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我国旅游培养主体的多元化与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面对迅速发展的国内外旅游市场,难以应对旅游人才需求层次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在明确了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广泛地展开培养主体之间的分工协作、联合培养的大方向之后,具体的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措施需要体系化建设。
第一,正视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的举措缺位问题,从而为重建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展开基础调查;旅游人才需求的多层次性,在旅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我国旅游培养单位培养目标单一化,导致培养主体在人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与旅游产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本科旅游专业学生技能 “低不成,高不就”,理论知识分散浅薄,实践未能体系化推广,最终导致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出现就业困境。因此,多培养主体之间展开广泛的培养协作,首先从开展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的调查开始,基于调查结果对旅游人才培养建立体系化的分工协作模式。(www.xing528.com)
第二,对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广泛推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基于对国际化旅游人才素质、能力与技能的调查分析,立足于专业理论知识的科学化课程设置,保证国际化旅游人才从在校学习开始就建立良好的身心素养,以及充足的、系统的专业化知识储备。需要注意的是,原有培养模式中设置的统一大纲和教材,虽然实现了旅游人才培养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却没有考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忽视最重要的特色培养和个性教育,降低人才在市场中的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不同层次的旅游人才课程设置需要有所区分,而不是 “大一统”的所谓标准化设置,即通过不同层次旅游人才的差异化课程设置,保证培养出适合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的人才层次。其中,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专业理论知识的体系化、人才素质培养的全面化与高端化、专业技能的国际化、实践配套化进行一体化打造,力图缩短国际化旅游人才学习到就业的适应期,充分发挥国际化旅游人才顺应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的正向促进功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