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认识误区还是现实要求
产学合作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与高校开展成果交易或研发合作时,大多数企业希望高校的科技成果能较快产生效益。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区,误把“技术当产品”,殊不知从高校的技术到企业的产品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这是我国企业的一种认识误区,还是企业研发能力普遍低下所导致的一种现实要求?
总体上,我国多数企业自身缺乏研发能力,长三角中小企业大都表现出此特点。但是,在产学合作过程中,不少企业不愿较多地承担“应用研究、开发(中试)”的投入,更对新产品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缺乏耐心。这导致长期以来高校与企业签约的多,而合作成功的少。往往,企业就认定高校的科技成果不成熟、市场价值不高。高校则认为,来自企业产业实践的技术需求过于低端,难以与侧重于基础的学术研究相匹配。政府也因此认为高校参与产学合作不积极。总之,社会各界都期望学术研究能有效对接产业发展。但是,现实中这只是一种愿景,长期以来这只能停留于愿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对接基础研究(www.xing528.com)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我国要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必须重视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长三角相当部分的大企业也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许多企业也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技术难题出现,企业自身不容易解决,高校教授们也难以一时解决。重大的技术突破需要多方的合作,这不可能由一家企业完成也无法由一个部门来实现。在这一现实的要求下,高校需要延长创新链,但是,高校的研发资源长期以来缺少有效的整合,学校及其二级学术单位只是研发力量的“集合体”,并不是联合体。高校也缺乏中试的空间及其相应的试验设备,需要借助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力量。而且,只有政府、高校的参与,一些相互竞争的行业龙头企业才会有可能走到一起合作。这些也正是当前长三角地方政府深度介入产学合作、积极创办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原因。
长三角各地政府形成一种认识:区域发展要走技术创新型道路,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更大力度地支持高校与产业界共同创建大型的研发平台(如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期创造研发力量的高峰,针对一些关键的共性技术问题开展长期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积累产业技术,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才有可能产生技术上的突破。也只有在企业创造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产业研究才会有对接学术研究的迫切需要,才有可能实现两者的对接。
而且,只有强大的基础研究,才有可能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产生突破性的技术创新。2009年温家宝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基础研究相当重要,因为原始创新源于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没有十到几十年的积累不可能出重大成果,这绝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是要花费心血长年积累的事情。重大战略高技术是引不进、买不来的。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2]研究型大学长期注重基础研究,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实现产学对接、实现产学合作转型的重要载体,在这里,将会实现“创一流与服务地方的有效结合”,研究型大学也有可能转型为创业型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