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政府完全废除了江户幕府的文化政策,全盘吸收西洋文化、西洋文明。这一举措几乎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围棋也不再是国技,支撑棋手生活的围棋制度也不复存在了。可以说本因坊、井上、安井、林这棋院四家的家元制度事实上也是名存实亡了。但是这四家的后继者们并不囿于旧的幕藩体制,而是把握时代契机,在明治12年(1879年)创立了方圆社。方圆社采用塾生制度(类似私塾教学),培养出了众多名家,在明治和大正时代的围棋界,他们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方圆社发行的《围棋新报》,直至大正13年(1924年)停刊。他们还向东京府请愿,发行段位证书。这也可谓围棋界的一大改革,因为在这之前段位证书是本因坊家家元的专售特许。
明治和大正时代还在继续下围棋的是当时的围棋指导者们及文化人,他们也是支援方圆社等围棋社团的主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闻报纸的发展也是围棋振兴的一大推动力。那时成立了关西围棋研究会。大正时代,方圆社因聚散离合而衰退了。
大正12年(1923年),围棋界欲计划设立中央棋院,然因内部纷争,处于分裂状态,这一计划最终搁浅。
同年9月,关东大地震发生了,这使得各个团体都陷入了财政困难。
这一事件后,围棋界走向团结,但是没有财政来源,仍处境艰难。这时围棋界出现了一个救世主,便是大仓财团的公子大仓喜七郎。(www.xing528.com)
大正13年(1924年)4月,喜七郎在帝国酒店汇集代表当时围棋界的本因坊秀哉、濑越宪作、铃木为次郎等棋士,召开了棋届合同协议会。在喜七郎的财政支持和带领指导下,围棋界实现了大团结,并成立了日本棋院。此后,以日本棋院为中心的围棋界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昭和25年(1950年),桥本宇太郎将大阪作为根据地,成立了关西棋院。
战后,日本棋院和关西棋院成了日本围棋界的领头羊。在昭和时代,中国棋手、韩国旗手纷纷来日本留学,向日本棋手学习。
2014年日本棋院90周年纪念小册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