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

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辛亥革命的目的正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民主共和的旗帜,这是一件有着破天荒意义的大事。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把辛亥革命称为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它是当之无愧的。

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

近代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急遽激化,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中。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为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发展开辟了道路。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金冲及,请他对辛亥革命作一概略评价。 

辛亥革命——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记者:金主任,非常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辛亥革命是这段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节点。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您认为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深刻认识辛亥革命这一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金冲及:20世纪,是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中国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是其中的第一次。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做辛亥革命的继承和发展,看做它最终结出的硕果。

记者:中华民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近代却落后了。当时中国面临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历史状况,驱使每一个对祖国怀有深厚感情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地寻求拯救祖国的道路。是否可以说,辛亥革命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出发点的?

金冲及:20世纪到来的时候,中国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走过整整60年,列强在中国强行划分势力范围,攫取种种特权。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以清朝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日俄战争竟是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大地上的相互厮杀,人民惨遭屠戮,庐舍化为灰烬。长夜漫漫,中国人痛切地感到国家已面临被瓜分和灭亡的直接威胁。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尝中夜起而大哭。嗟乎!谁其知之!”

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谁能领导人民抵抗外来侵略、把祖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谁就能得到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这时,统治着中国的清朝政府处在怎样的状态呢?人们期望有一个能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政府,而清朝政府恰恰相反,宁肯大量出卖国家的权益,以换取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维护它在国内早已摇摇欲坠的统治。19012月,当武装占领中国首都北京的列强提出议和大纲时,流亡在西安的清朝政府发出皇皇上谕,竟宣布政府今后的对外方针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朝政府对外屈辱到如此地步,对内拒绝任何根本改革,而其竭泽而渔的横征暴敛更使人民无法生存下去。这就使原来装扮成神圣不可侵犯的清王朝终于在人们心目中丧尽尊严,被看成只是洋人用来统治中国的工具。人们越来越愤怒,感到不把这个卖国的、专制的、极端腐败的清朝政府推翻,中国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离开这个大背景,就不可能理解辛亥革命。

记者:1840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但中国人民的反抗从来没有停止过,清朝政府也自上而下地进行过一些枝节的改革。可是,救亡与图存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中国的状况在一天天坏下去。辛亥革命的目的正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您认为,是否可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金冲及:在近代,中国人面对的问题成千上万,许多人常不知该从何下手。孙中山从千头万绪中提纲挈领地提出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这三个目标,并且坚决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它。这就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集中地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为什么当时会有那么多人奋不顾身地奔集到孙中山高举的旗帜下,原因就在这里。尽管孙中山并没有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道路,但这些目标的提出毕竟激励着不止一代的中国人不断地为之奋斗。

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痛心地写道: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他悲愤地呼唤: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兴中会名称中的兴中两字,也表明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拯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意愿。振兴中华这个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响亮口号,就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兴中会成立时率先喊出来的。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民主共和的旗帜,这是一件有着破天荒意义的大事。民主共和,是同君主专制相对立的。中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几千年实行的都是君主专制制度。要从如此沉重的传统束缚下摆脱出来,提出以另一种政治制度来代替君主专制制度,其难度可想而知。也正因此,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这个评价是深刻的,完全符合实际的。

记者:辛亥革命为中国走向独立和解放的道路扫除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个巨大的障碍物。此后,无论是袁世凯称帝还是张勋复辟,都只能昙花一现,立刻遭到全国人民的普遍反对,很快归于失败。这是否说明,历史的发展毕竟无法倒转回去了?

金冲及: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民主共和制度。诚然,民主共和制度在当时的中国只是徒具形式,但这个形式在人们观念上引起的深刻变革决不能小看。中国人历来讲究要名正言顺。孙中山说:在南京所订民国约法,内中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条是兄弟主张的。有了这一条,民主共和便成了正统,人们不再把自己看做皇上的子民,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政党、社会团体和报章杂志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政治生活空前活跃,民主精神普遍高涨,为中国的继续前进创造了重要条件。即便南京临时政府很快就结束,袁世凯又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已经发生了的变化是谁也无法全部抹掉的。把辛亥革命称为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它是当之无愧的。

记者: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几乎都受过辛亥革命风暴的洗礼和激励,辛亥革命成为他们投身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起点;随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又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接受了教训,看到它存在的严重弱点,认识到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不可能的,必须寻找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也是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的依据之一?

金冲及: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是一个宏伟而艰巨的目标,决不是靠一两次革命冲击就能实现的,也不可能在一两代人手里完成。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共和国,照搬了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模式。许多人兴高采烈,把事情想得很简单,以为民主共和国既经成立,人民生活在优良政治之下,进步一定很快,种种根本改革都将顺利实现。可是,事实却使人大失所望:普选徒具形式;多党制成了拉帮结派,党同伐异;议会里大多是一些政客在那里吵吵嚷嚷,争权夺利;国民党在大选中取得国会议席中的大多数,但对国民党的实际作用却很少裨益。热切的期望,得到的却是冰冷的回报。等到袁世凯做好了准备,突然猛扑过来,就连那些形式上的东西也被抛到九霄云外。种瓜得豆,这是创业者始料不及的。

但是,历史不会在此停步不前。在依然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面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了新的探索,寻找新的出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大体上有两种:年长的大多参加过辛亥革命,并且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如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朱德等。陈独秀虽然没有参加同盟会,但同样积极投身辛亥革命,并且担任过独立不久的安徽都督府秘书长;年轻一些的大多也受到这次革命的深刻影响,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林伯渠这样描述自己在辛亥革命后的思想历程: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地从痛苦的经验中,发现了这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队伍里是不缺少这样的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走到工人和农民中间去,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脚踏实地地开始新的斗争,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找到了足以把祖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经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终于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胜利。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记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烈地激动过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离现在已经整整一百年了。随着岁月的消逝,当年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对这场革命的功过得失,在国内以至国外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中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您认为,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辛亥革命的这一历史功绩?

金冲及:推翻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不能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上的变化,甚至只看作是换汤不换药的招牌的更换。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多次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19058月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明确地把创立民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它在第二年冬颁布的《革命方略》更是响亮地宣告: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在当时确实是石破天惊之论!比一比,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是何等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资产阶级革命派坚忍不拔地通过报刊鼓吹、秘密宣传,使民主共和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到辛亥革命爆发时,推倒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反动势力都已无法把它再扭转过来了。

辛亥革命果真把皇帝拉下马了,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倒了。它带来的直接后果,至少有两条。第一,使中国的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那就是皇帝。他是大权独揽的绝对权威,是统治秩序赖以保持稳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统治秩序就乱了套了。这以后,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像走马灯似地一个接着一个登场,却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不用说人民革命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就是统治阵营内部也无法再保持统一。这自然有很多原因,而辛亥革命在这里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法抹煞的,它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第二,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禁锢一经打破,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记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崭新篇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您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说过: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应如何理解这样的评价?

金冲及:辛亥革命一度迸射出耀眼的火花,最后留下的仍然是一片令人难熬的黑暗。于是,许多人重新观察、思考、探索,寻求新的救国真理。在这个旅程的尽头,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的革命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历史上常常有一些重大的转折关头,这时的社会内部各种矛盾和冲突异常尖锐,局势瞬息万变。胜利和失败、失望和追求、苦闷和奋起,以快得令人目眩的速度交替出现,留下了发人深思的丰富的历史遗产。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便处在这样的历史时刻。

新生的共和国,在许多人眼前矗立起一幅虚构的壮丽前景。人们梦想着:一旦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一旦我们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人们深信:过去,中国进步的主要障碍就是那个腐败、卖国、拒绝一切改革的清朝政府;现在,这个障碍既已从前进的道路上扫除掉,一切根本改革当然将次第推行,诸如民主政治的实施、工业交通建设、国家的富强等等,都指日可待。人们沉醉在兴高采烈中。

可是,透过表面上那派热烈景象,冷静地观察一下,不难看到它背后存在的严重危机。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有革命的要求,但并没有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决心和勇气。武昌起义的成功和中华民国的迅速成立,冲昏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头脑。革命的精神废弛了,妥协的声浪压倒一切,成为南方政府不和谐的合奏中的基调。而当帝国主义直接出面干预、开始所谓南北议和后,他们竟争先恐后地主张对帝国主义和袁世凯妥协,从内部施加压力,逼迫南京临时政府将政权交给袁世凯。

孙中山是比较坚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在当时革命形势的鼓舞下,他曾要求继续把革命推向前进,反对向袁世凯妥协。可是,这种微弱的呼声很快便为巨大的妥协声浪所淹没。这样,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终于将政权移交给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轰轰烈烈的一场大革命,虽然赶走了皇帝,挂起了一块中华民国的招牌,但年代久远的、压在人民头上的封建军阀官僚政治机构,除换了名称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变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更没有受到丝毫的触动。

这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经济地位和实际兴趣也在起着变化。他们中许多人渴望得到一个宁静的政治环境,来保障他们既得的政治权益,保障他们自由地从事实业的发展。同时,他们也很怕自己在本阶级(即资产阶级)眼目中成为不安宁状态的罪人。于是,就积极地支持袁世凯,尽力鼓吹南北统一新旧调和,希冀用放下武器来换得袁世凯的谅解和信任。而结果适得其反,换来的只是鼓励并便利了袁世凯进一步扑灭南方的革命力量。一年多前曾经鼓动起全国规模的革命大风暴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曾几何时,已处于分崩离析和完全孤立的境地。环顾四周,找不到多少支持和援救的力量。于是,南方各省一度进行的独立和抵抗很快就烟消云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还在无产阶级对它从理论上进行批判以前,已经由实践对它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中国人民付出了痛苦的代价,才从连续不断的失败中取得教训,逐步认识到资产阶级的政治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许多爱国者不能不严肃地重新思考国家社会的许多根本问题,寻求新的出路。也就是说,正是辛亥革命为五四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没有1911年的辛亥革命,就不会有1919年的五四运动。

记者:辛亥革命并没有达到它预期的目标,没有能从根本上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对中国的统治,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辛亥革命后,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削弱,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改观。是什么原因导致辛亥革命没能结束中国近代以来的贫穷、落后、分裂、混乱局面?

金冲及: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除客观的力量对比悬殊以外,这场革命的领导者所代表的社会力量还很薄弱,政治上不成熟,确实存在严重的弱点。第一,他们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的政治纲领,许多人在推翻清朝政府以后便以为大功已经告成,失去了继续前进的明确方向。第二,他们没有发动并依靠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下层劳动人民,因而在强大的旧势力面前便觉得自己孤立无援,找不到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力量。第三,他们没有形成由一大批有着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党,作为革命队伍的核心力量,因而难以在极端复杂的环境中顽强地进行坚忍不拔的斗争。在当时还不成熟的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做不到的。 

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记者:近代以来,为了拯救祖国,为了建立一个独立、富强、民主、进步的新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令人窒息的黑暗中坚持探索,进行了无数次可歌可泣的斗争。在20世纪初写下的最早的光辉篇章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那么,您认为辛亥革命留给我们了哪些精神财富?

金冲及:辛亥革命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智慧、有骨气、蕴藏着巨大潜力的民族,当许多人认定这个古老的民族已经濒临灭亡的时候,它却出人意料地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为民族的重新振兴开拓了道路。

中国近代的民族民主革命是由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经过一个多世纪前仆后继的顽强努力,才取得胜利的。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民族民主革命这个历史任务,但它在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长期历史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无可质疑的。

不管是成功之处,还是失败之处,都是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旧有的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而且使民族觉醒和民主精神在全国普遍地高涨起来。这就把历史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走向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梯。这不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吗?可是,这次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对中国的统治,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中国依然是一个贫穷、落后、分裂、混乱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场革命不又是失败了吗?但一次革命的价值不能单从它的短期效果来衡量。如果从长远的历史眼光看,它对中华民族解放运动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辛亥革命是我们的前辈一百年前在中国这块国土上进行的一次伟大实践。那些在黑暗年代里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而斗争的先驱者的业绩,是不应该被忘却的。今天,我们深思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能够更具体地了解中国近代的国情,了解中国近代的历史道路是怎样走过来的。这对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自信和凝聚力量,万众一心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新的腾飞而努力,将永远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

记者:再次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 

金冲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

作者:本刊记者王农媛

近代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急遽激化,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中。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为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发展开辟了道路。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金冲及,请他对辛亥革命作一概略评价。 

辛亥革命——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记者:金主任,非常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辛亥革命是这段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节点。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您认为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深刻认识辛亥革命这一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www.xing528.com)

金冲及:20世纪,是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中国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是其中的第一次。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做辛亥革命的继承和发展,看做它最终结出的硕果。

记者:中华民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近代却落后了。当时中国面临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历史状况,驱使每一个对祖国怀有深厚感情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地寻求拯救祖国的道路。是否可以说,辛亥革命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出发点的?

金冲及:20世纪到来的时候,中国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走过整整60年,列强在中国强行划分势力范围,攫取种种特权。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以清朝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日俄战争竟是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大地上的相互厮杀,人民惨遭屠戮,庐舍化为灰烬。长夜漫漫,中国人痛切地感到国家已面临被瓜分和灭亡的直接威胁。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尝中夜起而大哭。嗟乎!谁其知之!”

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谁能领导人民抵抗外来侵略、把祖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谁就能得到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这时,统治着中国的清朝政府处在怎样的状态呢?人们期望有一个能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政府,而清朝政府恰恰相反,宁肯大量出卖国家的权益,以换取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维护它在国内早已摇摇欲坠的统治。19012月,当武装占领中国首都北京的列强提出议和大纲时,流亡在西安的清朝政府发出皇皇上谕,竟宣布政府今后的对外方针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朝政府对外屈辱到如此地步,对内拒绝任何根本改革,而其竭泽而渔的横征暴敛更使人民无法生存下去。这就使原来装扮成神圣不可侵犯的清王朝终于在人们心目中丧尽尊严,被看成只是洋人用来统治中国的工具。人们越来越愤怒,感到不把这个卖国的、专制的、极端腐败的清朝政府推翻,中国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离开这个大背景,就不可能理解辛亥革命。

记者: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但中国人民的反抗从来没有停止过,清朝政府也自上而下地进行过一些枝节的改革。可是,救亡与图存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中国的状况在一天天坏下去。辛亥革命的目的正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您认为,是否可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金冲及:在近代,中国人面对的问题成千上万,许多人常不知该从何下手。孙中山从千头万绪中提纲挈领地提出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这三个目标,并且坚决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它。这就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集中地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为什么当时会有那么多人奋不顾身地奔集到孙中山高举的旗帜下,原因就在这里。尽管孙中山并没有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道路,但这些目标的提出毕竟激励着不止一代的中国人不断地为之奋斗。

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痛心地写道: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他悲愤地呼唤: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兴中会名称中的兴中两字,也表明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拯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意愿。振兴中华这个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响亮口号,就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兴中会成立时率先喊出来的。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民主共和的旗帜,这是一件有着破天荒意义的大事。民主共和,是同君主专制相对立的。中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几千年实行的都是君主专制制度。要从如此沉重的传统束缚下摆脱出来,提出以另一种政治制度来代替君主专制制度,其难度可想而知。也正因此,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这个评价是深刻的,完全符合实际的。

记者:辛亥革命为中国走向独立和解放的道路扫除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个巨大的障碍物。此后,无论是袁世凯称帝还是张勋复辟,都只能昙花一现,立刻遭到全国人民的普遍反对,很快归于失败。这是否说明,历史的发展毕竟无法倒转回去了?

金冲及: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民主共和制度。诚然,民主共和制度在当时的中国只是徒具形式,但这个形式在人们观念上引起的深刻变革决不能小看。中国人历来讲究要名正言顺。孙中山说:在南京所订民国约法,内中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条是兄弟主张的。有了这一条,民主共和便成了正统,人们不再把自己看做皇上的子民,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政党、社会团体和报章杂志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政治生活空前活跃,民主精神普遍高涨,为中国的继续前进创造了重要条件。即便南京临时政府很快就结束,袁世凯又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已经发生了的变化是谁也无法全部抹掉的。把辛亥革命称为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它是当之无愧的。

记者: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几乎都受过辛亥革命风暴的洗礼和激励,辛亥革命成为他们投身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起点;随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又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接受了教训,看到它存在的严重弱点,认识到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不可能的,必须寻找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也是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的依据之一?

金冲及: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是一个宏伟而艰巨的目标,决不是靠一两次革命冲击就能实现的,也不可能在一两代人手里完成。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共和国,照搬了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模式。许多人兴高采烈,把事情想得很简单,以为民主共和国既经成立,人民生活在优良政治之下,进步一定很快,种种根本改革都将顺利实现。可是,事实却使人大失所望:普选徒具形式;多党制成了拉帮结派,党同伐异;议会里大多是一些政客在那里吵吵嚷嚷,争权夺利;国民党在大选中取得国会议席中的大多数,但对国民党的实际作用却很少裨益。热切的期望,得到的却是冰冷的回报。等到袁世凯做好了准备,突然猛扑过来,就连那些形式上的东西也被抛到九霄云外。种瓜得豆,这是创业者始料不及的。

但是,历史不会在此停步不前。在依然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面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了新的探索,寻找新的出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大体上有两种:年长的大多参加过辛亥革命,并且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如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朱德等。陈独秀虽然没有参加同盟会,但同样积极投身辛亥革命,并且担任过独立不久的安徽都督府秘书长;年轻一些的大多也受到这次革命的深刻影响,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林伯渠这样描述自己在辛亥革命后的思想历程: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地从痛苦的经验中,发现了这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队伍里是不缺少这样的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走到工人和农民中间去,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脚踏实地地开始新的斗争,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找到了足以把祖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经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终于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胜利。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记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烈地激动过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离现在已经整整一百年了。随着岁月的消逝,当年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对这场革命的功过得失,在国内以至国外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中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您认为,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辛亥革命的这一历史功绩?

金冲及:推翻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不能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上的变化,甚至只看作是换汤不换药的招牌的更换。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多次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19058月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明确地把创立民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它在第二年冬颁布的《革命方略》更是响亮地宣告: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在当时确实是石破天惊之论!比一比,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是何等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资产阶级革命派坚忍不拔地通过报刊鼓吹、秘密宣传,使民主共和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到辛亥革命爆发时,推倒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反动势力都已无法把它再扭转过来了。

辛亥革命果真把皇帝拉下马了,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倒了。它带来的直接后果,至少有两条。第一,使中国的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那就是皇帝。他是大权独揽的绝对权威,是统治秩序赖以保持稳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统治秩序就乱了套了。这以后,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像走马灯似地一个接着一个登场,却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不用说人民革命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就是统治阵营内部也无法再保持统一。这自然有很多原因,而辛亥革命在这里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法抹煞的,它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第二,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禁锢一经打破,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记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崭新篇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您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说过: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应如何理解这样的评价?

金冲及:辛亥革命一度迸射出耀眼的火花,最后留下的仍然是一片令人难熬的黑暗。于是,许多人重新观察、思考、探索,寻求新的救国真理。在这个旅程的尽头,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的革命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历史上常常有一些重大的转折关头,这时的社会内部各种矛盾和冲突异常尖锐,局势瞬息万变。胜利和失败、失望和追求、苦闷和奋起,以快得令人目眩的速度交替出现,留下了发人深思的丰富的历史遗产。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便处在这样的历史时刻。

新生的共和国,在许多人眼前矗立起一幅虚构的壮丽前景。人们梦想着:一旦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一旦我们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人们深信:过去,中国进步的主要障碍就是那个腐败、卖国、拒绝一切改革的清朝政府;现在,这个障碍既已从前进的道路上扫除掉,一切根本改革当然将次第推行,诸如民主政治的实施、工业交通的建设、国家的富强等等,都指日可待。人们沉醉在兴高采烈中。

可是,透过表面上那派热烈景象,冷静地观察一下,不难看到它背后存在的严重危机。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有革命的要求,但并没有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决心和勇气。武昌起义的成功和中华民国的迅速成立,冲昏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头脑。革命的精神废弛了,妥协的声浪压倒一切,成为南方政府不和谐的合奏中的基调。而当帝国主义直接出面干预、开始所谓南北议和后,他们竟争先恐后地主张对帝国主义和袁世凯妥协,从内部施加压力,逼迫南京临时政府将政权交给袁世凯。

孙中山是比较坚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在当时革命形势的鼓舞下,他曾要求继续把革命推向前进,反对向袁世凯妥协。可是,这种微弱的呼声很快便为巨大的妥协声浪所淹没。这样,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终于将政权移交给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轰轰烈烈的一场大革命,虽然赶走了皇帝,挂起了一块中华民国的招牌,但年代久远的、压在人民头上的封建军阀官僚政治机构,除换了名称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变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更没有受到丝毫的触动。

这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经济地位和实际兴趣也在起着变化。他们中许多人渴望得到一个宁静的政治环境,来保障他们既得的政治权益,保障他们自由地从事实业的发展。同时,他们也很怕自己在本阶级(即资产阶级)眼目中成为不安宁状态的罪人。于是,就积极地支持袁世凯,尽力鼓吹南北统一新旧调和,希冀用放下武器来换得袁世凯的谅解和信任。而结果适得其反,换来的只是鼓励并便利了袁世凯进一步扑灭南方的革命力量。一年多前曾经鼓动起全国规模的革命大风暴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曾几何时,已处于分崩离析和完全孤立的境地。环顾四周,找不到多少支持和援救的力量。于是,南方各省一度进行的独立和抵抗很快就烟消云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还在无产阶级对它从理论上进行批判以前,已经由实践对它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中国人民付出了痛苦的代价,才从连续不断的失败中取得教训,逐步认识到资产阶级的政治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许多爱国者不能不严肃地重新思考国家社会的许多根本问题,寻求新的出路。也就是说,正是辛亥革命为五四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没有1911年的辛亥革命,就不会有1919年的五四运动。

记者:辛亥革命并没有达到它预期的目标,没有能从根本上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对中国的统治,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辛亥革命后,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削弱,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改观。是什么原因导致辛亥革命没能结束中国近代以来的贫穷、落后、分裂、混乱局面?

金冲及: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除客观的力量对比悬殊以外,这场革命的领导者所代表的社会力量还很薄弱,政治上不成熟,确实存在严重的弱点。第一,他们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的政治纲领,许多人在推翻清朝政府以后便以为大功已经告成,失去了继续前进的明确方向。第二,他们没有发动并依靠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下层劳动人民,因而在强大的旧势力面前便觉得自己孤立无援,找不到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力量。第三,他们没有形成由一大批有着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党,作为革命队伍的核心力量,因而难以在极端复杂的环境中顽强地进行坚忍不拔的斗争。在当时还不成熟的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做不到的。 

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记者:近代以来,为了拯救祖国,为了建立一个独立、富强、民主、进步的新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令人窒息的黑暗中坚持探索,进行了无数次可歌可泣的斗争。在20世纪初写下的最早的光辉篇章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那么,您认为辛亥革命留给我们了哪些精神财富?

金冲及:辛亥革命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智慧、有骨气、蕴藏着巨大潜力的民族,当许多人认定这个古老的民族已经濒临灭亡的时候,它却出人意料地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为民族的重新振兴开拓了道路。

中国近代的民族民主革命是由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经过一个多世纪前仆后继的顽强努力,才取得胜利的。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民族民主革命这个历史任务,但它在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长期历史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无可质疑的。

不管是成功之处,还是失败之处,都是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旧有的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而且使民族觉醒和民主精神在全国普遍地高涨起来。这就把历史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走向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梯。这不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吗?可是,这次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对中国的统治,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中国依然是一个贫穷、落后、分裂、混乱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场革命不又是失败了吗?但一次革命的价值不能单从它的短期效果来衡量。如果从长远的历史眼光看,它对中华民族解放运动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辛亥革命是我们的前辈一百年前在中国这块国土上进行的一次伟大实践。那些在黑暗年代里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而斗争的先驱者的业绩,是不应该被忘却的。今天,我们深思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能够更具体地了解中国近代的国情,了解中国近代的历史道路是怎样走过来的。这对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自信和凝聚力量,万众一心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新的腾飞而努力,将永远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

记者:再次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 

金冲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

作者:本刊记者王农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