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一部世代累积型长篇章回小说,所写宋江起义的本事发生在北宋末年,水浒故事经历了从南宋到明中叶数百年的演变,小说祖本系施耐庵、罗贯中创作于元末明初,修订、刊刻于明代中叶,现存最早的全本刻于明代万历年间。小说的创作集体经历过宋元和元明两次朝代更替,而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逐渐走向衰亡的时期。《水浒传》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一次农民起义的全过程,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封建专制制度下大小官吏令人触目惊心的贪腐问题,堪称一部深刻的反贪小说。
封建专制制度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高度的中央集权,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控制着整个官僚机构,掌握着文武百官的任免、奖惩、升贬大权,并通过官员来掌控军队和司法,维护自己的统治和特权。精明能干的皇帝往往能使政治比较清明,官吏相对廉洁;昏庸无能的皇帝则会大权旁落,吏治腐败。《水浒传》中的宋徽宗,就是一个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帝,因他从小爱踢气球,竟然将一个陪自己踢球的流氓无赖高俅提拔为殿帅府太尉。高俅如此,其他官员可以推知。朝中形成了一个由蔡京、高俅、童贯、杨戬构成的四贼集团,“谗佞专权,屈害忠良”①。就如鲁智深所说:“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②四贼集团结党营私,官官相护。童贯受命率十万官兵出征梁山,结果被梁山义军杀得大败,“三停折了二停”③,主要原因是童贯刚愎自用,长驱直入,中了义军的十面埋伏。童贯回到东京,与高俅、蔡京商量对策,蔡京以“天气暑热,军士不伏水土,权且罢战退兵”欺骗皇帝,袒护童贯。高俅率十三万水陆大军讨伐梁山,结果连败三阵,被活捉上山。童贯却对徽宗说,“高俅以戈船进征,亦中途抱病而返”④。为高俅隐瞒其投降梁山的真相。为了长期专权,他们嫉贤妒能,排斥异己,千方百计阻止皇帝招安宋江等人。在宋江等人接受招安之后,“四个贼臣设计,教枢密童贯启奏,将宋江等众要行陷害”⑤。最终是借方腊之手,将一百单八将大半处置。存活下来的主要将领,也多被御酒毒死。
奸臣专权,必然贪腐成风。因为他们专权的目的不是为了君国,而是为了私利。《水浒传》用大量的篇幅细致地展示了北宋末年从朝廷大员到州县小吏无官不贪的社会现实。宿太尉奉敕到梁山泊招安,还收了宋江亲捧的一盘金珠。青州知府慕容彦达,是徽宗天子慕容贵妃的哥哥,皇亲国戚,靠裙带关系上位,“依托妹子的势要,在青州横行,残害良民,欺罔僚友,无所不为”⑥。无为军在闲通判黄文炳为了再次做官,闻知蔡九知府是当朝太师蔡京的儿子,时常登门拜谒,送礼行贿,指望他引荐出职。张团练的跟班和打手蒋忠,没有什么官职,却狗仗人势,强夺施恩的快活林,无非看中快活林一月能赚二三百两银子。
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官员不仅自己横征暴敛,而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家人、亲戚、朋友、侍从都倚仗权势,巧取豪夺。《水浒传》真实地描写了朝廷高官的家族式贪腐。蔡京贵为太师,利用手中的权力,安插自己的亲戚,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家族式腐败网络。他的第九个儿子叫蔡得章,任江州太守。这蔡九知府在江州搜刮民脂民膏,蔡京生日,蔡九知府“安排两个信笼,打点了金珠宝贝玩好之物,上面都贴了封皮”⑦,送到东京太师府中。蔡京的女婿梁中书,任大名府留守。蔡京过生日,梁中书连续两年送去十万贯金珠宝贝玩器的厚礼。蔡京的门人、华州贺太守,“为官贪滥,非理害民”⑧。强夺画匠王义的女儿为妾,还将王义刺配。殿帅府太尉高俅比蔡京有过之而无不及,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三番调戏林冲的妻子,高俅不仅不加管教,反而设计陷害林冲,将其刺配沧州,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高太尉的叔伯兄弟高廉任高唐州知府,倚仗哥哥势要,无所不为。高廉的妻弟殷天锡则在高唐州横行害人,为强占柴进的叔叔柴皇城的花园住宅,竟然将柴皇城活活打死。《水浒传》的作者绝非向壁虚构,中国历史上不乏蔡京、高俅式的人物。明代权臣严嵩累进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⑨。卖官鬻爵则为公开的秘密,据明人王宗茂《纠劾误国辅臣疏》记载:“嵩挠吏部之权,则每选额要二十员名,州判三百两、通判五百两,天下名区,听其拣择。……嵩揽兵部之权,则每选亦额要十余员名,管事指挥三百两、都指挥七百两。”⑩严嵩窃政二十年,溺信恶子严世蕃,“朝市一委世蕃”,而世蕃“剽悍阴贼,席父宠,招权利无厌”,“熟谙中外官饶瘠险易,责贿多寡,毫发不能匿。其治第京师,连三四坊,堰水为塘数十亩,罗珍禽奇树其中,日拥宾客纵倡乐,虽大僚或父执,虐之酒,不困不已。居母丧亦然。好古尊彝、奇器、书画,赵文华、鄢懋卿、胡宗宪之属,所到辄辇致之,或索之富人,必得然后已。据《世宗实录》记载,严家被籍没的财产多得惊人:“金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两有奇,银二百二万七千九十两有奇,玉杯盘等项八百五十七件,玉带二百余条,金厢瑇瑁等带一百二十余条,金厢珠玉带绦环等项三十三条、件,金厢壶盘杯箸等项二千八十余件,龙卵壶五把,珍珠冠等项六十三顶、件,府第房屋六千六百余间,又五十七所,田地山塘二万七千三百余亩。
(《世宗实录·四十四年八月》)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宰相黩货》条中就举了秦桧和严嵩两例:“古来宰相,如秦桧之者,其子秦熺,固其妇翁王仲山之孙,而故相王珪之曾孙也,于秦氏何预?乃积镪侔帝室,至死后,四方珍异,犹集其门。且欲以熺嗣为宰相,抑何愚耶?世庙末年,严分宜纵其子世蕃受赂,以致于败。
均为父子贪秽,家族式腐败。
在封建社会,地方官员掌握行政与司法大权,百姓饱受压榨和欺辱,却有冤无处伸,有仇不能报,《水浒传》深刻揭示了专制制度下让人绝望的司法腐败。林冲误入白虎堂,系高俅蓄意陷害;而且高俅还公然干预司法,定要开封府尹判林冲“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杀害本官”的死。据当案孔目孙定说:“谁不知高太尉当权,倚势豪强,更兼他府里无般不做,但有人小小触犯,便发来开封府,要杀便杀,要剐便剐,却不是他家官府。
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毒杀金莲亲夫武大郎,武松本来要通过官府为兄长报仇申冤,他找到参与捉奸的郓哥和入殓武大尸首的何九叔,还有武大被毒死的物证——酥黑骨头,到县府告发西门庆和潘金莲,谁知县吏与西门庆有首尾,“官人贪图贿赂
而不予受理,逼得武松只能自己动手为兄长报仇,成为司法腐败的牺牲品。解珍、解宝兄弟靠打猎为生,辛苦多日打得一只老虎,滚落到毛太公后园里。毛太公父子不仅要霸占老虎,到官府领赏,还将解珍、解宝兄弟以“混赖大虫”、“抢掳财物”的罪名送到官府。六案孔目王正是毛太公的女婿,包节级收了毛太公的钱财,两人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将解氏兄弟押入死囚牢。而监狱里也是一团漆黑,武松刚进牢房,十几个囚徒便告诉武松,若有人情的书信和使用的银两,及时送给差拨,否则要吃杀威棒。甚者还有盆吊和土布袋压杀等结果囚徒性命的酷刑。只因小管营施恩有求于打虎英雄,武松才逃过一劫。
封建专制制度必然产生贪腐。人都是有私欲的,从皇帝大臣到普通百姓莫不如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徽宗皇帝,后宫妃嫔粉黛数以千计,却要到妓院去会李师师。镇关西就是一杀猪卖肉的屠户,既不是官,也不是吏,一样贪财好色,先是强媒硬保要了金翠莲做妾,正妻不容,又追要子虚乌有的三千贯典身钱。郓哥是地地道道的贫民,武松向他询问哥哥被杀的案情,也得向他送礼。掌握公权力的官员,如果缺乏必要的监督与制约,必然会利用手中的权利中饱私囊,为所欲为。《水浒传》中,看似也有对官员的惩罚制度,陈太尉到梁山招安,李逵将诏书撕得粉碎,招安失败与蔡京、高俅从中作梗有关,徽宗不问青红皂白,却将上奏主张招安的御史大夫崔靖送大理寺问罪;而真正的结党营私、专权误国的四大奸臣,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宋徽宗得知童贯征伐梁山被宋江等人杀得片甲不留;高俅带兵出征被梁山将领活捉上山。事后隐瞒实情,犯欺君之罪,徽宗只是怒斥童贯,并无惩罚。蔡京、童贯等人陷害忠良,毒杀宋江、卢俊义,徽宗也只是责骂高俅、杨戬,不加其罪,更不用说蔡京、高俅等人培植亲信、攫取钱财的贪腐行为。即使皇帝严惩奸邪,也不可能改变官场腐败的现实;朱元璋严惩贪官,大开杀戒,其后仍旧贪污成风,甚至朝杀暮贪;雍正皇帝铁腕治贪,抄家追赃,抄得倾家荡产,而贪官仍旧层出不穷。缺乏实质性的监督和束缚官员的制度与法律,依靠皇帝的个人意志来惩治贪腐,只能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生一茬。
官员贪腐,掠夺钱财,霸占妇女,受害者只能是无辜百姓和那些不愿意同流合污的下属。《水浒传》讲述了不少逼上梁山的故事,那些逼人者无一不是贪官污吏。林冲上梁山就是贪官高俅构陷所致。王望如受金圣叹的影响,对宋江起义甚为不满,而对林冲的行为很是理解,他说,林冲上梁山“实由高俅为儿夺妻,陆谦为主杀友,数穷理极,情有可原,较杀人放火走水浒者不同。武松上梁山最初也是由不受理武大郎被杀案的贪腐知县引发的。王望如云:“武二为兄报仇,朝家自有王法,何至白昼提刀,呼邻作证,既杀潘金莲,旋杀西门庆,而自取罪戾若此?盖县尹久为西门庆穿鼻,受赃枉法,恬不知怪,武松料仇不得报,又不可不报,故奋然以杀虎之手杀人,虽性命有所不恤也。
柴进上梁山是因为殷天锡抢占其叔叔柴皇城的花园住宅引发命案,高廉却将柴进投进死牢。解珍、解宝兄弟上梁山是被那些不为他伸张正义的贪官污吏所逼。晁盖、吴用等人上梁山,也与蔡京、梁中书搜刮民脂民膏有关。容与堂本李卓吾评曰:“若不是蔡京那个老贼,缘何引得这般小贼出来?
这些看似偶发事件,其实有其必然性。在封建专制制度下,贪官污吏为所欲为,善良的人们在一再忍让、忍无可忍、走投无路之时,只能奋起反抗,以求一丝生存的希望。当反抗的星星之火一旦成为燎原之势,农民革命便不可避免地发生,历史上的农民革命莫不如此,宋江起义不过是中国历史上无数次农民起义之一。陈忱在《水浒后传》中,借李应之口,历数蔡京、高俅等人罪状:“蔡京若不受贿赂,梁中书也不寻十万贯金珠进献生辰纲,以致豪杰们道是不义之财,取之无碍,劫了去上梁山。高俅不纵侄儿强奸良家妇女,也不致把林武师逼上梁山泊。不因受了进润,批坏花石纲,杨统制也不上梁山泊。
陈忱将梁山起义与官员贪腐之间的因果关系说得清晰而在理。
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封建社会,人民创造的财富是有限的,而官员的贪欲却永远无法满足。不仅贪官欲壑难填,还有贪官的家人、亲戚、朋友、跟班等等也狗仗人势,获取利益。贪官污吏的巧取豪夺,势必导致社会财富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而大批百姓的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也得不到保障。方勺在《清溪寇轨》记载了北宋徽宗朝从皇帝到地方官吏恣纵害民的惨状:“迨徽庙继统,蔡京父子欲固其位,乃倡丰亨豫大之说,以恣蛊惑。童贯遂开造作局于苏、杭,以制御器。又引吴人朱勔进花石媚上。上心既侈,岁加增焉。舳舮相衔于淮、汴,号花石纲。至截诸道粮饷纲,旁罗商舟,揭所贡暴其上。篙师柁工,倚势贪横,凌轹州县,道路以目。其尤重者,漕河勿能运,则取道于海,每遇风涛,则人船皆没,枉死无算。江南数十郡,深山幽谷,搜剔殆遍……民预是役者,多鬻田宅、子女以供其须,思乱者益众。方腊首先是官府贪酷的受害者,继而利用这一形势聚众起事。“腊有漆园,造作局屡酷取之,腊怨而未敢发,会花石纲之扰,遂因民不忍,阴取贫乏游手之徒,赈恤结纳之”。方腊对追随者所言,当有鼓动之意,却也基本属实:“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吾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无锱铢遗。夫天生烝民,树之司牧,本以养民也,乃暴虐如是,天人之心,能无愠乎?且声色、狗马、土木、祷祠、甲兵、花石靡费之外,岁赂西北二虏银绢以百万计,皆吾东南赤子膏血也。二虏得此,益轻中国,岁岁侵扰不已,朝廷奉之不敢废,宰相以为安边之长策也。独吾民终岁勤动,妻子冻馁,求一日饱食不可得”;“当轴者皆龌龊邪佞之徒,但知以声色、土木淫蛊上心耳。朝廷大政事,一切弗恤也。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岁花石之扰,尤所弗堪
。方氏所载方腊起事的过程,绝非个案,完全符合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共同规律,宋江起义的背景则与方腊基本相同,《水浒传》则将这一规律作了形象化的揭示。金圣叹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高俅无所不为,犹可限也;高俅之伯叔兄弟无所不为,胡可限也!高俅之伯叔兄弟无所不为,不可限也;高俅之伯叔兄弟,又有亲戚,又复无所不为,胡可限也!高俅之伯叔兄弟,又有亲戚,又复无所不为,不可限也;高俅伯叔兄弟之亲戚,又当各有其狐狗奔走之徒,又当各各无所不为,胡可限也!嗟乎!天下者朝廷之天下也,百姓者朝廷之赤子也。今也纵不可限之虎狼,张不可限之馋吻,夺不可限之几肉,填不可限之溪壑,而欲民之不畔,国之不亡,胡可得也。
金圣叹早已得出了官员贪腐必然导致革命的结论。
奸臣把持朝政,扶持亲信,贤能遭受排挤,得不到重用。选官制度的腐败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李贽《忠义水浒传序》云:“《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夫忠义何以归于《水浒》也?其故可知也。夫水浒之众何以一一皆忠义也?所以致之者可知也。今夫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理也。若以小贤役人,而以大贤役于人,其肯甘心服役而不耻乎?是犹以小力缚人,而使大力者缚于人,其肯束手就缚而不辞乎?其势必至驱天下大力大贤而尽纳之水浒矣。被李贽誉为“忠义之烈”的宋江对宋朝忠心耿耿,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江湖上称他为及时雨。虽然只是郓城县的押司,却有远大志向,总想着有朝一日到朝廷为官。从他上梁山以至招安之后的作为来看,宋江确实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军事指挥能力,乃举世少有的帅才。就是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不仅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反而被贪官押至法场斩首。王望如云:“汉代州郡,有才著闻者,例得辟为功曹椽属,往往
历以致公卿。宋江豪猾大侠,草泽无赖,生当盛时,必不郁郁居人下。拘以名位,縻以爵禄,自不至犯上作乱而为盗。
王望如对宋江存有偏见,但他对宋江怀才不遇而聚众起义的认识却颇有见地,奸臣专权,小人得志,嫉贤妒能,任人唯亲,大批贤能之士沉落底层,永无出头之日,这种腐败的用人制度导致一些遭受冷落的能人选择“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危险路径。还有梁山军师吴用,小说曾用一首《临江仙》词来赞美他的才华:“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字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吴用以谋略著称,可谓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不仅智取生辰纲是由他组织队伍,出谋划策。梁山的一些重要战事,也是他运筹帷幄,出奇制胜。招安后的征辽、征田虎、王庆、征方腊,宋江也离不开这位高参与军师。如果不上梁山,吴用的卓越才能根本得不到发挥的机会,只能终生在东溪村教村学。王望如云:“措大居然宰相才,奈之何不用以说敌国投诚,而说强人入伙也?
难道内外交困的北宋王朝不缺人才?非也,是这种专制体制阻碍了优秀人才的晋升之路。王韬《水浒传序》云:“试观一百八人中,谁是甘心为盗者?必至于途穷势迫,甚不得已,无可无何,乃至于此。盖于时,宋室不纲,政以贿成,君子在野,小人在位,赏善罚恶,倒持其柄。贤人才士,困踣流离,至无地以容其身。其上者隐遁以自全,其下者,遂至失身于盗贼。呜呼!谁使之然?当轴者固不得不任其咎。
一语道出了梁山好汉聚义的制度原因。
梁山好汉从个人反抗到集体起义,希望消灭贪官,清除奸邪,但并没有达到目的。林冲只是杀了差拨、陆谦、富安,并没有杀死真正的仇人高俅、高衙内。武松也没有杀掉包庇西门庆的贪官知县。即便是林冲、武松杀死高俅父子、贪官知县,还有大量的高俅、贪官,是杀不尽的。梁山义军要清除奸邪,而蔡京、高俅、童贯、杨戬等人继续把持朝政,他们所编织的贪腐网络不会缩小只会扩大。宋江及其所领导的起义军最终接受了招安。招安之后,蔡京等人百般阻挠天子给宋江等人加官进爵,“四个贼臣设计,教枢密童贯启奏,将宋江等众要行陷害。宋江等人无法在朝廷立足,先后离京征辽、征方腊,实际上是朝廷用战争消灭宋江义军的一种策略。征方腊阵亡五十九位将领,病故十一位将领,还有出家、退隐数人,最后只剩下二十七位将领回京。蔡京、高俅等人还不放心,又将宋江、卢俊义等人用毒药害死。一场以反对贪官、清除奸臣为主要目标的农民革命以失败告终。
宋江等人的失败是必然的。虽然《水浒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毛泽东语),但皇帝和贪官为制度利益共同体,皇帝给贪官职位与特权,贪官执行皇帝的旨意,并为之维护统治、谋取利益。燕南尚生云:“凡做官的为非作歹,鱼肉乡民,这都是皇上暗地里给他的特权,所以任凭百姓们扣阍传御状,统是一点效力没有。为什么皇上给他这个特权呢?你想,每逢放一个缺,先得要被放的这个人,使些个七扣、六扣的官利帐来,孝敬妃嫔,孝敬皇后,还有什么皇太后、老宫、太监。以外什么随封咧,随封随咧,统要买个水屑不漏,才能望成。这些钱那里去找呢?只有向百姓身上刮摸了。不是皇上给他这种特权,是谁给他的呢?
他们只有巩固封建专制制度才能维护其特权与利益,当反贪的行动危及其利益即统治地位时,一定会动用国家机器残酷镇压。童贯、高俅带兵征讨梁山泊,均是奉旨出征,完全反映了皇帝的意志。只是在征讨失败时,才不得已采用招安的手段。无论是征讨还是招安,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消灭异己力量,保护其既得利益。
即使宋江等人不接受招安,革命成功,也解决不了官吏的贪腐问题。只不过用一群贪官替代了另一群贪官。历史上的农民革命也有成功的先例,刘邦、朱元璋都是利用农民起义建立起一个新的封建专制政权的,其后皇室、官员照样大肆聚敛钱财,兼并土地。如果宋江起义成功,也只能如此。李逵就多次叫嚷:“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晁盖哥哥便做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小皇帝。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做个国师,我们都做将军。和宋朝的体制没有什么两样。吴沃尧在《说小说》中尖锐指出:“《水浒传》者,一部贪官污吏传之別裁也。梁山泊一百八人,强半为在官人役,如都头也,教师也,里正也,书吏也,而一一归结于为盗,则著者之视在官人役之为何如可知矣。而如是等等之人,之所以归结于为盗者,无非官逼使然,则著者之视官为何如亦可知矣。
在吴沃尧看来,在官人役和官没有什么区别,宋江、晁盖和蔡京、高俅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贪官污吏,只是所处地位不同而已。生辰纲事发,吴用提议上梁山,晁盖担心梁山不肯收留,吴用说:“我等有的是金银,送献些与他,便入了伙。
王望如于此评曰:“嗟乎!求官做要使钱,求盗做亦要使钱,此又足以征时变矣。
官府和梁山,都得用钱开路,一样贪财。晁盖、吴用等人劫生辰纲,这些人并非活不下去的穷人,有的反而有一定地位和财产。晁盖是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吴用是一秀才,东溪村的教书先生。生辰纲确属不义之财,但劫取不义之财不一定就是正义的行为,除非你能证明这些不义之财属于你所有。作为郓城县步兵都头的雷横,先捉后放刘唐,还收了晁盖的十两银子,让刘唐十分不满。武松为施恩打抱不平,也是先有施恩好肉好酒伺候。宋江上梁山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就是打祝家庄。祝家庄与梁山泊无冤无仇,只因与梁山毗邻,担心那里贼人来抢粮食,备有私人武装。杨雄、石秀、时迁等人在投奔梁山泊途中,偷吃了祝家店里报晓的公鸡,还放火烧了店子,时迁被庄客捉去。此事是非分明。因此当杨雄、石秀上梁山时,晁盖第一反应是要将两人斩了。宋江极力保下两人的性命,还借机出兵攻打祝家庄。宋江考虑的是梁山“人马数多,钱粮缺少”,“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
。宋江三打祝家庄,连同与祝家庄结盟的扈家庄一并攻破,将祝、扈两家尽数杀害,把两个庄里的粮食、马匹、钱财、牛羊全部运到山上。宋江等人为了梁山的利益,实质上就是集团的私利,杀人劫财,草菅人命,暴露出其贪婪的本质。
《水浒传》的作者敏锐地看到并客观地描述了封建专制制度下无官不贪的社会现实,深刻地揭示出官吏贪腐必然导致农民革命的朴素真理,他们同情那些被压榨、被鱼肉的无辜百姓的遭遇,又清醒地认识到百姓的反抗乃至革命都是徒劳的,不可能改变这种现状。他们发现了社会的痼疾,却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治疗这一痼疾的良方。他们没有自欺欺人地安排一个美满的结局,而是让反抗者一个个悲惨地死亡,而以四贼为代表的贪腐官员及其赖以生存的专制制度毫发无损,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令人沮丧,让人绝望,却不得不承认它是真实的存在。
注: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版,第1378、984、1060、1115、1132、450、538、812、109、109-110、358、181、1132、574、233、661页。
⑨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百八,中华书局1974版,第7916、7920页。(www.xing528.com)
⑩ 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四),中华书局1962版,第3118页。
《明实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1962版,第8848页。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版,第210页。
《评论出像水浒传》第十回,王望如回评。《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版,第231、508、285、341页。
《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第十四回总评,《水浒传会评本》,第269页。
陈忱《水浒后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第247页。
方勺《清溪寇轨》,《水浒传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版,第8、9页。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一回夹批。《水浒传会评本》,第952页。
李贽《焚书》,中华书局1975版,第109页。
《王望如先生评论出像水浒传总论》,《水浒传会评本》,第36-37页。
王韬《水浒传序》,《水浒传资料汇编》,第374页。
《人民日报》1975年9月4日第1版。
燕南尚生《水浒传命名释义》,《水浒传资料汇编》,第403页。
吴沃尧《说小说》,《水浒传资料汇编》,第423-424页。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