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夯实基础,持续发展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这是语文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贯要求,但是不同时期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对其要求也不同。自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开始,我国语文教育对识字写字教学做出的重大变革体现在“多认少写,识写分开”上,这对于学生情感、思维的发展,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正常发育,都有重要的意义。此后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更加序化高效。与2000年颁布的三个教学大纲不同的是: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更体现出学段之间的衔接性和发展性。2011年的课标在课程性质的表述上启用“语言文字”足以证明识字写字的基础性。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识字写字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属于研究性的范围,如“观察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现象,思考语言文字发展中的新问题,努力在语言文字应用过程中有所创新”。
(二)注重识写基本功训练(www.xing528.com)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强调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和“规范书写”这两方面的能力,延传至今“运用多种检字法,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这点是没有变化的,只是具体的表述不同。但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为促进其智力发展,减轻学习负担,大纲和课标对写字教学要求呈现下降趋势,如:2000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要求中提到“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2001年和201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则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意在强调写字过程中的指导,重在书写行为,而不是汉字知识,且在2011年课标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建议先认先写,这和古人先教“上大人,孔乙己”,注重练习基本笔画、基本部件是一脉相承的,是更加尊重识字写字教学的特点和基本程序、注重识写质量的体现。
(三)激发兴趣与审美培养
与2000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仅就写字的姿势和习惯有些许说明不同的是,新课程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识写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把识字写字教学与中华文化和审美价值的熏陶结合了起来。2001年和2011年课标中对“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良好的书写习惯”等内容的论述不再是局限在外部提供学习汉字的动力上,而是转向内在,并且突破了汉字工具性的单一取向,开始注重引导学生探索汉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可以说,这一价值本身对学生成长和适应社会是极为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