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学问家尽管派别不同,但是他们都从不同层面对学习思想和经验进行了总结,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一)学以致用思想
这一时期学术言论自由,读书人的精神得到充分张扬,各家从根本上讲都是想用本学派的意志和思想去管理社会和国家。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26],这是一种积极的入世态度,儒家的这种教育思想成为后世读书人孜孜追求的一种目标和境界。读书就是为了从政,然后实施儒家的“以礼治国”和“仁政”的思想,提倡“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7]孔子强调学以致用。荀子明确指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积累知识,而是要付诸应用。他说:“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28]他特别反对“入乎耳,出乎口”的空谈学风。他把学习的过程具体分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做学习的最终目标。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29]
孟子和墨子都重视论辩艺术的学习,就是因为生逢乱世,而要在战争年代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需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生存,作为文人,他们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还要掌握论辩的技巧,口若悬河。战国时期群雄逐鹿,人才济济,游说成为当时很多读书人即“士”阶层的一项重要使命,这时的论辩之风尤为盛行,是适应时代要求的,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二)文道统一思想
语文课程的语言文字的学习一定要和思想内容结合起来,不能为言而言、为文而文。[30]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31]荀子主张文以明道,同时又主张文道统一。在语言表达的问题上,荀子反对只顾形式技巧而不顾思想观点的做法,主张形式和内容的一致,做到文质兼美,达到文道统一的目的。(www.xing528.com)
荀子认为“道”,是指“礼”,即社会伦理规范。同时,他还认为一切文化学术也是阐明道的,而天下之道汇总在一些“大儒”圣人那里,“五经”就是明道之作。特别是《诗》通过“言志”的特殊形式来实现明道。孔子重视诗教,曰:“不学《诗》,无以言。”[32]“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33]又曰:“文犹质也,质犹文也。”[34]“质”就是指文章作品的思想内容即“道”,可见,自古语文就是强调文道统一的。
先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承载着先秦丰富的内容和思想,这些教材的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方面,可以说是属于大语文教育的范畴,真正体现了文道统一的思想。
(三)终身学习思想
子曰:“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35]由此可见,孔子是提倡活到老学到老的,强调不断学习。子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7]“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38]强调多从师多学习等。孔子晚年喜《易》,读易“韦编三绝”[39]。孔子以身作则,是实施终身学习的典范。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0]君子每天都要不断地反省自己,这也是终身学习的表现。
(四)以德为先学习思想
《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就是要弘扬美德,培养道德高尚的贤人、圣人。孟子也指出了德的重要性,他认为天下“不嗜杀人者能一之”[41]。同样孔子也是,不然《论语》中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仁”。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42]强调修身,《礼记》中也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43]应该说,有德无才,无用;有才无德,危险。学习应该以德为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