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和谐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和谐发展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院党委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与时俱进,顺利完成了建成新校区、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两大关乎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在解放思想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可以说,思想解放的力度决定学校改革发展的速度;思想观念更新的程度,决定学校改革发展的深度。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和谐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1]高等教育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又是民生问题的重要关注点,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曲靖师范学院作为滇东北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如何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对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认识、对省情、市情、校情的认识,切实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推动学校在新的创业起点上迈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实现曲靖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15年建成以师范和工科为主的综合性曲靖大学”的目标,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也是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

一、坚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一)坚持解放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条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2]邓小平同志指出:“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的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3]我校合并组建7年来,紧紧围绕“大学是什么、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依靠什么办学、如何办好学”这样一些根本问题,开展了三轮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院党委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与时俱进,顺利完成了建成新校区、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两大关乎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在解放思想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百年师范教育的艰辛发展历程证明,我们在办学实践上的每一次重大发展,在建设、发展和改革中的每一次重大成就,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使我们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在“十一五”期间,我们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已经实现,第二步是“从2008年到2010年,扩大规模,加快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水平,增加效益,争取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继续推进我们的事业,必须根据实践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科学认识和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这样才能获得强大的思想和精神动力,使学校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我们唯有坚定不移、一如既往地解放思想,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情况、完成新使命、开拓新局面。

(二)坚持解放思想,首要的是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解放思想是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有力思想武器和强大精神动力。俗话说得好:“观念一变天地宽。”思想支配行动,思路决定方法,方法决定出路。坚持解放思想,首要的是更新教育观念,落脚点是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关键要做到三个“必须”:一是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4]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客观世界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也必须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我们从一所师范学校走来,由中专到专科、由专科到本科,办学环境和条件不断发生变化,西部新建州市本科师范高校,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实际,我们一定要着眼于这一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着眼于这一实际科学制定发展思路、规划和战略。离开本校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解放思想,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二是必须深刻认识校情。既要认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又要认识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要认识我们的优势和特色,又要认识我们的不足和差距,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好高骛远。地处经济社会和文化相对落后的西南边陲是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最终建成西部同类高校领先的综合性大学是我们的长远奋斗目标,办学基础薄弱、“大师”缺乏、“大气”不足,这是我们的劣势,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传承百年的师范教育办学历史和精神。解放思想观念,就必须正确把握这些特征,清醒而坚定地为实现学院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三是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不利条件。对我院来说,21世纪头20年,是办好本科教育、开展硕士生教育、申办博士生教育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提升办学水平、增强综合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关键取决于我们思想解放的力度和程度。可以说,思想解放的力度决定学校改革发展的速度;思想观念更新的程度,决定学校改革发展的深度。瞻前顾后,徘徊不前,再宝贵的时机也会丧失;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再难得的机遇也会溜掉。只要我们不断坚持解放思想,敢于冲破各种僵化观念,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就一定能创造曲靖师院新的辉煌。[5]

二、坚持改革创新,提高育人质量

改革创新,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凝聚的时代精神的精髓所在。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离开改革创新,质量将难以提高,发展将寸步难行,和谐将成为空话。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是我校不断解决发展中诸多矛盾的强大动力和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改革是动力

我校成立七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下,院党委审时度势,以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在不断推进中,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进展、呈现出新气象,不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且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贡献。当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学校的发展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甚至新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学校的发展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长远需要,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知识贡献力度还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水平亟待加强和提高,素质教育的推进仍然面临很大困难和阻力,学校办学经费严重短缺,存在债务压力和资金运作风险,毕业生就业压力没能缓解等。既有的改革待完善,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待化解。靠什么,出路何在?回答是明确而肯定的: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继续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化解前进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在对待改革的态度上,不改革没有出路,不改革死路一条。

(二)创新是根本

“大学是常为新的。”大学精神的灵魂就是创新。任何一项改革都必然要涉及体制和机制创新的问题。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改革就难以深入。推进改革,必须向体制创新要动力,向机制创新要活力。破除不适应发展需要的体制和机制的束缚,解决制约发展的长期性和深层次问题,加速形成有利于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促进学校又好又快、科学和谐发展。体制创新,对于学校的和谐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体制的基本功能就是给各种复杂和不确定的关系带来秩序和稳定;推进体制创新,就是要科学把握学校的任务、功能和定位,理顺管理体制,促进学校外部及内部的和谐顺畅,就是要重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消除培养创新人才和培育创新成果的一切文化障碍和体制障碍。机制创新,就是要建设浓郁的制度氛围和创新文化,使人善于超前思考,敢于标新立异,使创新成为一种思维模式,一种精神状态,一种行为方式。当前最紧迫的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人才体系,使创新型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同时,举全力催生和培育重大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成果,在区域创新中发挥生力军作用,不断增强学校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加大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贡献力度。

(三)质量是生命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身之本、办学之基、强校之源。改革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提出“育人是办学第一使命”,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造就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都是为了提高育人的质量。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学生对高校的选择,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育人的质量。实践证明,一所高校育人质量高,就会越办越兴旺,反之就会越办越艰难。近年来,学校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中,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教育教学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逐渐改善,办学行为逐渐规范,办学质量得以提高,学校逐步迈入良性发展轨道。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故步自封。在学校的改革发展进程中,规模与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矛盾还异常突出,在教学管理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还不能完全到位,在教学过程中,偏重知识传授,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不能较好地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受到诸多制约。如此林林总总的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使学校在满足人民需要、提升自身实力及影响力等方面,与同类院校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视质量为生命,视质量为前途,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

(四)特色是灵魂

高质量的教育应该是有特色的教育,改革就是为了创新特色。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品牌。办学特色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法宝,它包括:精神特色、文化特色、理念特色、学科特色、育人特色、科研特色和管理特色等,是大学的形象与品牌的标志,是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有特色才能上水平,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我们要科学确定自己的历史方位和发展理念,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选择好特色、设计好特色、创造出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办学个性和特色,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6]

三、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7]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和“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本质,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的全局,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办学治校的第一要务

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办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学院成立以来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学院成立之初,校园面积狭窄,不足200亩的三个校区分散在闹市之中,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师资严重缺乏,学校从办中专、办专科一下子到办本科,缺乏应有的本科意识和大学理念,可以说我们既无大楼、又无大师、更缺大气。但院党委和全体师生,并没有屈服于困难和压力,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牢牢扭住教学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过七年来的不懈努力,快速高效建成了新校区、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校园面积由192亩发展到1267亩,本科专业由4个发展为26个,本科在校生由216人增至80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由70人增至185人,硕博士学历的教师由20人增至173人(其中博士9人,实现了从无到有),具有硕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由不到10%人增至40.5%,办学质量和规模有了快速发展,现在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实践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办学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背景下,我们在发展道路上仍然面临着十分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发展太慢了不行,发展质量不高也不行,不发展死路一条。因此,必须牢牢坚持“发展是办学第一要务”的办学理念,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最终实现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www.xing528.com)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在为谁发展上,要坚持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的最好体现是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同样,没有学校的发展,就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必须一切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广大师生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和决策的标准,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师生需要、提高师生素质、实现师生利益上。其次,在靠谁发展上,要坚持学校的发展依靠各类人才、依靠全体师生,尊重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最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他们投身学校的发展事业。一是在人才培养中,牢固树立“育人是办学第一使命”的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根本,使一切工作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二是在办学治校中,牢固树立“教师是办学第一资源”的思想,坚持以教师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着力打造各类拔尖人才和创新人才,全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三)必须坚持又好又快发展

“好”是指学校发展要重质量,要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快”是指学校发展要重速度,要充满朝气、生气和活力,绝不能保守僵化、停滞不前;“又好又快”是指学校要实现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硬件建设与软件发展相适应,学校工作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使广大师生在和谐美好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实现学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只有坚持做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坚持统筹兼顾,建设和谐校园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从方法论意义上讲,最根本的是要切实做到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条宝贵经验。坚持统筹兼顾,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一)统筹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相协调

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是发展,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也是发展。规模的扩大、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调整是辩证统一和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没有一定的发展规模、速度和合理的结构,就没有基本的质量和效益,就适应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没有质量的规模,结构不合理的规模,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也是社会不需要的。学院的科学发展,必须是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辩证统一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按照“确保质量,科学发展”的原则,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稳步扩大办学规模、着力提升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力争到2010年在校生规模超万人。

(二)统筹改革、建设、发展和稳定相协调

发展是办学治校的第一要务。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一主题,一切着眼于发展,坚持用发展的目标凝聚人心,以发展的成果振奋人心。发展依靠建设,建设促进发展,推进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切实抓好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三大建设,建设一流的学科专业、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校园文化。改革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以改革创新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稳定是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前提,稳定和安全压倒一切,关乎全局。没有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和局面,什么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谈起。要始终把维护学校的稳定和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程度之间的关系;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落实稳定和安全工作责任制,把稳定和安全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三)统筹大楼、大师、大气相协调

大楼、大师、大气是大学的三大要素。一所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在于有没有大楼、大师、大气。“大楼”象征学校的硬件环境。“大楼”建设、校园环境建设既是一所大学办学的基础条件,也是一所大学开展教学科研的基本需要。“大师”是大学之所以为“大”的根本要素,大学是人才的摇篮,知识的殿堂。没有“大师”,再好再漂亮的大楼,也产生不了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思想,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大气”是大学的思想、理念和追求,是大学的精神、气质和灵魂,是大学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大气”不仅是学校风貌的反映,更重要的是会对大学的发展、大师的汇聚、学生的培养产生根本性影响。新校区的建成即“大楼”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环境,为学校的发展争取了时间、赢得了空间、凝聚了人心。学校今后的发展,要着力汇聚“大师”、弘扬“大气”,使大楼、大师、大气相协调,最终建成综合性的大学。

(四)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相协调

现代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和谐发展,关键在于把握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之间的“度”,统筹协调三大任务之间的关系,形成三大任务的辩证统一。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教学型本科高校来说,人才培养是学校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我们要积极推进人才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科研是强校之本,是教学的灵魂,要注重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积极探索建立科研成果、科研活动促进教学的激励机制,推进科研成果向教材、向课堂、向社会的转化,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发展。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责,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奋斗理念,坚持开放教育观,充分发挥思想库和人才库的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外、校内外、专业内外优势教育资源,将学科专业建设与服务国家和服务地方紧密结合起来,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为当地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2][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求是,2007(21):3-22.

[3][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9-364.

[5]辛鸣.“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大局至关重要[J].求是,2007(18):3-5.

[6]田建国.高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13-15.

(原载《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