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亲民式大学校长受追捧高等教育呼唤人文情怀

亲民式大学校长受追捧高等教育呼唤人文情怀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件7亲民式大学校长受追捧高等教育呼唤人文情怀事件回顾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16分钟融合着国事、校园与网络词汇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余次。拉近校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需要的不仅是语言表达方式,更体现在学校的政策和真正的人文关怀上。这种灵魂蕴涵的是校长的大学理念,体现的是校长的影响力。这至少反映了我国大学太缺乏基本的人文情怀。

亲民式大学校长受追捧高等教育呼唤人文情怀

事件7 亲民式大学校长受追捧高等教育呼唤人文情怀

img52

事件回顾

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16分钟融合着国事、校园与网络词汇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余次。引爆了全场7700余名学子的情绪,大家起立高喊:“根叔!根叔!”李校长以“根叔”的形象走红,继“根叔”之后,在中国高校引起了一股“根叔”式演讲的旋风。近来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颇受关注。零星进入舆论视野的大学校长们和那些没有进入公众视线的大学校长们,理应对“根叔”式演讲受到欢迎进行理性的反思和追问,进而审慎对待自己的责任担当。继“根叔”之后,重庆大学校长李晓红、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以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演讲等在各种场合演讲中抛弃“官话套话”,彰显自己的个性,也无一例外地收获了师生们热烈的掌声……当下不少大学校长开始有意识地摒弃官话,而这种摒弃是不是真正的属于大学校长本身应有的“自觉”,值得探讨。

【摘自:中国新闻网2010年7月5日】

●题图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为毕业生拨穗。

讨论

徐秋玲:有人说李培根校长等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内容能引起大家的关注,是因为其中蕴涵着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和情怀的回归。而我倾向于赞同熊丙奇教授的看法,“这仅仅是一次成功的演讲、一次与学生校园生活贴近的演讲,……只能说体现了李校长懂得用真诚的话语与学生沟通,不高高在上,而与大学精神、大学去行政化、教育家办学,毫无关系”。(9)拉近校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需要的不仅是语言表达方式,更体现在学校的政策和真正的人文关怀上。

周怡娟:有学者认为:“大学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这种灵魂蕴涵的是校长的大学理念,体现的是校长的影响力。“根叔”在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不是政治性的鸿篇大论,而是用凝练而又真切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语言。表达了他对“孩子们”的寄语,这体现了大学去行政化的办学理念,彰显了大学精神的回归。(www.xing528.com)

谢明明:纵观世界各所大学的发展和横向比较东西方大学的长足进步,不难发现,每一所成功的大学无不与一个优秀的大学校长——教育家相连。就国外而言,如洪堡之于柏林大学、阿什比之于剑桥大学等等;就国内而言,如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潘光旦之于清华大学、张伯苓之于南开大学等等。一个成功的大学校长被视为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的象征,对于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至关重要。

王重迪:“叔根”现象为何会蔚然成风,掀起高校一股“叔根”热潮。观其表象,是学校领导与学生在特殊场合下的情感共鸣;究起根本,则是大学真正践行了“以人为本”的治学理念,是真情关怀的自然流露,不再是学校管理官僚化的漂移。众多高校“叔根”热的现象让我们看到了当政者管理理念正在逐渐发生可喜的变化,但引起我们反思的更多的应该是对当前大学精神消解的疑虑。

贺祖斌点评

前段时间,我读过智效民先生写的一本《八位大学校长》,其中记述了蒋梦麟、胡适、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罗家伦、任鸿隽、胡先骕等八位大学校长的办学思想和事迹,同时也读过他们的各种演讲稿,特别是《蔡孑民先生言行录》,那个年代的大学校长演讲充满着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无不体现出作为校长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可现在,一位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引起了那么大反响,我不知道这是一种高兴还是悲哀?这至少反映了我国大学太缺乏基本的人文情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述:“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想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大学校长对一所大学的创建、运行、革故鼎新、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李培根校长的演讲打破了高校领导千人一面、讲话千篇一律的现实,也打破了传统“校长”行政职位角色的界定。其实,李培根校长被热捧的背后则是大学生对高校日益行政化的厌恶。大学在市场功利背景下,成了一个盈利机构,学术被异化,教育行政化把师生之间变成了“官民关系”,师生关系越来越陌生,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教育者思考的。蔡元培校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管理思想和梅贻琦校长关于“大学乃大师之谓也”的名言都凝聚着大学校长的先进理念,说明一位校长的成功主要依靠的是非权力性影响,这与他们对大学性质和使命的看法、他们自身的视野以及他们人格是密切相关的。

相关阅读

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人文精神

真正具有人文素养的人,都是尊重人、关怀人的人,主张人与人相亲相爱、和睦相处。近代著名大学校长之“人和”意识,可视为校长之人文素养的扩展,他们以博大的人道情怀理解包容、尊重爱护着不同个性、各有特色的教师、学生,进而也得到了他们的理解与爱戴。采取一系列举措调节学校管理者与师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彼此融洽的氛围。

——摘自:程斯辉《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精神风骨》,《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