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视角的中心使命:履行社会服务职能,促进研发服务业发展
地方政府重点支持面向区域发展和面向行业产业的两类中心,就是从地方的利益出发希望这两类中心能更好地服务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以上海市为例,教育行政部门联合科技行政部门、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重点支持同济大学牵头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同济汽车中心”)、东华大学牵头的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东华材料中心”)、复旦大学牵头的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海洋大学牵头的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等面向区域发展或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
目前,我国高校集中于大城市,而大城市可开发利用的空间少,随着近年来“腾笼换鸟”,制造业逐步搬离大城市。中心要服务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践,势必要扩大到邻近地区的企业。为了激励中心侧重于服务本地企业,地方政府可采用市场化手段而非行政手段来调控中心的行为,例如,地方政府资助中心的经费需要以1∶1的方式配套本地企业的经费,以1∶2(或者更高)的比例配套外地企业的经费。如果以“有没有(直接)服务本地的企业”来判断中心的存在价值,显得相对封闭,也不可能使中心有机会提升创新能力。
总之,政府部门期望产学研各方能依托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各方的优秀研究人员,共同针对一些关键的共性技术问题开展长期研究,积累产业技术,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并且能紧密结合科研工作开展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为当地培养大量的研发人才。同时在大学科技园的协作下,中心的师生创建或参与孵化研发型企业(从事产品研发、创意、专利服务等)。这样,中心就会在国内乃至在国际上取得相应的地位,就会吸引本地、外地的企业把研发部门迁到中心附近集聚。成功的中心会把技术创造、人力资本生产、新公司创建和产业聚集等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政产学研各方依托中心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形成创新网络,促进当地研发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二)企业视角的中心功能:实现产学双方无缝对接,促进技术转移
面向区域发展或行业发展的中心的重要功能是链接学术研究与产业研究,一般情况下企业不能指望中心能独立承担起研究和开发(R&D)的全过程。有的中心会协助企业完成某类产品研发的“R”,中心研发出来的技术还需要在企业进一步完善(即由企业自行承担进一步开发的责任),不能指望中心都能为企业拿出可以马上进行批量化生产的“产品”。例如,同济汽车中心就希望能比起企业早半步,企业的研发部门很少有“R”,但是,后期的开发工作还是要由大企业自身来完成的,某汽车集团的燃料电池、我国某汽车品牌的控制系统的第一轮研发工作就是由该中心承担的。有的中心能协助企业承担起“D”的功能,例如,长三角某市的一家信息技术领域的中心和另一家生物技术领域的中心就能做到这一点,这与两个中心的技术开发实力有关,也与信息技术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的产业技术特性有关。
随着近年来国家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技术研发。多个中心承认,现在行业的发展形势拉着中心在跑。中心现有的核心技术先进吗?中心未来若干年将要研发的技术能成为标准吗?例如,同济汽车中心判断现在是新能源汽车受到产业界的重视,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应是“智能化”的交通技术。东华材料中心的技术虽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国内领先,而且发达国家生产出来的不少新材料限制向中国出口。政府和企业有必要与中心的研发人员一道判断哪些高新技术是适合中心自身实力、适合当地、有产业化前景的适宜技术(suitable technologies),并且投入相应的物力和人力发展这类适宜技术。(www.xing528.com)
(三)中心促进了高校科研院所间的实质性合作
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是由东华大学牵头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不仅吸引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参与,还吸引了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参与。同济汽车中心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已经引进了多位国家级、省市级“千人计划”专家,为了进一步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与上海理工大学的一科研团队将有更紧密的合作,还将专门邀请上海另一所高校的院士团队加盟;该中心在研究生教育层面加强了与德国几所大学的合作,同时也带动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德方在本科教育的合作。长三角某高校生物技术领域的协同创新中心在生物过程方面的应用研究力量较强,吸引了长三角的一些生物医药企业加入到中心从事研发;该中心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力量不是很强,邀请了复旦等校的生物医学研究团队加盟。
选择多少合作伙伴是中心培育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不是越多越好。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自1985年起资助高校建立工程研究中心(ERC),ERC是多个院校合作共建的科研平台,最近几年NSF考虑到多院校管理的复杂性,提出参与合作共建ERC的院校不宜多于5所(包括牵头高校)。[30]把几所高校的团队集中于一个组织(例如,ERC)可以起到集中优势资源集中攻关的作用,相比较,松散性的联系对于科技创新也是有意义的。长三角各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组织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工作的研讨会,鼓励研发领域相近的相关中心建立联盟,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设施设备管理和体制机制创新措施等多方面交流与合作,也积极鼓励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
(四)中心成为网络化组织
利益相关者影响了组织的边界,促进组织运行的网络化。凡是和组织发生关系,其利益受到该组织影响的人都算是组织的成员。[31]人员可以跨越组织边界开展工作,这是网络组织区别传统组织的重要特征。网络组织的创新行为深深地嵌入在各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社会网络中,受该网络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嵌入性在人事安排上主要体现于中心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构成上,即企业管理者、政府官员和协同单位的人员加入到这两个“委员会”。理事会是中心的最高权力机构,学术委员会是中心的学术决策机构,这从体制上保证把外部需求引入到校内。政府、企业、校外协同单位等外部利益相关者通过这两个“委员会”确定中心的科研方向和重大的科研任务,以及学生培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等重大事项。在个别中心,可能由于各种原因,理事会或学术委员会的实质性会议很少召开,理事会或学术委员会只具有名单上的意义,那么这种嵌入性就会受到影响。
一个组织的发展具有生命周期,“2011计划”也确立了“定期终止”的原则,即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满四年后,“对于评价不合格的中心,国家将要求其整改或予以裁撤”。对于一个科研机构来讲,因为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也有生命周期,会有高低起伏的变化,科研机构适度地调整方向显得尤为重要。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应帮助中心凝练科研方向,选择有前景的研发领域,围绕重大科研任务组织研究团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