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珠三角、长三角的地方政府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例如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吸引东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10多所高校创办研究院。研究院组建跨学科的团队,针对当地新兴产业或生产实践难题开展研发,并承担起研究生培养工作。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的学者认为,研究院是一个综合创新体,内部有研发平台、孵化器、成果转化部门等。[7]研究院内部组织架构之所以复杂的原因在于其外部关系较为复杂。政产学三方期待以研究院为平台,协同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研究院需要同时向高校、地方政府、企业等组织等负责。同时,作为多学科合作的平台,研究院还要学会如何跨越校本部二级院系的组织边界。总之,研究院的组织边界较为模糊,与传统的层级制组织不同,可被认定为网络组织。[8]
研究院作为网络组织发挥“产学接口”和“集聚学科、人才等要素”的功能。“接口”和“集聚”功能的履行需要有动态的交流网络予以配合。赵春明认为,物流、信息、知识、信任等四种网络支持虚拟企业(网络组织的一种形式)的运行。[9]李维安等人认为,网络组织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换。[10]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把人类习得的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即言语信息,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11]马斯洛需要层次说把人类的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12]我们借鉴以上理论的观点,把研究院发展所要依赖的网络交流机制(或者说政产学合作的动机)分成三个层次:物质交换(高校希望得到政府、企业的资金支持,政府和企业期望高校技术成果转化)、信息沟通(研究院成了政产学多方沟通信息的窗口)、知识交流(多方期待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形成学习化社会)。这三种机制(或者合作动机的三个层次)也对应三类创新:消化吸收式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对于这三类创新活动,我国学术界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一般认为,原始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前沿科技领域;集成创新是指把已有的单项技术进行系统集成,更多体现于管理上的创新;[13]吸收式创新类似于模仿,并没有大的创新。
表6-2 三种网络交流机制与合作动机、创新类型(www.xing528.com)
为了了解和促进这三种交流机制,我们多次实地走访了江浙两省6所有一定规模(行政和科研人员多于30人)的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当地的科技行政部门。下文描述这几种机制的发生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健康发展。我们前面提出的分析框架含有价值倾向,并不会影响我们对调研材料的综合归纳和进一步探讨时保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