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曲靖师范学院的教学工作的介绍

曲靖师范学院的教学工作的介绍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曲靖师范学院学报》积极服务教学科研,2003年以来,先后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云南省期刊优秀栏目”“云南省高校优秀学报编辑部”等荣誉称号。

曲靖师范学院的教学工作的介绍

滴水成江的珠江源承载了曲靖绵延、深厚的历史,滚滚东进的珠江水见证了曲靖坚定、执著的信念。在省委、省政府和曲靖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在珠江源头曲靖市,成立于2000年3月的曲靖师范学院承载曲靖悠久历史文化,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神圣使命,经过七年的励精图治和改革创新,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现正向师范教育为主,文理兼容、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的方向发展,已成为滇东北地区教育发展的龙头、合格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先进文化建设的窗口。

一、思想解放带来“三大转变” 先进理念推动“四大跨越”

由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曲靖教育学院、曲靖师范学校合并升格的曲靖师范学院,如何尽快实现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变,成了摆在全院教职工面前的重要任务。为尽快转变教职工的思想观念、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办学层次的新跨越,在建院之初,学院党委就做出了在全校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决定。学校紧紧围绕“大学是什么、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大学、依靠什么办大学、如何办好大学”等根本性问题,分三个时期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大胆探索与时代精神和本科教学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大讨论以建校初期“怎样办好本科、如何实现由专科向本科的转变”为起点,以2006年“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曲靖师范学院,怎样建设曲靖师范学院”的讨论为高潮。三个时期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贯穿学校的整个办学过程,促进了全校教职工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形成了切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办学定位;确立了“育人是办学第一使命、教学是教师第一天职、教师是办学第一资源、发展是办学第一要务”的办学理念,“一个目标、两步走、三项重点、四个注重、五项工程”的办学思路,全校上下领导重视教学、政策保证教学、经费优先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舆论宣传教学,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得到强化。

通过大讨论,学校实现了从专科教育观念向本科教育观念、从专科办学模式向本科办学模式、从专科人才培养方式向本科人才培养方式“三大转变”。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广大师生员工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学校顺利实现了“四大跨越”:一是实现了三校的实质性融合;二是实现了专科向本科的根本性转变;三是优质高效建成新校区;四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二、质量兴校打造专业特色 内涵发展实现多科办学

为切实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学校自组建之日起,就以评建工作为主线,统领工作全局,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为标准,全面推进教学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迈上新台阶,本科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新水平。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学为立校之本,逐年增加本科教学经费的投入,2004—2006年累计总投入教学经费近1.16亿元,教学经费平均每年投入3668.33万元,教学公用经费2006年比2004年增长了78.26%。学校建立了校领导联系教学单位制度、党政领导听课评教制度、教师考核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等制度,成立专门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各学科教学督导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与监督体系,确保了教学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质量。

学校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从“重点发展教师教育,做强师范类主体优势专业,积极拓展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形成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整体优化、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的学科专业定位出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地方为重心,不断完善教师教育专业体系;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展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电大开放教育,兼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过短短7年的努力,实现了从单一师范院校向多科性院校的转变,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至2006年9月全日制本、专科专业达到36个(其中本科专业24个,高职高专专业12个),成人教育专业达到28个,专业涉及理学、教育学、文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7大学科门类,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的比例为3∶1,本科与专科专业的比例为2∶1。学校面向22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7137人,函授、夜大成人教育学生2611人,另有少量留学生短期学习汉语。

科研工作取得长足进展。2006年,学校成为云南地州院校中唯一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学校,教育科研项目资助总额超过前五年的总和;截至2006年12月,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51项,发表论文2240篇,出版专著、教材和艺术作品集67部。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项,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文艺评论)3项。《曲靖师范学院学报》积极服务教学科研,2003年以来,先后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云南省期刊优秀栏目”“云南省高校优秀学报编辑部”等荣誉称号。

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逐步凸现。学校有文艺学物理化学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和30门校级重点课程,有云南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云南省合格实验室2个。依托现有的省级和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汉语言文学、化学、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等在省内成为了有一定影响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在“文艺学”学科建设的带动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建成了“文学概论”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汉语”4门校级重点课程;教师担任省校级课题27项,出版著作8部,主编或参编教材12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17篇,其中张永刚教授编写的《文学原理》获得云南省2005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教材已成为北京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选用教材,被列入国家高等学校教材征订书目,第五次印刷发行;郭兴良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高教出版社已重印15次,发行量达60余万册,还有数本教材被选为高等师范院校系列教材。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教师主持完成和在研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共10项,获省部级奖6项,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SCI、EI、ISIP收录40余篇),申请专利7项,编写的《无机化学》等一批新教材成为高校选用教材或新世纪教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立了“校内—校外”联动,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师范技能、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四个结合”并重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普遍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是充分发挥了原师范学校教师在小学教师教育方面的技能特长和优势,“校外跟师”强化技能,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专业教育和小学、幼儿园教育“零”距离,注重培养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三、经费优先保障办学条件 “四大工程”推进人才强校

学校牢固树立“教师是第一资源”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派出进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培养提高与合理使用相结合、激励与管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高效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四大工程”,大力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与建校初期相比有了质的变化。(www.xing528.com)

学校十分重视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和曲靖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抓住机遇,以“省内一流、全国先进”为目标,筹措资金3.8亿元,建成了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占地1157亩的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的新校区。按2006年全日制在校学生7317人计算,生均占地面积115.42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9.68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7.03平方米,生均运动场面积8.86平方米。同时,学校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逐年加大教学仪器设备投入力度,2004年以来共投入资金2572.78万元,每年新增仪器设备值平均超过30%,单件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877.98万元,按在校学生7691.1人计算,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5042.17元。学校重视教学条件建设,现有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场所总面积5.1万平方米,成立了现代信息技术中心等3个实验中心和化学与生命科学等8个基础实验室,按2006年全日制在校学生7317人计算,百名学生配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155座,百名学生配有教学用计算机21.3台;在全市范围内投资250万元建立了14个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与企业和相关单位共建非师范专业实习基地25个。学校重视文献资源建设,2004年以来,学校共投入文献资源建设经费483.32万元,构建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馆藏文献从建校初的42万册增加到91.60万余册(含纸质和电子文献),按在校学生7691.1人计算,生均图书119.11册。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用效率的最大化,满足了本科教学现实需要和学校发展的长远需求,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学校清醒地认识到,办大学不但要有大楼,更重要的要有大师。学校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立足校本、内引外联,以“四结合的总体思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四大工程”。实施校本培训工程。从建校开始,学校坚持开展新聘教师岗前培训、科研课题策划及申报培训、课堂教学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为教师举办学术讲座和专题性研究报告,引导教师及时了解和把握学术前沿动态,拓宽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的视野。校本培训有效地解决了大部分教师面临的工学矛盾,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丰富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成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实施硕博培养工程。学校采取优惠鼓励与强制约束相结合的办法,动员、支持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博士研究生。2000年至2006年期间,凡学校选送培养的硕博士研究生,全部学习费用由学校承担,学习期间保留全部工资及福利待遇,每月学校还提供300~800元的生活补贴,获得学位返校工作后再给予一次性奖励。截至2006年12月底,共有50名中青年教师取得硕博士学位,69名教师正在攻读硕博士学位。实施学科梯队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学校不断加强和完善校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学术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考核制度,鼓励支持优秀教授、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术学科骨干参加培训、到其他高校申请做兼职硕士生导师或进行学术交流活动,锲而不舍的努力,优化了学校学科梯队,培养了一批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实施引进人才工程。2003—2006年学校共投入师资培训费、引进硕博士费用1809.17万元,引进硕士67人。学校同时采用“柔性引进”方式,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现常年聘任国内外兼职教授37人,外籍教师5人,逐步建立了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短短几年时间,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人才数量不断递增。2003年以来,共投入1809.17万元,学校专任教师由建校初的254人增至437人,教授、副教授数量与建校初期相比翻了一番,硕博士学位教师是建校初期的7倍;预计今年9月硕博士教师将占专任教师的40%以上。

四、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情系珠源努力服务地方

学校弘扬“苦乐交融育英才,百年树人铸精魂”的曲师精神,践行“刚正博爱,睿智笃行”的校训,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一个方案,两个计划,三个工程”,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教学体系。提倡学生“读万卷好书、行万里难路、交万个益友”,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形成了“民主和谐、求是创新”的校风,“精业乐教、立德树人”的教风,“勤学慎思、励志力行”的学风,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曲靖和滇东北的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学校紧扣“师范主体”“地方高校”和“教学型本科院校”三个特点,坚持“加强学科基础、强化综合素质、注重实践能力、体现专业特色”的原则,3次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学校以重点课程带动系列课程建设,以优秀课程群建设为基础提炼精品课程,初步建成了以精品课程为标志、重点课程为主干的优秀课程群,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教学体系,形成了以“实验教学─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为主线,以“技能训练─科技活动─社会实践”为辅助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得到不断强化;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得克萨斯州泰勒市社区大学和泰国北柳皇家师范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开阔的视野,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无形学院”,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一系列的教学建设与改革、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规范的管理、不断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近几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实际动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满意率均超过94.23%。2003年在被誉为高校大学生“科技奥林匹克”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2件作品获三等奖,实现了云南州市高校全国“挑战杯”获奖“零”的突破;在云南省第二届“挑战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节中团体总分列全省高校第二名,获银奖和四个一等奖,二三等奖多项;师生排演的小品《红包》参加教育部“全国学校双语戏剧小品比赛”获高校组一等奖。2004年在全省“珠江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中,我校代表队获高校团体第二名,捧走全能、单项35个奖杯中的17个,并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比赛,取得了全能第三名的成绩,刷新了该项目云南省的纪录;学生获全国师范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一、二、三等奖共14项。2006年,两名学生参加全国“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朗诵比赛”获得6个奖项中2个三等奖,我校戏剧队已获准参加2007年5月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高校莎士比亚戏剧节”决赛;王婷同学在云南省国际文化旅游形象大使评选中荣获季军;学生在云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中获冠军2项,获云南省第五届大学生运动会冠军5项,破4项省大运会纪录,田径金牌总数位居全省高校第三,奖牌数位居全省第五。学校连续6年被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评为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优秀组织奖和“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学生成立的飞科电脑急救中心,用所学知识帮助计算机用户解决困难;张庭尧同学创办尔雅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被选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近3年我校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108项,这些奖项的获得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风采。

从1907年的“师范传习所”,到今天的曲靖师范学院,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4万多名人才,凝练和培育了“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 ‘情系珠源、志在山乡、热爱教育、服务地方’的合格师资及其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获得了“千里珠江,源头起航,园丁摇篮,桃李芬芳”的美好赞誉。2004—2006年,我校毕业生连续3年以93%以上的就业率名列全省各高校前茅,受到云南省教育厅的表彰。历届校友中,涌现出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做出贡献的徐文烈将军、《在太行山上》的词作者桂涛声先生;培养了在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建设中做出贡献的“全国园丁奖”、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百优校长”、“百优教师”、特级教师、省市优秀教师等大批优秀人才。据统计,曲靖市教育系统中,中青年学术学科带头人的84%、完全中学校长的88%、中学高级教师的85%、中小学教师总数的60%以上和市县教育局局长均为我校校友;曲靖一中40%的高级教师、71%以上的学术学科带头人、83%以上的特级教师为我校毕业生;曲靖市处级以上干部中122人为我校校友。学校的办学为曲靖市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用人单位赞誉曲师学子“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如今,学校已成为曲靖市,乃至滇东北地区教育发展的龙头,优秀教师培养的基地和先进文化建设的窗口。

五、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 励精图治再谱发展篇章

今后5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曲靖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珠江源大城市、建设和谐曲靖的宏伟目标,为年轻的曲靖师范学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学校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了学校办学新目标,描绘了学校建设蓝图。目前,全校师生正在按照学校制定的《关于建设和谐校园的实施意见》进行和谐校园建设。

“走内涵发展之路,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把学校办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多科性大学,进入西部同类院校的先进行列”是学校的办学目标。我们要“以质量求生存,以规模提发展,以水平创声誉,以服务赢支持”,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三项重点建设,注重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注重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水平,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注重改善教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实施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与科研建设、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对外开放开拓五项工程,将学校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高度。

围绕办学目标,近年来学校从实际出发,大力开展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充分依靠全校师生,以实现校园内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为总目标,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大学文化建设为核心,以依法治校为手段,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大力建设“和而不同”的特色校园、公平正义的民主校园、管理规范的法治校园、诚信友爱的温馨校园、安定有序的平安校园、崇尚科学的学术校园、高雅优美的文明校园、健康环保的生态校园、充满活力的创新校园、服务社会的开放校园,学校正成为全校师生“美好的精神家园”和“永远的心灵故乡”。

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我们制定了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2006年和2007年,规模适度,确保质量,重点加强建设,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夯实基础。第二步是2008年到2010年,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十一五”期间,全校本、专科专业总数达到46个,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超过万人,硕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将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科专业建设、办学条件建设将迈出新步伐,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功能将实现新跨越,学校发展将再上一个新台阶,在专业覆盖、特色优势学科、国际化程度、区域社会影响力、贡献率诸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

“百年树人铸精魂”,建校以来,特别是升本的七年,学校敢于迎接每一个严峻的挑战,在继承中奋发图强,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抓住了每一个发展的机遇,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见贤思齐,曲师人倾挚爱办师范,“苦乐交融育英才”。在实施“质量工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今天,学校全体师生将团结一心、注重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把“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 ‘情系珠源、志在山乡、热爱教育、服务地方’的合格师资及其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育成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缝对接。

(原载《云南日报》2007年5月2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