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教育办学模式从“封闭自主型”到“开放合作型”

我国教育办学模式从“封闭自主型”到“开放合作型”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放合作型”办学首先强调的是开放,即学校应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开放合作办学,通过教育的开放延伸办学资源,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增强服务东南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我国教育办学模式从“封闭自主型”到“开放合作型”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在科学理性主义思维支配下,依据学科专业发展逻辑进行制度设计、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法取舍等基本处于 “象牙塔”内的 “自我”状态,具有极强的自主性、区隔性和固定性,久而久之,形成了 “封闭自主型”办学模式。“封闭自主型”办学模式的主要弊端是培养目标没有充分考虑与国际社会需求衔接,课程内容与海外学生的认知规律几乎断裂,学科间没能打通体系壁垒,优秀教育资源不能共享,学校各学科之间相互隔离。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区域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要求教育国际化纳入区域化、全球化发展视野,国际化教育如果长期游离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外,必然造成其培养目标、服务对象和依托资源的迷失。因此,“开放合作型”办学模式必将是今后国际化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开放合作型”办学首先强调的是开放,即学校应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开放合作办学,通过教育的开放延伸办学资源,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增强服务东南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学校全方位开放必定带来多层面合作。学校应积极构建以服务东南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对外合作关系,包括:一是 “校政合作”,学校与政府部门 (包括国外政府及国际非政府组织)构建项目承办、委托培养等合作机制。二是 “校企合作”,学校与境内外企业 (包括 “走出去”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协作,通过学校与企业充分对接构建一种 “产学衔接、服务企业、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办学模式。三是 “校际合作”,国内学校之间构建教育国际化培养培训联盟合作办学,实现 “优势互补、学科交叉、互惠互利、抱团发展”的办学效益。四是 “中外合作”,学校与国外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国际教育组织之间开展境内外合作办学,完善 “扩大交流、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成长路径。从教育国际化重点来看,中外合作培养培训应是重点发展方向,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一个步骤就是先建立联系,签署校际框架协议,然后谋求具体落实。目前的实际是校际协议签了很多,务虚的多,有实质性的合作却屈指可数,原因很多,主要是观念上是 “以我为主”还是 “双方合作为主”,“亲、诚、惠、容”才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互利互惠才是持续合作之路。(www.xing528.com)

当然,与不同对象间的合作,其类型也不尽相同,既有紧密型合并办学,也有松散型合作办学,还有延伸型依托办学。但不管与谁合作、采用何种形式,都是教育国际化契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