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使用原则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使用原则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题引导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本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探索、发现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使用要遵循以下原则:1.渐进式原则问题的设置要循序渐进,一般来说要由易到难。在此过程中教师都应该关注问题的设计,努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使课堂趣意盎然。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使用原则

“问题引导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本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发端于问题,行进于问题,终止于问题。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探索、发现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故该教学法的核心是“创设适宜的问题”。“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使用要遵循以下原则:

1.渐进式原则

问题的设置要循序渐进,一般来说要由易到难。对于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可分解成阶梯式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从而在问题串的引导下逐步解决大而难的问题。问题串要围绕核心问题,逐级铺垫、层层递进,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问题的有效性。

2.明确性原则

提出的问题指向要明确,学生首先明白问题本身涵义,才能明确思考的方向。

3.生活化原则

问题情境要与生活体验、生产实践相联系,问题的提出首先要考虑学生自身的已有知识、经验。当思考、讨论是建立在学生已有学习基础、生活经验和已掌握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就会大大降低难度并且引发兴趣。

4.趣味性原则

布鲁纳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不应该是强制性的,而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主动学习。不管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还是探究学习,都需要动力,而动力则来自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渴望与追求。在教学中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新颖导入、引导探索、设计练习来激发学生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都应该关注问题的设计,努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使课堂趣意盎然。

5.适宜性原则

首先问题的难易要适宜,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避免“高龄低问”;其次问题的数量要适宜,满堂问比满堂灌更可怕;第三提出问题的时机要适宜,相机诱导是关键

6.随机生成性原则

一节好课不应该是完全预设好的,而应该是有生成的,在师生思维碰撞、互动的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教师抓住时机或相机诱导或以谬归谬,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远胜预设良多。

7.时事性原则(www.xing528.com)

问题情境太陈旧,往往无法吸引学生;相对而言,时事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的刺激更强烈、更容易吸引学生;当然,学生对现场的体验感受更深刻、更感兴趣。

8.真实性原则

问题情境可以是虚拟的,但必须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真实是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这里的真实不仅仅指课堂不粉饰,还应该包括课堂呈现的背景资料、问题情境的真实性。

9.过程性原则

在教学中,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对他们理解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极其重要。

10.留白原则

为了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适时、适地、适量地留出“空白”,使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求。

11.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则

教师的主导作用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导向作用,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奠定基础。在初中生物参与式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能像以前一样一味地进行填鸭似的基础知识教学,而是应该在教学活动中,作为主导者和促进者,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效促进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使生物教学真正走向以学生需要为基础的层面,让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综合发展。

12.循序渐进原则

现在教育的观点就是促进全部学生的发展,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感到自己能够通过自身努力便能实现学习目标。认识过程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内容等方面加以认识的引导,坚持循序渐进的观点,最终达到形成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13.启发性和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是启发性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以参与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平等表达,用自身行动营造平等的教育环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免出现一些错误,教师在坚持平等原则的前提下,即时发现学生学习问题,与学生平等探讨,并循循善诱,帮学生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