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观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主要立足于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开设多少门课程,而没有立足于学生个性、特长、接受能力、学习状况、学习效果。在这种教育观影响下的传统教育,是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极易束缚和压抑学生的创新精神。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在我国可谓影响深远,根深蒂固,反映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思想、考试制度、评价标准和教学方法等。中国古代崇尚过目不忘、倒背如流,就是过分偏重记忆和知识传授的表现。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的职能,基本上仍停留在单纯传授知识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实际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人把传授知识当作硬指标,把培养能力看作软任务;教学手段单一,讲课 “满堂灌”,把学生培养成 “多识”的仓库型人才。教育领域中曾盛行的 “仓库理论”认为,人的大脑是储存知识的仓库,学习就是获取知识,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满 “仓库”。[10]这种状况和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对教育的要求是相矛盾的。
经济时代被称为 “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人类拥有的知识总量将进一步急速膨胀、新知识大量涌现、知识更新的周期将越来越短。在今天,知识大约每7年翻新一次,在某些特定技术领域这种翻新速度更快。因此,传授 “知识”的速度是远远赶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的。要在知识迅速更新的社会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就必须把以传授知识为本变更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不把学生的学习资源禁锢在 “书本知识”“学科知识”之内,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置身于现实的变革中来增长才干,开阔视野,学以致用。就像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意见交换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11](www.xing528.com)
我国目前的教育观念,尚未能从根本上摆脱 “工业化”教育的羁绊,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实际能力的训练。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面向东南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心要有所调整。在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将逐步转向更深一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上,重视人的智力开发和人的潜能开发以及人的综合素质的开发和培养上。它的作用不仅仅限于一种补偿性质的教育,而在发挥教育的功能性方面具有更深一层次的可开发性的作用。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面向东南亚教育国际化的实践还应注重具有职业性和实用性两大特色。它主要侧重于受教育者专业技能的开发与强化,注重于培养实用型人才。衡量培养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培养人的职业能力如何、动手能力怎样。因此,面向东南亚教育国际化应把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当下云南省高校的目标市场,这个市场前景光明,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