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量富余优质产能向东南亚和中亚等周边国家的输出,不仅可以拉动当地对技能的需求,而且会给我国职业教育毕业生带来参加境外项目工程建设、境外工作就业的机会。(www.xing528.com)
职业院校要在政府指导协调下,实施 “语言文化+专业技能”教学模式,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中融入语言文化元素,与相关 “走出去”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调整专业结构,共建专业教学标准,合作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大力培养与 “一带一路”建设相关联的工程技术、金融贸易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要加强与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国内境外实习锻炼的机会,共同培养一大批适应境外工作需要的、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劳动者和职业人才。从人力资源构成上看,目前,沿线国家大多未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5~64岁人数占比平均为67.5%,其中有21个国家的劳动力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劳动力资源极为充裕,而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在全球则位于中下水平。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充沛的劳动力资源、亟待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我国高端制造业的雄厚实力和近10年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了供需十分旺盛的教育服务市场。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在中亚10多个国家建立了“中亚培训中心”,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贝宁建立了贝宁国际培训中心,培养培训中资企业发展所需的当地员工,带动企业所在国的经济发展;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印尼和文莱等东盟国家培训旅游人才。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在 “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进一步借鉴和推广。总之,“招进来”与 “走出去”协同推进,应成为 “一带一路”建设人才支撑的基本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