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官方发布消息称,截至2009年7月1日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6)一些高校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对外公布的就业率,更是达到了80%~90%以上。很多人发出疑问:目前就业形势非常困难,就业率有这么高吗?一些学生在网上披露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而发生“被就业”现象。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他“太兴奋了”,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南方都市报》7月17日)这则新闻再次引起舆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的声讨。
●题图注:大学生“被就业”暴露就业机制问题。
讨论
陈丹丹:由于在统计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空间,就业率的公信力已经受到不小的伤害。鉴于此,目前一方面要逐步淡化由行政主管部门施加于高校的就业率指标压力,以减轻高校就业率造假的冲动。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一套更科学、更权威的高校就业率统计体系。这样才能更有力地保证高校就业率的真实性。
李娜:所谓“被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已就业。透过“被就业”这个现象,我们认识到高等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过分强调就业率却忽视对就业情况的跟踪和调查;其次,高校的就业主管部门没有按市场需求有效地调整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缺少适时的就业指导工作。
刘魁:“被就业”现象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多主体的共同责任。首先,政府对高校的督导制度的不完善与核查制度的不严是“被就业”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其次,学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生存需求,盲目追求政绩与就业率是导致“被就业”现象的直接原因。最后,学生的维权意识淡薄,学生话语权低,工作目标迷茫也导致了大学生“被就业”现象“蓬勃兴起”。
彭淑媛:“被就业”现象的根源在于高校就业率指标压力。针对此现象,专家建议建立就业率调查机制。具体涉及到,学生个人、企业及学校。这个跟踪系统主要对《就业协议书》上的内容进行跟踪核实,并可以通过打电话等形式询问学生和《就业协议书》上标明的就业单位,来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确认,从而防止“被就业”现象的出现。(www.xing528.com)
贺祖斌点评
为了提高就业率而“被就业”,已经违背了“就业率”自身的功能。“就业率”本身是高校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教育机构制定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参考依据。然而“被就业”现象却引发出就业率造假的问题,不仅误导公众对教育的评价,也误导了就业政策,给大学生、高校、社会都造成一定的危害。从各种现象和证据显示,掌握着教育资源的高校、政府主管部门乃至地方政府都成为了虚高就业率的大力推手,问题的源头在于高等学校由于缺乏其独立性,在资源上过分依赖于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而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又简单地以“就业率”作为政府部门确定高校拨款、招生计划的指标。由此看来要避免这种“被就业”现象的出现,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政府主管部门不能用就业率作为考察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政治指标,避免在对高校评价模式上简单的数据攀比,明确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不同职责;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加强适应性改革,建立有效的就业机制,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问题的源头在高校,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却在政府主管部门,让就业统计数据,真正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而不是为部分人的政治功利服务。
相关阅读
国外是怎么计算高校就业率的?
纵观发达国家的教育,均有较为完善的就业率统计方法和监督机制。
美国:就业率统计以多个统计主体多维评估体系为特点,并对毕业时的就业率、毕业3个月后的就业率、毕业9个月后的就业率进行追踪统计,保证统计的准确性。
英国:以教育法案、北爱尔兰法案以及数据保护法案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保证被调查人和高校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日本:以成熟的后续服务著称,一方面依靠学校进行统计汇总,另一方面依靠第三方咨询公司进行以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保证了数据的客观。
从这些国家的就业率统计方法可以看出,统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直接参与并监督,相关法律和制度保证了就业率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客观、真实、科学,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摘自:新华网2009年7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