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中教新诗应处理好四组关系

语文教学中教新诗应处理好四组关系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让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依情造律、表情达意的。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鉴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现代诗歌的教学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诗歌文本的语体上。”从中国知网上下载的《乡愁》教学设计和实录来看,不用音乐进行教学的非常罕见。

语文教学中教新诗应处理好四组关系


作者: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学 肖培东


新诗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正如诗歌评论家吴思敬所说:“那种健康的,体现心灵美、语言美及多方面美的新诗,对学生心灵的启迪作用、感悟作用和熏陶作用是别的形式所不能替代的。”[1]因此,我们讨论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教学新诗,而是怎么教学新诗。


一、新诗和旧体诗


虽然新诗用白话代替了文言,并且冲破了古典诗歌特有的平仄韵律等,但中国的新诗在创作上不可能完全和过去割裂,也无法割裂。新诗再新,也与旧体诗血脉相连,意象、意境等仍然是解读新诗的常用方法。正如诗人郑敏所说,新诗之新其实是“古典的现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处理好“新”“旧”之间的关系,既要发掘新诗借鉴的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和内涵,更要抓住新诗之为“新”的手法和内容。


例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可以思考这些问题:相比古代诗人的乡愁,余光中的乡愁新在哪里?相比古典诗歌,《乡愁》的艺术形式又新在何处?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余光中的乡愁是个人、国家、民族情感的交融,是过去和现在时间的交融,是空间与空间的交融,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这种历史感和地域感的交织,在古代诗人那里是没有的。在形式上,很多旧体诗是依律造情,而《乡愁》句式整饬又参差,长句短句错落,形式自由,体现的是依情造律。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让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依情造律、表情达意的。另外,闻一多先生说:“如果有人要问新诗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回答他:增加了一种建筑美的可能性是新诗的特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这种建筑美。


虽然在中学阶段不可能也不需要给学生讲诗歌史,但教师如能站在诗歌史的高度,可能有利于把握“新”“旧”之间的关系,可能对新诗的内容和形式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能教出属于新诗的独特魅力。


二、新诗的语言与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新诗教学的目标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只是将其作为文学作品笼统阐述:“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其实,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更多的教师并没有把新诗作为文学作品来教,没有围绕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来教。


当前的新诗教学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是简单化。文学作品需要慢读细品,而在功利化的应试环境下,因为不考新诗,所以也就简单教,或者干脆不教,大多数教师就是这么做的。这样的教学与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相距甚远。二是泛人文化。文学作品教学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也就是要进行语言教学,但有些教师抛开语言凌空蹈虚,仅把新诗作为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性情等人文教育的手段,这样的教学忽视了新诗教学首先应该是文学作品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特征规律。这样的教学较多,具体表现为课堂上基本不涉及诗歌的语言形式,就是泛泛而论,笼统“美读”。


比如一位老师在《乡愁》的教学中,安排了以下教学内容:学生谈想家的感觉;学生美读诗歌;学生写诗表达想家的感觉;欣赏席慕蓉的《乡愁》,自由朗读,比较两者异同;背诵诗歌;搜集乡愁诗整理成《乡愁专集》(作业)。[2]学生停留在文本语言上的时间少得可怜,语言的训练也基本没有。就拿美读诗歌环节来说,虽然称之为美读,但其实只是读得好听而已,学生并没有体会到诗歌语言到底美在哪里。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中朗读的要义是“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核心就是“贴着文本语言”,在对精致的新诗语言的品读中,体会作者细腻的情感。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鉴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现代诗歌的教学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诗歌文本的语体上。”诗歌教学要“通过语言层面跨过意象的桥梁进入意境的彼岸”[3],那种抛开诗歌语言层面,直接谈情感、谈审美、谈心灵净化的诗歌教学课,注定是肤浅的、“泛人文”的语文课。


钱梦龙老师说:“语文教学既然本质上就是语言(言语)教育,那么我上课时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进入文本的?是通过浮光掠影的阅读、一知半解的猜测,还是通过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4]新诗教学既然纳入了语文教学的范畴,就应该“通过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进入文本。那么,如《乡愁》者,当以什么方式切入诗情诗意?从诗的语言形式入手,让学生慢慢品读,通过诵读,读出诗美,领悟诗情,才是语文教学视域下的新诗教学途径。

三、新诗与其他媒体


新诗天然地与音乐连接在一起,与绘画连在一起,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也不仅仅是新诗,凡诗歌皆如此。因此,我们在教学新诗时,总不忘引入音乐、绘画,以相得益彰,增强教学效果,特别是新诗的感染力。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保持足够警惕,坚持“诗歌本位”的理念,以保证我们教的是新诗,让学生感受的是新诗的魅力,而不是其他媒体的魅力。


从中国知网上下载的《乡愁》教学设计和实录来看,不用音乐进行教学的非常罕见。如一位老师首先以马思聪《思乡曲》为背景音乐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听读,说感受;然后让学生竞聘“摄影家”,即选择一节诗拍成一个画面,配上一段音乐;最后,播放歌曲《故乡的云》,师生齐读课文,结束本课。[5]先不说这些背景音乐是否有必要,单看为某一节诗配音乐就让人心生疑惑。学生配得出来吗?即使配得出来,这是在考学生的音乐能力还是语文能力?


要处理好诗歌和其他媒体的关系,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为标准来考察。《乡愁》中的四个画面,是以多媒体图片的形式呈现,还是基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究竟哪一种方式更接近诗歌教学的本质?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出示课件展示(以大海和远山为背景,诗人拄着拐棍、略微驼背,给我们的是一个灰暗的背影),要求学生表演一下诗人乡愁的神态表情[6]。这样的教学设计欠妥,虽然也让学生想象,但这样的想象是用表演呈现出来的,而不是用语言描绘出来的,不利于学生对诗人情感的把握,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其实,不仅仅是音乐和绘画,其他材料的过度引入也会影响新诗的教学,让新诗教学“失位”。如何处理好新诗与其他媒体的关系,以促进新诗教学,应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NextPage]


四、新诗的读深和读浅


新诗应读深还是读浅,也一直是教师关注并且存在争论的问题。如果有可能,教师一般喜欢读深,因为他们怕读浅了,被别人说是“浅薄”。其实大可不必,读深还是读浅大致都关系到新诗的主题,这里的情况比较复杂。


一方面,新诗的主题有深浅之分。有的诗歌主题比较明朗,有的比较晦涩,这与作者的写作风格有关。从入选教材的新诗来看,大多都是主题比较明朗的,比如《乡愁》;个别比较晦涩的,或者大家认为“读不懂”的新诗,如《赞美》这样的较少。不同的诗歌,怎么算深,怎么算浅?


另一方面,新诗主题的理解本身就是多元的。“现代诗歌含混多义的特性,决定着我们的阅读取向应是开放的、多元的,而不是耽于索取明晰、单一的结论和主题。”[7]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诗歌的魅力就在于“读不懂”,正因为“读不懂”,所以每个人都有可能读出点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大家公认的诗歌主题。我们所谓的“读不懂”,更多的是说没能读出一个固定的结论。“对诗的理解和再创造,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有些大致的原则可循,但是具体到每首诗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读者自己去领悟,教师应鼓励学生的再创造。而不应强求整齐划一。”[8]因此,新诗的解读,读深还是读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深或者浅是否来自对诗歌文本语言形式的理解,是否符合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理解水平,是否读出了学生自己的体验感受。


《乡愁》这样的新诗,因为主题较明朗,所以在“写了什么”这个问题上硬要花时间去挖掘出“深”来,实在没有多大的必要。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怎么写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即诗歌的语言形式上,也只有在对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的品读中,我们才会对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更深刻、更细腻的认识和体验。


以什么样的方式切入新诗的主题?这个话题前面已经有所论述,不再赘言。这里再说说学生对新诗的主题有没有体验的问题。课标指出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实际上在新诗的教学中,我们做得并不好。


我们来比较《乡愁》的两个课例。一位老师的教学充分利用诗歌的意义空白,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和联想,体会诗情,感受诗意。教学中安排了几次这样的活动,请看其中的一次:[9]

问题——思念母亲时会怎么做?


学生的回答如下:


生:经常去母亲的坟墓前祭拜她。


生:回忆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还有跪在母亲的坟墓前,心里有一种很思念的感情。


生:我觉得他可能拿出一些母亲以前用过的东西,经常回忆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日子。


生:我觉得他很可能后悔与母亲的分别,或者是后悔曾经对母亲的任性。


生:他有可能在梦中回忆母亲。


生:他可能把母亲曾经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拿出来。


生:我想作者肯定会经常去母亲坟前祭拜她,把她的坟头弄得更加干净一些,显得更加庄重一些。


生:我想他肯定会向家乡人打听一下他出国留学期间,他母亲在家乡的情况。(www.xing528.com)


…………


这样的体验可能并不深刻,有些还不合理,但它们都是基于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对诗中人物行为的一种想象。正是这样的想象让学生走进了诗歌,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学生只有带着自己独特的经验走进新诗,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才算是“读懂”了,读出了自己,而这样的独特感受实在是值得珍惜的。


再看另一位老师对《乡愁》的教学设计,“从生命的角度去解读这首诗的情感内涵和诗人的生命内涵”[10],核心部分如下:


二、导读《乡愁》


(一)重朗读,体会诗的情感格调。


教师伴乐范读,男女生二重读,情读,美读,思读。


读出诗人的少年清愁、夫妻离愁、丧母哀愁、思归浓愁。体会这种一唱三叹的行文节奏和抒情手法。


(二)抓要点,挖掘诗的情感内涵。


1.邮票和船票


2.肉身的母亲与精神的母亲


(三)巧拓展,解开诗人生命密码。


联读诗人的散文《思台北,念台北》,思考:诗人的乡愁仅仅指向大陆吗?如果不是,它还有什么更深厚的内涵?


1.爱与美——民族文化中生命的根柢与生活的况味


引用唐代刘皂的《渡桑乾》诗句和余光中的话加以说明。


选择《思台北,念台北》中有代表性的段落和句子进行品读。


2.离开与回望——诗人的远方情结与故园情结


简述余光中对故乡的认识;引用帕斯卡尔的话和余秋雨《乡关何处》中的话加以说明。


3.辽阔与沧桑——历史时空的纵深与历史生命的丰富


简述余光中的相关经历,并引用诗人的话加以说明。


在解读诗人生命密码这一环节中,教师多处引用资料对新诗进行“生命”解读,从小标题和旁征博引的材料来看,教师的文化文学功底很深厚,解读也很深刻。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源于其对特定学生学情的理解、掌握以及对教学的自信,但可能并不适合其他学生。因为这些材料,这样深刻的解读,非语文能力高、阅读视野阔的学生难能理解,难有体验,难以心动。学习他人的教学设计,若是一味照葫芦画瓢而不顾及学生实情,课堂必然是教师自己讲得多,而少有对新诗语言的品味,导致学生也少有对新诗中情感意蕴的体验。对诗歌的理解,是随着时间及经历一起成长、一起加厚的。面对初中学生,教师不妨先把自己的深刻解读放一放,留待学生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悟。


关键是我们得承认,是学生在读诗,所以,读深和读浅,真的不是问题。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以尊重、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全力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文本解读,成就最好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解读。


关于新诗教学,吴思敬教授说:“我认为现在的中学老师还普遍缺乏一种语文本位、文学本位、诗歌本位的意识。”[11]笔者认为,教师没有处理好以上几组关系,是让新诗教学“失位”的重要原因,而要让新诗教学回归“本位”,对以上关系的辩证思考就很有必要。


——2016年5期《语文建设


参考文献


[1][8][11]李节.当前中学新诗教学的几个问题——访诗歌评论家吴思敬教授[J].语文建设,2008(6).


[2]赵东晓,成浩.让学生在赛课场上精彩起来——《乡愁》教学实录及评点[J].语文建设,2004(2).


[3]张玉新,李金红,王春,史世峰.新诗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J].中学语文教学,2011(8).


[4]钱梦龙.教师的价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7~126.


[5]张正河.《乡愁》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2011(3).


[6]肖湘.《乡愁》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B),2005(7).


[7]李卫东.把现代诗当现代诗来教[J].中学语文教学,2012(7).


[9]叶映峰.让诗歌教学“活”起来——以《乡愁》的教学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3(12).


[10]熊芳芳.《乡愁》生命语文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