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及GMS五国国际化经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云南及GMS五国国际化经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中很少涉及关于东南亚各国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市场投资及政治法律等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很难掌握贸易国家的真实情况,难以满足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因此教科书的编著工作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教材内容应当对东南亚各国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要专门出版一本针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企业国际化的教科书。

云南及GMS五国国际化经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区域性特征不显著

自从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后,我国就很重视国际化经济贸易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提出过很多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综合经管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来看,其区域性特征较不明显,课程内容存在问题。书中很少涉及关于东南亚各国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市场投资政治法律等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很难掌握贸易国家的真实情况,难以满足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造成此现象的原因。

第一,当前我国对东南亚及南亚各国的研究主要属于基础性的研究,形式一般也就局限在学术调研及学术交谈。其研究对象包括其社会关系、国家文化及经济组织,研究层面较为宽泛和宏观。这使得一旦出现个别现象,我们就不容易理解和把握,难以从细节方面来探讨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从而不利于我们研究体系的全面化和系统化。

第二,科学院研究机构、政府政策研究机构及各高校研究机构都可以对贸易国家进行研究,并且其研究的内容偏重、研究的方式、研究的领域各有特点,这就导致研究成果比较分散,并且不利于学术交流,因此难以实现较好的分类和整合。

第三,通过网络资源或者旅游杂志,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各个国家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但是就高校教科书来看,我们很难发现一本适用于人才培养的教材。因此教科书的编著工作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教材内容应当对东南亚各国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要专门出版一本针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企业国际化的教科书。

第四,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改革后,省内各高校纷纷采用东南亚国家进行联合教学或者 “小语种+专业”的培养模式,但是仔细分析这两种模式,存有一定的弊端。联合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在地的风俗习惯和基本情况。这些都是联合办学的优点,我们必须肯定它的优点,但是考虑到现实因素,这种培养模式的成本较高,很多学生可能会因为这个因素而拒绝交换的机会;另外这给各国高校的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难度,不方便学生的管理。而 “小语种+专业”培养模式尽管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打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但是单单采用这种模式,学生根本不可能掌握国外的相关知识,也不利于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

2.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足

受政治政策、经济形势及国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经贸人员需要极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及勇气来面对国际竞争带来的各种挑战,并且能够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方法来及时处理对外贸易中出现的各种分歧。但是就目前来看,无论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还是学院内其他专业,我国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散,创新能力普遍偏低且呈现出下降趋势。这意味着他们日后在面对当代复杂的国际关系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做好经济贸易业务,同时也意味着国际化经贸人才紧缺,亟须大力培养我国的经贸人才,以便为我国未来的对外业务做好人才储备战略。造成我国经贸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www.xing528.com)

第一,云南省各高校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特别重视经贸学生的专业成绩,“学而优为上”的观念深深扎根在每位教师的心中。这样的教学观念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不同程度的束缚,教师也比较偏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个人潜力也得不到发挥,可以说这只能应付计划经济体制下 “内向型”的 “外贸”业务,满足不了当代国际经贸人才的发展要求。因此在高校经贸人才的培养中,我们不该只关注学生的专业成绩,应当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个人的潜能。

第二,由于高校教师主要对国外情况进行书面研究,很少有教师去进行实地调研,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时候,只重视书本学习和理论研究,缺乏相关的实践平台,从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创新思维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思维发散的源泉,是能力生成的沃土,所以很多事情只有亲身实践过、经历过才会从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智慧,也只有注重实践才会更加全面地、透彻地了解国外的基本资料和社会现状。因此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高校要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并制定一定的奖励机制来鼓励科研教师和学生积极深入实践调研,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3.国际经贸专业课程设置比较落后

课程体系设置比较落后,从整体上来看各个学科的安排难以满足国际经贸的发展要求。一方面教材课程没有涉及东南亚国家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等内容;另一方面有关国际贸易学科的教材内容跨度太大,在章节方面安排不合理,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除此之外,教师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主要进行书面研究,很少到实地进行考察,这就导致教师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方面会产生一定的阻力因素;同时这也会使教师在教学认知方面产生一定的误区,从而使课程设置比较落后。专业课程设置落后主要有以下原因:

政府部门为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以便在对外政策上做出正确的决策,主要研究各国的政治情况及基本资料,为了保证信息搜集的科学性,政府部门还需对此展开专门的调研;各个高校机构的研究成果主要通过学术期刊学校学报向人们展现出来,其内容的选择也是建立在科研及教学的基础上,目的性与针对性较强;社科院的研究方向比较偏重于学术考察,并且经常把其研究结果刊登到年鉴、学术文刊上;旅游部门研究的内容和社科院就有所差别了,由于旅游部门主要是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因此他们必须研究能够引起游客关注的内容,考虑如何让游客得到身心愉悦的享受,所以旅游机构不能把长篇学术报告呈现给游客。经过上述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研究机构的性质不同,它们研究的出发点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机构对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也是不同的。除此之外,我国研究成果比较分散,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同时也没有适用于大学教程的教材,高校研究者研究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优秀的科研人员通常都不参与本科教学工作及课程规划工作,所以学校师资力量有限,经贸专业课程设置比较落后。

4.教育投资政策有待落实和完善

加大教育投入是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关键途径。从办学设备方面来说,高校必须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建立科研室并且还要提供语音室和语音设备,保证小语种的教学质量,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从培养模式方面来说,我国与东南亚各国联合教学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积极落实的一个项目,联合教学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增强学生对国外政治、经济及文化状况的了解,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对外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无论是办学设备还是联合教学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国际化经贸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财政的投入。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提出 “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百分之四”。从1993年到2012年,4%的目标从提出到逐步实现,再到2014年超过4%,经历了20多年,可见其实现过程复杂,即使今天,超过了4%也不能掉以轻心,教育投入不能只靠这工程那工程,要有制度和法律保障。因此,培养国际化经贸人才,政府必须重视教育现状,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的力度,给予高校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