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从“标签论”角度看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成因?

怎样从“标签论”角度看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成因?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坏孩子”标签的形成可能因为有的孩子天生比较调皮,不听老师的话,学习成绩不好。这种“坏孩子”的标签是在不断的磨合和互动中形成,因此这种标签一旦戴上去了,也不容易被摘掉。这些层级的形成与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产生有相关性。而“坏孩子”也有贴标签的仪式,比如:学校根据校规校纪,给某某同学处分。

怎样从“标签论”角度看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成因?

中小学生在校园里常常会自动地被老师家长和学校定位,也就是说贴上“好孩子”“坏孩子”“爱学习的孩子”“不爱学习的孩子”等种种标签。这便是犯罪社会学中的“标签论”。

标签可能是慢慢贴上的,也可能是在学生与老师、家长的互动中不断形成的。这些标签就是学生自己在班集体里的定位,这种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对于我们解释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是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所谓“标签论(Labeling Theory)”就是社会对人的一种认定程度。西方的犯罪学里面有这样的观点:人究竟是什么人?一方面,这是由自己的品行行为所决定的;但是另一方面又是由社会对他的认可程度和期待程度所决定的。因此,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的人,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一个行为或一个冲动,都可能给自己戴上某种标签。我们读《水浒传》时,看到里面的人物林冲和宋江的脸上有金印,那是因为他们犯了罪,官府便在他们脸上标上了标记。这种金印,也就是“犯罪标签”,是终身都不能洗刷掉的。

“好孩子”标签的形成是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经过一段时间和老师学校的互动后,有一批孩子“脱颖而出”,比如说班干部或和老师关系比较好的学生,就自动地贴上了“好孩子”的标签。

过去有一句话叫“三岁看老”,三岁带着到老的相。这些“好孩子”由于被贴上了“好孩子”的标签,就会更好。老师、家长和学校都以更好的期待的眼光,盼望着这些孩子们不断地进步,因此,这些孩子的成长空间就很大,发展的前途就好。有的时候,这些孩子即使犯了些小错,老师也容易原谅、容易迁就。

而“坏孩子”标签的形成可能因为有的孩子天生比较调皮,不听老师的话,学习成绩不好。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在班里戴上一个“坏孩子”的标签。这种“坏孩子”的标签是在不断的磨合和互动中形成,因此这种标签一旦戴上去了,也不容易被摘掉。甚至有的时候班里出现了一些坏事情,本来不是这些所谓的戴标签的“坏孩子”所做的,也会自动地被认定。那么,这些戴“坏孩子”标签的人,可能会破罐破摔,学习兴趣下降,产生逃学的念头,久而久之真的就变成了“坏孩子”。

他们在学校获得不了温暖,那么班里的小集团,特别是“真正的坏孩子”小集团,就会给他们温暖,给他们提供食物,给他们提供帮助。久而久之,因为这样的“温暖”,这些被戴上标签的孩子,可能就真的变成了“坏孩子”。(www.xing528.com)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戴上了所谓的“坏孩子”标签的孩子会不断发展,因为在学校得不到认可,学习成绩下降,就很可能逃学,而逃学的结果又很容易和青少年犯罪结合在一起

还有另类人,他们可能只是埋头学习,也不参与班集体过多的活动,他们就被贴上了“中间层级”标签。这些学生中,有的孩子身体不好,有的孩子家里是知识分子,他们上学的目的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对于周围的事情不管不问。

这样,一个班集体就会形成了“好孩子”的层级、“坏孩子”的层级和“漂移在中间的随大溜儿”层级。这些层级的形成与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产生有相关性。

当贴上“好孩子”标签的时候,往往有一个仪式,比如:戴上红领巾,评上“三好学生”,被学校宣布是年级数学考试第一名,外语考试前三名,等等。这都是给“好孩子”贴标签的仪式。

而“坏孩子”也有贴标签的仪式,比如:学校根据校规校纪,给某某同学处分。然而“摘标签的仪式”普遍缺乏,比如:一个孩子,他确实是违反了校规校纪,受到了学校的处分;但是当他改正后,这个标签并没有被去掉,或即使被去掉了也没有举行仪式,也就是缺乏“全校开大会宣布某某受到的处分被撤销”此类的仪式。没有这样的仪式,孩子头上戴的标签往往是不容易改变的。

以上论述的各种西方犯罪学的理论多具有偏执、激进的特色,有一些理论甚至存在明显的错误。在分析应用时,应采取批判与借鉴的科学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