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犯罪亚文化”视角,怎么看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

从“犯罪亚文化”视角,怎么看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一名学生进入到学校周边的黑网吧和犯罪团伙中,那么他就容易接触到犯罪亚文化。犯罪亚文化有三点特征:对犯罪行为、校园欺凌行为给予道德的支持;提供犯罪和校园欺凌的技巧;“中和技术”,即把欺负同学、盗抢同学财物,美化或转化为一种合理、常规的行为,漂白黑色的行为。如果孩子在主流文化中得不到温暖,那么犯罪亚文化就会给他们提供温暖、保护和道德的支持。

从“犯罪亚文化”视角,怎么看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

文化(Subculture)是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

青少年罪错的亚文化理论(The Subculture Theory of Juvenile Delinquency)中认为,学校里一般存在着两种文化:奋勇上进的主流文化和行为不良的青少年犯罪的亚文化。如果一名学生进入到学校周边的黑网吧和犯罪团伙中,那么他就容易接触到犯罪亚文化。

犯罪亚文化有三点特征:对犯罪行为、校园欺凌行为给予道德的支持;提供犯罪和校园欺凌的技巧;“中和技术(Rationalization)”,即把欺负同学、盗抢同学财物,美化或转化为一种合理、常规的行为,漂白黑色的行为。如果孩子在主流文化中得不到温暖,那么犯罪亚文化就会给他们提供温暖、保护和道德的支持。

中和技术由美国犯罪学家大卫·马扎(David Matza)提出。

王大伟提示:

“中和技术”是犯罪亚文化中的“洗白”技术(www.xing528.com)

受犯罪亚文化影响的青少年,试图以合理化过程来为自己的错误开脱,以此为武器抵制来自于社会的强大压力。这种“合理化”的开脱,理论上被称为“中和技术”:

否认义务——以“我喝多了,头重脚轻,不能自持”为典型。青少年拒绝别人对其行为的指责,并把自己的失误或犯罪归于不能自控。

否认伤害——以“根本没人受伤”为典型。青少年并不否认自己的行为,却以无人受害为自己开脱。

否认被害人——以“我偷的这家商店的老板是奸商”为典型。犯罪的青少年把被害人归到“坏人”一类中,妄称他们是罪有应得。

谴责“谴责者”——把所有权威人士警察、教师、家长等统称为伪君子,人面兽心或心怀恶意。

寻求高度忠诚——把自己的罪错行为说成是为了高尚的目的,为了团伙友谊的需要,为了兄弟的忠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