晋军大改,惠帝的侍卫全部跑光了,只剩下嵇绍一个保护,结果就在皇帝的身侧被害,血溅衣。等到惠帝被救救出围,左右要把那件溅有血迹的龙袍拿出去洗时,惠帝却阻止说“此嵇侍中血,勿浣。”姓氏源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