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学合作的新旧模式比较及各方面临的组织难题

产学合作的新旧模式比较及各方面临的组织难题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官产学”合作的各方主体都需要重新思考各自的定位及相应的组织问题。契约精神是官产学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近年来,长三角各地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积极联合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这是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实现产学合作转型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产学合作的新旧模式比较及各方面临的组织难题

(一)两种模式的比较

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在企业创造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程中,企业迫切需要有突破性的、原始的技术创新。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很难独自承担的活动,这迫切需要产学合作的转型,要从传统的技术成果交易式“合作”和“短平快”的项目式合作,走向长期的合作模式(如共建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我们在长三角的调研发现,不少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产学合作新平台,已经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科技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的地方有效地提升了创新能力;它们是长三角协同推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长三角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排头兵。

传统的产学合作是一种线性模式,即学术研究向产业研究转化,是单向的。学者们和产业界之间的合作是自发的,关系较为松散。产学合作也就有可能起伏不定。在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一新合作模式中,我们看到产学合作是双向的,非线性的。学术研究与产业研究的界限已经模糊,实现产学的深度对接,极大地促进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向产业界转移。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研发工作得到多方的支持,同时多重利益也交织在一起。研发人员所面临的压力更大,动力也更大。新的合作模式中,研发工作被多种力量推动,企业在前面拉,政府在后面推;兴趣在前面拉,利益在后面推。产学双方的科技工作者在这些力量的推动下形成密切合作的学术共同体。

表6-1 产学合作的两种模式比较

(二)各方面临的组织难题

产学合作被公认为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途径;而产学合作真正发生于高校的研究中心、实验室,现在,又发生于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创办的研究院;但是我们对产学合作的“接口”本身(如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关注不够。在实践上,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迫切需要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需要对其内部过程及其外部组织关系开展深入的研究,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官产学”合作的各方主体都需要重新思考各自的定位及相应的组织问题。(www.xing528.com)

高校对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支持可能还不够。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从建立之初就面临着如何加强与母校的联系这一难题,例如,如何从母校获得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基础性科研成果,如何与院系双聘科研人员以组建跨学科的学术团队来开展研究。高校的组织文化也需要转型。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师的评价以论文发表为首要指标,教师个人的创业在许多高校尽管并没有被禁止,但是也没有得到鼓励。与产业的合作被认为是迎合社会需求,有可能影响大学的学术基础。斯托克斯在《巴斯德象限》一书中指出,政府的科技政策日益重视“应用引发的基础研究”[4]。最近二十年以来,生物医学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明显地转向了“巴斯德象限”。高校教师需要重新认识到学术研究与产业研究结合的重要性,高校则需要重新思考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新角色。

企业在我国被定义为创新的主体,它们将如何构建研发力量?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和国家大力倡导下,部分企业开始走出传统的产业,较为积极地介入新兴产业的发展。在这个技术快速发展、技术发展高精尖化的时代,研发的内化成本相当高,甚至有可能远远高出合作所引起的交易费用。企业需不需要构建自己的研发力量?如何与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保持合作关系?国家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创办企业研究院,那么企业研究院如何开展“开放式创新”?

地方政府是这场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运动”的主要推动者,甚至是主要的出资者(资金主要用于征地盖楼)。对于“官产学合作”,长三角各地地方政府相当积极介入并有巨资投入,表现得相当强势。对于高、尖、新的技术研发,政府适当的支持和引导是必要的。从长远来看,“政府总冲在前面”不是办法。政府要注意引导和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让企业来主导研发项目的选择,并让企业承担大部分的研发经费。此外,地方政府和企业应选择适合当地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高校作为合作者,不要过于追求名校,更不要追求研究院的数量。

契约精神是官产学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江浙两省在引进大院名校时大都签订了协议,规定了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责任。但是,协议内容如何商定,具体内容包括什么,如何执行,如何监督,还需多方的深入研讨。

温家宝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关键。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5]我们认为,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重要的难题,选择合适的组织方式开展研发工作以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近年来,长三角各地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积极联合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这是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实现产学合作转型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长三角,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创办研究院,开展深度的、真正意义上的官产学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