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探索高深知识的场所,大学的组织形式与知识的生产密不可分。19世纪,知识的生产和传播逐步学科化,大学也相应地创建了有关学科的院系。近三十年来,知识生产出现于各个学科的交叉之处,大学也相应地建立了跨学科研究中心。但是,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建与发展会遇到院系的学科壁垒。华勒斯坦等学者在《开放社会科学》一书中指出:“大学里的每一个系都自成一个小群组,在那里,学科的安全感经常都会占上风,因为很大一部分实实在在的决策权都操纵在系里。”“现在需要做的一件事情不是去改变学科的边界,而是将现有的学科界限置于不顾,去扩大学术活动的组织。”[1]
设在美国高校内的工程研究中心(ERC)是致力于跨学科研究、推动产学合作、提升美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科研组织。本章第一节将简要介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工程研究中心(ERC)的发展概况、战略性科研规划、组织架构等基本情况。
第二节将评述美国州级政府支持跨学科研究的政策,指出州政府的科技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相关州立大学的快速崛起。美国州立大学在政府、企业支持下创建的大型跨学科研究中心具有复杂的合作关系网络,实现了产学的“无缝对接”,超越了传统的技术转移模式。它们努力与产业界共同创造具有聚集效应的高科技产业,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www.xing528.com)
第三节介绍国内大型研究中心的地区分布情况,呼吁长三角各地政府支持高校建设更多的大型研究中心。第四节结合长三角多所高校大型研究中心的具体案例,先分析三种类型的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学科性产学研联合体)的组织与运行情况。然后,介绍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两种新型科研组织。
这后两种类型的科研组织通过构建相对完整的创新链,能更有效地服务企业的科技创新。例如,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依托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5家承建单位的新药研发资源,为企业提供新药筛选、工艺改进、质量控制、药效研究和安全评价等各类新药临床前研究的一条龙服务,是集服务、研发、转化和产业化四大基本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研究中心。2012年,浙江工业大学以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为基础,根据“2011计划”的精神和要求,遵循“继承优化、创新发展”的思路,整合国内外优势创新力量组建了“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该中心被教育部、财政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再如,苏州工业园区等地积极吸引高校创办产业技术研究院,把人才集聚(包括人力资本生产)、技术创造、新公司创建和产业聚集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的地方有效地提升创新能力。2013年,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大学牵头成立的“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被教育部、财政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跨学科研究中心在现代大学的战略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们要与传统院系分享大学治理的权力,甚至会向大学校级要求更多的自主权力,这导致了大学治理的进一步碎片化。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国别比较研究,我们发现,对同时兼任院系教师和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科学家所完成的工作量在两个单位各自进行重复的全额计算,是一种激励院系支持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和促成跨学科研究中心真正地向科学家们开放的有效机制。而政府科研资助的模式变革则是促进高校跨学科研究健康发展的根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