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先秦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如学思并重、教学相长等被后人继承和发展,成为重要的学习方法。
(一)学思并重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4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46]也就是说“学”是“思”的基础,思考必须以丰富的学习资料为前提。荀子认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7]在学的基础上,荀子又强调要进行思考。“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48]“荀子“学”“思”结合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庸》总结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9]王夫之对这一思想作了阐释:“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勤。”[50]可见先秦学思结合、学思并重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影响之大,至今仍然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方法。
(二)温故知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51]“时习”就是要及时地不时地复习,巩固知识。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2]朱熹的解释长期以来被看做是经典,他说:“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53]
(三)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强调学习应该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规律,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逐步提高的过程,不能贸然急进,急于求成。这既是教学方法也是学习方法,孔子、孟子、老子等都非常重视这一点。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事不成。”[54]孔子善待问,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这是循序渐进的要素。《学记》中谈到了被称为“大学之法”的“豫”、“时”、“孙”、“摩”:“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孟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55]“其进锐者,其退速。”[56]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7]老子曰:“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细;天下大事,也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5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59](www.xing528.com)
(四)切磋琢磨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强调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要经常讨论、辩论、切磋,这样相互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孔子经常教导学生要“择其善者而从之”[60]。《学记》中也写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意思是说人们要相互学习,交流和切磋,这样才能拓展自己的知识,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只有经过学习,才会发现知识的困乏;知道知识的不足,就会促使自己进一步学习;知道困难,才能督促自己认真学习研究。
(五)藏息相辅
《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正业”是正课;“居学”是课外练习;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正课教学,课后必须进行练习。对于课外的“退息”,《学记》主张并非单一的消极的“休息”,而是提倡开展有益的游艺活动,使“藏”与“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
(六)深造自得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孟子主张在学习上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刻苦钻研,才能有很高的造诣。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61]
(七)持之以恒
荀子主张学习上要专一不二:“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62]要想做到“专”,就要持之以恒。他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63]荀子劝勉学生要勤奋刻苦、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这样就能够走向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