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萍
课文导读语的编写,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课文导读语,顾名思义,就是位于课文正文之前的一段针对学生进入课文阅读的导引文字。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教师的教提供了依据,更为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因此,在教学中如能巧用课文导引语,会激活学生的阅读力,让课堂更加高效。
关于课文导读语的处理,我曾经的做法无外乎两种。教学任务多,课堂时间紧张的时候,我就对其视而不见,不闻不问;教学任务轻,课堂时间宽松的时候,我就安排学生对其进行朗读或者默读,算是走个过场。至于为什么要读,读后解决什么问题,总是稀里糊涂。正在反思之际,恰逢课改之风吹进了校园。我便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着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我的做法是:课前发放任务单,课堂上以任务单为基础,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展示、评价。然而,此番改革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在课堂上讲的热闹,实则是芜杂内容的堆砌;学生看上去学的起劲,可是方法很单一。阅读课语文味越来越缺失,学生的内心世界更是没有得到有益的滋养。究其原因,任务单涉及的点太多、面太广、量太大是一大主因。
唯有改变,才有出路。生本课堂不是放任自流的课堂,阅读教学也不能抛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决定对发给学生的自学预习材料——任务单作一番调整,使之更适合我们学生的学情。经过学习与思考,我把突破口锁定在了课文导读语上,试图用课文导读语指导任务单的编写,从而激活学生的阅读力,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一、驾一叶舟,邀学生遨游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但是初读文章的时候,初中的学生往往不知道要通过这篇文章学什么,要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之下,硬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好比空口说白话。我的做法就是从课文导读语入手,和学生一起学习其中包含的知识。而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就好比搭上了渡船,可以更加自由地在学海中遨游。
1.熟悉作者与背景
如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的课文导读语: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这三首诗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写的:《望岳》写于所谓的“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春望》和《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到中年。学习时要用心把握诗作风格的变化。
这段文字简要介绍了杜甫的朝代、身份,并结合时代背景提到了他写作风格的变化。学习它,不仅可以夯实文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将课文所选的三首诗歌以时间为序串联了起来,教师若能利用任务单引导学生搜集一些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的史料,学生对这个年轻时豪情满怀,中年时忧国忧民的诗人一定会多几分理解与敬意,从而激活阅读兴趣,自主阅读便有收获。
不难发现,有的课文导读语单一介绍作者,比如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或单一介绍背景,比如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更多的则是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言简意赅地给予学生展开阅读的必要信息。这些作者和写作背景,有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有的学生听说过但不一定非常熟悉,这些都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课文导读语对文章的作者及背景进行介绍,并运用任务单进行适当挖掘,为学生接下来的自主阅读打开局面。
2.了解人物
如七年级下册《邓稼先》的课文导读语:邓稼先,“两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这是一个“大写的人”!我们做人就是要做这样的人!让我们随着作者饱含深情的笔触,去走近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吧!
这段文字既真实又深情地总结了邓稼先的伟大功绩,引领着学生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走入文本,走进邓稼先的工作与生活。其实课下注释也有对邓稼先的介绍,但是课下注释是客观且理性的,远不及课前提示语有感染力。
再如同单元的《音乐巨人贝多芬》,课文导读语提示了贝多芬的不幸遭遇与创作成果,八年级下册《列夫·托尔斯泰》简介了托尔斯泰的长相与特点,九年级下册《<庄子>故事两则》,点到了庄子的独特性格。其实,记人类文章的课前提示语常常有对主人公的概括介绍,在任务单上指出这一点,有利于学生第一时间亲近主人公。一旦学生从心理上与某个人物建立了关联,接下去他会更主动地想去了解对方,阅读力激活了,深入探究文本也就水到渠成了。
3.梳理内容与情节
如八年级下册《雪》的课文导读语: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本文文字精辟,蕴含丰富,需要细细品读。
《雪》是一首散文诗,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较难,因而我在任务单上注明:阅读本文,联系课文导读语,理清文章的内容与层次。学生顺着这一提示,会发现本文前半部分写了江南的雪,后半部分写了北国的雪。于是本文的内容与层次就一目了然了。
像七年级下册《猫》,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文章偏长,如果抓住提示语中“三次养猫的经历”一句,再让学生归纳比较作者每次养猫的情节与感受,难度就降低了。像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是本单元中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一次不小的挑战。提示语中关于吴用和杨志的表述,其实就是文章的两条线索。找到文章的线索,学生就能顺藤摸瓜,理清复杂文本的思路。所以在任务单上把任务细分,把难题化简,更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阅读力,增强他们阅读的信心。
4.欣赏艺术特色
如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的课文导读语: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这两篇短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读,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我们不可能期望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直接提炼出这两篇文言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在编写任务单的时候,我引入之前学过的课文《紫藤萝瀑布》的写法,再提醒学生留意本文导读语,学生就能够举一反三,懂得“陋室”与“莲花”都是作者用来表达高洁志向的依托之物。[NextPage]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的导读语围绕对话展开,我将任务单的重头戏定为分别找出孙权、吕蒙、鲁肃的语言描写,感受他们对话中的语气,从而体会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课文导读语指出本文是为批驳当时社会上的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尊心而写,那么任务单就围绕“批驳”二字展开,先让学生找出对方的错误观点,再让学生列出作者的论点、论据,这个过程好比针尖对麦芒,学生定会对初中阶段唯一一篇驳论文印象深刻。
语文知识就像一片浩瀚的海洋,学海无涯,靠教师教是教不完的。教师可以把课文导读语中包含的知识点编写进任务单,并引发学生作更多的探究、讨论;学生要善于从提示语中搜寻知识点,并把这些蛛丝马迹与文本联系起来。当任务单名副其实发挥导学作用的时候,学生在学海乘风破浪就指日可待了。
二、牵一根线,引学生入门
细读课文导读语,会发现它不仅包含了内容丰富的语文知识,而且对学生的阅读方法也进行了多角度的提示。这些阅读方法,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些阅读方法,好比教师手里的一根根线,将引领着学生迈进自主阅读学习的大门。
1.朗读法(www.xing528.com)
如七年级上册《秋天》的课文导读语:诗中那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姿的乡村秋景图。反复朗读,沉浸到诗的意境中,你仿佛能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仿佛能看见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
以上课文导读语,既指出了诗歌学习中最重要的朗读法,又强调了朗读诗歌时应注意想象作品中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感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这一点,便会在自主学习中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感情。反之,教师自身忽视提示语,学生无人点拨,便会不得要紧,甚至把诗歌当成普通文本去迅速浏览。
这样的课文导读语还有许多,比如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五首》,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等等。教师在任务单上提出课前朗读的要求,并善加引导,久而久之,学生会懂得,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可以品味语言的精妙,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要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文本,以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2.问题法
如八年级上册《台阶》的课文导读语:与《背影》一样,这篇课文也是写父亲,写儿子眼中的父亲。这位父亲是怎样生活和劳动的?他有什么追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去叙述父亲的故事的?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串联起了整篇课文的内容,在教学中,不妨把这一连串的问题列在任务单上,先抛给学生。这些问题会促使学生在初读文本后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先了解父亲物质层面的生活与劳作,再理解父亲精神层面的追求,学生更易看到父亲真实饱满的形象,更能体会作者真挚深沉的感情。
同册课文中《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九年级上册《香菱学诗》等诸篇课文中,课文导读语都是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把这些问题编入任务单,等于为学生搭设了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阅读的更高、更广的思维层面飞跃。
3.情景再现法
如八年级下册《吆喝》的课文导读语: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由于社会的变迁,学生对吆喝多少有几分疏离感。此时借助这段课文导读语,再用任务单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观看老北京城的吆喝片段,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快速进入文本,感受到吆喝声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吆喝声的态度。
学习同册课文中的《春酒》,可以借助任务单让学生想象作者节日喝春酒的情景,学习九年级上册中的《沁园春·雪》,可以借助任务单让学生搜索红装素裹的北国风景。这样的情景再现,往往用在文本与学生所处的时代有较长、较大的时空距离之时。这种基于提示语的情景再现,有利于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朗读法、问题法、情景再现法,是课文导读语中最常见的三种相关语文阅读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课文导读语中寻找到适宜的阅读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自觉运用到文本阅读上的话,那么学生阅读力就会提升,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便再也不会像无头苍蝇般乱飞乱撞,他们可以轻轻松松地迈进语文殿堂的大门。
三、点一盏灯,亮学生心灵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阅读方法之外,语文学科还应发挥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用,启迪他们的心智,陶冶他们的情操。通过对课文导读语的解读,我发现有不少提示语和文章主旨有关,都能带给学生心灵有益的滋养。这些课前提示语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学生的心灵。
1.源头活水,启迪心智
如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的课文导读语:面对家门口的高山,一位年近九十的老翁居然决意与全家人“毕力平险”,这是聪明的举措,还是愚蠢的行为?在你前进的道路上,或许有时也会面对有如大山一般的艰难险阻,你将如何选择?本文或许能给你一些有益的启示。
这些有益的启示,是本篇文章的精华,是课堂生成的重头戏。教师可以预先在任务单上提醒学生想一想这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所想所得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这个预设会促使学生想方设法理解课文内容,有效激发他们阅读文言文的潜在动力。
再如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课文导读语说到“注意领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七年级下册《狼》提示语说到“故事所表现出来的狼与人的争斗,是意味深长的”。把它们编写进任务单,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思索,这些提示语,就是注入学生心头的一股股源头活水,启迪学生的心智,让他们的思维更有活力,思想更有深度。
2.春风化雨,陶冶情操
如八年级上册《老王》的课文导读语: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体悟到这些人的善良了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读一读这篇课文吧,也许你会有不少感触。
由此设计任务单,力求突出“善良”二字。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体现在哪里,身边的善人呢?自己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沉浸到文本中去阅读体会,而且会反思自身的言行,懂得用善良体察善良。
同单元《信客》的课文导读语,是请学生探究信客的品格和精神,搜索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再比如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的提示语,是让学生体会杜小康的坚强,感受长大的含义。把它们设计进任务单,让学生先走进文本,希望学生与里面的人物产生共鸣般的情感体验,再让学生走出文本,反思自身的行为举止与精神世界。这些提示语,如春风化雨般,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他们心灵更加真、善、美。
理性的课文导读语,会使学生更富有智慧,增加思辨力;感性的课文导读语,则让学生情真性善,充满正能量。两者共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实现雅思贝尔斯所说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课文导读语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是多样的,方式也是灵活的。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尝试了用任务单的形式,以课文导读语包含的语文知识,提到的阅读学习方法,蕴含的人文情怀为依托,激活学生的阅读力,引导学生不待教师教,能自主阅读。归根究底,我们不必拘泥语文学习任务单的形式,学生倘能在课文导读语中学有所得,用有所获,悟有所感,便是值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