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阐述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原则、目标。但进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离不开对教育内容的探讨。本节主要从新的自然观、科学发展观、健康合理的消费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新的自然观
人类固然与其他物种存在很大差异,但就地球自然系统而言,人类也是动物物种之中的一员,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成员之一,也正是因为人与其他的物种的这种联系和差异,所以人更要肩负起维持这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和谐发展的重任。要在大学生中宣传新的自然观,使他们认识到自然界的价值和权利,从而尊重和爱护自然界。
我国学者叶平教授认为,自然价值是一个实体或属性概念,它表示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创造的成果,是指自然界所固有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价值是生物圈的生物进化过程、结构关系和属性,不是人类的独有物。不仅人类社会有价值关系,地球生物共同体(包括人类)也有价值关系。不仅人类能创造价值,其他生物、生态系统也能创造价值,而且后者更为根本。不是我们创造了它们,而是它们创造了我们人类”,“没有人类,就没有价值。这个判断是错误的,因为在地球生命进化过程中,不仅进化的波峰人类有价值,进化过程中的其他生命生态也是有价值的。只不过这种价值的参照系不是人类,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进化的生态。这是地球自然界的固有价值”。
(一)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价值不仅仅是经济性的资源价值
1.资源价值
资源价值又称为经济性资源价值,这是针对人类的经济活动而言的。可以说如果没有自然的这个价值,人类则无法生存。自然的这种价值具体表现为各种资源。例如,具有水上资源价值的土地、水文等;具有矿物资源价值的各种矿藏;具有生物资源价值的各种动植物。“资源(resource)一词,尽管其前缀为‘重新’之意,但还是保留了‘源’(source)的词根,使我们想到能与‘源’字相关的一些信息”。
2.生态价值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物种对于它的稳定、有序都有着或大或小、或隐或显的作用,这种价值即为生态价值。在生态价值层面,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而是“系统价值”。它没有具体到个体上,不是部分价值的简单相加,而是弥散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对于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意义。
3.艺术价值
这是美学视野中的自然价值。艺术价值是自然界客观具有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一种价值属性。自然界是美的,这种美不仅在于它以色、香、味等给人以和谐愉悦之感受,更在于它能使人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和感应。
4.医疗价值
自然界是一个药物的大储存室。“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的药物有41%来自自然界,而不是化学家的试验室”。至于我国的传统医学,就更不用说了。中医每发展一步,都与动植物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现有药用资源12807种,除了80种为矿物外,其他均为动植物”。另外,宁静的田野、新鲜的空气、和煦的阳光等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5.科学研究价值
生物遗传工程的出现解决了人类的很多难题,它的进展离不开自然界各种物种的参与。根据1989年的一个数据:主要的高产农作物,有1/3以上是利用野生植物的品种培育出来的。此外,还有仿生学等的发展也都离不开各种物种。
(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说自然是无限的,但是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物质前提的自然资源却是有限的。认识到这一点,对大学生倍加珍惜自然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众所周知,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人类的消耗会最终枯竭。从理论上而言,可再生资源可以更新并持续不断。但可再生资源无限的前提是我们对它们的使用维持在系统本身更新的限度之内,此外,还要排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不正当干扰因素。当前,在生态破坏、外来物种入侵以及人类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可更新资源也面临衰竭。人类必须摒弃那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要尊重自然的限度,在一定的限度内采用,否则人类将面临毁灭的危险。
2.生态自身系统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任何系统,都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自净能力。但是,这种自净能力也是在一定的承受范围之内进行的。地球系统对人类及其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可容纳量是有限的,如果超出其目标容量和自净能力就会引发生态问题。
3.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观念认为人类可以无偿使用自然资源,认为“谁先来谁占有,谁占有谁使用”,因而造成“公有的悲剧”。按照所处地域以及人们对它的控制权,自然资源可分为一国所有、多国分有和全球共有三种形态,所有权主体有自主使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但由于当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会影响到后代人的利益,因此,自然资源的主权具有双重性,即它既属于当代的所有权主体,又属于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资源。对于这一点,当代人在使用自然资源时必须考虑认识到,以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二、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在借鉴国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和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观。1978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第一代科学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开始构建第二代发展战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在科学发展观中涉及到人与自然的有“可持续发展”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两个重要方面。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科学发展观内容的又一次完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大举措。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社会和谐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体现中国长久发展的最终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持续进行下去”。加强环境保护,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要把这些极为重要思想的内涵传授给大学生。在生态道德学上的“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的理念深刻地表达了科学发展观所涉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体现在它的整体、公正、生存三种意识上。(www.xing528.com)
(一)整体意识
生态道德学的一个重要视角是把世界看做一个有机整体。整体意识具有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含义。所谓“整体的”是指发展既是协调人的内在关系即不同利益主体,不同规模、层次、结构、功能的实体的发展,又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外部关系的发展。所谓“内生的”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内部动力、内部潜力和内部创造力,如资源的储量与承载力、环境的容量与缓冲力、科技的水平与转化力等。所谓“综合的”是说它代表着涉及到发展的各个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的组合,这种组合包含了各种关系的层次思考、时序思考、空间思考与时空偶合思考,是各种关系相互作用之和的总矢量。
整体意识纠正了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峙,强调了两者之间的整体互动关系。就是要在天-地-人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寻求人与自然的持续和谐发展。
(二)公正意识
生态道德教育中的公正涉及人-社会-自然三个层面的公正。这种公正表现为人际公正、国际公正和种际公正。
1.人际公正
人际公正是指公正表现在人与人的层面,“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利益群体在利益资源、保护生态、维护发展的过程中取得权利与义务的对应、贡献与索取的对应、机会与风险的对应、恶行与惩罚的对应、善行与奖赏的对应、作用与地位的对应等”。包括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代内公正是指同一时代的人要公平地合理享用地球资源,但同时也要承担保护生态的义务。代际公正是指当代人在满足自己需要发展的同时,又要维护继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以满足后代发展的需要。
2.国际公正
国际公正是表现在国与国关系层面的公正。1992年的世界环境大会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一次大较量。经过激烈的辩论后,《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终于对此作出了合理的规定:“鉴于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负有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承认,鉴于他们的社会给全球环境带来的压力,以及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和财政资源,他们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中负有责任。”2002年的地球峰会再次强调了“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的原则。
3.种际公正
种际公正是表现在人与其他物种层面的公正。它力图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活只有依靠自然界,脱离自然而生存的人是无法想象的。自然对人具有制约性、在先性和基础性。所以,要求人类尊重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尊重自然规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充分考虑地球满足人类需要的承载力限度,合理地控制利用自然界的程度,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三)生存意识
要树立生存与发展的三重认识:即人类要生存和发展,但必须与自然一道生存与发展;人类要生存和发展,但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其他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生存和发展;人类要生存和发展,但人类今天的生存和发展要保证子孙后代具有同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这便是可持续性要展示的生存意识。
三、合理健康的消费观
施里达斯·拉夫尔曾在《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中指出:“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产生着对环境的巨大压力,并威胁着人类支持生命的能力。”关于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消费观就成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绿色消费
所谓绿色消费即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有益于人类健康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一种新型消费模式。国际上一些专家把绿色消费概括成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在2000年I2月“绿色消费”年主题启动仪式上,中国消费者协会会长曹天站说,“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三是引导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方便、舒适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一般而言,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所以倡导绿色消费也就是倡导生产和生活中的绿色消费。生产中要实现绿色消费,必须发展绿色产业,研发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是绿色消费的物质基础,“绿色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和产品自身没有或较少对环境污染的产品,以及比传统的竞争产品更符合保护生态环境或社会环境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绿色产品的范围极广,有食品、洗涤用品、机动车、照明、家电、服装、建筑材料、化妆品、染料等各种产品(在绿色产品中,最受关注的是绿色食品)。除了生产出这些产品之外还包括它的包装、保鲜、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讲求无污染、无危害、可循环使用。
生活中的绿色消费,要符合“三E”原则:即讲究经济实惠(Economic),讲求生态效益(Ecological)、符合平等人道原则(Equitable)。它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包括从服装、装饰用品到化妆品、洗涤用品,从饮水、饮食到道路交通等都要提倡绿色消费,即要求我们每一个消费者自觉消费绿色产品,接受绿色服务;自觉抵制、不消费那些污染环境、高耗费资源的商品。
(二)适度消费
艾伦·杜宁在《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一书中指出:“全球环境不可能支持我们当中的11亿人像美国消费者那样生活,更何况55亿人或以后至少可达到的80亿的人口?另一方面,通过道德的接纳来降低消费者社会的消费水平、减少其他方面的物质欲望,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建议。尽管它与几百年的潮流相抵触,然而它可能又是唯一的选择。”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就要担当起这个责任,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适度消费观念,理直气壮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艰苦朴素的精神,反对不符合国情、大肆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节俭是人类的一种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适度的消费对自然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消耗。错误的消费观念、攀比心理无情地威胁着千百万物种的生命,如非常流行的俗语:“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不吃,四条腿的除了板凳不吃。”这种肆无忌惮的“食野”“食生”行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使很多地方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所以我们要在大学生中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崇尚简约的生活;抛弃高消费、消费主义的消费观;遏制陋俗的消费;反对脱离现实生态条件与合理需要的无节制的奢侈浪费,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和行为。
(三)精神消费
除绿色消费、适度消费之外,我们还要倡导对环境友好的精神消费。生态道德倡导对生活质量和生活幸福的理解应该从以物质为主导,转向以非物质为主导。在当今社会,一些人错误地把物质消费当成了满足需要、获得幸福的代名词。诚然,物质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不是唯一的。精神消费是比物质消费层次更高的消费目标。从生态道德的角度,应大力提倡在适度物质消费的同时,积极参与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精神消费。学会把“商品消费”改成“时间消费”。通过读书、学习科学文化,满足了解世界、了解社会的愿望;通过旅游、体育活动,调节紧张的生活,以获得审美享受,以审美愉悦的快感取代物质挥霍的享受,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总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使他们具备新自然观、科学发展观和健康合理消费观的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