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理论本身也有两个理论基础——目标结构理论和发展理论。多伊奇(M.Deutsch,1949)的目标结构理论是从动机的角度出发,强调合作目标对学生从事学业任务的诱因影响。而皮亚杰学派的发展理论则从认知的角度出发,重视合作学习对完成任务效果的影响(在达到小组目标的过程中是否每个小组成员都提高了自己的认知水平)。基于以上二者发展而来的合作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学习观
多伊奇认为学习目标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合作型、竞争型和个体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是指团体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个体自身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若团体中有一个人达不到目标,其他人也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在这种条件下,团体成员之间必定会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关系,以一种既有利于自己成功又有利于同伴成功的方式活动。相比具有对抗性的竞争目标结构和只注重自身任务的完成情况、自身进步幅度的相互独立的个体目标结构,合作型目标结构更能使得团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一名成员都更大程度地感受到自尊和被其他成员所接纳,因此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为积极,成就水平也提高得更快。
在适当的目标任务中,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他们对关键概念的掌握和理解。苏联学者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域,指的是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及在权威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共同探讨、进行问题解决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除了指导之外,学习者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讨论问题也可以提高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因此,他认为合作活动比个体活动更为优越,可以加速学习者认知水平的发展。
2.教学观(www.xing528.com)
在合作学习研究的过程中,许多研究者发现传统的竞争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竞争奖励结构所提供的成功机会很少,只有少数人取胜,而大多数人以失败告终。只有那些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才能取得成功,获得奖励的机会。而对于成绩中等和低等的学生来说,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不再有学习的积极性。其次,竞争的奖励系统所形成的同伴关系也干扰了学生的学业努力。因为少数学生的成功会减少大多数学生的成功机会,所以同伴之间往往相互排斥甚至相互敌对,有时甚至对成绩水平高的“教师的宠儿”进行责难,干扰了他的继续努力。至于个体化教学,则完全忽视了形成积极的同伴关系这一环节。
而合作学习可以顾及所有层次和水平的学习者,成为他们的学习动力之一。由于只有当小组成功时,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他们各自的目标。因此,为了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小组成员必须做出自己的贡献,并相互帮助以获得小组的成功。也就是说,这种在小组成绩的基础上进行奖励的方式创设了积极的人际关系,它使小组成员对同组同伴所做出的努力给予积极的社会强化,如表扬和鼓励。在传统教学班级中层次很低的学生能够由于合作小组的成就而获得他们期望的社会地位,也就是说“由于合作小组成员在学业上的成功有效促进了成绩水平低的学生心理和学习动力的变化”(Slavin,1978)同时,还发现对于成绩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由于在帮助其他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使他们成为小组的“领导阶层”,“这一社会地位的变化也会使他们更为自豪和更有信心,从而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自身的学习和帮助同伴成功”(Coleman,1961)
很明显,教师合作目标结构创设了学生之间积极的同伴关系,而这种积极的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又产生了积极而且意义深远的影响。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会有效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学习内容、解决认知冲突、阐明不充分的推理而最终达到对知识的理解”(Coleman,1961)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担任辅导者和被辅导者的不同角色对认知的影响效果不同,因此教学中小组成员的地位需相互交替。在同伴的解释和帮助下,被辅导者提高了认知发展水平。而辅导者进行辅导时需要重新组织材料和语言进行充分讲解,其所学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从合作学习的目标结构理论与发展理论中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动机的角度还是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合作学习方法都是一种具有优越性的教学方法。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运用这种方法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