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的地缘优势
所谓 “地缘优势”,是存在于跨国家的地理空间上的、体现在国际交往领域的一种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它的某一部分地区所具备的、与国家安全利益及对外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作用特别突出且自身价值也因此倍增的地理要素特征。这种优势既蕴藏在诸如区位、距离、边界线长短、接壤邻国多少以及自然资源等自然要素中,也蕴藏在历史、民族、文化、经济、交通、口岸等人文因素中。[16]根据以上对地缘优势内涵的阐释,云南的区位地缘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区位优势。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部,面向东南亚,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国境线长达4061千米,是名副其实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三亚之枢纽”,邻近的区位给云南面向东南亚国际化文化人才的培养带来了诸多便利。其二,交通优势。铁路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就东南亚通道建设达成共识,泛亚铁路的东线、中线、西线3条线路均在昆明汇合。公路方面,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框架下,我国有4条运输线路与东南亚国家相连,而云南省就占了3条。[17]水路方面,澜沧江—湄公河水路建设逐渐完善。航空运输方面,云南航空市场现有41家航空公司和12个民用运输机场在运营,已开通航线332条,通航城市132个,其中面向东盟十国开通航线20条,通航城市16个;面向南亚航线5条[18],根据 《云南省航线网络规划 (2014—2016年)》,云南省面向东南亚的航空运输将会不断完善。交通的不断发展,使云南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其三,民族文化优势。云南有汉族、壮族、傣族、布依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傈僳族、景颇族、阿昌族、怒族、佤族、独龙族、德昂族、布朗族、苗。族、瑶族等17个民族与缅甸、越南、老挝等国家跨国而居[19],每一个单一的民族群体在历史、文化、风俗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渊源,民族认同观念较强,这为国际间文化人才培养提供了诸多可能性。
2.云南参与国际区域合作成效明显(www.xing528.com)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云南依托自身地缘优势,广泛参与国际区域合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云南参与的国际区域合作主要依托各种国际组织和机制来进行,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其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 (GMS)。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合作机制由亚洲开发银行倡导,于1992年成立,其成员包括中国的广西、云南及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五国。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机制的成立和运行,对促进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云南地处中国内地大市场、东南亚大市场和南亚大市场的结合部,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三,孟中印缅 (BCIM)地区经济合作。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最初由云南学术界提出,提出后得到中国政府和其他三国的积极响应,并于1999年在昆明举行了4个地区经济合作大会,此后逐渐形成合作机制。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的建立对促进云南与孟加拉、印度、缅甸三国的国际合作提供了诸多便利。其四,云南—泰北工作组合作机制。云南—泰北工作组合作机制成立于2004年4月,它的成立促进了云南与泰国之间的合作。其五,云南—老挝北部工作组合作机制。中国云南—老挝北部工作组合作机制成立于2004年10月,这一机制的成立对云南与老挝之间的重要项目合作起了推动作用。其六,中国云南—越南北部四省合作协商机制。中国云南—越南北部四省合作机制成立于2004年9月,这一机制的成立对云南与越南北部四省合作的深入发展、对推动昆河经济走廊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七,大通道建设。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大通道建设主要有泛亚铁路、中缅陆水联运通道、云南至印度铁路通道等,这些大通道的建设使得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更加便捷。[20]
3.国家战略支持
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云南一直都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在不同的时期国家都会制定一定的战略来促进云南的对外开放和合作,如在 “十一五”期间的“桥头堡”战略和 “十二五”期间的 “一带一路”战略。其中 “桥头堡”战略是2009年7月由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这一战略旨在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以实现深化同东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云南沿边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为目标。而 “一带一路”战略,是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的。在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云南地处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 “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处,是中国唯一可同时从陆上沟通东南亚,并通过中东连接欧洲、非洲的省区,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云南对外开放工作不断深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