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科技发展体系看,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也是互为依托、互为动力,协同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本纲要提供人才保障”,并具体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
从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看,科研和教学都基于高深学问,本为一体。2012年教育部牵头制定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提倡要实现“人才、学科、科研”的“三位一体”。2012年8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制定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与高等学校双方的优势,促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我国的这些政策与措施都是探索和实践“科研与教育相结合”、“研究与教学相结合”。
我国高校在推进跨学科研究的过程中,在加强协同创新的进程中,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如何做出变革来促进科教结合。我们认为,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培育和建设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加强跨学科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为下一代优秀的跨学科领军人才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跨学科研究中心应成为学校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特区,促使科研工作支持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使研究生教育本身就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性质得以体现,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结合,构建起学习—教学—科研的连结体。下文针对跨学科中心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提出若干建议。(www.xing528.com)
为何要关注跨学科中心(基层单位)如何实现“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美国学者克拉克指出,科教能否结合最终最为算数的乃是大学内部实行的条件。“宏观的背景,不管它们是什么性质,只提供广泛的使之可能和形成的条件:这些条件本身最终并不告诉我们大学的运行是如何实际进行的。为此,我们不得不转到构成高等教育的车间的大量的系、讲座、研究所、次级学院和科研群体。这种基层单位是科研一教学一学习连结体最接近的所在地,我们在探索决定这些连结体的命运。尽管大的结构设置框架,基层单位负责行动。”[17]
除了基层的重要性外,我们重点选择关注依托高校建设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这基于几个原因的考虑:一是,高校内常有一种声音认为这些科研基地对大学的教学有着较大的冲击;二是,我们前期对多个跨学科研究中心的调研发现,现实中跨学科研究中心的科研任务与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有不同程度的脱离。“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也席卷了许多高校,一些大学提出了“系管教学,所管科研”。系以教学为主,科研在系里找不到合适的位置;研究所、(跨学科)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却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方案。结果,研究所、跨学科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与系的教学工作没有有机的联系,师生们对这种分离普遍感到不满意。
也就是说,“科教结合”这一问题在依托高校建设的跨学科研究中心这一场所表现得最为突出。我们认为,如果这些科研基地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完善、促进人才(包括学生、教师、科研人员)的成长,那么可以说,科技与教育(即科研与教学)在这里得到了统一。那么高校、跨学科中心如何为教学工作、人才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呢?这需要深入国内高校跨学科研究中心和相关院系进行实地调研,并吸收国外的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